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當一個冒牌外教有多簡單

2020-08-20 臨沂姑娘光芒萬丈

穿上西服的他,是語言專家安德森,穿上白大褂就是醫學專家安德森,而戴上博士帽又成了物理專家安德森。

全民故事計劃的第353個故事 —

安大爺不姓安,可他確實活到了可以被稱作「大爺」的年紀。按照中國人的說法,七十三,八十四都是人生的一道坎兒。我和他初次見面時,這個澳大利亞老頭恰好卡在第一道坎兒上。

據說我是第一個管安德森先生叫「安大爺」的人,他雖然沒有繼承澳洲人高大的血統,但是挺拔的身板兒在深灰色西服套裝的包裹下,也顯得紳士範兒十足,和大爺毫不沾邊。

那時我還在讀大二,也正是處在為英語四六級崩潰的年紀。恰好有位師哥找我吃飯,說他因為考研,準備結束自己在一家英語教育機構的兼職,正在尋覓接替者。

據那位師哥講,公司裡有個話很多的外國老頭,談吐間流露出的文化水平,大抵和中國四六級考試的水平相當,如果不介意口音的話,很適合用來練習聽力。

另外,崗位的名稱雖是英語助教,卻對英語能力的要求很低,不過需要較為過硬的形象和氣質——我敢說,這兩點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

公司總部位於一棟普通的居民樓,一共三名員工:一個中國老師兼校長,一個澳大利亞老頭,和一個死活不肯說出自己中文名,自稱「索菲亞」的中國女孩。

面試現場,安德森用藍色的眼睛,把我上下打量一番,從我身前走過,打理整齊的銀色捲髮剛好掃到我的下巴。

我用帶著濃重京腔的英語,來了段自我介紹,當安德森剛一張嘴向我提問時,我高懸著的心一下放到了肚子裡——他那澳式口音的英語,著實沒有比我高明到哪去。

澳洲人喜歡把Day發成Die,「Monday就是Mon-die,Today就成了To die,當時他讓我「To die」的時候,我還一臉納悶,不知道哪裡得罪了他,以致於讓我「去死」。

沒辦法,安德森不得不放慢速度,跟我前言不搭後語地瞎聊,好像小時候來自山東的保姆用純正的家鄉方言給我講睡前故事。

就在我們都不知道能說些什麼,將這場驢唇不對馬嘴的面試結束時,我忽然瞥見牆上的一尊孔子像。我問安德森知不知道牆上的人是誰,他聳聳肩,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

我靈機一動,決定要抓住這個話茬兒,把下面變成自己的主場。雖然自己對儒學一竅不通,但蒙蒙外國老頭還是綽綽有餘。

我清了清嗓子,告訴他這人叫Confucius。他把眼睛瞪得愣大,說聽說過,可惜不了解。我說這是中國的第一位哲學家,距今大概三千多年,簡直就是中國版的亞里斯多德。

安德森頻頻點頭,我的表達欲瞬間上升一個level,把「有教無類」「三人行必有吾師」「溫良恭儉讓」……用連我自己都聽不懂的蹩腳英語往外招呼。

面試變得流暢起來,我的目光一直躲避著那副孔子畫像,生怕他老人家要氣得跳出來拿拐棍戳我。

我們一唱一和地完成了這場頗具哲學高度的對話。我感到無比酣暢,並大膽估計,當年孔子跟顏回,莊子跟惠子以及蘇格拉底跟柏拉圖的對話也不過如此。

最後我順利通過面試。不是因為我給安大爺講通了《論語》,而是我的工作內容實際上和英語無甚關係。

第一天上班,我和安德森最早到,他比我還提前兩個多小時。

我倆坐在那間悶熱的小屋裡,繼續著高深莫測的哲學討論。我跟他說,孔夫子是個大公無私的老師,教學生從來不收錢,但是要收臘肉,他老人家一輩子沒少收臘肉,累計在一起,估計可以湊個養豬場。

