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房無頭案中案,媒婆李代桃僵,縣令憑痣捉兇

2020-08-04 天上人間a

明朝有一個書生,剛剛考取秀才功名,被分配到浙江省台州府臨海縣的縣學。(明清時期,秀才一般需要到縣學或府學深造並接受監督考核。)這秀才整日裡「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專心備考,卻沒想到因莫名其妙的涉及到一起兇殺案被衙役緝拿到了縣衙。真可謂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閨房無頭案中案,媒婆李代桃僵,縣令憑痣捉兇

原來,幾天前臨海縣發生一起命案。某夫婦在朋友家做客時,因路途遙遠而留宿於友人家中;誰也沒有想到,這對夫婦半夜裡卻被人雙雙割了腦袋。主家發現之後,急忙上縣衙報了官。臨海縣令經過簡單的詢問之後,初步認定殺人兇手應該就在被害人的朋友家中,可也僅僅是推測。如果說是謀財案,可是經過詢問受害人家屬後,確認被害人身上的貴重財物一樣不少,也就排除了謀財害命。

閨房無頭案中案,媒婆李代桃僵,縣令憑痣捉兇

縣令經過縝密的思考之後,靈機一動,把目光放在了被害人所睡的床鋪原主身上。後來經詢問得知,這間房子本是,主家小姐的閨房,為了招待客人,特意騰出來的。縣令又仔細推敲了一遍所有線索,心中想起了一種可能,猛然喝問小姐:「你的姦夫是誰?」少女本就驚恐,被人逼問後竟然不自覺得說出了一個名字,而這個人正是前文所提到的秀才。

秀才被提到縣衙以後,卻對縣令說:「我雖然聽媒婆提起過這個小姐,卻根本沒見過她,又何來的『姦夫』一說呢?」縣令又詢問小姐,可有其他證據,這個小姐說:「那秀才的胳膊上有一個痣。」縣令查看了秀才的胳膊之後,卻發現光溜溜的一雙手臂,哪裡有什麼痣?縣令再次陷入了沉思,再次梳理人證、物證和幾個當事人的口供之後,縣令恍然大悟。縣令讓人傳訊了媒婆和她的兒子,並且果真在媒婆兒子的胳膊上發現了一顆痣。縣令當即認定,媒婆的兒子就是殺人兇手,審問之後則得到了證實。

閨房無頭案中案,媒婆李代桃僵,縣令憑痣捉兇

這個案件最早出自於馮夢龍的《智囊補》,後來其他野史或故事集也都有收錄。雖然這不是正經歷史書,帶有一定的隨筆和野史性質,但是書中的所有案例幾乎都根據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事件而來,具有很高的可信性。

附原文如下:

臨海縣迎新秀才適黌宮,有女窺見一生韶美,悅之。一賣婆在傍曰:「此吾鄰家子也,為小娘子執伐,成,佳偶矣。」賣婆以女意誘生,生不從。賣婆有子無賴,因假生夜往,女不能辨。一日,其家舍客,夫婦因移女,而以女榻寢之,夜有人斷其雙首以去,明發以聞於縣,令以為其家殺之,而橐裝無損,殺之何為?乃問:「榻向寢誰氏?」曰:「是其女。」令曰:「知之矣。」立逮其女,作威震之曰:「汝姦夫為誰?」曰:「某秀才。」逮生至,曰:「賣婆語有之。何嘗至其家?」又問女:「秀才身有何記?」曰:「臂有痣。」視之無有。令沉思曰:「賣婆有子乎?」逮其子,視臂有痣,曰:「殺人者,汝也。」刑之,即自輸服。蓋其夜捫得駢首,以為女有他奸,殺之,生由是得釋。

