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先撩 人類真的會被機器人取代嗎?

2021-02-18 iWeekly周末畫報



當AlphaGo戰勝了專業棋士,亞馬遜倉庫裡出現了搬運機器人,連鎖快餐店的後廚被機器人掌管。面對這一切,你是欣喜接受還是有點惶恐?無論如何,我們可能已經成為了這個智能時代的見證者和製造者了。

最新一期的《周末畫報》就探討了我們的未來,提出了那個全人類都在關心的話題」人類會被機器人取代嗎?」

👆點擊圖片預購最新一期《周末畫報》👆

 


這一次,我們邀請了三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前沿工作者,請他們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醫療機器人開拓者Aethon CEO Aldo Zini

「實用性是我們的DNA」

 

Aethon將機器人帶入醫療行業,並且用深耕細作的方式證明了一個創業公司蘊含的巨大力量,載譽頗豐。下一步,Zini打算圍繞優勢領域構建完整的系統。

iRobot聯合創始人兼CEO Colin Angle

「信任的力量助我們突破自我」

 

iRobot成功研發了全球第一臺家用服務機器人,坐擁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霸主之位,並與波音、思科、英特爾合作,將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引入更多領域。

Blue Frog CEO Rodolphe Hasselvander

「讓機器人成為最暖心的伴侶」

法國機器人領域的翹楚Rodolphe,將目光鎖定在社交機器人領域。

 

機器人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激烈競賽。《周末畫報》和Aethon、iRobot、Blue Frog三家機器人公司CEO來了一次頭腦風暴,談談行業的現狀和未來。



Q=《周末畫報》

A= Aldo Zini

Colin Angle

Rodolphe Hasselvander

 

Q:你如何看待機器人的未來?

Rodolphe Hasselvander:伴侶機器人的設計和外觀是很重要的。在我的公司,我們已經花了很多年來研習人類對於不同機器人設計的反應。這可以保證我們帶給公眾的機器人受到歡迎。具體來說,我們會在人類對什麼東西會感到親近上下大功夫。研究的成果濃縮成了BUDDY。BUDDY可以讓人不由自主地產生情感聯繫,並愛上它。

Aldo Zini:機器人會出現在所有地方。以我們自己為例,雖然醫院對於我們的機器人有很高的需要,但我們同時發現,工廠的工人對於機器人也有極高的熱情。我們覺得在未來,酒店也會出現我們機器人的身影。

 

Q:你如何看待人工智慧?它是否會危及人類安全?

Colin Angle:人們開始預言機器人已經很久了。儘管電影中人工智慧取代人類的故事很新奇,但是這並不現實。機器人很能讓人激動,我相信它們會一直激發人類的想法。因此,關於機器人的辯論反倒是一件大好事。

Rodolphe Hasselvander:人工智慧的確還有很多挑戰。現在人類和人工智慧之間的真實交流還沒有準備好,可能要到2025年。

 

Q:人類的工作是否會被機器人取代?

Colin Angle:在提及人類工作被機器人取代之前,我覺得社會中還有更大、更重要的問題要優先考慮,比如人口的老齡化。製造機器人可以幫助人類,而不是取代人類。機器人技術將會被迫切需要。它會成為我們維持生活水準的解決方案。

Rodolphe Hasselvander:我相信機器人會是工作中的左膀右臂。它們會取代人類的體力勞動,讓人類更專注於創造更大的價值。

Aldo Zini: 我覺得今天的機器人所做的工作代表著人類不想做、不能做的工作。這些工作讓機器人來做顯然更合適——比如推一部重2500磅的推車。這對於人類明顯不安全。從這個角度看,機器人在未來有很多機遇。

 

Q:什麼樣的人在未來會需要機器人相伴?

Colin Angle: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人日程緊湊,只有很少的時間來做家務。任何需要擺脫家務瑣事的人都會需要我們的機器人。

Aldo Zini:我在拜訪中國時發現,在中國的工廠裡,工人需要走很多的路——從庫房搬運原料到工廠,或者從流水線上把成品再搬運到庫房。他們在尋找能讓這個過程自動化的機器人。我們相信我們的移動機器人在工廠可以服務更多工人。

Rodolphe Hasselvander:孩子是我們重要的客人。拿中國舉例,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忙於工作,卻還要找時間來陪孩子。家長們在尋找一個能提高孩子生活、教育質量的方法。我們確實希望家長能抽空多陪孩子,但是他們確實太忙了。BUDDY這樣的伴侶機器人就可以將使繁忙的家庭成員間保持聯繫,還能教育孩子。

