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尚未關注我們,請點擊標題下方的「科印印刷網」關注我們。
有色彩管理算來得20年了,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對色彩管理的認識仍舊存在一些誤區:認為有了色彩管理系統就能解決所有印刷質量問題;認為擁有了色彩管理相關的軟硬體,便擁有了成功的色彩管理系統。而現實的情況是:一些企業花了不小的代價購置了各類軟硬體後,印刷生產中的顏色一致性問題並沒有很好解決;另有一些企業花代價做成了色彩管理系統,沒多長時間後,系統失效了,又回到了無色彩管理時的生產狀態。
結合實際生產流程和印刷質量控制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本文回歸到做色彩管理必須要了解的幾件事,幫助企業理清如何搭建一個有效的色彩管理體系來進行有效的印刷質量控制。
一、色彩管理能做什麼?
色彩管理的目標是追求「所見即所得」,其工作原理是通過色彩轉換模塊(CMM),以與設備無關的顏色空間(PCS)為橋梁,實現特定設備間的源色空間(ICC)向目標色空間(ICC)的轉換。例如以印刷機的色域為源色空間,向噴墨印表機的色域空間轉換,實現數碼打樣;又如,以印刷機的色域為源色空間,向顯示器的色域空間轉換,實現屏幕軟打樣。
色彩管理系統的功能實現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色空間數據轉換層面,通過相關軟體完成;另一個是顏色再現的物理層面,如顯示器各像素RGB的亮度值、噴墨印表機各色墨滴大小與數量、印版各色網點面積率、各色油墨密度、網點擴大值等。這些物理量的控制,有些可通過色彩管理軟體直接控制相關設備輸出實現,如顯示器、噴墨印表機、數碼印刷機等;有些不能通過色彩管理軟體控制,如印版網點面積率、油墨密度、網點擴大值等。
軟體中完成的色空間轉換數據結果總是穩定的,而顏色的物理再現受設備的影響,很難預知,這是實現穩定色彩管理的最大難點。
還需要說明的是,「所見即所得」中「所得」結果的優劣判斷不是色彩管理系統能做的事情,而是使用者的責任。
二、色彩管理不能做什麼?
1、由於原理性的誤差,色彩管理系統不能做到完全的「所見即所得」。
比較典型的幾個例子有:數位相機的色域大於印刷色域,印刷想完全忠實複製數碼照片是不可能的;數碼打樣系統中,雖然噴墨印表機的色域大於印刷色域,但色空間轉換是利用LUT表進行插值計算轉換,由於插值算法本身存有誤差,數碼打樣並不能完全精確再現印刷結果;顏色科學中對顏色心理感受的研究還在探索中,如發光體與反射體顏色心理感受如何統一等問題,造成了目前屏幕軟打樣的還原精度要差於數碼打樣的還原精度。
2、色彩管理只能解決印刷中色彩準確傳遞的技術性問題,但無法解決印刷複製中的藝術性問題。
由於色彩管理系統追求的是顏色數據在不同色空間中精確轉換與傳遞,系統不會知道一張圖片是不是偏色、是不是高光、暗調定標不正確、是不是層次分布不理想等等問題。
3、色彩管理軟體無法對印刷生產中涉及顏色還原的所有設備輸出進行有效控制。
如今的數碼印刷設備都在向高度集成化方向發展,如靜電類、電子油墨類、噴墨類等,這些數碼印刷設備大都集成了色彩管理系統,使印刷中的顏色控制變得簡單。但對於傳統膠印設備來說,色彩管理技術做不到對CTP出版網點的精確控制,做不到對油墨厚度、網點擴大率等方面的控制,而這些因素對顏色還原有最直接影響。這就需要採用分光光度計等質量檢測設備的配合,通過獲取印刷生產中的顏色數據,進行動態的質量控制。
4、色彩管理存在對專色控制的局限。
當前的色彩管理技術最擅長的是以CMYK四色分色為基礎的色彩還原,還不能很好地還原一些特殊複製要求,如專色金、銀、珠光、UV等。
總體來說,印刷企業的色彩管理系統其實存在一個總系統與子系統關係問題,從數位相機輸入到印刷機輸出是企業色彩管理一個完整的總系統,同時還存在一些色彩管理子系統的情況,如顯示器、數碼印刷機等。現在大部分色彩管理教程都是側重介紹顏色數據在各子系統印刷設備間的傳遞問題。由於子系統的相關軟體都有設備校準功能,色彩管理就相對簡單,使用者按要求操作就能得到不錯的結果。但對無色彩管理子系統的裝備,如CTP、印刷機等,常常是問題出現的地方,又對印刷結果影響特別大,在實際生產中這些問題都不能迴避。
三、怎樣才能保證色彩管理系統正常的工作?
