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兄長要蓋房娶妻,弟弟要參加科舉,母親「你嫁人換點銀子」

2020-09-11 每天讀點故事


本故事已由作者:雲處棲,授權每天讀點故事app獨家發布,旗下關聯帳號「每天讀點故事」獲得合法轉授權發布,侵權必究。

楔子

黃粱的兄長要蓋房娶妻,黃粱的弟弟要參加科舉,家裡很需要錢。

有一日,黃粱的母親突然對黃粱道:「我們家小粱兒長大了,也該許親了。阿娘看上了一戶人家,對方家裡的條件比咱們好,小粱兒過去雖然做妾,但日子要比咱們家過得舒坦的多。」

1

地府有個日遊神

……這話聽上去仿佛不太對,但是,比起天上,日遊神確實更喜歡待在地府。

這事兒得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久到那時候地府只有黑無常一個拘魂的鬼。

黑無常剛入地府的時候,還是個不諳世事的小鬼差。

彼時,孟婆告訴他:你既繼任黑無常,這地府哪裡都去得,哪裡有孤魂野鬼你都可拘得,但若在地府遇上一位穿淡黃色長裙的提燈姑娘,千萬記得躲著她走,哪怕捏個訣隱了身形也行!

孟婆剛說完話,忘川河中掀起一陣風,一位身著淡黃色長裙提著燈還有這蓬鬆的頭髮的姑娘自河中出來,衝著孟婆與黑無常招招手,「二位是在說我嗎?」

「……」

如果地府有個最尷尬事情排行榜,那估計在背後說人壞話然後被當場抓包應當排的上榜。

孟婆虛握著拳湊在嘴邊輕咳兩聲,「那什麼……我今日的任務完成了,就不在此叨擾了。二位慢聊,我先走一步!」

言罷,孟婆捏了個訣,消失的無影無蹤,徒留黑無常與那女子的大眼瞪小眼。

黑無常新官上任,對地府還不甚熟悉,他尷尬的咳了聲,上前給那女子拱手作揖,「敢問姐姐是何方神聖?」

「日遊神,黃粱。」

2

自從在忘川河畔初遇黃粱後,姚煊每次去忘川河找孟婆時都能碰上正好浮出水面的黃粱。

黃粱偶爾同他說幾句話,但大多時候是衝他笑笑,然後提著那盞燈離開忘川。

姚煊送了黃粱三裡路,眼瞅著就快到地府門口了。

「我想問向黑無常大人打聽兩個人,不知你可願幫忙?」黃粱問道。

姚煊應了一聲,拱手作揖:「大人請講。」

「平陽縣方府的小姐,她若入了奈何,還想請大人告訴我她何時投胎、投胎何處。還有一位姓嶽,叫嶽敏。」黃粱道。

姚煊稍一忖度,「這兒人對大人很重要?」

黃粱點點頭。

姚煊道:「既如此,我便替大人留意著。」

3

所謂日遊神,即負責在白日四處巡遊。

黃粱出了地府,站在地面上瞧著天邊紅日平西、晚霞如錦,心下有點兒悔。

照理說,此刻已經快不是她當差了,再慢一刻估計又要撞上夜遊神了。

正如此想著,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徐徐傳來:「小粱兒你又來戧行了是不是?」

「……」黃粱深吸一口氣,調整好表情後才轉過身給夜遊神賠笑,「我要說……我不是來戧行,只是單純的剛從地府上來,你信嗎?」

夜遊神點點頭,「在你身上發生什麼都不稀奇。」

黃粱辭別夜遊神後,回了自己在人間的宅院。

宅院並不大,只有兩間茅草屋。

