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樂國紀遊

2020-08-04 滄海一粟247791399

樂國紀遊

康城秀才安若素,性格豪爽,負有才名,又機靈詼諧,大家都喜歡和他在一起。安生又自視較高,經常說:「人生在世,不能打馬御街,就當泛遊四海,哪能老死在破屋子裡?」

剛好一個朋友從海外回來,說起異域風光,安生非常嚮往。賣了些字畫籌集路費,登船出海。不想颱風突起,翻船落水,隨波漂蕩了不知多遠。終於被海浪衝到一岸邊,他疲倦的趴在沙灘上起不來。忽然覺得有人拍打他後背說:「海外遊覽愉快嗎?」抬頭看,原來是個道士。

安生想說話,卻疲憊的張不開嘴。道士送他嘴裡一個水果,非常酸澀,剛咽下去,就覺得精神煥發,站起來向道士拜謝,並問其姓名。道士說:「我是橄欖仙。」安生不信。道士又說:「你想去樂土嗎?」安生說想。道士一揮手,地上出現一條白練,拉著他的手登上,二人騰空而起,御風而行。俯視地上,人像螞蟻,山像墳堆。

不一會兒,白練落地,只見四周是一望無際的黃沙。問道士這是哪裡,道士說:「這是窘鄉!」安生驚奇的說:「不是要帶我去樂國嗎?」道士說:「天下事都是苦盡甘來,你暫且忍耐。」說完不見了。安生無奈,獨自向前,前方遠處出現一座城池。疾步向前,到了跟前,城門上兩個大字「愁城」。進城後,只見煙霧繚繞,遮住日光,來往的百姓個個緊皺眉頭,問他們話也不回答,只是嘆氣搖頭。安生不得已,找個旅店住下。

第二天,忽然聽到全城的人都奔走大叫:「樂國大軍來了!」只見城外來了一對人馬,把愁城圍的水洩不通。中間一面大旗迎風招展,上面大寫著&34;。左邊的敲鼓人是劉伶,邊敲鼓邊唱歌。右邊錦袍玉帶風度翩翩的是李青蓮。一個紅面長鬚的將軍指揮士兵奮力攻城。三天後,攻破城池,士兵把安生捉到將軍面前,將軍驚奇的說:「這是大國的人,怎麼自尋煩惱到了這裡?帶回去,大王一定會賞賜我們。」

安生被押到樂國,只見滿城珠光寶氣,華燈四射。百姓穿著五彩衣服,喜氣洋洋走在街上。到了王宮,將軍跪奏王者:「今日抓獲大國人一名。早聽說大國人才輩出,個個容貌俊美,滿腹詩書。大王何不留此人在身邊?」大王準奏,命安生馬上做一篇攻破愁城的賀表。安生一揮而就,王者大喜,當即封安生為中大夫。從此,只要是動筆的事,都交給他做。一個月升了三次官,又賜給豪宅美女,其中最出色的兩個女子叫探珠,凝玉。

樂國中有一座樂園,只要進入,自會心花怒放,煩惱全無。園中有棵樹,叫生命樹,是樂國人生命的根本。安生在寫文章的閒暇,帶著探珠,凝玉遊樂其中,流連忘返,一晃就是三年。

某日,大王把樂生召到殿前,下旨說:「愛卿快樂三年,可以回歸故裡了。」安生說:「這裡如此快樂,微臣不想回去。」大王說:「愛卿沒聽過樂極生悲這句話嗎?如果一味沉迷此地,必會墜入迷障。」於是,樂生上表請奏回鄉。

大王設宴相送,兩個美女不能跟隨,各種拿出珠寶相贈。大王拿出一個小口袋說:「這叫貪囊,雖然小,卻是萬兩黃金也裝不滿。」安生接過來看看,口袋原來無底。大王又送他一個黑色石子,說道:「此物叫墨寶,擁有它的人會才華橫溢,計謀百變。看天下穿錦繡,騎駿馬,珠圍翠繞者,大抵是這兩個東西的功勞。但是要慎用,如果黑氣攻心,就不可救藥了。」安生恭敬的接受,離開了樂國。

回到家,賣了美女贈送的珠寶,在城南建了一座別墅,天天和妻子對酒當歌,起名叫小樂園。大王贈送的兩件寶物,安生不敢使用,放在箱子裡,後來被梁上君子盜走。

(故事出自清代王韜的《淞賓瑣話》,寫了安生從愁城到樂國的經歷。大意說的是人生應當快樂不要憂愁,快樂才能讓生命之樹常青,其中還附帶了些別的隱喻。構思較好,但讀來效果一般。當做個另類故事娛樂一下吧。)

