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山的大坡上,有一個只有幾十戶人家的小山村,這裡的農民祖祖輩輩都靠著耕種山坡地為生。由於這裡的自然條件比較差,所以,山裡的姑娘都願意嫁到山外邊去,而山裡的小夥子卻不好娶到媳婦。
這個村裡有一個小夥子姓張,家裡兄弟幾個人,二十多年前,這位姓張的小夥子招贅到本村的一位姑娘的家中, 因為是本村,又是一個姓,不存在改姓換名的問題,所以就不存在各種阻力了。
當年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已經成了中年人。圖為老張正在耕地。
婚後不久,妻子為老張生了一個兒子,全家人高興得快要發瘋了,張家終於有了後代。這在城市裡面沒有什麼 ,可是在農村卻是大的再也不能再大的事情了,全家人把孩子當做寶貝一樣的伺候著。無論是幹活也好,回到家裡吃飯也好,老張總是笑嘻嘻的,全家人也是其樂融融,好不溫馨。
圖為老張在地裡種麥子 , 這是他耕種的最大的一塊地。
時間過得真快,老張就不相信自己已經五十多歲了。年齡大了,孩子長大了,家裡的父母親也成了老人,問題也就來了。
妻子的父母親年齡大了,問題也出來了,這裡就把妻子的父母親稱呼為老張的父母親吧。父親患了腦梗,老張把父親用車拉到醫院去看病,當時的病情比較嚴重,老張就和妻子輪流照顧父親,一個白天值班為主,一個黑夜值班為主。老張為了伺候父親 ,端屎端尿,擦身洗腳,什麼事情都得幹,而且伺候的非常好。在夫妻兩人的精心伺候下,父親能夠走路了,但是走不好,還需要人招呼著。
圖為老張在地裡種小麥。小麥種子是用藥物處理過的。
父親要常年吃藥,為了不至於腦梗二次復發,老張在醫生的指導下,儘量選用最好的藥物,這也帶來了經濟問題。 母親年紀也大了,高血壓也需要吃藥,一年的藥費就是一大筆開支。老張知道 ,給二位老人看病、吃藥 ,是應該的,就是再有天大的困難,自己也要克服。
兒子也漸漸的長大成人了,今年已經26歲了,山裡的孩子找對象就難,如今孩子還沒有找下對象。而且一旦要結婚,就要花費五十多萬元在縣城買房子,還要很高的彩禮,要買家電、買床上用品,買各種結婚的物件,要宴請親朋好友以及村裡人,這些需要多少錢,老張提起來這些事情就頭痛。
圖為老張一提起這些事情,一臉的無奈。
為了能夠早日給兒子結婚,也為了父母親的身體健康和長壽,作為農民, 老張只能和土地拼命了。老張的家裡有二十畝土地,但是這些土地的收入差得遠了。於是,老張就在臨近 的山村裡承包別人的土地耕種, 他先後承包了二十畝土地 ,加上家裡的二十畝土地,老張要耕種四十畝土地。
這四十畝土地中,老張根據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理論,種了多種不同的農作物。有雙季槐、有花椒樹、有糧食作物,有各種當地的中藥材,如:丹參、柴胡、黃芪等。這樣一年的收入也就是五萬元左右,因為山裡的土地貧瘠,耕種條件差,像這樣的收入水平,在當地已經是不錯了。
圖為老張的手扶拖拉機和簡易的播種機。
但是一個耕種四十畝土地,是何等的艱難和不容易, 就說是種中藥材柴胡吧,第一年夏季播種後,由於藥材苗太小,不能夠鋤草。等到第二春季草已經比藥材苗高了。要清理掉這些雜草,就是一回事,一個人一天只能拔掉三張蓆子一樣大小地方的草。他和妻子春天拔草一去地裡就幹一天,中午是不回家吃飯的,因為害怕耽誤時間,中午飯就在地裡和妻子吃饃饃,就鹹菜,喝開水。
老張每年都堅持種幾畝小麥, 主要是考慮要是其他作物收成不好,小麥可以保證全家人吃飯的問題。山裡的農民只要能夠吃飽飯 ,就是很不錯了。如果其他作物收成好 , 家裡也不用掏錢買小麥吃。
圖為老張在播種小麥。
為了年邁的父母親能夠健康的度過晚年,為了兒子能夠早日娶上媳婦,為了妻子不再整天操心,為了這個山裡的家庭 ,老張可以說是和四十畝土地拼命了。春季,他要整地、播種,施肥,夏季他要鋤草、管理莊稼,收穫雙季槐米,秋天他要播種小麥、剪花椒,收莊稼,就是到了冬天,老張也不能停下來,要整修一些不太平整的土地,以便能夠澆水,也使下雨大水不至於流掉,衝壞了土地。這在當地叫做平田整地,老張一個冬天都要忙的團團轉。
老張和他的手扶拖拉機。
老張耕種四十畝土地,從來不僱人,因為他僱不起人幹活 ,就說是這片麥地吧,別人種麥子用中型旋耕機耕地,用播種機播種,那樣的好處是自己不用動手,只需要掏錢就行 , 還有一條就是中型播種機種麥子,連同施肥一起播種,省去了施肥的工序。老張沒有錢去僱傭中型機械,就用自己家裡的手扶拖拉機先把地塊平整好,再旋耕,然後 ,用手扶拖拉機拉著簡易播種機種小麥。
手扶拖拉機不好走路,老張就用蹦蹦車拉著拖拉機到地裡幹活 ,完了再用蹦蹦車拉回去。
這些年,老張種四十畝土地,可以說是披星戴月、風雨無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汗水流了多少,只有老天知道。老張白天從來沒有午休過,他一年到頭都是中午還在地裡幹活。老張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因為他天不明就下地了,月亮出來了他還在地裡幹活。說老張和土地拼命,一點都不為過。
望著老張遠去的背影,有一種說不出的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