屋外圍了一圈籬笆,小院子裡還種著幾株牡丹花。

牡丹花雖是富貴花,可養著並不費勁兒。只需埋幾個種子在地裡,也不需澆水、也不需施肥,只要等到五六月到了花期,牡丹就能開出一小片,給院落增添些許色彩。

黃粱搬了個小馬扎坐在院子裡,從日暮坐到明月高懸。

直到一更天,黃粱才提著她那盞燈出了院門。

平陽縣離此處並不太遠,黃粱沒用飛的,而是一步一步的走了去。

她到時,打更人正好敲了兩遍更。黃粱捏了個訣,直接進了一大戶人家的閨房。

閨中燭火還亮著,那小姐坐在梳妝鏡前對鏡自憐。她瞧著鏡子裡突然多了個穿黃色衣裙的姑娘,還未來得及喊出聲,黃粱纖指一揮,那小姐便動彈不得了。

黃粱款動金蓮優哉遊哉的走到梳妝檯前,看著眼前的兩廂嫁妝,「小姐要出嫁了?」

那小姐表情猙獰,身體卻掙扎不得。

黃粱不管她,繼續道:「小姐嫁的是如意郎君嗎?是不是的也不要緊,因為……」黃粱手一揮,那小姐躺在了地上。

翌日清晨,整個平陽縣都在傳方家小姐突然暴斃的事兒。

黃粱坐在茶樓裡,聽著隔壁桌的議論——

「聽說了嗎,方府的方小姐突然就沒了,聽說是昨夜後半夜沒的,丫鬟發現的時候,人都死透了。」

「你這瓜吃的不及時啊!我剛才得知,方老爺請了仵作驗屍,竟找不出一絲一毫的傷來!可憐許家公子,新娘子還沒過門就得跟著方府一起辦喪事。」

「什麼意思?許公子這是準備取個牌位回去供著?」

「可不是嘛!許方兩家早年定下了親事,只等方小姐行了笄禮就過門。唉,現在喜事變喪事了,許公子也是個痴情人……」

……

黃粱聽了一會兒,付了茶錢後便提著她那盞燈出了茶館的門。

剛出門,她便迎面撞上了姚煊。

4

「大人,您讓我找的人……啊不魂兒,我找到了其中一位。」

姚煊是鬼差,在人間不得現真身。

黃粱怕路人懷疑她是個傻子,大白天跟空氣說話,便拽著他的衣袖找了個偏僻無人的角落。

黃粱輕輕應了一聲,與姚煊一道回了地府。

要入地府,便要先過豐都鬼城

那裡有鬼怪無數,有膽小鬼、色鬼、酒鬼、饞鬼、窮鬼、淘氣鬼……

這些鬼大都是罪孽不深,且不願入輪迴的。看管這群鬼的是個姓雲的英俊鬼,叫雲欽。

「又帶著你們家神仙姐姐來啦?」那姓雲的鬼邊調侃邊給姚煊與黃粱開了門。

此刻是正午,太陽烤的那些道行不深的小鬼難受,雲欽怕這群孩子受不住,關了鬼城的門替那些小傢伙擋一擋煞。

姚煊絲毫沒覺得這話哪裡有問題,只道:「是啊!判官大人找日遊神,讓我將她請來。」

姚煊擺了擺手,與黃粱直奔忘川。

他二人到時,判官已經站在河畔等候多時。

今日的判官一改昔日吊兒郎當的模樣,連判官官服也正兒八經的穿在身上。

人靠衣裝馬靠鞍,這話一點兒都不假。判官穿上這身袍子,再用白玉冠束著頭髮,確實比之前看著順眼且英俊。

「我有話想單獨與日遊神說。」判官下了逐客令,姚煊識趣兒的行了個禮,離開了忘川。

確認姚煊走遠了,判官才道:「小粱兒,莫做錯事。往事不可追,珍惜眼前人。」

黃粱朝著姚煊方才離開的方向深深望了一眼,「大人讓我珍惜誰?你也知我流連地府,不只是為了與你三人推牌九。」

判官沉默了片刻,「我帶你去個地方。」

言罷,判官捏了個訣,與黃粱一起沉到忘川河底。

5