安德森一聽「養豬場」,眼睛放光。他驕傲地說他曾經擁有一個不小的動物莊園。

那個時候,安德森還是一個經濟寬裕的農場主,和「老師」「中國」這些詞壓根扯不上關係。

他每天從家走到農場,要穿過一片茂密的灌木叢。在灌木叢中,他從來不用看太陽,就可以辨別東西南北——這一特長和北京的大爺們簡直如出一轍。

後來安德森離了三次婚,按照當地法律,每次離婚都要賠給前妻一筆巨額費用。當他七十三歲時,他帶著不到10元人民幣的全部家當,來到了中國。

說到這裡,安德森的藍色眼珠爬滿了紅色的血絲,淚水開始在眼圈裡打轉。

我問他是不是回憶起剛來北京時,生活的艱難。他說不是,而是一提到自己的前妻,就十分懷念她們。

可惜他始終都想不通離婚的原因,每一個前妻都是突然一天,堅定地通知他:我們結束了,財產分一半。然後就真的結束了。

出於無奈或者慷慨,安德森總會留給她們多於一半的財產。

來到中國後,安德森住在公司為他租好的一間狹小單身公寓內——雖然年齡大了些,但是根據目前的狀況,單身公寓卻也符合他的狀況。

「你第一天是不是被北京的地鐵嚇到了?」

「不,我那時還不會坐地鐵,況且這要花費掉我一半的積蓄。」他打趣道。

「那你是怎麼來上班的?」

「我記得那天我是早上四點起的,然後從住的地方走過來。」

「走過來?」我瞪大了眼睛。要知道,公司可是在國貿附近,離他住的常營,足足13公裡。

「對,就像我從前穿過灌木叢一樣,按照自己的感覺走。」

我打開地圖,發現整條路要走上四個小時,來回八個小時,堪稱最高考勤記錄。

不過安德森說上班以後,情況就好多了,老闆提前給他發了一個月工資,並給他定製一套西服,帶他四處宣講公司最新研發的產品。

搖身一變,安德森從一個落魄農場主華麗變身,成為一名著作等身的國際語言學大師。

說著,安德森從書架上取下一本全英文著作,翻開書的扉頁,赫然印著他在千人禮堂中演講的照片。下面坐滿了行將禿頂的歐洲白人,在頂燈的照耀下,仿佛圍著一圈滷蛋。

「這是你?」我向安德森投去崇拜的目光。

安德森露出了一抹狡黠的微笑:「哈哈,所有人都這麼認為。」

我看了看照片下的注釋,寫的確實是澳大利亞語言學家安德森。

「這是我的哥哥,他真的是一名語言學家。」

他們長得確實像,無論是享譽世界的語言學家,還是被三個老婆捲走畢生財產的農場主,那副老學究的氣派在西服的包裝下都格外突出。

他的哥哥——安德森是這所培訓學校老闆的研究生導師,在老闆的盛情邀請下,來中國做了幾場學術演說。

後來,老闆得知安德森有一位長得一模一樣的弟弟,就將他聘請過來,雖然沒法在國際專家面前做學術演說,但在中國家長面前做課程宣講綽綽有餘。

最關鍵的因素,在於便宜——語言學家安德森要住五星級酒店,而農場主安德森只需要一套五環外的單身公寓,便可以打發。

就這樣,安德森跟著校長跑遍了北京的郊區,他在舞臺上作為捧哏兼學術背書,給當地的中小學生做了不少演講,宣傳公司享譽國際一流的英語學習方法。

宣講的現場基本座無虛席,所謂的「講師」會隨機叫上來幾個孩子,帶領他們一邊做古怪動作,一邊朗讀英文單詞的諧音,以實踐他口中的「身」「心」「腦」三位一體記憶法。

像「Pest(害蟲)」,諧音就是「拍死它」。臺上的十幾號人做打蒼蠅的動作,並大喊:「拍死它」。在這股激情的渲染下,臺下的千八百人也會跟著一起「拍死它」。

整個禮堂裡,除了蒼蠅會有些意見,總體上充盈著快樂與祥和。

區別於一般的記憶法,安大爺自然要站出來,論證這蒼蠅是怎樣拍出的國際水準。

除了跟孩子們一起做滑稽的動作,以體現國際語言學大師的平易近人,還要從語言學上論證這一方法的先進性,譬如說「打蒼蠅」時,身體的運動是如何刺激大腦皮層,讓單詞刻在孩子們的大腦裡。

