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第一書記》同名電視劇生動展示「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

2020-10-03 大渝文化


2020年6月26日,由華瑞影業、華視瑞景出品,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廣播電視局聯合監製,中共南陽市委宣傳部、中共淅川縣委宣傳部聯合出品,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大型當代農村題材電視劇《鄉村第一書記》正式殺青。本劇改編自國務院參事忽培元同名小說《鄉村第一書記》,由華瑞影業董事長陳立雄擔任出品人,副董事長強歌擔任總策劃,CEO張伯輝及華視瑞景CEO樊曉偉擔任總製片人。高希希執導,王雷、李小萌領銜主演。創作團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的創作初心,為觀眾展現了中央某機關下派的青年幹部,如何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狠抓黨建,用智慧和勇氣闖出一條創新的致富之路的故事。

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

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我們以強烈使命感和責任感投身本劇的創作之中,始終牢記黨和國家對新時代文藝創作提出的要求,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相統一,全力以赴創作出一部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為中國共產黨100周年獻禮。

電視劇《鄉村第一書記》以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駐村第一書記王濤為人物原型之一,生動地展現了主人公白朗(王雷飾演)狠抓黨建,帶動村裡的黨員幹部,逐步把一個貧困落後的山村改造成為綠水青山生態環保的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新山村,把一盤散沙的村民團結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的過程為主線。緊緊圍繞「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這個時代命題,展現了新一代青年共產黨人的奮鬥與成長,熱情歌頌了當代青年黨員幹部無懼困苦、堅韌不拔的創新精神。

全力以赴呈現精品力作

全景展現美麗鄉村新畫卷

電視劇《鄉村第一書記》以寫實和浪漫相結合的方法塑造了一大批鮮活而獨立的人物形象,生動感人地揭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真情實景。

只有深入生活,角色才能更真實。攝製組在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多處取景進行實地拍攝,與老鄉一起吃住,條件極其艱苦,然而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被淅川人民淳樸的民風和綠水青山的美景所吸引,充滿熱情的完成了全部拍攝工作。

電視劇《鄉村第一書記》不管是前期堪景、中期取景拍攝都遇到了無法想像的困難,由於取景地大部分在遠離城市甚至鄉村的地方,不便的生活、工作環境與交通讓工作人員遭遇到了不少拍攝難題,但攝製組工作人員不畏艱辛,克服各種困難完成拍攝任務。

除大雨外,劇組多選用了分散而偏僻的場景,每天都在茫茫山巒中穿梭,每一次轉場都需要輾轉上百公裡,來回車程動輒需要三、四個小時,很多場景還因山路崎嶇導致車輛無法進入,需要靠人工搬運器材,不少主創人員身背器械冒著危險爬山涉水。除交通不便外,不少場景人跡罕至、信號全無,劇組經常遇到「全組失聯」的窘境。

萬眾一心加油幹

越是艱難越向前

受2020年疫情影響,攝製組多次開會後決定暫緩開機。直到國內疫情好轉,製片部門決定增加防疫小組,制定攝防疫防控制度,採購防疫物品,為復工做足了準備。在取得拍攝地相關部門批准後,攝製組正式復工。

正是這樣的團隊精神,讓電視劇《鄉村第一書記》入選了2018-2022國家廣電總局百部重點電視劇名單的同時還被評選為2020年度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重點創作項目。

