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lphaGo戰勝了專業棋士,亞馬遜倉庫裡出現了搬運機器人,連鎖快餐店的後廚被機器人掌管。面對這一切,你是欣喜接受還是有點惶恐?無論如何,我們可能已經成為了這個智能時代的見證者和製造者了。
最新一期的《周末畫報》就探討了我們的未來,提出了那個全人類都在關心的話題」人類會被機器人取代嗎?」
👆點擊圖片預購最新一期《周末畫報》👆
這一次,我們邀請了三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前沿工作者,請他們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醫療機器人開拓者Aethon CEO Aldo Zini
「實用性是我們的DNA」
Aethon將機器人帶入醫療行業,並且用深耕細作的方式證明了一個創業公司蘊含的巨大力量,載譽頗豐。下一步,Zini打算圍繞優勢領域構建完整的系統。
iRobot聯合創始人兼CEO Colin Angle
「信任的力量助我們突破自我」
iRobot成功研發了全球第一臺家用服務機器人,坐擁家居清潔機器人市場霸主之位,並與波音、思科、英特爾合作,將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引入更多領域。
Blue Frog CEO Rodolphe Hasselvander
「讓機器人成為最暖心的伴侶」
法國機器人領域的翹楚Rodolphe,將目光鎖定在社交機器人領域。
機器人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激烈競賽。《周末畫報》和Aethon、iRobot、Blue Frog三家機器人公司CEO來了一次頭腦風暴,談談行業的現狀和未來。
Q=《周末畫報》
A= Aldo Zini
Colin Angle
Rodolphe Hasselvander
Q:你如何看待機器人的未來?
Rodolphe Hasselvander:伴侶機器人的設計和外觀是很重要的。在我的公司,我們已經花了很多年來研習人類對於不同機器人設計的反應。這可以保證我們帶給公眾的機器人受到歡迎。具體來說,我們會在人類對什麼東西會感到親近上下大功夫。研究的成果濃縮成了BUDDY。BUDDY可以讓人不由自主地產生情感聯繫,並愛上它。
Aldo Zini:機器人會出現在所有地方。以我們自己為例,雖然醫院對於我們的機器人有很高的需要,但我們同時發現,工廠的工人對於機器人也有極高的熱情。我們覺得在未來,酒店也會出現我們機器人的身影。
Q:你如何看待人工智慧?它是否會危及人類安全?
Colin Angle:人們開始預言機器人已經很久了。儘管電影中人工智慧取代人類的故事很新奇,但是這並不現實。機器人很能讓人激動,我相信它們會一直激發人類的想法。因此,關於機器人的辯論反倒是一件大好事。
Rodolphe Hasselvander:人工智慧的確還有很多挑戰。現在人類和人工智慧之間的真實交流還沒有準備好,可能要到2025年。
Q:人類的工作是否會被機器人取代?
Colin Angle:在提及人類工作被機器人取代之前,我覺得社會中還有更大、更重要的問題要優先考慮,比如人口的老齡化。製造機器人可以幫助人類,而不是取代人類。機器人技術將會被迫切需要。它會成為我們維持生活水準的解決方案。
Rodolphe Hasselvander:我相信機器人會是工作中的左膀右臂。它們會取代人類的體力勞動,讓人類更專注於創造更大的價值。
Aldo Zini: 我覺得今天的機器人所做的工作代表著人類不想做、不能做的工作。這些工作讓機器人來做顯然更合適——比如推一部重2500磅的推車。這對於人類明顯不安全。從這個角度看,機器人在未來有很多機遇。
Q:什麼樣的人在未來會需要機器人相伴?
Colin Angle: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人日程緊湊,只有很少的時間來做家務。任何需要擺脫家務瑣事的人都會需要我們的機器人。
Aldo Zini:我在拜訪中國時發現,在中國的工廠裡,工人需要走很多的路——從庫房搬運原料到工廠,或者從流水線上把成品再搬運到庫房。他們在尋找能讓這個過程自動化的機器人。我們相信我們的移動機器人在工廠可以服務更多工人。
Rodolphe Hasselvander:孩子是我們重要的客人。拿中國舉例,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忙於工作,卻還要找時間來陪孩子。家長們在尋找一個能提高孩子生活、教育質量的方法。我們確實希望家長能抽空多陪孩子,但是他們確實太忙了。BUDDY這樣的伴侶機器人就可以將使繁忙的家庭成員間保持聯繫,還能教育孩子。
未來是人掌握機器人,還是機器人掌握人?似乎這是一場勢必要打響的戰役,但此刻我們不用太擔心,畢竟現在還沒有出現取代媒體工作者的機器人,點擊閱讀原文,讓我們放輕鬆,繼續探討人類的未來吧。
採訪、撰文:浦潤民
編輯: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