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本文系本號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雄安至商丘高鐵正線線路
全長540.684公裡
設計時速350公裡
是連接雄安新區和商合杭高鐵的南下通道
近日,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在官網公布了一則信息,該集團中標了雄安至商丘高鐵全線地址勘察監理,並在正文下方附帶了一張地圖,根據圖片顯示的信息,這條高鐵將過境山東聊城、菏澤,未來魯西南可直通雄安到達北京了。
根據鐵一院信息,雄商高鐵沿線重要站點分別為雄安站、衡水站、聊城站、菏澤站和商丘站。
其他站點分別是任丘、肅寧、深州、清河、臨清、陽穀/臺前、鄆城和曹縣都將設站。
也就是說540公裡,共設站至少13個站點,設站跨度適中,符合京港臺大通道定義。
今年1月7日,聊城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隆重開幕。聊城市委副書記、市長宋軍繼向大會作工作報告。報告中提出,以更大力度推進重大交通項目建設。
今年,要確保莘南高速建成通車,聊泰鐵路黃河大橋、東阿至東平黃河公路大橋開工建設,力爭濟鄭高鐵、京九高鐵(雄安-聊城-商丘段)開工建設,聊泰鐵路、聊邯長高鐵、聊城機場等取得突破性進展。2019年、2020年,青蘭高速、高唐至東阿高速分別建成通車。
到2030年,聊城交通迎來大爆發!
近年來,
聊城先後被國家列入中原經濟區,
被山東省列入「省會城市群經濟圈」、
「西部經濟隆起帶」,
2016年被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區…
大機遇,大發展,大交通!
1
「陸水空」,全面發力
「至2030年,實現『1小時市域縣城,1小時聯通鄭州、濟南,1小時通達北京、天津』的目標。」
青蘭高速、莘南高速加快建設,
京九高鐵、鄭濟高鐵、聊城機場等項目
前期工作紮實推進……
今年以來,
一個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水城裡飛速傳播!
對聊城,我們總是滿懷期待。
陸路交通
高鐵
鄭濟高鐵、京九高鐵、魯中高鐵搭建起「木」字型高速鐵路網,加快推動了聊城融入全國高速鐵路網絡的步伐。
高速
規劃建設的繞城高速北線、東線和德單高速,與現有青銀高速、濟聊高速、高邢高速等高速一起,形成了我市「兩環、五橫、兩縱」的高速公路網絡。
水路運輸
一縱兩橫
根據《山東省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我市確定了內河航道布局規劃方案,即有序開發徒駭河、黃河兩條重要的橫向航道和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段,逐步形成以京杭運河聊城段大通道為主體,一縱兩橫的總體布局。
京杭運河聊城港
根據規劃,我市還將在中心城區東北方向建設聊城港,重點服務都市區北部工業發展的大宗物資運輸需求,健全港口物流與集疏運系統,加強區域性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促進港口向大型化、專業化、集約化方向發展。
規劃聊城港陸域面積為55公頃,預測2030年貨物吞吐量為2150萬噸。
聊城機場
根據聊城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航空運輸規劃方案,我市將在鄭家鎮規劃建設民用航空機場,在冠縣、茌平等七個縣市各設置1個通用航空機場。
聊城機場主要服務於聊城市域及周邊市縣的航空運輸需求。近期航線重點以服務於至濟南、臨沂、菏澤等短途航空運輸為主,加強與省會經濟圈及西部經濟隆起帶之間的交流與聯繫。
3
城市道路,四通八達
現有交通瓶頸
現環狀路以內,主次幹道有14條斷頭路、丁字路,
南北向7條,東西向7條。
眾多的斷頭路、丁字路對城市的交通格局造成較大影響。
類似的交通瓶頸問題還很有多。比如,由於歷史原因,城區老舊橋梁小於道路寬度;城區鐵路修建時對城區發展考慮不足,造成城區道路穿越鐵路的涵洞普遍較小,不能滿足道路的通行需求,等等。
打破瓶頸
針對目前內環路和外環路之間的連接通道較少的現狀,我市規劃近期建設項目包括昌潤路北延、西關街西延、湖南路西延等。
同時,為更好地連接主次幹道,打通電大路和雙力路、二幹路北延和改造花園路的建設任務也已經提上日程。
我市還對朝陽胡同、軍轉幹南規劃路、園東街等路段進行改造提升。
3
公共運輸,環保出行
未來暢快出行
有軌電車
根據現狀公交線網層次單一、服務水平較低等問題,我市將構築以「有軌電車為骨架,常規公交為主題,計程車、網約車、水上公交等多種方式為補充」的多層次、全覆蓋的城市公共運輸體系。
根據規劃,有軌電車將承擔起聊城中心城區跨片區長距離客運服務,並初步制定了五條有軌電車線路。
計程車綜合服務區
結合我市交通設施用地和交通條件,我市在中心城區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規劃計程車綜合服務區4處,解決計程車行業「吃飯難、停車難、如廁難」問題。此外,我市還在中心城區布設200處計程車即停點。
合理布局,低碳出行
市規劃局還將進一步優化道路斷面設計,將綠化、健身步道、人行道、自行車道、慢車道進行合理布局和穿插,鼓勵廣大市民低碳出行、綠色出行。
我市還將實施構建自行車網絡系統、建設步行專用道網絡和步行過街設施、設置電動自行車專用道等舉措,讓聊城市民綠色出行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