從這一點看,安德森的語言學和我的儒學異曲同工,都是自成一派——家長聽不懂、孩子聽不懂、我也聽不懂。

當然,安德森自有他的獨到之處。日後我做助教發現,他每次講座時所論述的觀點從來不會重複,這一點,我的儒學就做不到。

就這樣,安德森作為哥哥的影子,順利邁過人生七十三歲這一道坎兒。

公司的人員流動很大,但每一個來過公司工作的人,都能跟安德森攀上親戚。譬如公司的老闆是他的兄弟,同時,他管索菲亞叫女兒。

我來了後,他想管我叫兄弟,可是比我大兩歲的索菲亞死活不同意。於是我只好管安德森叫「大爺」,這樣一來,大家都高興。

由於英語裡沒有一個詞能把「大爺」這倆字形神兼備地詮釋出來,我每天就直接用中文稱呼安德森為「安大爺」。他對這個稱號甚為歡喜,每天要學著我的發音,從鼻子裡哼出一聲綿軟的「安大爺」。

在我的兼職期間,安大爺第一個到公司的記錄沒人打破過,而且總比第二個到公司的我要提前一個小時。這也給了我和安大爺獨處的機會。

安大爺對生活的追求不滿足於現狀,作為一個曾經輝煌過的有錢人,來到中國後,一下就意識到了自己這張臉的商機。

穿上西服的他,可以是語言專家安德森,而穿上白大褂就可以是醫學專家安德森,戴上博士帽也不妨是物理專家安德森。

只需要花裡胡哨地打扮一番,簡單溫習一下年輕時不純熟的技藝,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馳名中外的架子鼓大師安德森,並以此身份出現在房地產商的線下活動上。

我不知道安大爺是否完全理解他的肖像被作何用途,但當他把帶有自己形象的平面廣告給我看時,臉上掛滿得意與自豪。

也許某一時刻,他真的認為那個廣告上面,穿著白大褂的自己可以治療不孕不育。

除了作為「專家」到處演講,安大爺還要給一群有一點英語基礎的小孩子講課。將澳式英語的真諦在華夏大地上發揚光大。

我上班一個月後,公司又來了三個國際大爺和一個來自倫敦的金髮長腿美女。大爺們拗口的名字我已無從記起,只記得他們的家鄉都完美避開了我所知道的西方國家城市。

安大爺又多了三個「兄弟」和一個「女兒」。他們每天吃完飯,便圍成一圈閒聊。除了那個來自倫敦的美女,剩下的幾位大爺所說的內容,即便我用盡全力,也無法領略其大意。

當然,聽不懂的並非我一個,幾個大爺也經常用手比劃,有時會像我一樣茫然。

就這樣,公司的洋大爺們總算是湊齊了一桌麻將,可惜他們都不會打,平日裡只能待在公司總部的辦公室裡無所事事。

到了周末,給孩子們上課時,他們才會穿上西裝去撐撐場面,隨機走進正在授課的教室,和孩子們進行深入友好的交流。

雖然經常由於語言的障礙導致雙方「驢唇不對馬嘴」,但是大爺們和藹認真的樣子,讓學生們覺得激動又親切。

家長自然不會介意課程被這樣打斷,在他們的想像中,比起讓他們的孩子聽中國老師講課,由一個外國老頭雲山霧罩地侃上兩句,反而是賺到了。

後來,我作為金牌打雜的助教,跟著幾位大爺和金髮美女上了幾節課,教孩子們念了念ABC,做些算不上有趣的遊戲。

至於我的工作,說到底也是「促進安定團結」的一部分。這個時候,招聘條件裡「過硬的形象和氣質」就派上了用場——孩子們大多由媽媽領著來上課。她們跟安大爺說不通,只能把我當成聊天的對象。

