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不願被博通收購,背後的微妙博弈和潛在麻煩

2021-02-12 財經雜誌

博通收購高通是否成行,將是一個政治、法律、資本市場相互交織的複雜綜合結果。

《財經》記者 謝麗容 周源/文

美國半導體公司博通終於宣布了一筆高達130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如果成行,這將是全球歷史上最大的一筆半導體公司收購計劃。博通計劃收購的對象是另一家美國半導體公司高通,後者是全球最大的移動晶片製造商。

博通在收購提案中提出以每股70.00美元的價格收購高通,每股將包括60.00美元現金和10.00美元博通Broadcom股票,此外,交易還將包括博通願意繼續完成高通斥資38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的交易。把上述合併在一起,博通收購高通需支付超過1300億美元。

這1300億美元中,超過85%為現金收購。方案比11月2日高通普通股收盤價格高出28%,比高通未受影響的30天交易量平均價格溢價33%。

高通公司隨即回應,將審查該提案,並為股東的最佳利益行事。高通隨即給《財經》記者的回應稱,高通董事會和管理層一直都在繼續執行其策略,使公司在保持財務穩健和良好資本回報計劃的同時,專注於投資那些能夠使其在移動領域的領導地位擴展到全新領域的機會。準確定位,迎接下一階段的盈利增長。隨著其技術和產品路線圖擴展至全新的行業中,高通擁有了巨大的機遇,可以為股東創造顯著的附加價值。

總結一下:高通並不願意被收購,高通依靠自己的力量就可以為股東創造新一輪的價值。

外界認為,如果博通和高通合併,將成為全世界第三大半導體公司,僅次於英特爾和三星電子。同時,這家新公司也將在手機通信晶片(包括Wi-Fi或者基帶晶片)領域佔有巨大影響力。

若按2016年營收來說,高通排第三,SK海力士排第四,博通僅排名第五。二者相加之後將拉近與排名第二的三星的距離。

不過,就算不被併購,高通目前也已經是全球第三。

2016年全球收入前十半導體廠商(單位:百萬美元) 來源:Gartner(2017年5月)

如果高通拒絕被收購,而博通堅持,二者未來一段時間內將很有可能展開一場資本大戰——博通可直接向股東發起收購要約,演變為敵意收購,高通也可依據美國資本市場規則發起「毒丸計劃」反擊。

所謂「敵意收購」,是指收購公司在未經目標公司董事會允許,不管對方是否同意的情況下,所進行的收購活動。當事雙方採用各種攻防策略完成收購行為,並希望取得控制性股權,成為大股東。進行敵意收購的收購公司一般被稱作「黑衣騎士」。

股東接受「敵意收購」的短期獲利行為,往往是和公司的長期發展相違背的。高通目前正處於4G向5G更迭的敏感關鍵時期,已經建立起一系列的人力資本、供銷網絡、債務關係等與戰略穩定性密切相關,這些安排如果任意被股東短期獲利動機所打斷,必將影響整體發展效率。

高通是一家股權分散的公司,排名前十大股東均為機構投資者,持股數量從1.08%-6.84%不等。

所謂「毒丸計劃」,由美國著名的併購律師馬丁·利普頓(MartinLipton)1982年發明,正式名稱為「股權攤薄反收購措施」,最初的形式很簡單,就是目標公司向普通股股東發行優先股,一旦公司被收購,股東持有的優先股就可以轉換為一定數額的收購方股票。於1985年在美國德拉瓦法院被判決合法化。

毒丸計劃有多種方式,核心的一種是大量定向發行新股,稀釋惡意收購方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從而提高收購所需的資金成本和最終收益;另一種是管理層約定集體辭職,以提高被收購後的運營風險。

1985年,美國德拉瓦斯切斯利(Delawance Chancery)法院判決毒丸術合法,確認毒丸計劃的實施無須股東直接批准即可實施。毒丸計劃因此在八十年代後期開始在美國被採用。

毒丸計劃一經採用,至少會產生兩個效果:其一,對惡意收購方產生威懾作用;其二,對採用該計劃的公司有興趣的收購方會減少。2005年,新浪在面對盛大收購的時候,就是採用了毒丸計劃。最終盛大只能無奈放棄新浪。

不過,在公司治理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毒丸計劃的採用率已大幅度下降。一是公司治理評估機構往往給那些有毒丸計劃的公司較低的評級;二是投資者也不願意看到董事會人為設立一道阻礙資本自由流通的障礙。

因此,就算高通拒絕被收購,拋開政治、法律因素,單純從戰略、資本和業務層面看,雙方是否會走到這一步,也是一個未定之數。

要完成這項收購,還需要經過美國政府審批、全球其他重要地區政府審查等階段,最關鍵的是,當事人高通是不是願意被收購?

