聊齋改編|皇帝一句話能有多大影響?書生差點因一隻蛐蛐家破人亡

2020-11-07 暮有文化

明朝宣德年間,不知為何皇宮裡突然颳起了一陣鬥蛐蛐的風,因為這事兒,朝廷經常向民間徵收蛐蛐。這東西本不是陝西特產,可華陰縣令為了巴結上司,選了一個送了上去。嘿,你還別說,送上去的這蛐蛐兒,真的是勇猛異常。

如此一來,皇帝大大有賞,上司高興,就責令華陰縣令年年供奉。縣令沒轍,自己做的孽,到頭來還不是得受,壞心眼一動,把這差事攤派給了鄉裡的官。

當時華陰縣街市上全是些遊手好閒的混混,他們手裡有好蛐蛐,可全養在金絲籠裡當寶貝一樣供著,不見高價,哪肯脫手?鄉官看上頭攤派任務,也不得不幹,就想出個點子,他將這事兒作為藉口,照人頭攤派錢款,上頭每徵收一頭蛐蛐兒,底下好幾戶人就得傾家蕩產。

華陰縣有個讀書人名叫成名,考過幾次秀才,可就是不中,為人迂腐,不善言辭,鄉官看他老實,就把徵收蛐蛐的工作交給了他,成名不知磨破了多少嘴皮子,就是推脫不掉,只能鴨子上架,硬上。

前頭說了,這華陰縣不產蛐蛐,如今那些個混混又坐地起價,成名收了幾次,就把家產給賠光了。眼看又到了徵收蛐蛐的時間,成名哪還有家產去購買蛐蛐啊,擔心焦急到了絕望的邊緣,想著何不一死了之?妻子說:「就算你死了也起不了作用,趁活著趕緊去找找吧,或許運氣好還能夠碰上呢。」

一想也是,既然買不來,何不自己抓?於是早出晚歸,提著竹筒絲籠各個草叢牆角抓蛐蛐,可用盡辦法就是沒結果,即使捉到一兩個,也是些低劣瘦弱的,根本不符合規矩。

上面催,下面交不上,成名一連十幾天被拉去打板子,只打到雙腿戰慄,兩股鮮血直流,躺在床上唉聲嘆氣,只想立刻死去。

就在這時,成名迷糊間做了一個夢,他夢到有一隻蛐蛐兒威武神駿,一看就是好品相,蛐蛐旁有隻蛤蟆好像要跳起,夢醒之後,成名感到非常奇怪,難道是最近被蛐蛐鬧得神志不清了?後來一想不對,這蛐蛐待的地方好像就是村東頭的大佛閣。算了,死馬當活馬醫,去看看。

成名一瘸一拐的抱著最後一點希望來到大佛閣,他在這裡仔細尋找那隻夢中的蛐蛐,可始終找不著。就在他準備回去的時候,忽然聽到蛐蛐的叫聲,那叫聲響亮透耳,仿佛在提醒著成名。

扒開草叢一看,嘿,還真是個品相神俊的蛐蛐兒,這蛐蛐個頭大,尾巴長,威武雄壯金翅膀,叫聲還響亮。成名趴在旁邊屏住呼吸,心想:這回可以按時交差了。

哪曾想,一個蛤蟆撲了過來,那蛐蛐見天敵來臨,急忙鑽到洞中,成名趴在洞口,最後拿著桶舀水使勁的灌,才把那蛐蛐逼了出來,裝在籠子中,高高興興地帶回去了。

捉住蛐蛐後,成名將它看作寶貝。拿回去養在瓦盆裡,用蟹肉,慄粉餵它,全家人吃的竟沒一隻蛐蛐兒好。

成名有個兒子,今年9歲,調皮搗蛋,是附近出了名的熊孩子,成名再三叮囑他,千萬不要打開養蛐蛐的瓦罐。

越是這樣說,成名的兒子越是好奇,終於在父親一次外出後,打開了那隻養蛐蛐的瓦罐。誰知他剛打開,那蛐蛐騰的一躍而出,小兒子大吃一驚,連忙上前想要捉住,可蛐蛐三跳兩跳滿房子到處跑,彰顯著它那強健有力的身軀,成名的兒子趕忙上前捕捉,費了好大力氣才捉住,可再看這蛐蛐,早已腿斷腹破,奄奄一息了。

