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精彩故事之偷桃

2020-09-22 東梧桐西苑

今天來分享聊齋的精彩故事

小時候的課外讀外

我童年的時候,一次到濟南府參加考試,正巧遇到過春節。接舊風俗,春節的前一天,城裡的各行各業做生意的,要抬著彩樓,吹吹打打地到布政司衙門去祝賀春節,這叫做「演春」。我也跟著朋友到那裡去看熱鬧。

那天,遊人很多,人們把四面圍得像堵牆,水洩不通。大堂上坐著四位官員,身上都穿著紅袍,東西面對坐著。那時我年紀還小,也不懂得堂上是什麼官。只聽得人聲嘈雜,鼓樂喧天,震耳欲聾。忽然有一個人,領著一個披頭散髮的童子,挑著一副擔子,走上堂來,好像說了一些話,只是人聲鼎沸,也聽不見他說了些什麼,只見大堂上的人在笑。接著,就有個穿黑色衣服的衙役傳話說,讓他們演戲。那人答應了,剛要表演,又問道:「耍什麼戲法?」堂上的人相互商量了幾句,就見有個衙役走下堂來,問他有什麼拿手的好戲法。那人回答道:「我能顛倒生物的時令,生長出各種各樣的東西。」衙役回到堂上稟報後,又走下來,說叫他表演取桃子。

耍戲法的點頭答應了,脫下衣服蓋在竹箱上,故意裝出一副埋怨的樣子說:「官長們委實不明白事理,眼下冰還沒有化,叫我哪裡去取桃子呢?不去取吧,怕惹得官長生氣,這可叫我怎麼辦?」他的兒子說:「父親已經答應了,又怎麼好推辭呢?」耍戲法的人為難了一陣子,說道:「我認真想過了,眼下還是初春天氣,冰雪還未融化,在人間哪裡能找到桃子啊?只有王母娘娘那蟠桃園裡,四季如春,興許會有桃子。可是,必須到天上去偷,才能得到桃子。」兒子說:「嘻!天可以像有臺階似地走上去嗎?」耍戲法的說:「我自有辦法。」說完,就打開竹箱子,從裡面取出一團繩子,大約有幾十丈長。他理出一個繩頭,向空中一拋,繩子竟然掛在半空,好像有什麼東西牽著似的。眼看著繩子不斷上升,愈升愈高,隱隱約約地升到雲端,手中的繩子也用完了。這時,他把兒子叫到身邊,說:「孩子你來,我老了,身體疲乏、笨拙,上不去,你替我走一趟吧。」接著就把繩子頭交給兒子,說:「抓著這根繩子就可登上去。」

兒子接過繩子,臉上顯出很為難的樣子,埋怨說:「爹爹真是老糊塗了,這樣一條細細的繩子,就叫我順著它爬上萬丈高天。假若中途繩子斷了,掉下來也是粉身碎骨。」父親哄著而又嚴肅地說:「我已經出口答應人家,後悔也來不及了,還是麻煩兒子去走一趟。不要怕苦,萬一能偷得來桃子,一定能得到百金的賞賜,那時我一定給你娶個漂亮的媳婦。」兒子無奈,用手拉住繩子,盤旋著向上攀去;腳隨著手向上移動,活像蜘蛛走絲網那樣,漸漸沒入雲端,看不見了。過了一會,從天上掉下一個桃子,像碗口那麼大。耍戲法的很高興,用雙手捧著桃子,獻到堂上。堂上的官員看了老半天,也說不清是真是假。這時,繩子忽然從天上落下來,耍戲法的驚惶失色地喊道:「糟了!天上有人把繩子砍斷了,我兒子可怎麼下來啊?」又過了一會兒,又掉下個東西來,一看,原來是他兒子的頭。他捧著兒子的頭哭著說:「這一定是偷桃時,被那看守人發現了,我的兒子算完了。」正哭得傷心時,從天上又掉下一隻腳來;不一會,肢體、軀幹都紛紛落下來。

耍戲法的人很是傷心,一件一件地都撿起來裝進箱子,然後加上蓋說:「老漢只有這麼個兒子,每天跟我走南闖北。如今遵照官長的嚴命,沒有料到遭到這樣的慘禍,只好把他背回去安葬。」於是,他走到堂上,跪下哀求說:「為了去偷桃子,我兒子被殺害了!大人們可憐小人,請賞給幾個錢,也好收拾兒子屍骨。日後,我死了也當報答各位官長的恩情。」

堂上的官員很驚駭,各自拿出許多銀錢賞他。他接過錢纏到腰上,從堂上走下來,用手拍打著箱子,招呼說:「八八兒啊,不趕快出來謝謝各位大人的賞錢,還等到什麼時候!」忽然,一個披頭散髮的小孩用頭頂開箱蓋,從箱子裡走出來,朝堂上叩頭。一看,原來就是他的兒子。

圖片與文不符

因為這個戲法耍得太神奇了,直到如今我還記得很深刻。後來聽人說,白蓮教能表演這個法術。我想,這可能就是他們的後人吧?

