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在我面前坍塌,不是轟然一響,而是唏噓一聲。
《亮劍》雖然與史實有出入,但還是較完美的反映了歷史。李雲龍是山溝溝窮苦人出身,他哪怕不參加革命,也不會是個壞人,而是大別山區裡的一個普通人,可能還混得湊合。在參加革命之後,經歷了更多事,他的世界觀被改造了,由一個生存至上的庸俗之人逐漸向革命者轉化,尤其是戰爭的磨練,趙剛的影響,使他更加深入思考。
在趙剛死後到他自己自殺這一過程,他已經是一位革命者,為了自己的信仰敢於犧牲一切,那些他在前半生拼了命才拿到手的榮華富貴。其實後半部分李雲龍的結局是真正扣了亮劍這個標題,以身為劍,亮給那些瘋狂的武鬥分子。
趙剛和李雲龍,一個大學生和一個大老粗,八桿子打不著邊,原著裡他們兩個有最大的共同點,他們都非常純粹太理想了,他們都是單純地為了一個全新的社會,單純地讓老百姓過上新的好日子而戰鬥,所以他們可以結下如此深厚純粹的友誼。
李雲龍在軍校學習期間,論文是特種作戰理論,並成立了梁山大隊。中央軍委根據丁偉的建議,布置對蘇防線,從論文和戰略眼光上可以看出來,丁偉是個帥才,李雲龍是個將才。
上面敘述,李雲龍身為將才,又有極高的使命感。但是李雲龍的平時做法,聽調不聽宣,帶的部隊也極具個人色彩,這在戰爭時期只要能打贏,基本不會有人深究。但是和平時期身居高位依然我行我素,雖沒野心,但有客觀實力,這類人都調離原職或者安排其他方式解決,怕就怕杯酒釋兵權。
丁偉因為超前的戰略構想而被批鬥,生死不明。趙剛夫婦自殺,李雲龍夫婦也是,昔日晉西北鐵三角就只剩孔捷一人。他守護著東北防線,才逃過一劫。孔捷當初試圖挽救自己的老戰友,但被李雲龍拒絕了,把自己和趙剛的孩子託付給孔捷。孔捷強忍悲痛,指揮了著名的珍寶島戰役。李雲龍犧牲後,只有遠在臺灣的楚雲飛用廣播發來弔唁。
趙剛夫婦的自殺讓李雲龍精神殿堂開始崩塌,但並不是李雲龍自殺的主要原因,其實李雲龍自殺前,曾有機會逃到東北,段鵬當時有條件幫助他逃跑,但是他斷然拒絕,李雲龍選擇維護軍人的尊嚴,為歷史負責,對命運亮劍,毅然而然選擇自殺結束自己光輝的一生。民族大義,寧死不降的軍人氣節,知恩圖報是他的初心。
不恨時光催人老,但憤畜牲踩的那幾腳。其實不拍最後的結局是最好的,誰也不想看到一代英雄最終落得如此下場,那種結局簡直是一種折磨,在大多數人看來英雄就是需要有一個美好的收尾,更不用說李雲龍,丁偉,孔捷等人還是民族英雄,所以就算沒有拍出最後的結局,《亮劍》也是中國少有的好的抗日救國的電視劇!
喜歡請關注電影醬,每天帶你深扒影視劇中最有趣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