兒子害怕的哭了起來,將這事告訴了母親,母親面如死灰:「孽障!你這是要了你爹命啊!他不打死你才怪。」兒子一聽這話,哭著跑了出去。

過了一會兒,成名回到了家,妻子把事一說,成名心都涼了半截,頓時覺得腦袋隱隱作痛,癱在地上一動也動不了。他怒氣衝衝地找兒子,可兒子卻找不見蹤影,夫妻轉遍了村子的各個角落,就是不見,才想那會兒對兒子說的狠話,莫不會真的想不開了?夫妻大驚,連忙繼續尋找,最後在後院的枯井中找到了孩子。

夫妻二人面對孩子的屍體,哭得呼天搶地,哀傷欲絕。想著找個草蓆看著天黑埋了,一摸身體竟還溫熱,於是趕忙將孩子抬到家裡,照顧了好一陣子,兒子竟甦醒了,只是此時他呆頭呆腦的,失去了往日的活泛。

成名回頭再看那空落落的蟋蟀盆子,兒子雖然活了,可蛐蛐卻再找不回來了,憂慮重重中,腦子裡閃現的總是蛐蛐蹦跳的樣子,思來想去,心中好生悲痛,不知該如何是好。

就這樣,渾渾噩噩地度過了一個夜晚,太陽從東方升起,成名飯也不吃的躺在床上,為了蛐蛐發愁。這時忽然聽到外面有蛐蛐的叫聲,成名一下坐了起來,趕忙去查看,終於在院子的角落裡找到了那隻蛐蛐。可發現這隻蛐蛐很小,就仿佛一個土狗一般,長著梅花翅,沒什麼氣力,品相太差。成名心想:好歹比沒有強。於是細心地收了起來,生怕再出什麼差錯。

村裡有個遊手好閒的年輕人,養著一隻好蛐蛐,還給取了個名叫蟹殼青。這年輕人總愛拿他的蛐蛐和別人比鬥,也總勝,未逢過敵手!

他聽說成名一直在收蛐蛐,覺得手裡應該有好品種,就想來鬥一鬥,可成名看他的蛐蛐威武雄壯,羞愧的根本不敢拿出來,年輕人執意要比鬥,說道:「大不了贏了不要你的銀子,拿出來玩一下又有什麼事?」成名只好答應。

二人將兩隻蛐蛐放在瓦罐裡。只見成名的這隻蛐蛐趴在地上呆若木雞般的一動不動。那年輕人見此大笑,隨後試著挑撥,還是不動,年輕人又嗤笑了起來。

再三撩撥,成名的蛐蛐突然奮起向前,直衝蟹殼青的脖頸咬去。年輕人看著大驚,連忙將它二個蛐蛐分開,可此時那蟹殼青已經被咬得傷痕累累。年輕人抱著自己的蛐蛐兒灰溜溜地走了。此時成名再看自己的蛐蛐,眼神都不一樣了,覺得這東西一定能為他帶來好兆頭。

第二天,成名把蛐蛐獻給了縣令,縣令嫌蛐蛐太小,發脾氣訓斥他,又準備打他板子,成名趕忙講了這蛐蛐奇妙的本領,縣令不信,成名就拿它和其他蛐蛐鬥,結果縣令手下的那些蛐蛐全都一一落敗。

縣令轉怒為喜,大大讚賞成名,隨後將這蛐蛐獻給了巡撫,巡撫大喜,將它裝在金絲籠中獻給了皇上,皇上拿這蛐蛐和皇宮的其他蛐蛐比鬥,都一一獲勝,龍顏大悅,大大賞賜了巡撫,巡撫也很高興,獎賞了華陰縣令,縣令覺得成名事辦的不錯,於是賞賜了他一些銀兩,成名拿著這些銀兩,將自己以前賠的田產全贖買了回來。日子也恢復了以前的樣子。

這天,成名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飯,兒子突然開口說話了,成名大喜,忙問兒子最近怎麼了,兒子說道:「我最近仿佛做了一個夢,夢中我變成一隻神勇的蛐蛐,所有的蛐蛐都不是我的對手。阿爹你知道嗎?每次看你因為蛐蛐被打板子,打得鮮血直流,我好心疼啊,可作為小孩子,我總是幫不上忙,我想自己如果能夠變成一隻蛐蛐,那該多好啊,阿爹就不用挨板子了。」