忘川河下並不如河面上看著的那般風平浪靜,下面鎮壓的都是做盡惡事的厲鬼。

但河底有兩處最安寧,一處是幽冥大人的府邸,一處是月望軒。

幽冥府邸黃粱門清,畢竟她常年在此推牌九。

月望軒,黃粱從未來過。

黃粱在忘川河裡沉了許久,她瞧著那些個被囚禁此處的鬼,心中五味陳雜。

紅日平西,黃粱終於浮出河面。

太陽一旦下山,地府裡黑的很,她不喜歡走夜路,提前點亮了手中的小燈。

然而,黃粱剛出河面,她就瞧見了明晃晃的一片——

天空中飄著孔明燈,忘川河面上浮著的蓮花燈,還有奈何橋上也掛著花燈,暖黃的燭光裡映著一人——姚煊。

「我還以為大人要與幽冥大人、判官大人、十八姐推牌九到深夜,不想今日大人上來的這般早。」姚煊失笑。

黃粱捉了一盞蓮花燈放在掌心上託著,「這是……」

「大人既然怕黑,我就給大人點燈。我是鬼差,無事不得出地府,更不得造次人間。但只要大人在地府,地府就是亮的。」

黃粱將蓮花燈重新放回了忘川河面上,「謝謝,可我不怕黑。」

言罷,黃粱頭也不回的走了。姚煊瞧著黃粱的背影逐漸變小、模糊、消失。

6

黃粱剛走出豐都鬼城,便瞧見了夜遊神與他身後的天兵天將。

黃粱在手刃方家小姐的時候,她就預料好了會有這一幕。

「比我想的來的慢些。」黃粱笑道。

夜遊神掃了一眼身後的天兵天將,「大膽!你身為神仙,竟然屢次對凡人行兇。還不伏法,隨我回天宮請罪!」

說著,夜遊神往前一步,靠近黃粱,壓低聲音道:「丫頭,打傷我,逃!」

黃粱笑笑,「多謝你,我自己做的我自己受。」

言罷,黃粱朝著天兵天將走去。

黃粱被帶回了天宮,關在了天牢,三日後行刑。

黃粱在天宮沒什麼朋友,唯有夜遊神在她被收押後來瞧她——

「當日為何不走?」夜遊神問。

黃粱有些憔悴,「走到哪兒是個頭?再說……我走了,今日關在這兒的怕是你我兩人了。」

夜遊神抹了一把眼眶,「丫頭,能告訴我為什麼嗎?」

夜遊神這話沒說完整,但黃粱卻聽的明白。夜遊神在問她,為什麼追著兩個人連殺三世。

「那兩個人是我阿娘與兄長。」黃粱輕笑一聲。

事情發生在三百年前,黃粱還不是神仙的時候,住在偏僻的小山村裡。山村雖窮,但也算不缺衣少食的。

黃粱的母親是被賣到這小山村裡給黃粱他爹做妻的,為黃父生了兩兒一女。

黃粱的父親很疼妻子,對子女也好。

為了讓家裡人生活過得好一點兒,黃粱他爹從了軍,每個月都往家裡寄軍餉。

再後來,黃粱的母親收到了一筆撫恤金,但卻再也沒有每個月來的軍餉了。

孤兒寡母的日子並不好過,黃粱的母親每日怨天尤人,感嘆自己如果不被賣到這小山村,就不會過得如此辛苦。

每逢此時,黃粱就摘一朵種在院子裡的牡丹花,哄母親她還有兒子女兒可依靠。以後,他們會好好孝敬母親。

孩子們一日日的長大,黃家的日子過得格外拮据。

黃粱的兄長要蓋房娶妻,黃粱的弟弟要參加科舉,家裡很需要錢。

那時候,黃粱也到了許親的年紀,但她心思並不在此。除了每日裡的在繡坊幫工外,還會在空閒時間繡手絹拿去賣了補貼家用。

有一日,黃粱的母親突然對黃粱道:「我們家小粱兒長大了,也該許親了。阿娘看上了一戶人家,對方家裡的條件比咱們好,小粱兒過去雖然做妾,但日子要比咱們家過得舒坦的多。」