美國FTC(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的主要執法依據《謝爾曼法》,反壟斷的實質是通過對大企業壟斷地位的限制保證市場經濟的競爭與活力,促進經濟發展,保護消費者權益。

美國反壟斷立法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890年頒布的《謝爾曼法》和1914年頒布的《聯邦貿易委員會法》及《克萊頓法》,這三部法律成為美國反壟斷的框架性法律。雖然過去幾十年網際網路高科技行業快速發展引領全球發生重大變革,美國國會和政府認為這些反壟斷法仍然適用如今的網際網路行業。

博通擬收購高通,從大的法律層面上看屬於橫向合併(Horizontal Integration)。如美國波音飛機製造公司與麥道飛機製造公司的合併,法國雷諾汽車製造公司與瑞曲伏爾汽車製造公司的合併,均屬橫向合併。

橫向合併一貫是美國反壟斷法中主要嚴格管制對象。美國的企業合併法認為,混合合併雖然不能直接提高一個部門的集中度,但從長遠和發展的角度看,它們也能推動經濟集中和市場勢力的增長,因而應當予以法律控制。

美國司法部和聯邦貿易委員會2010年聯合發布了修訂版的《橫向合併指南》以指導併購交易反壟斷審查,其突出特點之一是降低了相關市場界定的重要性,增加了對併購交易是否會減少創新的影響分析,足見對保護創新的高度重視。

不過,從具體細分領域來看,博通的業務範圍和高通又有所區隔。博通主要針對WiFi環境下的家庭、辦公室等環境中傳遞語音、數據和多媒體晶片;而高通公司(Qualcomm),則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機晶片製造商,近兩年在物聯網領域也有所布局。雙方各自涉及到的產品多達數十種。

雙方的產品陣列中,有可能是競爭關係的,有可能是重疊或縱向關係,高科技行業所謂的跨業競爭和經濟關聯,往往通過意想不到的方式產生。

這也意味著,高通與博通的關係不能清晰界定,依據現行的反壟斷法,FTC怎麼判,是否通過,美國政府在其中的可操作空間不小。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華盛頓時間11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與博通公司CEO霍克·譚在白宮宣布博通公司總部將遷回美國。 博通運營總部一直位於加州聖何塞,但兩年前因稅務原因將註冊地遷到了新加坡。

川普用低稅收政策吸引博通回流美國。博通執行長Hock Tan當時表示,共和黨稅改計劃的通過是該公司決定將總部遷回美國的原因之一。根據這一計劃,美國的企業稅將從現在的35%降至20%。

也就是說,博通收購高通這個案例,是否被美國政府放行,將是一個政治、法律、資本市場相互交織的複雜綜合結果。

就算美國政府放行,由於兩家公司都是體量巨大的跨國公司,其他重要國家和地區的審查是否通過也是巨大的變量。

安傑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宋迎告訴《財經》記者,這個交易應該需要向美國FTC或者DOJ進行反壟斷申報,同時需要在全球許多其他法域申報。如果美國審查後否決了,其他法域都批准了,這個交易仍然無法進行。但是,如果高通和博通與FTC或DOJ進行談判並對交易進行調整、或者做出某些承諾能夠消除美國反壟斷機構的顧慮,則仍有可能被附條件批准。

高通單季營收(單位:萬美元)  來源:Wind

(《財經》駐矽谷記者劉泓君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  |  蘇月  yuesu@caijing.com.cn

