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女兒高考完,我帶著她去她姨媽家玩時,被突然來的疫情滯留在了我姐家。
有一天我在抽屜裡找指甲刀時,看見了一個戶口本,我想是我姐她們一家三口,就打開來看看。
打開卻發現不是的,戶主姓「王」,後面一頁是我姐姐婆婆的名字,我就奇怪了我姐夫他們弟兄三個都姓「羅」的,我的好奇心一下就來了。
等晚上我姐下班回來,我就把這個困擾了我半天的問題說了出來。我姐告訴我這個人就是我姐夫他繼父。我姐夫的父親是個軍人,在他六歲的時候他爸去巡山的時候,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被人發現就是摔倒了懸崖下面死了。
當時他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四歲,一個一歲,他的媽媽內心都崩潰了,但是為了三個孩子就從家鄉出來,投奔了在新疆一個工廠上班的舅舅。
舅舅也把他媽媽辦到廠裡上班,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住宿舍,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後面在熱心舅媽的引薦下,認識了這個會做木工活的繼父,我姐夫的媽媽也就同意一起過日子,初衷就是想不要讓我的孩子餓死就行了。
可是這個繼父出乎了所有人的想像力,他給了孩子一個幸福完整的家,他還成了全廠談論的佳話,那他是怎樣的一個好繼父呢?
在組成家庭後,他繼父木材廠的同事就勸他,要個自己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你就對待再好,長大也不會跟你太親的。
這些話也傳到了我姐婆婆耳朵裡,她也覺得人家憑啥心甘情願幫自己養三個孩子,就跟老公商量要個孩子,可是這個繼父告訴她「不要亂聽別人的閒話,我就把這三個兒子養大行了,再又一個經濟壓力也會很大的。」
這樣沒有私心的男人是不是值得敬佩呢?
後面我姐婆婆看這個男人對自己的孩子這麼好,對自己也很不錯,就想的把我姐夫兩個弟弟的姓改成「王」,覺得這個繼父心裡會舒服一點,也可以堵住一些外人的口舌。
可是他繼父又不同意,說孩子們的父親都沒有了,這也是孩子懷念父親的方式,咋能跟著自己姓,是那個離開的父親給了他們生命的,這是多麼寶貴的記憶呢!
你說這個男人的胸懷是不是跟寬廣呢?
我姐夫是十六歲進的工廠,那個時候是想早點工作為家裡分擔一下,他的繼父還勸說他去上個技校,可是她媽反對,覺得應該幫襯一下家裡了。
他二弟是上了技校的,學的維修工在一個工廠裡當技術人員,工資待遇都肯定比我姐夫好多了。
最小的弟弟很幸運,在大家的支持下考上了大學 ,全家攻他讀完了大學現在在一個省稅務局當副局長,他是混的最好的那一個。
即使生活拮据,他繼父在我姐夫和他二弟結婚時,都拿出自己全部的積蓄給資助買房,買結婚用品,不夠還問自己親戚朋友借了錢,就不想讓孩子心裡有失落感。
弟兄三個看在眼裡,覺得自己是如此的幸運,碰上了這麼好的繼父。
看著孩子們成家立業了 老兩口也都退休了,他繼父在前年春節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要求孩子們回趟老家,把自己的父親哪怕就剩一堆白骨,也要遷到這裡來,把他一個人扔在那個山裡孤零零的多不好。
我姐夫的二弟就帶著自己的母親和繼父回趟老家,看了一下那裡還有的親人,也把父親僅剩的一點骨頭帶回來了,找了個墓地埋了。
就他繼父的話,就是幫他媽媽了卻心願,自己死了跟誰合葬都沒關係,就是不想讓我姐婆婆心裡留下缺憾。
你說這樣的丈夫是多麼善解人意呀!
所以, 這個繼父的做法感動了所有的人,他的愛根植在孩子們的內心,三個繼子共同感悟就是:
這個爸爸的教誨就像一盞燈,照亮了他們心中的明燈。爸爸的關懷就像一把傘,為我們遮風避雨,你是繼父卻勝似親生父親。
看了李幼斌主演的電視劇《繼父》之後,我很受感動,也很受教育。一個繼父,用他所有的愛心和能力,去教育和培養與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幾個孩子。這原本就是一項非常艱苦的工作。
我姐夫的繼父他做到了極致,讓孩子再次擁有了難得的幸福。
寫在最後:
繼父母與孩子的關係難以處理是眾所周知的,然而這個組合家庭卻是如此的溫馨、幸福,真讓人羨慕。當然,這需要繼父的寬容和努力,也需要孩子的理解。
這個繼父的愛就像拐杖,讓這三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少摔了跟頭。現在他們搶著養活這個繼父,是他們心懷感恩,真心佩服這個繼父的,要讓他年輕所有的付出,到晚年得到回報的。
真心祝福這不同姓地一家人,越來越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