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偷車賊的命運

2020-10-24 白小凡的天空



這是個很早以前的事了,大概是02年的時候。

我生活在北方的一個小村子裡,算是一個貧困村吧,那時村子裡有一千多戶人,只有兩戶人家裡有車,其中一個還是計程車。

今天說的就是這開計程車的劉師傅,人比較憨厚,性格有些衝動,屬於一點就爆的那種,但沒什麼心機,經常會吃啞巴虧。

有一次,同村一個叫趙虎的男子向他借車,說是遠房表親過來,有個車去接待下,面子上好看些。

當時劉師傅的妻子就勸他不要借,雖然趙虎給了五十元的借車費,又答應將車加滿油,但此人圓滑,做事總愛佔小便宜,而且哪有借計程車去接人的,可最終劉師傅還是將車借給了他。

當天晚上趙虎就把車歸還了,而且油也加滿了,這讓劉師傅頗為滿意,畢竟當時白天跑車,最多也就五十元的淨收入,劉師傅的妻子也有些納悶,直說這趙虎改性了。

此事後,一連過了半月,劉師傅早上六點半起床,打開門一看,「車沒了!」

因為農村多是小院子,車停在大門口。

這一驚,把他嚇得渾身冒汗,他跌跌撞撞的衝進屋,叫醒媳婦,慌聲道:「出......大事了,車丟了!」

劉師傅的妻子張敏揉了揉眼,一時間沒反應過來,「什麼事?」

劉師傅嚎啕一聲大哭,「車丟了!」

兩人在房間裡,仔細回憶,看是否是把車遺忘到其他地方了,可無論怎麼想,得到的結果只有一個,「車確實丟了!」

兩人哭成一團,孩子還小,才開始上小學,一家人的生計全靠這輛計程車,這可怎麼辦才好?



後來呢,親朋好友都過來出主意,奈何都是餿主意,因為當時沒有買盜搶險,保險這條路也斷了,報警後,劉師傅一家人開始在整個村子的必經之地打探,逢人就問有沒有看到一輛紅色計程車?

就這樣一連找了半個月,毫無頭緒,派出所那邊也沒有什麼進展。

劉師傅一家人整天以淚洗面,後來經人介紹,他們找到隔壁村的一個神婆,算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那神婆念著所有人都聽不懂的咒語,點燃三炷香後,又問了劉師傅幾個問題,都是一些八竿子打不到邊的無關問題。

神婆閉上眼,念叨了一分鐘,之後當她再次睜眼時,看向劉師傅,沉聲道:「車丟的那天是沿著村內小道逃走的,並沒有走大路,你們可以再找找線索,另外,偷車的人與你認識,此人心思歹毒,籌謀此事至少有半年時間了。」

劉師傅瞪大眼睛道:「什麼?是熟人偷的?不可能啊,我天天忙著開車,也沒和什麼人交集過。」

張敏忽然說道:「一個月前,你將車子借給了趙虎用,會不會是他?」

神婆沒有說其他的,催促幾人趕緊離開,劉師傅隨後去趙虎家質問,不過他家裡門是鎖著的,問了鄰居才知道,趙虎跟著遠房親戚去外地了,走了有一個月了。

後來劉師傅便放棄了尋車,在老宅的院子裡收起了廢品,日子和以前相比,自然是一落千丈,丟車的事也成了他的心病,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被噩夢驚醒。

當日他們從神婆那離開時,神婆說了一句話,說這偷車的人,命裡有劫,你們丟車的怨氣反倒加重了他的劫數,此人後半生,難!