小編說:作為這本小書的開篇開篇故事,基本道盡了整本書的內容,誌異本身就是指奇異的故事,基本從民間各地的傳說在加以作者的改造,也可以看作一部生活志;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聊齋志異》並不是一部神怪小說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中記錄的天宮偷桃竟然是印度神奇魔術?
    在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記載了許多狐妖鬼魅,但有一篇天宮偷桃,記錄的卻是蒲松齡年少時親見的奇異之事,故事是這樣的:某年過年期間,官府門前,一老一少正在變戲法。有個大官就要求他們變出桃子。老人無奈說道:「大冬天的哪裡來的桃子啊?不過天上王母娘娘的蟠桃園沒有四季之分,應該有鮮嫩的桃子。於是,老人從筐子裡拿出一根長繩,向空中一拋。
  • 重溫聊齋《偷桃》:術人竟有偷桃技,援繩徑上九重天
    感謝關注和留言,為您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詩曰:此日官民作勝遊,演春俗例舊傳流。戲從天上階升去,擲地仙桃曼倩偷。《聊齋志異圖詠》之偷桃於受萬《聊齋全圖》之偷桃當官的互相傳看,瞧了半天,也不知這仙桃是真是假。
  • 《聊齋志異》中的濟南故事
    《聊齋志異》中發生在濟南的小說較多,有三十來篇。不過當時屬於濟南府的還包括淄川、長山、信陽、周村、章丘、歷城、德州等,如淄川、德州等現在並不屬濟南。要注意的是,《聊齋》中還提到過「稷下」,其實也指濟南而不是今天的淄博。
  • 聊齋之偷桃
    偷桃講了一個關於幻術的故事。作者(蒲松齡)幼年時去濟南郡試,正好趕上春節「演春」,熱鬧非凡。有術人帶著兒子(一個批發幼童)前來,別人問他們表演什麼,此人回答,「能顛倒生物。(能讓生物不按時令生長)」長官命他們變出桃子來。
  • 深度解析《偷桃》的魔術魅力
    說到劉謙,不得不說那穿牆的硬幣、倒出豆汁兒的「魔壺」讓人驚嘆,但和蒲松齡筆下的《偷桃》一比,竊以為少了些地氣,失了些趣味。《偷桃》是蒲松齡寫的一篇文言短篇小說,收錄在《聊齋志異》裡。全篇僅865字,卻將鬧市中一老一小的魔幻表演刻畫得曲折離奇,堪稱經典!
  • 聊齋12.偷桃
    聊齋12.偷桃原著 蒲松齡,改編 馬衛東我赴郡童試時,*正值是春節期。其子曰:父已諾之咋能推辭?術人惆悵良久得計:我想爛熟春初雪積,人間已是絕非可覓。但有王母瑤池或有,必得去天上偷桃子!嘻!天無階咋去哩?父說:我有法術矣!乃開箱拿一團繩子,約數十丈把頭好理。望空中一擲繩懸立,像有甚掛之而再擲。愈擲愈高渺入雲際,手中繩亦盡乃呼子:兒來,我年老體笨,我不能去只好你去。
  • 《聊齋志異》之偷桃篇:戲法人幻術精妙,披髮童上天偷桃
    看來若想得桃,就只有上天偷桃這一個辦法了。」他兒子又適時稚氣反問道:「嘻!難道天也有臺階可步步而登嗎?」那漢子道:「就讓你看看為父手段。」說完,便打開竹箱,從裡面取出一團粗麻繩子,看樣子少說也有幾十丈長。
  • 聊齋塑造神奇世界,鬼狐形象有情有義——引人入勝的經典
    著名聊齋故事《偷桃》蒲松齡曾在《聊齋志異》記述了一件他童年時候所看到的的奇異事件,一個小孩竟然可以到天上拿東西,但卻被分屍丟下,最後被其父親收拾起來軀幹頭顱放在箱子裡,卻又能從箱子裡復活;這是其中的故事《偷桃》。
  • 每日推介:聊齋志異這本書的故事,你聽過嗎?
    聊齋志異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所寫的小說。今日的推介主題是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全部都是短篇小說,其中以愛情故事為主要。此書中短篇有將近五百多篇,篇篇經典,上至老人,下至稚童,即便沒有看過,也都知道聊齋。除了愛情故事,還有就是是揭露統治階級的殘暴和對人民的壓迫,還有抨擊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摧殘。
  • 80後的回憶 偷桃
    而今晚,我們將有一項很大的秘密活動,偷桃。 吃過晚飯,而太陽並沒有下山,我們來到穀場,(村子裡一個打穀和曬穀的地方很大)策劃組今晚行動的布局。我們選博子為隊長,他和大頭在外面把風,又選了三個人在樹上摘桃,三個人在樹下接桃,我身體瘦小,自然被安排在了地下接桃。 晚上9點過後,天色已經很暗了,我們各自偷偷離開家到穀場集合,人齊後便開始了行動。