一個閉環控制的色彩管理系統涉及的印刷設備包括數位相機、顯示器、掃描儀、出版設備、打樣設備與印刷設備等,還包括一些生產用軟體,如PS、ID、CorelDraw、流程控制軟體等。包裝印刷企業可能還有複雜的印後工序,如覆膜、上光、UV、燙印等,這些工序對顏色結果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們暫且不討論後工序所涉及的問題。
目前,色彩管理的軟體主要包括屏幕軟打樣軟體、數碼打樣軟體、數碼印刷機色彩管理系統、ICC文件製作編輯軟體、獨立的色域轉換軟體等。色彩管理的硬體主要是各種測量儀器,如分光光度計、密度計、印版測量儀等。
上述提到的印刷生產用軟體和設備、色彩管理用軟體和儀器等由多個廠商提供。在實際生產中往往也會出現這樣一些問題:如ProfileMaker軟體中有屏幕校正功能,而專業圖像級顯示器自帶的屏幕校正軟體能得到更好的校正結果;ProfileMaker有ICC文件製作與編輯功能,而數碼打樣時更傾向使用軟體自帶的生成ICC文件功能……在面臨多種軟、硬體的色彩管理系統集成問題時,既要發揮各自的優勢,又要使顏色數據能在各個子系統中正確傳遞確實是不小的難題。
四、企業色彩管理體系搭建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還有一個比技術本身更突出的技術管理問題。目前多數印刷企業的技術工作比較分散,技術大神們按工序被分到了不同部門,由於很多種原因,技術問題往往轉變成利益之爭。例如,當出現印刷結果與打樣不符的情況要追查責任時,製版主管常認為是印刷部門沒有認真追樣造成的,而印刷主管反擊時會說製版部門提供的樣張根本追不上,造成雙方矛盾,而問題卻還沒有解決。
類似的技術管理問題會讓企業不斷喪失對色彩管理系統的信心,直至花錢建設的系統基本廢棄,這能不讓人著急嗎?要保證色彩管理系統正常工作,在做系統建設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建立獨立的以色彩管理為核心的工藝技術團隊
獨立的、與各工序生產部門之間沒有直接隸屬關係的技術團隊很重要,該團隊要有能力保障顏色數據在色彩管理總系統間正確傳遞,團隊成員須分工掌握圖像處理技術、色彩管理技術、輸出製版技術、印刷工藝技術等關鍵技術環節要點與細節。
2、建立規範化、數據化的技術管理體系
規範化、數據化是印刷生產穩定性的基本要求,也是色彩管理系統正常運行的前提條件。曾有某企業反映印刷追樣時,總會有品紅版局部追色偏差較大的情況,檢查印張時發現品紅版有嚴重的局部縱向重影,進一步檢查發現印刷機品紅色組的橡皮包襯比正常大了20絲左右,校正包襯、清洗牙排並重新平牙後,問題解決。像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但這些問題都不是色彩管理系統能解決的問題,但對最終的印刷結果卻影響很大。因此,印刷企業建立規範化、數據化技術管理體系非常重要,沒有這些基礎做保證,色彩管理也只能是空中樓閣了。
3、選擇有色彩管理系統集成能力的供應商
目前市場上的色彩管理系統軟、硬體多數是採取代理銷售方式,由於競爭激烈,低利潤率使代理商很難保證高水平的服務團隊建設,這也導致了企業買了色彩管理相關系統後,卻得不到後續良好的技術支持和服務,有時反而感到活更難幹了。
本文根據印刷色彩控制論壇微信《論企業色彩管理系統建設》文章改編,非常感謝原作者老謝的精心整理和總結。文章從大的方面討論了與色彩管理相關的幾個熱點問題,對於希望自主搭建色彩管理系統的企業來說,這些討論還會偏於籠統,但是為印刷質量控制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
相關資訊:
愛色麗與科印網www.keyin.cn籤署了印刷包裝領域獨家線上代理合作協議,科印網有權推廣銷售愛色麗IntelliTrax全自動色彩控制掃描解決方案、EasyTrax半自動色彩掃描系統、eXact Scan手持式顏色測量掃描解決方案,享有印刷包裝領域唯一線上代理權和銷售權,並確保產品的全國最低價。旨在共同幫助印刷企業高效提升生產效率,普及印刷質量控制方法,減少對機長的人工依賴。
詳情垂詢010-88275735
科印網在「印刷質量控制新視角 打響機長升級戰」專題中會持續關注相關話題,歡迎您的支持和來稿,期待我們共同交流分享。請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瀏覽專題詳情(支持手機瀏覽)
科印網微信閱讀小Tips
================================
1、回復「LP」領取精美禮品一份,小夥伴人人有份;
2、回復「h」查看幫助信息,了解公共號的各種隱藏功能,還可以查看最新的熱點資訊和精選資訊;
3、回復「y」開啟詞典模式,讓微信搖身一變成為您的專業詞典;
4、微信5.0以上用戶,可以把科印印刷網公眾微信放到手機桌面上,點擊[右上角人形圖標]→點擊右上角[...]→點擊[添加到桌面]就完成了;
5.如果你覺我的內容很實用,可以點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也讓你的小夥伴也看到吧!
---
精彩推薦
印刷技術(微信號:Printech1957)
標籤技術(微信號:biaoqianjishu)
數字印刷(微信號:shuziyinshua)
印刷經理人(微信號:yinshuajingliren2002)
中國印刷與包裝研究(微信號:keyin-study)
中國國際全印展(微信號:allinprint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