黃粱當即變了臉。她沒想過婚嫁的事兒,但並不代表她願意被人隨意安排。

黃粱與母親抗爭了幾日,最終還是在夜裡被他兄長綁著上了花轎。

透過紅蓋頭,黃粱瞧著母親拿著銀子顛了顛。

兄長要蓋房娶妻,弟弟要參加科舉,母親「你嫁人換點銀子」。

與她母親交易的那人道:「這樁買賣不虧吧?你這閨女最大的作用就是能賣個好價錢。」

黃粱瞧見她母親奴顏婢骨的對那人點頭稱是。

「閨女最大的作用就是能賣個好價錢。我有幸逃了出來。我一個人在深山裡跑到天亮,我不敢停,我怕我一停下他們就追上來。」黃粱輕笑一聲,「您說,這樣的事兒能原諒嗎?」

夜遊神倒吸了一口氣,一時之間說不出話來。

7

第三日上,黃粱要被問刑——殘害凡人,這是神仙的大忌諱。

三番四次的殺害血親,天界給她判了個魂飛魄散的罪。

行刑的那日,黃粱跪在諸位神仙面前,無端想起了地府那一盞盞花燈。

「行刑——」監刑官道,四面的兇獸已經準備好將黃粱的魂魄撕碎。

黃粱閉上了眼睛,等待著魂飛魄散的那一刻。

然而,時間沉寂了片刻,黃粱看到了一道紅光。

「賣我個面子,這人我地府要了。」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前任魔君,而他身旁站的是現任魔君與鬼君閻羅。

嚯,三兄弟湊齊了。

「虞望大人?」監刑官忙從尊位上下來給這三位主兒行禮,「下官參見三位大人,只是……這是天界的事,魔君、鬼君與虞望大人怕是不便插手吧?」

虞望掃了黃粱一眼,「那我要是把她一掌拍死了,是不是就歸地府管了?」

「……」好神奇的邏輯。

不待監刑官說話,站在虞望身後的鬼君從袖中掏出一張令,「瞧清楚了,這是閻羅令。」

監刑官湊上去看了看,鬼君道:「現在我們可以將她帶走了嗎?」

閻羅令,以命籤,可調人神鬼怪。

「可以可以,鬆綁。」監刑官趕緊道。

黃粱就這麼被虞家三位兄弟帶走了。

路上,虞望架著雲,黃粱瞧著從頭到尾沒說過一句話的現任魔君。

虞望道:「哦忘了介紹了,這是我弟弟魔君虞瓊,來鎮場子的。這是我兄長虞璣,也是來鎮場子的。」

「虞姬?楚霸王的那個虞姬?」黃粱問。

「字字珠璣的璣。」

黃粱連連應著,「還未深謝三位大人的救命之恩,黃粱在此謝過。」

「別忙著謝。」虞璣道,又把袖中的閻王令給黃粱看,「是有個傻小子籤了這個。」

閻王令,以命籤,可調人神鬼怪。

鬼君閻王從不做虧本的買賣,是姚煊求著判官盛涯,盛涯又找了虞望。

盛涯難得開口,虞望便去尋了虞璣,虞璣瞧見弟弟都求到自己頭上來了,也不好坐視不理:行吧,就當積德行善了。

於是,他與姚煊籤下契約——姚煊嘗遍人生八苦,回地府後生生世世的做個鬼差。

「想好了?契約籤了,可就不能反悔了。」

姚煊頭也不回的上前摁了手印,「不反悔。」

眼瞧著姚煊籤了契約,虞璣只能硬著頭皮上天宮要人了。

他琢磨了一下,這種事兒得找兄弟來鎮場子啊!於是虞璣揪著虞望、虞瓊兩人,兄弟三個浩浩湯湯的上了天宮。

「如今你是自由身了。姚煊投胎前託我給你帶句話,說你讓他找的那個人他找到了。」虞望頓了頓,「如果我沒猜錯,那人是你兄長?」

黃粱點了點頭,她握著那張閻王令,眼淚在眼眶中打轉。

「還預備報仇嗎?你才殺了他兩世。」虞望問道。

黃粱抹了一把眼淚,苦笑一聲:「往事不可追。」

言罷,她跪在了虞璣面前,「地府還缺個白無常,大人能否賞我這份差事?」

虞璣眼睛放光,這可是送上門的勞動力啊!