她們大多來自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中產家庭,重視教育,希望孩子的英語能到達母語級別,但又無力把孩子送到每年十幾萬的雙語學校。我們這樣的培訓學校裡有外國人坐鎮,又比純粹的雙語學校便宜不少,自然成了她們的不二選擇。

這也讓大爺們找到了人生的第二春,在課堂上跟孩子們又蹦又跳。安大爺還在某堂課上,一時興起,撩開衣服跳了一段肚皮舞。

上班三個月,迫於考試的壓力,我不得不辭職。安大爺執意要請我出去吃飯。一同去的還有索菲亞,她的英語發音是整個公司除了倫敦女孩最為標準的。

有幾次去進行課程宣講,臺上主持人說到這套產品適合任何年齡段的人學習,索菲亞就被叫上臺,飾演一個完全不會說英語的人,然後現場教學,直到索菲亞開口飆上幾句悅耳的倫敦音。

安大爺對於喝酒十分熱情,可惜酒量不濟,就著路邊燒烤沒喝上幾杯,就開始胡言亂語。

我和索菲亞都聽不懂安大爺的澳式俚語,只能注視著他兩隻手撐著桌子,臉紅到脖子根兒自言自語。說累了,就自己續上一口羊肉串,完全不需要別人搭茬兒。

索菲亞一個勁兒地勸他不要再喝了,安大爺一把抓住索菲亞的手,嘴裡喃喃地念叨著「索菲亞,我的女兒」,接著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喊著:「I love China!」

我剛想跟著感動一下,就看到索菲亞翻了個白眼。她說安大爺每次喝完酒都這樣,這一套流程很是死板,她幾乎可以完整地背誦。

最後我替安大爺結了帳,跟索菲亞一起駕著他往地鐵站走。安大爺像狗撒尿做標記一樣,沿街在每個樹坑都吐了一通。

我們確定安大爺控幹了胃裡最後一點汁水,跟他一起上了地鐵,結果安大爺一上地鐵就扒著扶手做起了引體向上,嘴裡大聲地數著「一、二、三……」

周圍的乘客以中國人民特有的熱情,注視著我們。我跟索菲亞紅著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安大爺請下來。