聽了這話,成名傷心的落淚:「都是阿爹不好,以前是阿爹不對,光想著捉蛐蛐,忽略了你,阿爹保證一定好好教導你,我們一家三口好好過日子。」

第二天,成名向縣令辭去了徵收蛐蛐的官職,縣令見他徵收了一隻好蛐蛐,高興之餘也就不再為難他,成名得以安全脫身。可再思考這件事,成名忽然咧嘴苦澀一笑:徵收蛐蛐的這幾年,除了白挨了大板,好像生活也沒有什麼變化。

暮有話說

這是蒲松齡《聊齋志異》的一篇小說,名叫《促織》,北暮將它略作改編,使它成了這樣一篇小說。

這篇小說北暮曾經寫過,最近重讀了一遍,覺得結尾不應該是蒲松齡寫的那種大團圓的結尾,所以鬥膽改編,使整個故事更加戲劇性。

成名作為一個窮酸的書生,被人攤派了一個苦差,沒過幾年就將家產敗光了。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成名得到了一隻蛐蛐,這隻蛐蛐讓成名挽回了一些損失,這種結尾應該比較符合現實社會。

原著中,成名憑藉一隻蛐蛐過上了大富大貴的生活,可北暮覺得現實生活哪有這麼好的事,即使皇帝獎賞了巡撫,巡撫獎賞了華陰縣令,可賞賜到成名這裡也就剩九牛一毛了,賞賜的銀子也就只能為成名彌補回一些損失,最多也只是擺脫這個吃力不討好的官職,過上平常人的生活罷了。

對於本文,你是怎麼看的?歡迎評論區留言!

我是北暮,喜歡我的文章,就點讚關注吧!

