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間,浙江有個書生名叫王佳博,考功名屢試不中,遂到鄉下一家私塾當教書先生。
這間私塾位於村邊,前面便是通往荒野的羊腸小路,到了晚上,人煙稀少,十分靜謐,這倒合了王佳博的心願,他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
這天傍晚,他正坐在私塾門口發呆,一輪彎月掛在天空,耳畔傳來陣陣蟲鳴,觸景生情,他的心情也惆悵起來。
正在此時,不遠處有個穿著青衫素裙的女子緩緩走來,只見那姑娘年輕貌美,婀娜多姿,清新可人,十足的一個美人胚子。
王佳博見她不像是農家小女,便站起來和她搭訕,問道:「這麼晚了,姑娘是從何而來?」
只見那姑娘眉頭緊皺,眼中淚光點點,細聲說道:「我的名字叫鳳媛,是個孤兒,從小寄宿在叔叔家,自從叔叔成親以後,嬸嬸一直看我不慣,千方百計要趕我出家門,剛才我又無緣無故挨了她幾下子,自己氣不過,便跑了出來,以後還不知道該怎麼辦。」
王佳博見她楚楚可憐,便說道:「私塾後面有兩間房子,我住著一間,姑娘要是不嫌棄,可以暫時住在另一間。」
鳳媛聽了非常高興,連忙施禮道:「那就打擾公子了!」
隨後,王佳博便將鳳媛引到了那間閒置的屋子,幫她鋪好被褥後,便回自己房間休息了。
王佳博正值年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只因為他的腦海裡一直浮現鳳媛姑娘那絕色的容貌,攪得他心躁難安。
大概到了三更時分,突然一陣輕微的敲門聲響起,王佳博坐起來問道:「是誰?」
外面傳來鳳媛姑娘柔弱的聲音:「公子,我一個人在那漆黑的房間裡害怕,能否到你房間坐一會?」
王佳博聽了大喜過望,他正巴不得呢,於是趕忙去開門,說道:「快進來,快進來!」
坐在燈下,兩人相顧無言,只見那鳳媛姑娘面帶桃花,對著王佳博眉目傳情,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輕輕拉起鳳媛的手走向了床邊。
一夜春宵過後,王佳博感到神清氣爽,對那鳳媛姑娘更是憐愛。從那以後,每到夜晚,鳳媛姑娘便來到他的房間找她,破曉之時又獨自離開。
時間不長,王佳博再無心思教書,整日想著和鳳媛姑娘纏綿,他的精神越來越不好,身體迅速消瘦了下來。
剛開始,他並未當作一回事,如此又過了幾天,他的病情加重了,幹什麼都力不從心,短短幾天像是老了十幾歲。
這天,王佳博聽聞母親得了病,便告別鳳媛,一個人拖著病懨懨的身子回去探親。母親見了他的模樣後大驚,短短幾日不見,兒子為何憔悴成了這個樣子?
王佳博只說有些水土不服,過些日子就會好,便把母親搪塞了過去。
這天傍晚,王佳博去給母親拿藥,回來的路上遇到一白髮老翁,老翁一直跟在王佳博得後面走,還不時地嘆著氣。
王佳博感到十分奇怪,便回過頭問道:「這位老丈,您有什麼事嗎?」
誰料那老翁見他便拜,說道:「恩人,你怕是被妖怪纏上了,要多加小心啊!」
王佳博更加驚奇了,說道:「恩人?你是不是認錯人了?我從來沒有見過你啊?」
老翁說道:「實不相瞞,我是當年恩人救下的那隻狐狸啊,不知恩人還記不記得?」
這麼一說,王佳博想起來了,當年趕考之時他確實救過一隻狐狸。
當時是經過一個集市,他看到有個獵人在賣一隻渾身雪白的狐狸,只見那白狐狸的毛油光鋥亮,十分漂亮,它被獵人倒掛著,嘴角滲出絲絲鮮血,用無助的眼神驚恐地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
王佳博見那狐狸可憐,起了惻隱之心,於是花銀子將它買了下來,他帶著這隻被自己救下的狐狸來到了一個荒郊野外,然後將它放生了……
見這老翁說得鄭重其事,又聯想到自己最近幾日總是感到心力交瘁,王佳博也起了疑心,便將自己和鳳媛之事告訴了他。
老翁低頭深思了很久,對他說道:「明日我跟你去一趟,這件事情必有貓膩!」
第二天,白髮老翁果然出現在了王佳博返程了路上,兩人結伴而行,到了他住的地方以後,老翁圍著那睡覺的房間轉了一圈,吸了吸鼻子,說道:「果然有妖氣!」
王佳博十分驚恐,問道:「那該怎麼辦呢?」
老翁說道:「恩人別怕,今天晚上看我的!你在隔壁房間躲一躲。」
到了晚上,鳳媛如約而至,她剛一進入王佳博的房間,房門便被老翁關住了,只見他大喝一聲向鳳媛撲去,同時現了狐狸的原形。
鳳媛沒有準備,被驚得花容失色,頃刻間化作一條青皮大蛇,張著血盆大口和那狐狸糾纏在了一起。
王佳博透過牆眼向裡看去,不覺嚇得癱坐在了地上。
狐狸和大蛇來來往往纏鬥了幾個回合,大蛇漸漸體力不支了,狐狸瞅準時機,一口向大蛇的脖子咬去,大蛇掙扎了片刻便沒有生息。
狐狸在地上喘了半天氣,這才化作白髮老翁去找王佳博,王佳博早已嚇傻了,片刻之後才緩過神來。
老翁拉著他的手,說道:「恩人,危險消除了,老叟就此別過了,以後切記不要胡亂貪戀美色,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
王佳博連連點頭稱是。從那以後,他的身體逐漸康復了,又恢復了往日的活力,他開始靜下心來教孩子們讀書,不久之後,和村裡的一位賢惠姑娘成了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