安大爺以極快的語速又開始自言自語,難度一下從四六級變到了專業八級,我完全聽不懂,也沒法讓他停下來。

過了很久,我趁他喘氣的空當插了句話,問他這頓飯是平攤還是他請。

這時他突然安靜下來,把頭靠在我的肩膀上,對著我輕聲說了句「No money」後,安然地睡去了。

來源:全民故事計劃(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作者碎大石,短視頻導演

編輯 | 劉建

相關焦點

  • 女外教與TikTok的故事,大潮之下沒有誰能倖免!
    文章來源於微博,是一位女外教和TikTok的故事最近有個身邊真實發生的故事,挺感慨。我兒子一直在一個叫GogoKid的app上練英文口語,每周有那麼兩三次,他跟遠在美國的外教老師聊二十多分鐘。這個外教H女士非常開朗,對孩子也很有耐心,大家都特別喜歡她,她的課也是最搶手最難約的那一檔。
  • 男女主雙雙穿越《夫人你馬甲有點多》,冒牌新娘vs冒牌新郎
    《夫人你馬甲有點多》是青花瓷傾心創作的一本優秀穿越言情作品,男女主身心健康,雙雙穿越,一對冤家可給小編帶來了不少歡樂,一定要看哦~話說這瀾家本來有五個公子,邪門的是,每個兒子一成年,一婚配就會一命嗚呼。
  • 《從冒牌大學開始》:主角卡牌不是人,是一所冒牌大學,天秀
    《從冒牌大學開始為了不挨父母的混合雙打,丁躍偽造了一份錄取通知書,建了個假大學官網,並在大學城附近租了一塊場地 ,臨時開了一所冒牌大學試圖矇混過關。結果沒成想。開學那天,自己這所冒牌大學的報名現場竟然十分火爆......PS:輕鬆種田流、日常向、神豪、科技、學霸......
  • 書荒蟲小說推薦——《從冒牌大學開始》
    從冒牌大學開始二兇為了不挨父母的混合雙打,丁躍偽造了一份錄取通知書,建了個假大學官網,並在大學城附近租了一塊場地 ,臨時開了一所冒牌大學試圖矇混過關。結果沒成想。開學那天,自己這所冒牌大學的報名現場竟然十分火爆......PS:輕鬆種田流、日常向、神豪、科技、學霸.....
  • 我的職業是「冒牌」喪屍
    喪屍是不會攻擊同類的,如果他們發現我沒有變成喪屍,會不會多咬我幾口?避免再受多餘的痛苦,我馬上在地上打了個滾,滿面塵土,再站起來張開嘴咆哮,儘量讓自己顯得野性十足。我都不知這樣裝合不合適,我看喪屍片那時候,只是注意逃跑的人,也沒有看清楚喪屍的動作。
  • 《第一爐香》:摧毀一個女孩有多簡單
    在葛薇龍的身上,我看到了清醒、糾結、欲望,我不禁思考要想摧毀一個女孩有多簡單。這時的葛薇龍頭腦異常清醒:「這跟長三堂裡買進一個人有什麼區別?」,她明白了姑媽的用意,立馬脫下衣服,一件件掛回衣櫥。之後她跟著姑媽參加晚宴、茶會、音樂會、牌局,也得到了許多穿衣服的機會。她安然接受又暗自慶幸,姑媽只拿她當個幌子,吸引青年人。
  • 《成了大佬的冒牌白月光》《重生之女王歸來》《重生設計師高冷老
    《成了大佬的冒牌白月光》 作者:宋家小四  文案:  原名《嬌軟女配養娃日常》  身嬌體軟、擁有香妃體質的小花妖穿進大女主黑化系列小說中,成為了書中撿了女主漏,冒充失憶霸總救命恩人的冒牌白月光該腫麼辦?
  • 在泰國教書的日子(十三)——我們四個外教成了焦點
    有很多老師、學生圍觀,學生們不曉得MIKLE是肇事司機,依然雀躍地喊著MIKLE的名字熱情地招呼他,MIKLE雖然依然很恐慌,甚至是心亂如麻的樣子,卻還是勉強招手回應學生們,很多泰國人在圍觀, MIKLE說可能明天我們的照片會被很多泰國人發到facebook或者line上。我們四個外教成了TAPMA地區的焦點。
  • 《全家都是穿來的就我土著》《成了大佬的冒牌白月光》
    《成了大佬的冒牌白月光》by宋家小四雙潔,甜文一句話簡介:穿成失憶大佬的「冒牌」白月光
  • 麥家《風聲》:破敗下的中國,人性到底有多脆弱?
    抗日時期的中國到底有多民不聊生?這是當時中國的現狀。,我的感受就如同走在地獄裡一樣,人都衣衫襤褸,面黃肌瘦,乞丐比形容還多,見了我們都要排成隊,跪在我們面前向我們要財要物。你相信善惡有報嗎?因當時剛看完《八佰》,他舉了一個孫元良的例子。