相關焦點

  • 聊齋《促織》:區區小事,皇帝偏愛促織;事關生死,朝野皆言蛐蛐
    成妻看來看去,不解其意,但是畫面上又有一隻蛐蛐,顯然就是她求問的心事。當即折起來,貼身藏好,打算拿回家給丈夫看。成名看了,心下反覆琢磨,忖道:「難道是指點我捉蛐蛐的地點麼?」細細地瞧看這景象,與村東頭的大佛閣十分相似。於是忍痛下床,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拿著圖紙,往大佛閣艱難找去,果然見到寺院後面有個隆起的古墓。
  • 一個被誤解的「蛐蛐皇帝」,玩物不喪志,才華堪比宋徽宗
    「促織」即我們常說的蟋蟀、蛐蛐。故事大致講了明朝宣德年間,皇帝痴迷鬥蛐蛐,朝廷每年向民間催徵蛐蛐。一年,有個農家小孩不小心將全家視若珍寶的蛐蛐弄死了,出於驚恐自責,跳井自盡,而後竟化身為一隻蛐蛐,幫家裡度過一劫。
  • 從電影《美人皮》看蒲松齡《聊齋志異》影視改編作品的共性
    《美人皮》改編自《聊齋志異·連城》篇,其故事是講了一個叫喬俊昱的書生一次偶然間救了一隻受傷的貓妖,後來貓妖幻化成人形,在與書生的相處中慢慢喜歡上了他,而書生喜歡的是連城,三人之間形成了一種三角戀的關係,之後貓妖換皮奪愛,最終也沒能如願,在書生殞命之時,貓妖捨棄了自己修煉千年的精元救了書生,成全了他與連城的愛情。
  • 《聊齋志異》改編的電影,還有啥?
    我們來歷數根據《聊齋志異》改編的電影: 1、《精變》:根據《聊齋志異》的名篇《小翠》改編。上海電影製片廠1983年攝製。主演魏慧麗和徐少華。講述了狐狸精小翠為了報答王太常的救母恩情,嫁給了王太常的傻兒子王元豐。小翠聰明智慧,一次又一次幫助王太常戰勝了政治上的對手王給諫,解除了王太常的政治危機。最後還醫治好了王元豐的痴傻病。
  • 故事:新聊齋:書生進京趕考,半路救一隻金蟾,數年後做宰相不久慘死
    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古時候,有位叫李峰的書生進京趕考。翻過一座大山時,他走路有些口渴,望見前方有一個山塘,就到塘邊喝水。剛走近山塘邊,就聽到悽慘的蛙鳴聲。李峰近前一看,在塘邊的草叢裡,一條綠色的大蛇,正咬住一隻通體金黃,足有碗口大的巨蛙,一點點往腹中吞。
  • 聊齋|清朝一書生交好狐仙,狐仙帶他喝酒,從房梁墜落乞討千裡
    聊齋|清朝一書生交好狐仙,狐仙帶他喝酒,從房梁墜落乞討千裡清朝時河間縣有一姓王的書生,他沒能考取功名,半耕半讀過日子。一隻狐狸就住進麥秸洞中,這狐狸修煉有成,已經會了變化之術。他經常變成老翁,去找王生喝酒。王生聽說他是狐仙,也不害怕,拿出酒菜招待他。
  • 故事:一隻蛐蛐一張犁(民間故事)
    小夥計記得當年的恩人右手腕上有一塊銅錢大小的胎記,如今恩人有難,自己怎能袖手旁觀?    突然,小夥計看到了犁把上趴著一隻蛐蛐,輕輕趕它,它也不動。小夥計靈機一動,立馬重新開了當票:一隻蛐蛐一張犁。他說:「大叔,今天我就做主了,當給你一吊錢,趕緊回去替老人辦後事吧!」王誠喜出望外,來不及多想,拿著錢和當票,趕緊跑回家。
  • 故事:新聊齋|狐妖皇傳說
    新聊齋|狐妖皇傳說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太行山腳下的村裡有個叫卓凡的書生,家貧命苦,無父無母,守著祖宅度日,28歲尚未娶妻。卓凡溫文爾雅,有讀書人的風骨,樂善好施,盡己所能地幫助孤兒。村民都喜歡他,卻也不想讓自己女兒嫁給她,不願讓自己的孩子受苦。
  • 新聊齋:書生得到奇畫,畫成功名與美女,不久被抓死於牢中
    新聊齋:神畫之災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萬曆年間,陝西玉真子有一幅奇怪的畫,雖然畫已經裱好,但內容確實空白,可每當玉真子提筆在畫布上畫出什麼東西,畫裡的事物就能應景成真。有一年,陝西出現大旱,人們都活不下去,巡撫大人就找到玉真子,希望他能幫忙。玉真子拿出畫,在上面畫出了一場大雨,頓時天色大變,頃刻間電閃雷鳴,果真就招來了一場大雨。
  • 民間故事:書生路過齊腰深的水潭,差點淹死,一隻小狐狸救了他
    書生李朗,今年三十多歲了,已經沒有了求取功名的心思了,在私塾之中教書,倒是也能夠養家餬口,而且待遇還是不錯的。這李朗倒是喜歡交朋友,這一日,便應朋友之邀,前去喝酒,結果歸來的有些晚了。天黑了,四下只有朦朧的月光,離著家還有數裡路呢,村落之間,除了一條土路之外,與荒野其實也沒有多大的區別
  • 新聊齋:狐仙生子
    新聊齋:狐仙生子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中期,在四川南充的蘆溪鎮,有一個姓周的接生婆。她知道,這時候找上門來的,一定是有急產等著。這時候,那處於半昏迷的女人,突然掙扎著說一句話:不,先救我孩兒!書生又看了看妻子的眼,只好點了點頭。周阿婆知道他們的決定後,開始動手,忙了半個時辰,只聽屋中哇的一聲,那被接生出來,渾身染血的孩子,已經得救了。周阿婆幫著洗淨孩子,將孩子用布包了起來。
