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朝高宗紹興年間,襄陽城內有個有名的酒樓,名字叫做「醉仙居」。
店主姓郭,人稱郭員外。郭員外是個樂善好施的善人,開店做生意的同時,還常常接濟窮苦百姓。
郭員外有個堅持多年的習慣,就是逢年過節的時候不開店做生意,而是將城內窮苦孤寡老人請到酒樓裡,親自招待,像晚輩侍奉長輩一樣有禮。
紹興十年春節,郭員外照例將城內孤寡老人請到酒樓裡過節,郭員外在酒樓裡準備了豐盛的年宴,到場的老人有很多,節日氣氛很濃厚。
菜過五味,酒過三巡,有一個穿白色衣服的老人不勝酒力,搖搖欲倒,郭員外便叫店內夥計將整個老人安排到二樓的客房休息。
白衣老人進屋休息之後,其他人繼續慶祝佳節,忽然一聲尖銳的女聲「啊」傳出,響徹整個酒樓,緊接著一個美貌少女從樓梯口衝出,倒在人群之中。
郭員外一看,慌了神,這美貌少女是自己的閨女,怎麼突然倒在這裡?發生了什麼?
郭員外一邊扶起自己的閨女,一邊叫店內夥計去二樓查看,看看二樓到底發生了什麼。
夥計到二樓一看,丫環倒在小姐房間門口,房間內傳來嘔吐之聲,聲音感覺很是痛苦,夥計便伸頭去看。這一看,嚇了一大跳,床上竟然有個白花花的大蛇,垂著頭在床邊嘔吐。
夥計嚇得腿都軟了,連滾帶爬的去向郭員外匯報,郭員外不信,找人照顧女兒之後,便親自上二樓查看。
郭員外到時,二樓已經恢復了安靜,倒下的丫環不見了,嘔吐的大蛇也不見了。
郭員外心想估計是碰到了妖怪,搜尋一遍,也沒什麼線索,就先去看女兒去了。
郭員外的女兒叫郭芙蓉,年方十六,生得如花似玉,亭亭玉立,芙蓉如面柳如眉,不知道被多少名家子弟惦記著。郭員外膝下只有這個獨女,所以特別寵愛,深恐委屈了女兒,便決定由她自己決定自己的終身大事。
現在女兒昏迷到底,郭員外非常緊張,趕緊找來城內有名的大夫來為女兒診治。大夫來了之後,望聞問切一番之後,一邊嘆息,一邊搖頭,表示自己無能無力,員外須另擇賢能。
員外無奈,遍訪名醫來為女兒治病,只可惜看了很多名醫都無能無力,女兒依然昏迷不醒。
如此過了多日。
一日,一個叫展堂的遊俠經過襄陽,住在醉仙居,他為人俠義,身懷絕技,擅使弓箭,因此被江湖人士稱為「箭俠」。
展堂住在醉仙居,聽店內的夥計說到大小姐的事情,便主動向郭員外表示,自己或許可以幫忙。
郭員外大喜,便帶展堂去見女兒郭芙蓉,展堂剛進郭小姐閨房,便感覺陰氣籠罩,知道必有妖孽作祟,再看郭小姐時,印堂發黑,嘴角垂涎,很明顯是被妖孽迷惑。
展堂又問了問當時的情況,夥計如實說了。
展堂心中有數,知道是蛇妖作祟,心中已有計較。
當天下午,展堂用馬車拉著郭芙蓉到城外的大山轉了一圈,直到太陽下山才將郭芙蓉送回客棧房間。之後,展堂交代酒店打樣,夥計們拿著傢伙藏在暗處,自己則藏在郭小姐隔壁的房間,將房間暗處的牆紙捅了個洞,隨時觀察郭小姐房內的情形。
當夜子時,夜深人靜,一陣涼風襲來,郭小姐的房門緩緩打開,一個身穿白衣的男子進入郭芙蓉的房間。
只見這個白衣男子對著郭芙蓉的臉吹了一口氣,郭芙蓉悠悠轉醒,房間內開始傳來歡聲笑語。
展堂知道這是蛇妖迷惑了郭小姐,便搭弓射箭,箭俠不愧是箭俠,雖然隔著牆,依然一箭便射中那個男人。只聽得「啊」的一聲,展堂衝去房間,同時喊來早已埋伏好的夥計,衝擊小姐屋內時,白衣男人已然消失不見,郭小姐依然昏迷不醒。
第二日白天,展堂和郭員外家的夥計一起,來到昨日來過的深山,在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樹下發現血跡。仔細看時,大樹的中間有一個大樹洞,隱約可見一條白色的蛇尾露在樹洞外面。
展堂知道這就是蛇妖的洞穴了,便縱身躍起,只見洞內有一條碗口粗細的大白蛇,身上插著一支羽箭,已然死去,而白蛇身上的羽箭,正是自己的箭。
展堂將白蛇扔出樹洞,眾夥計嚇了一大跳,展堂拿出隨身匕首挖出蛇膽,送回到醉仙居給郭芙蓉服下,之後,郭芙蓉便醒了過來,恢復正常。
郭員外大喜,對展堂千恩萬謝,郭芙蓉知道自己的命是展堂救的,見展堂為人俠義,一見傾心,遂以身相許,就此結下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