◤任何單位或個人,在未獲許可的情況下,不得對文章進行轉載、摘抄、整合及建立鏡像等侵權行為。如需轉載,請在本公眾號後臺提出申請並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博通下一個潛在收購目標可能是聯發科
    上周一,美國總統川普發布命令,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博通收購高通。該消息傳出後,華爾街科技分析師的第一反應就是:向來好鬥的博通不可能就此而「剎車」。The Motley Fool網站今日稱,除了高通,博通還有另外三家潛在的併購對象,分別是聯發科、Cirrus Logic和賽靈思(Xilinx)。聯發科是高通在智慧型手機SoC市場的最大競爭對手。
  • 博通收購高通難過中國關;半導體成為國寶級產業! | 摩爾內參 11/7
    11月7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一些反壟斷領域的律師稱,晶片製造商博通與美國競爭對手高通之間潛在的大規模合併,可能會在中國遭到嚴格審查。博通周一向高通提出了1030億美元的主動收購要約,旨在打造一家市值為2000億美元的巨頭,以重塑移動晶片行業,該晶片已成為手機硬體的核心。但中國監管部門的批准可能是這項交易面臨的一個重大障礙。
  • 博通欲千億美元收購高通背後:資本的勝利和創新的挫折
    獲得該獎項後,高通首席技術官James Thompson不無感慨地說,這是一項偉大的成就,意味著高通在電子電氣創造發明方面的成就,甚至已經可以比肩愛迪生、貝爾等偉大人物。憑藉著多年來紮實穩健的技術創新,高通在進入移動時代後,獲得了豐厚的商業回報。對於高通執著於創新的精神,收購者博通也給予了高度評價。
  • 博通高通鬥正酣,大佬紛紛入戰團:博通收購高通案至今的一波三折
    博通收購高通這件事對蘋果可謂是正中下懷,因為陳福陽曾公開宣布一旦收購了高通會徹底改變智慧財產權業務,並且改善和蘋果的關係。雖然蘋果沒有公開表示,但是對於博通合併高通這件事是非常支持的。 另外一個密切關注博通收購高通這件事的大佬是英特爾。英特爾在個人電腦時代可謂是獨孤求敗,結果風向一變轉到移動時代了猛然就找不著北了,在之前幾年根本就沒有成功的產品。
  • 站隊開始,看看他們對博通收購高通的看法
    據CNBC北京時間12月9日報導,不具名知情人士透露,有多家公司私下表達了對博通收購高通交易的擔心,其中就包括微軟和谷歌。上述知情人士稱,這些公司擔心蘋果對博通收購高通交易的潛在影響。此外,它們還擔心,博通一向擅長降低成本而非投資開發新技術,被收購後高通創新能力遭到削弱。
  • 【解密】博通收購高通的真正主謀原來是它!博通強娶高通或困難重重 面臨政府監管及審查挑戰
    ;   即將過去的2017年,有關蘋果與高通、博通與高通之前的話題一直是業界主角,看似不相關的兩件事其實背後隱藏著巨大的陰謀,而這一陰謀在業界或許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只是媒體並沒有公之於眾。    很少有人考慮為什麼陳福陽說博通收購高通有利於解決與蘋果的專利爭端,難道博通花費1300億美元收購了高通就會放棄過去20多年給高通帶來750億美元收益的專利業務?又是什麼樣的動機讓博通願意如此?    再看競爭對手,媒體報導微軟谷歌私下表示反對博通收購高通,原因是害怕蘋果更強,微軟和谷歌均認為,高通保持獨立,而不是被博通收購從而」倒向「蘋果,更符合自身的利益。
  • 彭博社:博通勸說高通放棄收購NXP 可以提高價格收購高通
    而到了2017年11月19日報導,高通斥資38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NXP)交易又獲重大進展。援引知情人士消息,高通「即將」與日本反壟斷機構達成協議,後者將有條件同意這一併購交易;而且預計在今年年底之前,該交易有望獲歐盟通過。 此外,在前不久,傳出消息說博通正在考慮以1000億美元的股票和現金收購高通。
  • 【傳聞】高通驍龍670和640採用三星10nm,聯發科P40和P70仍是12nm;博通惡意收購高通的「陽謀」
    博通CEO陳福陽發起收購之後的聲明中表示:「如果我們沒有信心,共同的全球客戶將歡迎兩家公司的合併,那麼我們就不會提出收購。」王豔輝認為,這一「共同的全球客戶」肯定是蘋果無疑,「無論蘋果、博通、高通還是微軟、谷歌其實都知道,博通收購高通的背後是蘋果,收購的真正目的是未來博通會將高通的基帶業務賣給蘋果。」
  • 博通披露收購高通的策略,中國大陸和臺灣晶片廠首當其衝
    昨晚,博通正式宣布,以每股收益為70.00美元現金和股票收購高通全部股份的提議。根據博通的提議,高通股東所獲得的每股70.00美元將包括60.00美元現金和每股10.00美元的Broadcom股份。無論高通公司未決的恩智浦半導體交易是按照目前披露的110美元/股的條件完成,或交易終止,該提議均有效。
  • 博通收購高通12張PPT深度解析!
    高通昨日證實已收到了博通公司發出的主動收購提議,知情人士稱高通打算拒絕,然而博通似乎還有後招。博通執行長陳福陽(Hock E.Tan)表示,他不會排除發起代理權之爭,說服高通股東替換董事會並接受該收購提議,這意味著博通若遭拒絕將向高通發起惡意收購..