相關焦點

  • 故事:無頭案,死的竟是無辜人
    網絡圖片不想路旁有一妙齡少女,正在偷偷地注視著他們,在三三兩兩走過的秀才中,少女發現有一個秀才楚楚動人,頓時動了芳心話說這無賴回家吃飯時,母親閒聊起給少女牽媒被拒之事,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歪腦子動起臭主意,於是借用秀才的名義,晚上前去姑娘閨房約會,姑娘沒辨真假,半推半就便委身與他。
  • 長著「克夫痣」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媒婆卻說她是「旺夫痣」
    究其原因,是因為柳葉的額頭太陽穴部位和兩眉間各長了一顆灰黯凸起的「克夫痣」,兩顆痣加起來有小指甲蓋那麼大。柳葉小的時候,村裡來了個算命的,他看見柳葉後連連搖頭,說道:「這個女孩子長得兩顆痣是克夫痣,誰以後娶了她要倒大黴的。」算命先生走後,村裡總有人以此為樂取笑柳葉,柳葉經常能聽到村裡人關於自己兩顆「克夫痣」的閒言碎語。
  • 《我憑本事單身》男主的皮膚好到爆!竟然都不長痣
    《我憑本事單身》男主帥的要出圈啊!白皙無暇的皮膚你就說你羨慕不羨慕 《我憑本事單身》光看名字就要追的劇,真的是火出圈了,昨天晚上沒忍住追劇追到2.3點,不得不說,男主秦深,就一個字帥,是那種初看不是很驚豔,但是卻越看越耐看的帥,形象清秀又挺拔,皮膚白皙無暇,這簡直讓我一個女生都自慚形穢啊!
  • 清朝奇案:尼姑犯禁,被抓送到縣衙,縣令巧施妙招解難題
    當時菏澤縣的縣令是一位姓馮的年輕人,年齡不過三十出頭。他到任菏澤三年,獄無大小,他都片言立決,但他對於男女案卻往往意寬縱,不肯盡法懲治,人們因而在這方面對他有所非議。再說那幾個漢子將龐然大物抬到縣術,說是從庵中捉來的,請縣令發落。已經就寢的馮縣令聽到稟報,就起身連夜在花廳同。
  • 殺夫奇案:秀才娶得美妻,成親當天自殺,縣令慧眼識奸,揭開謎底
    這一反常行為令人難以理解,但新郎的確在眾目睽睽之下跳入河中,這是絕對不可否認的。由於此案難以偵破,縣令多次找人調查皆無結果,最後只能當作疑難之案放在一邊。一個月後,縣令調離外地,新任縣令劉清看了此案卷宗後,對此案反覆推敲。
  • 鮑縣令智破連環案,死者昔日所養狗兒為功臣?
    於是李生前去縣衙擊鼓鳴冤,鮑縣令隨即升堂問案,在詢問李生並得知詳情後,就帶領衙役和捕快前往案發現場,驗屍仵作也隨行其中。到了案發現場後,經仵作一番驗屍,卻發現李氏是死後才會被大火焚燒屍體,於是這件案子由縱火案變為了殺人案。
  • 縣令娶鬼妻
    新繁縣縣令的妻子去世了,縣令讓女工們縫製喪服。女工中有一位婦人溫婉美麗,頗有姿色,縣令見到她,內心喜悅,於是讓她留下,之後更是寵愛有加。縣令感到奇怪就發問她,她說,我前夫將要來了,我又嫁在這裡,因此傷悲。縣令說,我在這裡,誰能奈何我?你只管吃喝,不要愁苦。 後來過了幾天,她要求離開,縣令拗她不過,她拿出一枚銀制的杯子送給縣令,對縣令說,你要非常想念我,就拿這作為紀念吧。縣令也贈給她十匹綢羅。
  • 「沖天大將軍」被盜,縣令智擒偷雞賊,可惜雞沒了
    夏知縣一看是丟雞的小事,雖是小案,但是關乎縣裡的風氣。於是縣令命令差人道:「你們去給我下達一個死命令,凡是金在衡前後左右十家以內的婦女,統統到縣衙接受審問,不來的當偷雞賊處理,除了賠償外,還要遊街示眾。」這命令一出,那個還敢不去,一共三十多個婦女悉數到場。堂上一半的地方都跪著待審的婦女,這時候縣令偏偏晾著她們不審,而是審查其它案件。
  • 公案傳奇故事:案中案——換屍
    吳知縣聽後立刻派四個公差到現場去,二人去拘捕罪犯,二人就地看守死屍,待明早驗屍問案。負責守屍的公差,一個叫吳連升,一個叫高得勝。次日清早,吳知縣帶人到將軍廟驗屍,發現死者死因明顯,系砒霜所毒,隨令人用薄棺草草收拾,等結案後再行掩埋。接者,他就匆匆回衙,將兩個轎夫提來問案。
  • 怎麼就有痣了呢?真的是前世的情人給我點上去的嗎?
