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天下奇聞怪事盡在《聊齋志異》。
今天我們來讀一篇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偷吃鴨子,身生鴨毛,不用吃藥,只是挨罵 就能痊癒。
《罵鴨》帶給你別樣的啟示。
話說在淄川縣某村,某人好吃懶做,心術不正,有一天嘴饞得不行,想開開葷,可家徒四壁,不名一文,哪來的錢去買肉解饞?他苦思冥想了好長時間,突然眼珠一轉,計上心頭:誰說沒錢不能吃肉,不能買 ,還不能偷嗎?
正好鄰居家的老翁養了幾隻鴨子,那些鴨子肥肥壯壯的,一隻就夠吃一頓,何況老翁脾氣和善,即使被逮住也不會挨揍吧!他瞅準機會偷了只回來,燒水,拔毛,煮鴨,一通忙活,終於吃上心心念念的肉了,滿嘴流油,心滿意足吃飽後,躺倒床上消化消化,回味回味,實乃人間樂事。
誰知道,到了夜裡,他覺得全身發癢,怎麼撓都不管事,鬧騰了一宿,天亮後一看,不由得大吃一驚,全身長滿了細細的鴨絨毛,看上去軟軟的,一碰就鑽心的疼,他嚇得魂飛魄散,這樣頂著一身鴨毛 一輩子也別想出門了,關鍵是還疼痛難忍,沒聽說誰生過這種病,怎麼醫治?
夜裡入睡後他做了夢,夢中有個白鬍子老頭告訴他:「你整天好逸惡勞,不思進取,這是上天對你的懲罰,如果得到鴨主人的一頓痛罵,鴨毛自然而然就能脫落」。
鄰家老翁是遠近聞名的大善人,他心胸寬廣 ,性情平和,即使丟了東西也會一笑而過,從不與人計較。偷鴨人心思狡詐,他來到老翁家對他撒謊說:「老丈,我知道你的鴨子是鄰居張三偷的,他向來膽小,最怕挨罵,如果你能狠狠地罵他一通,我想以後他再也不敢偷了。」
老翁笑笑說:「一隻鴨子而已,不值得生那份閒氣,去罵一個品行惡劣的人。」
無論偷鴨人如何勸,老翁就是不開口罵人,最後他紅著臉,難為情地告訴了老翁實情,老翁只好痛罵了他一頓,鴨毛果然脫落了。
可惡的偷鴨人,好逸惡勞,不思進取,面對窘迫的生活得過且過,從不想通過自己的勤勞改變現狀,只想通過旁門左道來獲取利益。最後聰明反被聰明誤,自食其果,大快人心。希望他能從中接受教訓,改過自新。
老翁不計較個人得失,犯不著為別人的錯誤生氣,拿自己的健康來換。他的境界正是我們這些,每天被瑣碎之事 ,擾得心煩意亂之人所欠缺的:不生氣是種修行,寬容待人是種善因,最終會結出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