四十年後,忘川河畔——

黃粱穿著一身白色衣裳,引渡著前往投胎的鬼。

孟婆盛了一勺湯,「算起來,今日姚煊就該回來了吧?」

黃粱提著那盞小燈,輕輕應了一聲,「嗯。我就去接他。」

「黑無常的官服給他備好了?」孟婆問。

黃粱點點頭,「都準備好啦,我去了。」

豐都鬼城門口,那位叫雲欽的英俊鬼等著最後一個鬼魂進門後,把大門一關,「姚公子,好久不見呀。」

姚煊摸不著頭腦,他記不得往事,但卻瞧著眼前這位身著白衣的大人很是眼熟——

「敢問姐姐是何方神聖?」

「白無常,黃粱。」

「原來是白無常大人。」姚煊頓了頓,「大人為何提著一盞燈?」

「怕黑,在等姚公子為我點亮地府。」(原標題:《忘川錄:日遊神》)

點擊屏幕右上【關注】按鈕,第一時間看更多精彩故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故事:父親給弟弟蓋了小別墅,可蓋房錢是靠兩個姐姐的婚姻換來的
    本故事已由作者:夢見桃花源,授權每天讀點故事app獨家發布,旗下關聯帳號「談客」獲得合法轉授權發布,父親拿著大姐二姐的彩禮錢,給家裡蓋了一幢氣派的小別墅,說要留著當小弟結婚的婚房。父親給弟弟蓋了小別墅,可蓋房錢是靠兩個姐姐的婚姻換來的。4又過了幾年,三姐高考落榜了。父親原本就不打算讓她讀書,說女孩子讀了也白讀。還是三姐撒潑打滾,差點以死相逼,才求得父親讓她繼續上學。
  • 枕邊人能影響你多深?姐姐幫扶弟弟上大學,弟弟娶妻忘恩要斷親。
    當時Y還自學參加了成人高考,考上了人大的國際貿易本科夜校。2006年開始到2009年,每年自己除了正常給弟弟支付生活費,還要支付自己成教夜大的學費。06年初Q追隨Y從鄭州到了北京,剛到北京後,Y學了平面設計排版後開始找設計排版工作,由於是新工作沒經驗,工資不高,Q首次到北京更是要從頭開始,還有Y的學費也要交。有一段生活艱難,為了繼續給弟弟生活費,Y把Q給的訂婚錢都給用上了。
  • 民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故事
    ,娘要嫁人」是人人皆知道的諺語。我們常常拿來用,意思也都明白,但是「天要下雨」為何要扯上「娘要嫁人」呢?傳說古時候有個名叫朱耀宗的書生,天資聰慧,滿腹經綸,進京趕考高中狀元。皇上殿試見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長得一表人才,便將他招為駙馬。「春風得意馬蹄疾」,循慣例朱耀宗一身錦繡新貴還鄉。
  • 古代的「高考」——科舉考試!《知否》中的科舉考試你知道多少?
    一、《知否》中的科舉考試(一)參加考試在十一集中,盛家的嫡子盛長柏和次子盛長楓終於要去參加科舉考試了。盛家對於兒子們的科舉考試可以說是十分的期待了,跟現在高考學生的家長期待程度不相上下。同時,在盛家學堂學習的還有兩位公子哥小公爺齊衡、顧二叔也一同參加科舉考試。
  • 故事:母親改嫁換錢為兒子娶媳婦,銀子卻被賭徒偷走,一下失去三條人命
    只得暫且把婚事擱置,過了一段時間,母親把兒子喚進房內,對兒子說:「我10多年來饑寒交迫,從沒有產生別的想法,唯一希望的就是你結婚成家,能娶上媳婦,將來生兒育女,為你的父親延續後代。如今我們母子倆人相依為命,孤單相守,即使過100年也沒有辦法,我再三考慮這件事,昨天已經和人商量好了,我準備改嫁別人,可以得一些銀兩,這筆錢一部分作為你娶妻之用,一部分去歸還以前欠下的債,現在銀子就在床頭,你自己去看一下」。
  • 「媽你要把棺材本也賣了給弟弟,休怪我無情」女兒一席話打醒母親
    如果能夠倒退二十多年你生我的那個時候,發現生的是女孩,你當初為什麼要留下我呢?」在母親看來秋月的心很硬,她不是很硬,而是被傷得不得不硬。母親的聲音很是冰冷,秋月也是看不出表情的拿著手機,但是她內心裡其實很複雜。「你弟要創業,你手頭有錢嗎?」「我跟你說過很多次了,媽,不要再跟我聯繫要錢了。」