對於偷車的人到底是誰,到現在也不得而知,不過趙虎卻在十年後死於車禍。


相關焦點

  • 故事:偷車賊遇高手(民間故事)
    結果成了偷車賊的自留地,剛兩年,光秦爺兒子一家就丟了十輛車。尤其是孫子鐵蛋的山地車,一千多塊錢一輛,昨天夜裡又丟了。鐵蛋沒車騎,秦剛讓他騎輛破車上學。鐵蛋鬧著不幹,剛好趕上從老家來看孫子的秦爺進門。秦爺一聽這事兒,轉身去了自行車商店,立馬給孫子又買了一輛。還特意買來兩把特大號的、鎖摩託車的彈簧鎖。鐵蛋晚上放學回家,鎖上車鎖,再用彈簧鎖把車鎖在綠地的鐵柵欄上。秦爺過來,又把那兩把摩託車的大鎖鎖上。
  • 偷車賊的結局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發生在90年代初的一個小村莊。村莊裡矗立著一排排的瓦房子,排與排之間隔著一條或大或小的巷子,以前的村民喜歡在茶餘飯後搬個小凳子,坐在巷口納涼聊天或者抽菸喝茶。隨著生活的不斷改善,很多人家裡都安裝上了黑白電視,還配置了代步的輕便自行車。富裕一些的家庭還購買了摩託車。
  • 故事:黃鼠狼偷「雞」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2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文/小田今兒給大夥講一篇有趣的民間小故事。希望這則小故事能夠博您一笑,緩解下心情。誰偷的呢?不是人,是黃鼠狼偷的。有看官會問了:「黃鼠狼偷包裝袋子幹啥用呢?」您別急,聽我慢慢講:去年的時候,王良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說是要訂5000個包裝袋。
  • 故事:刑警捉偷車賊抓犯罪分子,勇往直前,精彩片段上電視臺
  • 改變命運從改變語言開始
    作者:檬夢果兔聽過一個故事:有一年,一個國家的國王帶兵出徵,連續打了數個月的仗,兩軍還是沒有見到輸贏。於是,敵軍首領就想出一個快速結束戰爭的辦法,擒賊先擒王。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他們派了一名精勇的士兵前來刺殺這個國王。於是,那個機智的士兵很快繞過了防線,來到了國王 的帳篷旁。
  • 民間故事:被改變的命運
    在研究相術的過程中,郭楚雲發現了一個可怕的現象,她推算出自己的家族在不久之後就會沒落,而且她自己的命運也不是很好,一生與富貴無緣。不久之後,郭楚雲的父親去世了,家裡開始沒落。郭楚雲心想,既然自己的命不好,就應該要找一個好丈夫,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媒人來了一次又一次,生辰八字看了一遍又一遍,郭楚雲始終沒有相中一個人。更何況現在門第已經沒落了,哪裡去找什麼好相公呢?
  • 平凡的世界:為何孫蘭香和郝紅梅出身相同,命運卻有如此大的不同
    郝紅梅,一個出身貧寒卻千方百計地想改變自己的命運,為此她不惜攀高枝,追求顧養民,結果命運卻一波三折,最終也沒能實現。而且郝紅梅是一個愛慕虛榮的人,為了能夠在畢業的時候給同學送禮物,她選擇了鋌而走險偷手絹。想不到的是「偷手絹事件」竟然斷送了她通過愛情改變命運的途徑。
  • 《偷影子的人》:風靡全球的治癒系小說,教會我如何生活
    高中讀它的時候,我只知道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有著特殊能力——偷影子的小男孩,運用自己的超能力幫助他人,溫暖世界。今年再讀一遍的時候,我已經從中讀出了百味人生,這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作者用輕鬆的筆調告訴我們大大的道理,可以說,這本書教會了我如何生活。
  • 偷魚鯗的故事:縱容也是一種惡