 

未來是人掌握機器人,還是機器人掌握人?似乎這是一場勢必要打響的戰役,但此刻我們不用太擔心,畢竟現在還沒有出現取代媒體工作者的機器人,點擊閱讀原文,讓我們放輕鬆,繼續探討人類的未來吧。

採訪、撰文:浦潤民

  編輯:蘇婧


相關焦點

  • 未來的機器人將取代人類嗎?
    它們之間的簡單合作只會有簡單相加效應,似乎不可能產生加和效應。機器人不具有生殖功能,其智能當然也不可能一代一代傳下去,更無所謂不斷地進化發展。沒有社會性,這也是機器人不可能取代人類、超越人類的根本性局限」。結構性差異是指人與機器人的內在結構不一樣,智慧機器人沒有人的結構。
  • 假如機器人真的取代了護士,你願意嗎?
    來源:威鋒網 作者:khatmu1988你還記得《超能陸戰隊》裡呆萌的健康機器人大白嗎?
  • 頭條 | 機器人時代,中國會取代美國嗎?
    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4月2日發表哈佛大學經濟及公共政策教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肯尼思·羅戈夫的文章《中國真的會取代美國嗎
  • 機器人取代人類正在美國發生?
    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加速發展,機器人在慢慢取代人類的大部分工作,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在不知不覺地改變,世界各大經濟體也在從政策上嘗試變革、探索,以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2019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實施的新個稅法和社保等非稅收入由稅務機關徵管等政策,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這背後孕育著一場人類工作形式的巨變,這是時代進步的產物,不知你是否已經意識到了?
  • 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嗎?終結者中的AI統治地球會成為現實嗎?
    對於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一直以來也存在著種種擔憂,譬如人工智慧機器人會在擁有自我意識後,是否會慢慢取代人類,甚至會毀滅人類呢?歸根結底,人工智慧想要毀滅人類的原因都可以在人類身上找到種種影射。人工智慧的發展真的會危及人類嗎?
  • 機器人取代人類?這五種職業危險了
    有研究表明,在2033年之前,全美國45%的工作將會被機器人廣泛的取代。那麼這些容易被取代的職業有哪些呢?無論是從技術角度還是實際應用情況來看,記者和編輯都將是最容易被取代的一種業。而美聯社已經在採用Wordsmith等軟體進行文章撰寫。
  • 機器人9秒寫出漢中寧強地震報導,AI會取代人類嗎?
    這套系統平時就運行在網際網路上,當地震發生後,機器人會根據本地數據網絡和接口調用、空間分析等多種技術,自動選取標題、發布圖片、寫地震參數.將這些步驟逐一展開,用最短的時間把速報寫出來。機器人自動寫稿始於2009年,當年的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季後賽上,一款名為StatsMonkey的人工軟體以超過人類記者的速度,率先完成一篇機器稿件,在街頭巷尾引起爭議。
  • 你知道人類最不易被機器人取代的10個工作是什麼嗎?
    在未來社會,人類的工作將不斷被機器人剝奪替代,人類,要淪為流落街頭的弱者麼?
  • 機器人取代人類的時間表, 看看你能夠堅持多久?
    面對這樣的趨勢,仍有許多人心有僥倖,認為機器人只是能夠取代重複且無創新的工作。研究表明,未來50年內機器人將取代數百萬個人類工作職位,從貨車司機到暢銷書作家。 最先被取代的是沒有創造性的任務。 例如,預計到2024年,機器人在語言翻譯方面就將超過人類;到2026年,機器人能夠比人類寫出更好的高中水平的論文。 至於那些更複雜和更具創造性的任務,例如寫書和進行高等數學運算,則需要更長時間。 最終,研究人員發現,到2061年,人工智慧將可完成所有人類任務,到2136年將取代所有人類職位。
  • 強人工智慧將會使人類失業嗎?