責任編輯:雷建明 白軍帥

相關焦點

  • 《梨園春》金獎擂主王光姣參與拍攝《鄉村第一書記》
    36集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鄉村第一書記》4月26日,在淅美麗的丹江湖畔淅川縣倉房鎮開拍,河南文化形象大使、梨園春金獎擂主、淅川旅遊文化形象大使王光姣受邀參與電視劇的拍攝工作《鄉村第一書記》改編於國務院參事忽培元同名小說。由中央黨校出版集團、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廣電局聯合監製,浙江橫店影視投資公司、華瑞影業、華視瑞景傳媒等聯合出品,導演高希希執導,演員王雷、李小萌等出演,全景在故事發生地淅川縣拍攝。
  • 扶貧劇《楓葉紅了》圓滿收官,現實主義創作如何打動人?
    8月26日晚,以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中旗脫貧攻堅事業為原型,講述主動請纓擔任嘎查(村)第一書記的韓立帶領群眾脫貧的電視劇《楓葉紅了》迎來大結局。當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主辦的電視劇《楓葉紅了》創作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與會人員從主題思想、藝術特點、時代價值等角度對該劇進行了全方位分析和解讀。
  • 「鄉村振興看沂蒙」全國主流網絡媒體採訪活動啟動
    在臨沂客戶端10月20日訊 10月20日下午,由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農業農村局、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鄉村振興看沂蒙」全國主流網絡媒體採訪活動啟動儀式舉行。本次採訪活動組織邀請了中央和省
  • 山亭探索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窮窩窩」變身美麗鄉村
    1985年8月,山亭區首任區委書記莊隆玉爭取到省財政專項資金150萬元,加上區裡籌措部分資金,一年內把包括藤花峪村在內的59個村從山頂搬到了山下,藤花峪村從此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1986年11月24日,山亭區被授予「全國扶貧扶優」先進區。2017年7月,藤花峪村緊緊抓住國家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驗試點的機遇,成立青年創業聯合會,發展大小電商幾十家,年營業額超過1500萬。
  • 長篇小說《春到茶崗》研討會在淮南召開,用筆為扶貧攻堅雕刻文學之碑
    取材現實,多維度、多角度地展示了脫貧攻堅戰的創新成果,可以說,是謳歌新時代兼具深度和溫度的力作,它與作者真實的人生經歷息息相關……昨天上午,這部扶貧題材長篇小說《春到茶崗》研討會在淮南舉行。他們紛紛表示,《春到茶崗》是一部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創業史」,既塑造了奮鬥在一線扶貧幹部的真實形象,也寫出了江淮分水嶺地域的風土人情。
  • 第二屆東營市鄉村振興傳統技藝技能大賽開幕
    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導和發動全市各領域能工巧匠、民間藝人等鄉土人才帶領傳承傳統技藝技能,10月23日,第二屆東營市鄉村振興傳統技藝技能大賽開幕式暨花饃(花餑餑)製作、草柳編決賽在廣饒孫子文化旅遊區舉辦,此次大賽由中共東營市委組織部、東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東營市農業農村局、東營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廣饒縣人民政府承辦。
  • 臨沂鄉村振興典型案例(五十七)
    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殷切期望。省委要求臨沂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臨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統籌推進鄉村五大振興,主動對接長三角,努力把臨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
  • 《重返蜀山》:一曲鄉村振興的青春讚歌
    作者:袁恆雷張生全的小說《重返蜀山》講述了幾個山裡青年的成長蛻變之路,是一部鄉村振興的時代變遷大戲,是一曲富有時代氣息、關乎鄉村振興的青春之歌。文學對於家國情懷與時代變化總是在場的。改革開放以來,反映我國農村發展變革的優秀長篇小說佳作迭出。
  • 帶娃去扶貧——鄉村書記的苦與樂
    可面對繁華的大城市,與貧困的小山村,舒適便利的條件,和艱苦匱乏的環境,為何有人會選擇後者?There are perhaps many choices in life.他叫管建軍,江西省高家嶺鎮站前村第一書記,一名普通的鄉村扶貧幹部。Guan Jianjun is first secretary and a poverty alleviation cadre of Zhanqian Village, Gaojialing Town, Jiangxi Province.
  • 鄉村振興看沂蒙丨挖經驗、找亮點、採典型 媒體大咖點讚媒體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豔彩 梁紅國 臨沂報導10月20日,「鄉村振興看沂蒙美麗的風景和動人的故事,給媒體大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起來聽聽他們心目中的大美新臨沂吧。「臨沂在我心中一直是一個善於創造的地方,這次來發現臨沂又有了新變化、新氣象,鄉村旅遊搞得風生水起。在鄉村振興的打造過程中,一些帶頭人跟鄉親們共同合夥致富的沂蒙精神,更是令人感受頗深。」
  • 泰山區邱家店鎮王林坡村「家門口」經濟讓村民共享鄉村振興成果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田陽 孫正 泰安報導今年以來,泰山區邱家店鎮王林坡村突破發展定式,探索鄉村振興富強路今年夏季,王林坡村的「音樂噴泉」成了十裡八鄉有名的「網紅打卡地」,鄉村旅遊經濟成了王林坡村的又一條振興路。
  • 鄉村振興百姓富 情滿天山生態美
    「十三五」以來,莆田援疆分指與瑪納斯縣將遊牧民定居與農村規劃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旅遊產業、社會保障事業等項目有機結合,在全州創新開展了「一縣援一村帶一鄉」點對點精準援疆試點工作,確定了由莆田市城廂區對口援建清水河鄉團莊村,確保扶到點上、援到根上、幫到心上,實現了援疆工作量的發展、質的提升,不斷推進團莊村美麗鄉村和生態文明建設
  • 鄉村振興·東營策|中科院鹽鹼地農業示範園:鹽鹼地生態種養循環
    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東營市實施了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今年以來湧現出了許多好典型。大眾網·海報新聞開設「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欄,記者走進農村和農業產業園區,為您展示鄉村振興「東營策」。
  • 文明鄉風讓安丘鄉村變美麗
    安丘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以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載體,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實現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新安街道丘西、興安街道汶南、官莊鎮別家屯村建起鄉村記憶中心,懸掛「耕讀傳家」牌匾詮釋對祖宗遺訓的敬畏與遵循。柘山老子文化節、新安邱家莊文化節的舉辦,讓優秀傳統文化得到組織傳承和發展。基層文化服務引領時代新風8月24日,由中宣部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省委宣傳部等舉辦的「決勝小康•奮鬥有我」公益電影主題放映活動在安丘市凌河街道啟動。
  • 全景式展現扶貧工作,優質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獲不俗反響
    >在已播出的三個單元中,《青山不負人》裡吳非飛和秦楠分別是安家坪和康吉溝兩個貧困村的第一書記通過實地走訪,茂臺屯第一書記靳浩宇發現,村裡真貧困的往外躲,假貧困的弄虛作假往裡扎,這不僅影響到扶貧工作的精準度,也影響了扶貧工作的公信力。《七月的火把》則講述在涼山一個彝族山寨裡,扶貧第一書記梁啟想幫助村寨發展旅遊,不料愛跳舞的小布都生病暈倒,他的父親認為是村裡新建的信號塔害了布都,千方百計阻撓旅遊項目的開展。道道難關,關關過。
  • 龍巖市關工委服務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匯報會在漳平召開
    10月27日至28日,龍巖市關工委打造「種子工程」升級版服務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匯報會在漳平召開匯報會通過現場觀摩和經驗交流兩個階段開展。與會人員前往南洋鎮了解種子學員茶產業發展情況,並實地考察了南洋國家溼地公園,隨後召開匯報會,聽取龍巖市關工委打造「種子工程」升級版服務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報告,各縣(市、區)關工委進行了經驗交流,探討下一階段工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