  • 關注 | 高通博通「收購拉鋸案」新動態:高通提價示好 博通認其目的不純
    本周一, 高通呼籲博通就其收購方案進行價格談判,高通堅持博通必須把原來給出的收購價上調至每股90美元以上,出價上調至少15%,在高通提出的收購報價1600億美元包括250億美元債務。  ICCSZ訊(編輯:Nicole)  關於高通博通的「收購拉鋸戰」,一直受到業內人士的關注!
  • 【博弈】高通、博通第二回合開打,高通董事會改選添變數;4Q MTK高通大陸份額差距將縮小;蔡明介:現在是創業時代
    國際投資機構指出,高通的婉拒回應已在業界意料之中,因為高通必須表達對於每股70美元收購價明顯偏低的看法,否則會凸顯博通收購的合情合理,不過,高通似乎沒打算與博通細談,展現各憑本事的態度。 由於博通有可能在市場祭出加價收購的策略,透過提高收購價的方式,在交易市場高價收購高通的股權,博通不斷出招且直指高通的動作,似乎要告知市場這一樁天價收購案,絕對不會有雷聲大、雨點小的情況。
  • 博通併購失敗的背後,是華為英特爾對高通的 5G 威脅
    川普笑看白宮演講的博通 CEO Hock Tan這一禁令,實際上終結了博通收購高通的希望。顯然,「國家安全」的理由無從考證,但是從此負責審核海外交易的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發表的調查結果來看,可以從高通技術發展的角度,找到一些官方拒絕博通收購的理由。
  • 歐盟放行NXP、高通反擊,「雙通」併購背後錯綜複雜的勢力博弈
    由於恩智浦和博通都有WiFi晶片業務,在此情況下,博通想要併購高通,就將面臨更嚴格的反壟斷審核。退一步說即使通過審核,博通收購高通也將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這無疑給高通的抵抗博通惡意收購的反擊注入了強心針。
  • 熱點 | 博通189億美元收購軟體公司CA Technologies交易,獲美國反壟斷部門批准
    今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全球知名的晶片巨頭企業博通在近日宣布,其將以189億美元收購軟體公司CA Technologies,且該交易已經獲得了美國反壟斷部門的批准。據悉,該交易還需要獲得歐洲和日本反壟斷機構的批准。過程順利的話,博通會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這筆收購。可以說,這次收購是博通戰略上的一次勝利。
  • 這個砸出千億美金收購高通的博通,是什麼來頭?
    來源 / 騰訊科技(ID:qqtech)歡迎下載騰訊新聞客戶端,關注科技頁卡,查看更多科技熱點新聞2017年11月6日上午,一家名叫博通的半導體公司公布了針對高通的收購計劃,欲斥資1300億美元收購移動通訊晶片巨頭高通
  • 高通暫時倖免於難,博通公司再次遭反壟斷審查
    ,可能高通的員工最近做了不少的好人好事,終於好運這次也站在了高通這邊,今天博通公司就受到了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的第二次審查,這意味著,高通和博通之間的盤旋似乎還要在儲蓄一段時間。博通公司今天宣布,他們收到了FTC提出的新要求,這就意味著博通公司在收購高通公司的過程中將會面臨更多的審查。FTC的審查,是美國《哈特-斯科茨-羅迪諾法案》所規定的反壟斷程序的一部分,為的就是在深度審查潛在的反壟斷併購交易。如果FTC針對某次交易發出再次提供信息的要求,那麼收購公司就必須向FTC提供更多信息。
  • 川普出手禁止博通收購高通,理由能有點想像力麼...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3月13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周一(12日)發布命令,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博通(Broadcom)按原計劃收購高通( Qualcomm)。該命令稱,禁止高通和博通任何「本質上等同於」併購交易的計劃。此外,博通所提名的所有15名董事會候選人都不符合高通董事會資格。
  • 【傳聞】SK海力士將在中國合資建晶圓廠,專注代工;博通要並高通 背後大廠角力逐漸浮現;英特爾CEO:未來我們要冒更多風險
    (李明)2.博通要並高通 背後大廠角力逐漸浮現;博通(Broadcom)意欲高通(Qualcomm),雙方對此事仍處於南轅北轍的階段,不過背後涉及的科技大廠也開始選邊站。以現在局面來看,結果很快就會揭曉,因為高通投資人將在2018年3月的股東大會上表決,看是接受博通提名人選,或者繼續選擇高通人馬。 目前兩家公司對後續要採取何種策略都緊守口風,不願多做透露,但分析師認為博通最大優勢是可提高高通的收購價碼,即使拉高到每股100美元收購價,博通仍有絕佳收購優勢。(高通股價目前仍在每股65美元上下)。
  • 博通已爭取到1000億美元債務融資以收購高通
    據美國財經網站MarketWatch報導,博通公司(NASDAQ:AVGO)已經為其針對高通公司(NASDA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