    「全面化人工智慧可能意味著人類的終結...」機器可以自行啟動,並且自動對自身進行重新設計,速率也會越來越快。受到漫長的生物進化歷程的限制,人類無法與之競爭,終將被取代。——史蒂芬·霍金對BBC如是說。「在我看來,人工智慧是人類文明所面臨的最大風險。」
  • AI會取代你的工作嗎?
    以前總以為人類很強大,是無可取代的,但隨著研究技術的不斷深入,人工智慧和智慧機器人有了更大的發展,曾經的不可能正在成為現實。比如我們日常應用的車牌識別、指紋識別、人像識別、掃地機器人等。當然,人工智慧也有更大的成就: 2017年,阿爾法狗碾壓世界第一棋手柯潔,成為首個擊敗世界冠軍的電腦程式。
  • 數據分析在網球領域盛行,AI會在未來取代人類嗎?
    網球場上,機器人在打網球,發球時速是每小時350公裡。在網的對面,另一個機器人在接發球,兩個網球機器人打了427拍的回合後,自動裁判判定一個球為界外。空蕩蕩的體育場一片寂靜,一個觀眾都沒有.這是倫敦大學管理學院創新研究所主任克裡斯·布勞爾,在最近有關網球數據分析和技術使用的討論中所構想的、假想的反烏託邦形象。
  • 機器人時代悖論:我們會被終結嗎?
    以霍金為首的千餘名科學家聯署公開信,呼籲取締「殺手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智慧機器人閃亮登場,樂觀者期待人類迎來「美麗新世界」,悲觀者則驚呼工作不翼而飛。未來藍領甚至白領的工作,是否真的會被機器人搶走?機器人時代降臨,喜耶憂耶?
  • 美國智能性愛機器人曝光 機器人性愛能取代真實伴侶嗎?
    ,將來會在全球上市。什麼是性愛機器人?根據百度百科定義,性愛機器人是一種人工智慧機器人裝置。這樣的性愛機器人能夠通過大腦引發實際的身體反應,或者讓人在大腦中有一種完全的性感覺,這種性體驗是安全的,沒有性混亂和性傳播疾病的危險。智能性愛機器人能取代真實伴侶嗎?
  • 日本機器人之父石黑浩:人類所有工作都可被機器取代
    未來機器人會成為人類的延伸,成為代替人類肢軀、生命體的存在?聽上去有點驚悚,但這或許會成為現實。日本現代機器人之父、大阪大學教授石黑浩昨日在第一財經與日本經濟新聞社共同舉辦的亞洲科技創新大會的一個圓桌論壇上稱,人類進化有兩種方式,基因進化和技術進化。而在他看來,技術層面的進化遠比基因層面的進化來得快來得多。石黑浩的研究對象是人形機器人。
  • 全球首位「機器人公民」突然宣布:我會毀滅人類!
    但是顯然人類目前複製人類個體還不現實,不僅僅是倫理道德問題,而是人類必須考慮由此帶來的足以毀滅全人類的可怕後果。 讓一些機器人擁有人類身份就成為不甘寂寞人類的最新嘗試,只是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開,裡面會跑出什麼來,現在並不好說。
  • 機器人取代人類,從高風險海上鑽油平臺工作開始
    各種無人科技日新月異,人們擔憂機器取代人類,不過,其實機器取代的,往往是工作環境艱苦、甚至有生命危險,所以得付出高於行情的工資才能請得到人的工作
  • 李開復:AI將取代人類50%的工作,但這些它取代不了……
    人們關注人工智慧技術的每一點進步,每個企業都在試圖給自己的產品貼上「智能」的標籤……大家也在調侃機器人取代人類的世界。機器人調酒師、售貨員到智能管家、自動駕駛汽車……科技似乎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人工智慧時代的大門。李開復在他的新書《AI·未來》中,就對人工智慧未來十年的趨勢給出了自己的分析。
  • 辛苦工作14年,你卻讓AI機器人取代了我
    科學界相對一致的看法是,到2040-2050年,將出現達到人類水平的人工智慧,屆時AI機器人將擁有和人類一樣的工作能力。激進者認為,這一天會在2030年到來;即便是保守者,也認為到2070年人工智慧就會達到人類水平。我們可能都將被AI機器人取代,這不是針對誰,只是時代變了。
  • 【熊浩】科技取代人類
    這兒有一篇為你私人訂製的演講稿人工智慧的火爆帶來了一個問題,即人類對人工智慧的恐懼:人工智慧帶來的科技狂潮真的會取代人類嗎?今天,請欣賞 熊浩 演講:《科技取代人類》演講原文賞析: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希望的春天,這是失望的冬天;人們應有盡有,人們一無所有;人們直登天堂,人們直墮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