  • 新聊齋:書生夜宿天井,每晚做奇怪之夢,半年後美貌女子找上門
    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順慶府鄉下,有個叫李玉的書生,他父親在外經商,家中頗為富裕。李玉是未經人事的年輕書生,哪裡經得起挑逗,便與她相互擁抱,成了好事。次日早上醒來,李玉睜眼一看,哪有什么女子,原來是一場春秋大夢。但那夢境如此真實,李玉意猶未盡,回味無窮。
  • 故事:新聊齋:書生破廟住宿,砸缸救出美貌女子,以身相許他堅拒不從
    新聊齋:水缸女鬼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景泰年間,江南銅陵縣西有一個坡腳村,那裡男丁稀少,百姓們生下的多數是女兒,因此全村僅有十幾口男丁在這群小夥之中,有一個叫陳天的書生,雖讀聖賢書,但為人十分大膽,小時候曾自己用木棍打跑兩頭野狼,因此村民稱他為陳大膽。
  • 謝沁宏:閨蜜|小小說
    一天又一天過去了,勝利就在她們頭頂,因為有一絲灼目的亮光劃破了沉寂的土地。「姐姐,我們馬上就可以見到外面的世界了!」蛐蛐抱著蟬興奮極了。「妹妹,我們到了新的地方還要有一些真本領才好立足呢。你最拿手的是什麼?」「唱歌。」蛐蛐說著彈起琴來準備伴奏。「太好了,我也喜歡唱歌。小時候,我總喜歡在院子裡唱歌。
  • 揭秘聊齋原著版《倩女幽魂》,原來聶小倩和寧採臣的婚後生活是這樣的
    書生沉浸在女子嫵媚的風情中,可當那腳腕上的鈴鐺響起時,書生卻被莫名的鬼物奪去性命。這是1987年徐克、程小東版《倩女幽魂》的開篇。《聊齋志異》作為一部經典的古典文學作品,一直有很廣大的受眾群體,自問世以來,一直被創造性的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
  • 聊齋故事:將軍無意中一句話導致民間疾苦,兩年後將軍如夢初醒
    很多年以前,有一位戰功卓著的大將軍人稱馬元帥,他年輕的時候馳騁疆場為國家的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馬元帥直到六十五歲才致仕,皇帝親自接見了他,並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稱讚馬元帥為朝廷柱石。妻子吳氏說道:我聽說很多人都進山裡抓山雞充數,不如我們去山裡抓山雞回來,看看是否能混過去。張杰嘆了口氣道:也只好如此了。張杰上了山可是抓山雞的人比山雞還多,三天下來張杰一無所獲,眼看期限將至,張杰只能跑到山神廟求山神顯靈。結果晚上張杰做了一個夢,山神告訴他後山有一個岔路很少有人知道,那裡可以找到他想要的東西。
  • 聊齋塑造神奇世界,鬼狐形象有情有義——引人入勝的經典
    ,一個士子被認為有宰相的命運,通過做夢他真的得以實現,在夢中他經歷了飛黃騰達,也經歷了痛不欲生,而且夢中他的際遇跌宕起伏,有因惡行被殺,有地獄受難,有投胎蒙冤等情節,醒來之後方感悟很多;這是其中的名篇《續黃粱》。
  • 《美人皮》再現聊齋故事,傳統文化IP 改編的「平衡之術」
    以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為例,作為一部描寫民間傳奇的小說,主要描寫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自影視技術成熟以來,也成為了影視改編的大戶,如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中國香港導演李翰祥拍攝,張國榮、王祖賢主演的《倩女幽魂》,成為一代人的回憶,「聶小倩」的故事也衍生出多個版本。
  • 《美人皮》:妖若有情勝於人,人若無情何如妖?
    關於電影《美人皮》隨著《聊齋志異》小說的風靡暢銷,各種影視改編也隨之而來。自20世紀20年代起,便出現了根據原著小說改編的諸多影視作品。不論是在中國內地還是港臺地區,亦或是新加坡地區等都廣受歡迎。而在這各種改編的版本中,除了有對原著的整部書籍進行改編翻拍以外,還有大量根據原著的單篇作品進行改編的影視作品。於2020年7月17日在騰訊視頻獨家上映的最新影片《美人皮》就是一部典型的單篇改編翻拍作品。
  • 故事:新聊齋:隱仙三妻
    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弘曆年間,陝西寶雞府城郊,有一個相貌十分俊朗的書生,名叫陳隱,因為他唇紅齒白分外俊俏,鄰裡們便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賽潘安白鹿所變的女子則溫柔的行了萬福,嬌聲稱:「奴家是一隻修煉成仙的白鹿,今日被公子的簫聲感動,特意現身為你伴舞」。陳隱沒想到世間竟有如此美事,連忙說:「甚好甚好,如此簡直是妙哉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