相關焦點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彥子
    大約有幾十個故事。內容比較新穎,比如我昨天發的《王子珍》。每個故事都用「昔有」開頭,比較少見,一般古代志怪開頭都直接說年號,主人公的名字。句道興版《搜神記》錯字很多,有些語句錯亂,看來是修訂了,但某些地方還是不確定是什麼意思。比如北鬥呵斥彥子,我懷疑前面有脫漏的地方,是不是北鬥在前面曾驅趕過彥子,而原文脫漏了呢?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某郎中
    不久,琉球國入貢請封。皇帝派某郎中做使者前去招撫。海上航行幾天後,到了琉球,國王隆重接待,只見琉球國王披散著頭髮,瘦削的臉型,還有幾分那個乞丐的模樣。各種禮節過後,國王拉著某郎中的手說:「還認識故人嗎?」二人大笑起來。郎中離開的時候,琉球國王送他萬兩黃金,託他重新安葬前世的母親,剩下的金子送給了郎中。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高舜臣,錢齋郎
    看到幾十個穿戴華麗的女子,在大石頭上奏樂飲酒。坐在首位的女子請他坐下飲酒,並說:「我做你妻子可以嗎?」高某不知所措,只是說了些感謝的話。女子說:「你先回營寨吧,我晚上就去。」(故事出自《括異志》,宋代。以前看過幾個故事,都是因為不吃牛肉,所以妖邪不敢近身。這次是因為吃牛肉,被妖怪瞧不起,反而起到了闢邪的作用。總的來說,都是勸人不要吃牛肉。這是源於古代農耕是國之根本,民之命脈。)
  • 視頻 |「思泉語文」與「樂樂課堂」聯合製作的《古代寓言》
    這次又帶來《樂樂課堂》與《思泉語文》的《古代寓言》系列視頻,共14集。,所謂志怪小說,就是記錄神仙鬼怪內容的小說。志怪小說《搜神記》搜集了古代神異故事共400多篇,是研究我國古代民間傳說及神話不可多得的寶藏。
  • 重口味故事兩則,清代的志怪小說其實是搞笑段子呀
    前面我們講到,清代的志怪小說《子不語》其實是一本匯聚了眾多段子的有趣故事集。.誤嚐糞這一回,故事發生在江蘇常州。所以,這個故事大概是想告訴我們,在事情不明朗之前,最好不要亂做決定,以免留下某些不可挽回的損害,比如大家一起乾杯喝糞水!悔之晚矣。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何福
    (哈哈,又是一個天上掉餡餅的故事!作者給主人公起名叫何福,是不是想問,他為什麼這麼有福氣呢?)【原文】何福,字德有,宛平拔貢生。  一日,女與何弄子為樂,忽胡差人迎女,並請何往。至,則酒筵已具。就坐後,胡曰:「僕所積鏹,除女攜帶外,尚有十餘萬在茲。」並所市產業文契,一一出示。何駭異問故。胡曰:「實告君,僕非人,狐也。積鏹市產,雖為女故,實君夫婦福命應爾,豈妄為哉!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張氏怪,妖人
    張氏怪我家鄉有個秀才張某,喜歡談論鬼怪學說,也經常讀志怪小說。某天,他聽到房梁上有人喊他相公。起初只聞其聲,後來妖物現形,有時候是個高大的男子,有時候是十一二歲的小童,還有時候是丫環的形象,全家人都能看到。有一天,張某起早讀書,妖怪也變成他的樣子來搶著讀。不但樣子完全相同,連衣服上的破洞都完全一樣。爭奪了一會兒,妖怪回到房梁上。
  • 中國古代民間志怪故事:王良娶妻
    據說這是一個流傳於山東的民間志怪故事。看下來有一個感覺,古人的邏輯真的不是現代人能夠理解的。不過朋友們姑妄讀之,不必深究。故事開始。從前有個戲子,名叫王良,三十多歲,眉目清秀,非常英俊,長年在外跟班唱戲,難得回家一趟。
  • 古代志怪故事——黑衣太僕,布客
    窮措大(古代對讀書人的蔑稱)讀了兩行書,動不動就冒迂腐氣。假如你生在嚴相國的年代,想要拜見相國,看到牛太爺還不知道出什麼諂媚的樣子。再者說,人各有主,秀才們供奉文昌公,不過也是希望中舉得官,商人們供奉財神,是盼望財源廣進做富翁。我們這些人供牛公,和你們供孔子有什麼兩樣?」張某知道這些人無法說服,就稟報縣令,毀去了這座廟。但是信奉牛二的風氣卻不是毀廟就能杜絕的,照樣流傳天下。
  • 故事:志怪故事:鬼畫
    他非常喜歡妖魔鬼怪的故事,偶爾也讀讀佛經。某天突發奇想,立志寫一本志怪集。雖然不能以此為生,萬一流傳下去,也算不虛度一生。他開始留意民間傳說,也到些陰森恐怖的廟宇、廢墟去尋求靈感。回來後就閉門不出,徜徉在妖仙神魔的世界裡。無奈才疏學淺,不久就江郎才盡,想放棄又實在不甘心。於是更加去找那些奇奇怪怪的地方遊覽。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老人畫虎
    《太平廣記》:卷四裡楊真的故事,和上面的故事差不多。鄴中有個百姓叫楊真,家裡很富裕,平生的愛好就是畫老虎,因此積攢了很多老虎畫。每天行走坐臥必須看。後來楊真老了,讓家裡人把所有的虎畫都毀掉。他九十歲的時候,忽然得了病。楊真躺在病床上對兒孫們說:「我不應該痴迷畫虎到了這個地步,我喜歡畫老虎的時候,看到就高興,看不到就悶悶不樂。