  • 「天要下雨」為何要扯上「娘要嫁人」?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諺語。雖然常常拿來用,意思也都明白,但是「天要下雨」為何要扯上「娘要嫁人」呢?這兩句之間的關係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這句諺語來源於一個民間故事。且聽學堂君慢慢道來... ...傳說古時候有個名叫朱耀宗的書生,天資聰慧,滿腹經綸,進京趕考高中狀元。
  • 故事:忘機要先給魏嬰剝螃蟹,兄長要不先回去?
    【忘羨婚後日常】弟弟本文轉自老~福~特,由拂霓裳原創,經作者授權發表,未經原作者許可,謝絕轉載。圖源網絡,侵刪。自家弟弟在外小半年好不容易回了雲深不知處,藍渙雖公務繁重,十分想把重擔往弟弟身上丟一丟,但也得體諒小夫夫回來後要過幾天二人世界的需求。故而按捺了小半個月,藍渙才來了靜室給自己弟弟安排公務。
  • 洛陽農村蓋房為啥要插紅旗?這個傳說可信嗎?
    》,道出了洛陽農村蓋房插紅旗背後的民間傳說。下面,我為大家複述一下這個故事。洛陽一個山村的農民劉二家中只有幾間廈房,沒有上房和門樓,經常丟東西。勤儉節約十幾年終於攢夠了再蓋三間上房的錢。他覺得蓋房不容易,是大事,一定得結結實實地蓋好。於是,他從幾十裡地外請來了遠近聞名的張木匠。
  • 「天要下雨」為什麼下一句是「娘要嫁人」?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通常用來比喻事物發展有其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改變,是必然發生,無法阻擋的事情。「天要下雨」很好理解,而矛盾總是出在後半句上。雖然常常拿來用,意思也都明白,但是「天要下雨」為何要扯上「娘要嫁人」呢?這兩句之間的關係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這句諺語來源於一個民間故事。
  • 故事:聊齋故事:兄弟化猛虎,為兄長報仇雪恨
    向晟愛護弟弟,向皋尊敬哥哥,前一段向晟突然迷戀一個叫波斯的妓女,而且這波斯也願意從良嫁給向晟。但老鴇要的銀兩太多,所以,兩人的願望一時難以實現。正好這年老鴇也想改做其他的行業,同時也同意波斯嫁人從良,本縣有一富貴公子叫莊永,他也非常喜歡波斯。就給老鴇很多的銀兩要把波斯贖回家做妾。
  • 「天要下雨」扯上「娘要嫁人」並非「風馬牛不相及」
    「天要下雨」為何要扯上「娘要嫁人」?「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諺語。雖然常常拿來用,意思也都明白,但是「天要下雨」為何要扯上「娘要嫁人」呢?這兩句之間的關係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這句諺語來源於一個民間故事。傳說古時候有個名叫朱耀宗的書生,天資聰慧,滿腹經綸,進京趕考高中狀元。
  • 故事:先生發現一個特殊的學生,他讀書的目的,是要去考城隍
    古時候,小山村裡有一個學堂,先生姓俞,是個飽學的老秀才,一生科舉無望,教書度日。學堂裡一共不到十個學生,都是附近的子弟,家境都不算很好,學費也交得不高,俞先生勉強能夠度日。 這一天,沈三郎突然找到學堂,要俞先生教他讀書。俞先生大吃一驚,說道:「你已經十五歲了,早就過了啟蒙階段。再說了,你家裡的情況我也了解,哪裡交得起學費?」
  • 瘸腿哥哥要參加弟弟婚禮被嫌棄,弟弟不準哥哥前來,結婚時弟傻了