    痣的形成有先天後天之分,大部分人的痣都是後天受到環境影響生長的,為後天痣,只有少部分人的痣為先天性的痣,在出生時就已經存在。同時,每個人身上的痣大小、形狀以及數量都存在差異,這可能是由於存在遺傳基因不同,導致個體沉澱黑色素的能力不同。同時個人情緒、飲食習慣以及生存環境的光照強度等也可能存在差異,這些因素也都會影響痣的形成。
  • 「浮世繪」我是媒婆
    於是,我在做紅娘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直至如今,簡直堪稱媒婆了。有人開玩笑說我可以兼職開一個婚介所了,也有人笑侃:「這下你再也不用擔心被辭職了,完全可以開闢第二份事業。」我笑,不語,仿佛看見一位頭戴黑巾怕,叼個旱菸袋,嘴角上方一顆黑色大痣,雙頰兩片豔紅的媒婆,正擠眉弄眼、左搖右擺地走過來。這樣想的時候,我就忍不住笑出了聲。看得對方莫名其妙的。
  • 公案傳奇故事:無頭案
    劉成說:「我在南山殺死了一過路客商,將他的屍體丟在枯井之內,人頭拋在路邊的雜草叢中!」接著拿出了一百兩銀子。說是行兇後得來的髒銀。王祖德聞言大驚,再也無心飲酒,匆匆告辭回家。劉妻也被劉成一番言詞嚇得驚恐不已!
  • 千兩黃金離奇失蹤,捕快縣令意外死亡,皇帝說:這案子別查了
    第二天早上,縣令在公堂之上當眾打碎罈子,千兩黃金滾撒出來,在場的張小舍、張三和衙役,均看到這一幕。張小舍說:當天黃金被運送進縣衙時,由4個莊稼漢抬送;第二天,從府庫中抬出來時,只有2個衙役。這說明什麼呢?妻子在一旁恍然大悟。沒過幾天,張小舍在外出查案時,被一夥強盜伏擊而死,知縣給予榮譽嘉獎。
  • 故事:縣令大人住店
    古時有個縣令帶著家眷趕路回老家祭祖,到了夜裡,見天色已晚,就帶著家眷投宿旅店,縣令大人見店內樓上的客房鎖著,就問店家:「 這是為何呀?」 店家對他說:「 這樓上鬧gui啊,已有多年不曾打開了。」縣令大人向來不信邪,就是:「 這有什麼好怕的?每年si在我縣衙的人不計其數,我也沒見過那個gui 敢來找過我!」
  • 故事:雨夜屠夫案:兇手雨夜殺人,起因只為一句話
    縣令湯興接案後,立即去查看現場,拘捕人犯張十三,傳訊有關人證。縣令分別隔離審訊查問。第一個傳訊的是地保,地保如實地講述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接著傳問的是倪氏,倪氏卻說她對張氏說的都是夜裡作的夢,嚇暈了頭,才去瞎說的,並不是真的。縣令又問倪氏,張十三為什麼強拉你,回去後又做了些什麼?
  • 《聊齋志異》一支金釵,兩條人命,縣令明察秋毫,真相大白
    賈某的弟弟悲痛欲絕,到官府告狀,當時的淄川縣令是浙江的費煒芷,他擅長抽絲剝繭,洞悉人心,是斷案的高手。他親自去驗屍,看到死者包袱中還有五錢銀子,斷定不是謀財害命。一天,衙役捉了幾個偷稅的人"縣令臉色驟變,勃然大怒說:「你殺了賈某,還說不認識?」周成極力分辯,縣令命人當堂杖責,只打得周成鬼哭狼嚎,不久,就認罪了。
  • 新聊齋:城隍與縣令
    最大的一家叫做醉春樓,是縣令王正的一遠房親戚開的。這其中賺取的金錢和利益,大多都是被王縣令拿了好處。每次有府城和上面來的巡視官員,王縣令便親自作陪,帶著他們來醉春樓吃喝玩樂,以拉攏上面的各種關係,為他的升官之路創造條件。
  • 縣令捉鬼 [聊齋故事]
    幾日後的當晚,林家人齊齊跪拜,王道土口中念念有辭,到了子夜時分,半空中傳來陣陣仙樂,有異香彌散,不多時,有幾隻五彩大鳥從天際飛來。一夜無話,那料第二日清晨,有官差到來,請林家人協助審案,等林家幾人到了縣衙門口,才發現披枷戴鎖受審之人,正是王道士。縣令袁承要求開棺勘檢林翁之墓,林家人雖不情願,但令法難違。一干人包括看熱鬧的百十人浩浩蕩蕩到了墓地,自有力夫開挖掘土,開棺之後,令林家人大吃一驚的是棺內除了幾件壽衣壽服,林翁屍體及一些貴重陪葬物品皆不翼而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