  • 中國古代民間志怪故事四則:第三個故事必須是穿越了啊
    這幾個故事都不是憑空杜撰,要麼出自古籍,要麼見於地方志。不過朋友們看個熱鬧即可,大可不必追根究底。第一個故事有一人姓劉名常,已過四旬,嗜酒如命,常常不管認不認識,便拉人喝酒,如果不喝,必勃然大怒。他一喝酒就喝得天昏地暗,醉生夢死。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慧娘
    姨母向慧娘父親逢樂說起,逢樂卻不同意,他說:「等明年中舉再說吧!」顧生負氣要回家,姨母讓他留下教兩個表弟讀書,顧生留戀慧娘,就在這住了下來。不久,姨母小病,慧娘端來湯藥,和顧生在東廊下相遇。顧生看四周無人,小聲說:「你知道我留在這裡的原因嗎?」慧娘說:「你對我的情意,我怎麼會不知道?聽到父親拒絕,我也痛不欲生,只盼你明年揚眉吐氣,否則只能去九泉下找我了。」
  • 聊齋系列《美人皮》|改編志怪小說後的現代愛情觀:一世一雙人
    志怪小說之所以受歡迎,最重要的,自然離不開它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志怪小說大部分是以現實生活為背景,但是對妖神鬼怪和情節的的大膽想像卻是滿足了人們對荒誕離奇之事的好奇心和嚮往。我國古代也有許多志怪小說流傳至今,雖然不像詩詞歌賦一般受人尊崇,卻也在歷史舞臺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中國妖怪故事》:孩子,乖!否則就會被老馬猴吃掉
    於是,老馬猴吃小孩的恐怖故事,便成為了老人們手中的戒尺。 其實,不止童年世界,即使人類文明,也藉助鬼故事的力量,教化萬民,澤披萬世。 當然,我們現在稱老馬猴之類的故事為鬼故事,但是在古代,這些鬼故事,被稱為志怪故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古城夜宴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裡的一章。一個月夜,尼爾斯在海邊的沙灘上散步,鞋子踢到一個金屬小東西。撿起來後,是一枚銅錢,但鏽蝕的很厲害,幾乎看不清上面的字跡。尼爾斯就把它扔掉了。一抬頭,發現前面出現一座城池,城門守衛的士兵穿著嶄新的鎧甲,把兵器放在一邊,正聚在一起賭博。他走進城裡,大街上特別繁華。兩旁商鋪林立,街上的男男女女穿著華麗的古代衣服,在各店鋪前穿梭。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劉士範
    (這個故事比較俗套,但是開篇瘟疫橫行的描寫吸引了我。這和今年春天的情景很相似。雖然劉生很讓人欽佩,但我和作者有些觀點不同。瘟疫不是別的,會傳染,我們響應國家規定,不探視,不聚集,才是對的。不然,我們國家怎麼控制住的疫情?另外,我對吹哨人也有自己的看法。敢於擔當,早發現,早預警固然是值得讚揚的,但是發現疫情,應該逐級上報,不能在朋友圈,微信群亂發。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白馬寺,支法衡
    我摘錄的這個故事出自《冥祥記》,敘述的很簡單。由此看出,佛教漢代傳入中土。我看別的資料說,原始佛教以說「空」為主旨。傳入中土後,為了加速傳播、迎合中原文化,逐漸加入孝道,向善,等等。釋迦牟尼圓寂後,弟子們聚集一起根據回憶錄下的經文。傳到中國,又過了兩千年,摻雜的東西很多了。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北虎青衛
    (這個故事沒什麼情節,只是介紹雷州供奉北虎和青衛的風俗習慣,可信度很高。聽名字,青衛應該是個鳥妖。)【原文】相傳雷州古怪,驚蟄時,蒙布鼓,置於祟臺之上,越日無之,僉謂雷公攜去,作天鼓也。此說本近荒誕。歲逢春秋,二廟土民,扛像相間出巡,排對齊整,儀仗鮮明,恍同王后之制;村落煙莊,編棚結彩,張燈奏樂,恰似憲駕來臨。舁坐一小輿,而扛護者數百人。其間人忽目瞪口呆,流涎騰空,登槓旁,持鐵箸與之。若人執箸,從左頰插出右頰,竟似中箭,不見血流,仍直立槓上。輿即飛行,槓上人終不跌地。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趙生,李某
    像故事裡的老人參捨身相助,這樣的好事生活中是很少的。)【原文】天寶中,有趙生者,其先以文學顯。生兄弟數人,俱以進士明經入仕。獨生性魯鈍,雖讀書,然不能分句詳義。由是年壯尚不得為郡貢。常與兄弟友生會宴,盈座朱綠相接,獨生白衣,甚為不樂。及酒酣,或靳之,生益慚且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