    可日子一天天過去,大壯等了好幾個月,也沒等到弟弟一個電話,更別提說是結婚了。大壯猜想弟弟可能工作忙沒時間,所以也沒打電話過去問。可是有一天,大壯竟然聽到鄰居說自己的弟弟要結婚了。大壯當時就很奇怪,弟弟結婚怎麼會不告訴自己呢,出於好奇,大壯打了電話給弟弟。
  • 「天要下雨」,為何要扯上「娘要嫁人」?漲知識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諺語。雖然常常拿來用,意思也都明白,但是「天要下雨」為何要扯上「娘要嫁人」呢?這兩句之間的關係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這句諺語來源於一個民間故事。臨行前,朱耀宗奏明皇上,提起他的母親如何含辛茹苦,如何從小將他培養成人,母子倆如何相依為命,請求皇上為他多年守寡一直不嫁的母親樹立貞節牌坊。皇上聞言甚喜,心中更加喜愛此乘龍快婿,準允所奏。朱耀宗喜滋滋地日夜兼程,回家拜見母親。
  • 故事:心上人家裡落難,我救她一命,不久卻得知她要嫁我兄長
    本故事已由作者:叫我靜靜靜靜靜,授權每天讀點故事app獨家發布,旗下關聯帳號「深夜有情」獲得合法轉授權發布後來他常常在想,如果那日他沒有等所謂的明日,沒有顧忌禮節廉恥,甚至就當著母親的面贈丹青與她,他們的結局會不會有所改變?那日他給母親問安之後便被父親叫進了書房,兄長也在其中。父親和兄長皆滿臉喜色,見到他,父親臉上的笑意更濃了:「子建我兒,來來來,快恭喜你兄長,得娶河北第一美人!」心上人家裡落難,我救她一命,不久卻得知她要嫁我兄長。
  • 民諺「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原來背後的故事是這樣的
    皇帝一聽,很是感動,當即下旨,在朱耀宗的家鄉,為他母親立一座「貞節牌坊」,以示嘉獎。朱耀宗便想喜上加喜,把皇帝下詔,要給母親立「貞節牌坊」的事情說了。不料母親的喜悅戛然而止流露出了不安的神色。朱耀宗很是疑惑,再三追問下,他母親道出了實情。原來他的老師張中舉,老婆後來死了,他母親在與張老師相處的日子裡,逐漸產生了感情。他母親準備在朱耀宗學有所成後,嫁給張中舉。朱耀宗聞聽,很是不願意,認為皇上已經賞賜,母親為什麼要這樣?非常不理解。
  • 故事:弟弟結婚,她連自己房租都寄回家,母親「你弟媳還缺輛車」
    弟弟要娶媳婦,家裡要蓋房子,幾乎每隔幾天就打電話問她要一次錢。於小果是好強的,當年弟弟主動退學和父母一起供她上學,她怎麼也不忍心說一個不字。逼得急了連房租都一併給了家裡,吃飯用泡麵和麵包湊活。,咱家裡窮你弟弟也不容易不是?
  • 姐姐重病離世,弟弟開豪車參加葬禮,母親揚言斷絕母子關係
    弟弟回家參加姐姐葬禮,被母親拒之門外,並要與他斷絕母子關係那一年,劉娟收到了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劉斌也考上了縣裡的重點高中。古大娘坐在院子裡一會兒笑,一會兒嘆氣,她高興兩個孩子都這麼有出息,但又苦惱家裡沒那麼多錢給兩個孩子交學費。
  • 聊齋:侵吞了把兄弟的銀子,最終遭到報應
    現在,我不幸要客死他鄉。兩千裡外,我還有誰呢?你就是我的手足。我的包裡,有二百多兩銀子,一半給你,給我買口棺材,剩下的,就資助你了。另一半,寄給我的妻子,讓他們把我的棺材運回老家。如果你肯送我的屍骨回家,這一路的花費,不必計算,我妻子會給你的。」老任伏在枕頭上,寫了一封家書,交給老申。 到了晚上,老任就咽氣了。老申用五六兩銀子,買了一口薄皮棺材,草草裝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