  • 聊齋志異——產龍
    作者: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聊齋志異,借妻
    這幾句話說的王真誠喜出望外,原來二人有肌膚之親後,王真誠慢慢也喜歡上了孫小美。王真誠和孫小美一商量,決定不能在這裡住了,於是全家偷摸搬走了。再說趙長安,多日不見王真誠出來擺攤就來王真誠家中,才發現人去樓空。和別人一打聽才知道,說是王真誠的妻子懷孕了,王真誠帶著一家老小回老家生娃去了。趙長安本想著把媳婦借出去幾天換點肉吃,沒想到卻是別人用肉換走了自己的媳婦。
  • 聊齋志異——黑獸
    作者: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透過《聊齋志異》來看蒲松齡對美好人生的幻想
    短篇小說以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成就最高,在中國文學史上描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蒲松齡出生在世代書香的家庭,19歲時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秀才,但是後來一直屢試不第,到了72歲的時候被破格提拔為貢生。這樣坎坷的命運,使他認識到了科舉考試的弊端和腐敗,對落榜士子的痛苦心情有了深切的體驗,也是《聊齋志異》中批判科舉制度的重要思想來源。蒲松齡從40歲的時候開始,在本縣畢際有家裡當私塾老師,直到71歲才退休。
  • 聊齋志異——楊千總
    作者: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聊齋志異》改編的電影,還有啥?
    《聊齋志異》雖然影響力不如四大名著,但是作為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的頂峰,其影響力不可小覷。蒲松齡筆下的花妖狐鬼折射著人間的善惡美醜。同樣讓我們看到了蒲松齡所生活時代的方方面面:官府的腐敗、官吏的兇暴貪婪、市民階層的崛起、女性的獨立、讀書人的迂腐、科舉的沒落。 從《聊齋志異》問世以後,被改編成了各種藝術形式,講述著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
  • 聊齋志異光影中的《美人皮》:鬼怪陸離中流淌著人性光輝
    《美人皮》取自《聊齋志異·連城》,書寫了喬生與連城歷盡磨難卻始終深厚純淨的愛情,哪怕人間與地獄的隔閡,哪怕生離死別的痛楚,都無法磨滅兩個凡人俗胎的忠貞之愛,最終如願共度人間盛景。《美人皮》對原著改動很大,於人物設計和故事脈絡之間添加了許多枝節與玄幻,使得整個故事更加豐滿,場景更加震撼,脈絡更加繁茂,觀來一是多了十分過癮,多了八分震撼,多了六分感動,多了三分誘惑。
  • 聊齋志異——鴝鵒
    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聊齋志異之雲翠仙|從一個賣妻賭鬼身上,看透賭博的可怕
    夫妻間的恩情,完全不下於骨肉之情。既然如此,夫妻雙方都應該倍加珍惜才對。可在今天,有些人完全不把夫妻恩情當回事,說離婚就離婚,這事情,我認為是需要警示和反思的。許多人為一時之快、一時之氣、一時之怒,做出天大錯誤的行為,直到死的那一天,他們才會後悔莫及。
  • 《聊齋志異》:罵鴨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天下奇聞怪事盡在《聊齋志異》。今天我們來讀一篇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偷吃鴨子,身生鴨毛,不用吃藥,只是挨罵 就能痊癒。《罵鴨》帶給你別樣的啟示。他苦思冥想了好長時間,突然眼珠一轉,計上心頭:誰說沒錢不能吃肉,不能買 ,還不能偷嗎?正好鄰居家的老翁養了幾隻鴨子,那些鴨子肥肥壯壯的,一隻就夠吃一頓,何況老翁脾氣和善,即使被逮住也不會挨揍吧!他瞅準機會偷了只回來,燒水,拔毛,煮鴨,一通忙活,終於吃上心心念念的肉了,滿嘴流油,心滿意足吃飽後,躺倒床上消化消化,回味回味,實乃人間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