  • 推書《浴火吻我》《影帝是我同桌》《成了大佬的冒牌白月光》
    《浴火吻我》作者:寧戈《成了大佬的冒牌白月光》作者:宋家小四>《影帝是我同桌》作者:有镹
  • 《炮灰太甜了怎麼辦》《成了大佬的冒牌白月光》
    尤其是前半部分特別好看,前期有點屬於買股文,後面男女主感情線開始明朗後有一丟丟不喜,挺希望這篇是無男主,這麼強自己瀟灑多好。順便推一下這部小說的作者「請叫我山大王」,她的文幾乎都挺有保障的,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 董裡日記|1、第一堂課,一個很特殊的女生,令人感到心疼
    而且網文最恐怖的便是需要一個清晰明確的大綱來寫作,而我寫文卻是想到了就寫,想不到就不寫這種很是散漫的風格。故而,小說雖然是我一直追求的文學形式,但是卻一直遲遲未動筆。幸而,遇到了頭條這樣蠻適合我隨性寫作的平臺。 來董裡教書已經半年了。
  • 故事:那晚走廊盡頭的房間,站著一個黑色的影子
    我們初中的時候會有一門口語課,授課的是學校請來的外教。我們班的外教和我關係不錯,因為我們都對那些靈異事件有著強烈的興趣。這個故事,就是他告訴我的。這件事大概發生在外教大學畢業的時候,為了慶祝學業的結束,他和他的同學在一家酒店的酒吧裡喝酒玩鬧到凌晨兩點左右。期間以為女同學實在感覺疲乏就準備先回房間睡覺去了。
  • 故事:新聊齋:冒牌嫦娥
    新聊齋:冒牌嫦娥幾杯酒下肚,楊生就有了幾分醉意。他離桌而起,舉杯敬月,胡亂背起了蘇東坡的詩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嫦娥,不知那廣寒殿中,可解我寂寞。如你也寂寞,我也寂寞,不如你下凡來,陪我喝兩杯,樂一樂!
  • 嫁給男主他兄長/成了大佬的冒牌白月光/穿書後在反派身邊躺贏
    ①《成了大佬的冒牌白月光》②《穿書後在反派身邊躺贏》③《團寵貔貅的養護指南》④《影帝是我同桌》⑤《重生後成了暴君的鏟屎官》⑥《玄學大佬穿成炮灰女配》⑦《裙下之臣》⑧《奴本貴女》⑨《嫁給男主他兄長》
  • 中國網絡小說有多強?美國小夥苦讀半年,竟成功戒掉了毒癮
    中國對外輸出最成功的文化是什麼?可能很多人會說是功夫或者京劇等等。但近年來中國文化真正流行全球的只有一種,那就是網絡小說,尤其是其中的玄幻和修仙小說。外國人有多喜歡這些小說呢?他們有專門的網站翻譯小說,翻譯速度經常跟不上讀者閱讀的速度。其中《星辰變》、《我欲封天》、《盤龍》是佼佼者,熱度居高不下。尤其是《盤龍》,竟然幫助一個美國小夥成功戒掉了毒癮。
  • 英語外教在線教學「降龍十八掌」
    關於譯者,只是在譯本的最後一頁有一句話的介紹,說她曾經為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翻譯中國古典戲劇,為英國皇家宮廷劇院和香港藝術節和上海戲劇藝術中心翻譯中國當代戲劇。我猜想Gigi Chang 應該是與第一卷譯者Anna Holmwood年齡相仿,志同道合的華人女孩兒。其實,不論譯者是文壇宿將還是後起之秀,我們都應該懷著同樣的敬意。
  • 成語故事 | 一個日本學生:我愛中國文化,卻僅了解「九牛一毛」
    如果就這麼簡單,怎麼還拿出來讓我們學習呢?」一肚子的問題!他感覺給這樣一個過分簡單的成語羞辱了,本以為漢語充滿神奇和玄奧,猛然遇到這樣一個簡單上口的詞,難免生出輕慢。我心裡想,如果我再祭出「冬日可愛」「加減乘除」「慘綠少年」這幾個詞,告訴他這也是正經的成語,估計他和小夥伴們會齊刷刷地嘟個O型嘴出來了。
  • 飛天魚憑藉《萬古神帝》進入中國作協,他到底有多厲害?
    正是因為《萬古神帝》的成功所引起的巨大影響力,以至於最近飛天魚進入了中國作協。2020年進入中國作協的四川作家有26位,其中有4名網絡作家,飛天魚就是其中一名。> 有很多人看到這樣一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