    小時候,母親經常用一個故事教育我們,說的是有一個光屁股的小孩偷魚鯗的故事。小孩把魚鯗偷回家之後,其母親大為高興,直誇其聰明,立馬煮了一大盤魚鯗給小孩下飯。故事到小孩成年之後由於盜竊被抓,在被判刑的時候,其母親悲痛欲絕,小孩反而異常冷靜,提出一個要求在入刑之前,擁抱一下其母親。法官應允了,母子兩人抱頭痛哭,小孩提出要最後吃一次奶,母親也答應了。
  • 故事:新聊齋:俠盜偷兒
    新聊齋:俠盜偷兒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正統年間,北方瓦剌屢次進犯,邊境地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張錦見狀就非常不高興,認為一個小偷能有什麼辦法,估計是來消遣自己的,可小偷卻說道:「草民雖然是一個偷兒,但也是大明的子民,若國家覆亡,異族又豈能容我一偷兒?我沒有別的本事,但若論偷技,自認為輸時遷。將軍都沒有聽我的退敵之計,怎能說我沒有辦法呢?」
  • 聊齋志異精彩故事之偷桃
    今天來分享聊齋的精彩故事小時候的課外讀外 我童年的時候,一次到濟南府參加考試,正巧遇到過春節。可是,必須到天上去偷,才能得到桃子。」兒子說:「嘻!天可以像有臺階似地走上去嗎?」耍戲法的說:「我自有辦法。」說完,就打開竹箱子,從裡面取出一團繩子,大約有幾十丈長。他理出一個繩頭,向空中一拋,繩子竟然掛在半空,好像有什麼東西牽著似的。眼看著繩子不斷上升,愈升愈高,隱隱約約地升到雲端,手中的繩子也用完了。這時,他把兒子叫到身邊,說:「孩子你來,我老了,身體疲乏、笨拙,上不去,你替我走一趟吧。」
  • 偷影子的人;和影子對話,才會讀懂真實的自己
    》的故事情節,那肯定是因為我偶然間被那句:「一部令整個法國,為之動容的溫情療愈小說。」《偷影子的人》作者馬克.李維(Marc Levy),馬克.李維是位國際非常知名的作家,他的每次出書皆會引起法國書市一陣旋風。
  • 聊齋之偷桃
    偷桃講了一個關於幻術的故事。作者(蒲松齡)幼年時去濟南郡試,正好趕上春節「演春」,熱鬧非凡。有術人帶著兒子(一個批發幼童)前來,別人問他們表演什麼,此人回答,「能顛倒生物。(能讓生物不按時令生長)」長官命他們變出桃子來。
  • 故事:雙胞胎兄弟,原本命運相同,卻因一個女人,命運有了天壤之別
    素材摘自《命運在您心上》今天的故事發生在宋朝,當時有兩兄弟,是雙胞胎在孝標七十大壽時,陳希夷先生也來祝賀,因感慨兩兄弟的命運不同,而在席間發表感想:「從面相看命運是很容易的,但人的命運卻不容易說得絲毫不差,因為命由天定,相則在人為。如果為人處世能能順應天理,世世都能昌盛。反之,福可以因為罪惡而消減。福禍無門,惟人自召。」
  • 蓮心,命運曲折的女孩
    大家都說蓮心活脫脫像她母親的翻版,非常漂亮,但她的命運恰如她母親給她起的名字:蓮子雖美,但心實苦。 蓮心的媽媽是被人販子拐賣到我們村裡的南方女孩,皮膚粉白,像梨花,說話糯糯的,很甜美,像一道光,亮了村裡所有男人女人的眼。人們都說,何止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簡直是一顆珠寶掉進了糞坑裡呀。 蓮心的父親是個問題男人。
  • 《平凡的世界》郝紅梅命運輾轉了前半生,最終嫁給愛情?
    郝紅梅,在路遙《平凡的世界》中,是個不起眼的小角色,路遙在書中對她的著墨並不多;但她那不幸的、輾轉的遭逢與命運,卻是深深留在我們的腦海。我想,這與路遙的敘事風格有關。在不動聲色的平鋪直敘中將人物和故事向讀者完美展現,是路遙含蓄中的大手筆。
  • 回想我第一次偷東西!
    (只講自己的故事,只解剖自己)農村在秋收後,會在田裡撒上紫雲英的種子,然後就會開滿一田的紫色的小花。稻田一塊連著一塊,田野就成了紫雲英的花海。現在回想起來,沒人教我偷,也沒人叫我去偷,天性就會偷吧。就像生活在原始草原上的動物一樣,他們覬覦著別人家的食物,如果別人不在家,他們就會去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