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上方「禹城市中泰會計服務有限公司」藍色小字,可關注本微信平臺。
初入會計行業的職場小白們都面臨著一個問題,怎樣才能真正的為企業做一套完整的帳簿?這就是實戰性的問題,並不是說書上的知識沒用,難道你只想停留在書本上的那些理論知識嗎?難道你不想能夠真正獨立的為企業做帳嗎?
一個人只靠書上的理論知識遠遠不夠。從這一時刻起,你的思想如果還停留在理論上的朋友們,請不要往下看,如果你的思想開始轉變為理論和實戰相結合的朋友們請往下看,程老師畢竟與大家探討的是真才實學,而不是簡單敷衍和理論教條。
第一招秘訣、如何審核原始憑證:
不要小看審核原始憑證這個步驟,很多人都說,我們都是初級會計師或中級會計師,難道連原始憑證都看不懂嗎?是的,原始憑證對一小部分人來說是非常簡單,但並非所有的人都能真正的看懂,能接觸到企業的原始憑證(就是發票)。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因為這部分朋友沒有到企業去上過班,就算你在企業上班,但也不見得你能對原始憑證都接觸過,或者你只在公司做一點點帳而已,這種情況也可以考會計職稱。到底如何才能算得上對原始憑證全面了解,該從哪裡開始,關於這個問題,讓我來告訴大家。
原始憑證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發票」,一張發票裡面有什麼內容,這些內容對我們會計人員有什麼關係,對企業有什麼關係?這就是我們對原始憑證的認識,你對一張發票了解的程度不同,你對這家企業的帳務處理(做帳)也有所不同。
在這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一下增值稅的算法,那是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現在讓我來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比如說我們公司向另外一家公司購買一批材料,對方開的一張增值稅專用發票給我們公司,這張發票的內容就很多,有購貨方資料,密碼區、項目名稱、有銷貨方資料等等,關於這張發票的審核,我們應該從購貨方的名稱(就是我們公司名稱)有沒有打錯,稅務登記號碼有沒有錯,開戶行有沒有錯,帳號有沒有錯,地址有沒有錯,如果這些有一個地方錯,那這張增值稅專用發票就不能認證抵扣(報稅),密碼區中的密碼有沒出格,如果出格的話,那這張增值稅發票就認證不過關,這張發票有沒有加蓋增值稅專用發票章,如果沒有,那這張發票不能抵扣(報稅),有沒有開票人員的籤名等,我們知道,銷項是當月開給客戶的發票,一個月開多少就是多少,這是一個定量,但進項稅額是一個變量,如果進項稅額少了,這說明當月的增值稅要多交了,這對企業很不利。
請大家注意一下,如果出現了上述錯誤,應該怎麼辦?當我們向對方購買材料時,對方要給我們兩張發票,一張為購貨方的記帳憑證聯,一張為購貨方的抵扣聯(報稅用)。如果這張發票有出現上述所說的任何一個地方錯誤的,我們要把這份發票(兩張)退還給銷售貨方並,要求對方重開一份發票給我們。
有些發票要分析一下是行政性支出(發票上有帶有行政發票字樣)或經營性支出的發票,這些發票都可以做帳,但裡面隱藏著一些秘密,如果是行政性支出的發票,要注意到所得稅的彙算,年底所得稅彙算對這方面有要求,這類發票不能在稅前扣除(就是說要交所得稅),要調增利潤總額,補交所得稅。如果是經營性支出才能在稅前扣除。
所以我們不要小看原始憑證的審核,如果你能象我所說的話來做,那恭喜你,你已經學會了第一招秘訣,接下來讓我們開始學第二招秘訣……
第二招:數字
說起「數字」,每個人每天都在和「數字」打交道,更不用說是會計人員了,而做為一個從事會計行業人員,不知為什麼,偏偏有一些人對數字非常的怕。其實數字本身沒有什麼可怕的,只是我們會計人員看到它的時候,就心有餘悸。
有些人認為學會計必須要數學基礎比較好,或者說理科讀的比較好的人才適合學會計,當會計,這個觀點我不認同,讓我來給大家說一說會計「數字」的簡單性。
我先來舉個例子,比如一個會計人員到一家企業工作,剛開始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關於怎樣審核請看第一招秘訣),而原始憑證(發票)不是會計人員填寫的,也就是說這個原始憑證上的數字(數量、金額、項目內容)都是已經填寫好了,會計就不用對原始憑證填寫,這個數字對我們來說就不用填寫,居然不是我們寫的,那我們還怕什麼?有什麼好怕的,你說對不對。
關於會計記帳憑證的填寫,那也不難,因為這根據已經填寫好的原始憑證來填寫會計憑證,說簡單一點,就是把原始憑證上的金額抄到記帳憑證,抄對大家來說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不是嗎?所以「數字」本身就就沒什麼可怕性。
有人會說,你說的簡單,但做會計很難,這不假,但我還是不認同,我們再往下看。我來說說關於帳簿的事情。
會計憑證做完後要登帳,登帳也很簡單,因為和記帳憑證是同樣的道理,現在把做好記帳憑證上的內容全完的登記在帳簿上,記帳憑證的數字在左邊(借方),登在帳簿上的數字也是左邊(借方),記帳憑證的數字在右邊(貸方),登在帳簿上的數字也是在右邊(貸方),就連時間,憑證號、摘要也是照抄,而且一字不漏的抄到帳簿上,不要自做聰明,隨意更改。
那麼報表呢?其實報表的填寫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把帳簿上的餘額分類的填寫在報表上,資產負債表就找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所有者權益類科目就可以了,也是照抄,對應填寫就OK.稍有合併計算或分析填列的,我們中泰會計培訓會在相應的課程當中教給大家,利潤表就找損益類科目就可以。當然現金流量表稍微難一點,要經過計算一下才能出來,比較複雜一點,有點難度。
說了那麼多,會計所用到的數字不外乎0—9,10個數字,運用的方法也很簡單,「+」、「—」、「×」「÷」。而且80%的業務都在「+」、「—」這兩個運算方式。只要你這樣認為,那會計「數字」對你來說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看到這裡,是不是對自己有更多的信心,對會計的「數字」是不是已經不怕了呢,如果是的話,那我在這裡再一次的恭喜你,第二招秘訣—「數字」你已經學會了。請看第三招秘訣……
第三招秘訣——會計科目:
剛開始學會計的人,都對會計科目很頭痛,要記住那麼多會計科目,而且要對每一個會計科目都要理解,確實是一大難點;還要知道怎麼用,每個會計科目的含意,很多人都不能在很短的時間裡記住,或者說今天記住,明天忘了,這也很正常。我們中泰會計的老師經常形象的比喻為:我們會計人員要像醫生一樣給病人開藥方,或照方拿藥,如果連藥名都記不住,怎麼去看病?
更談不上運用,靈活的運用,熟能生巧,就連大中專畢業生都很難做到這一點,可想而知,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對於有一部份學員來說,特別是級級會計師或中級會計師們,就不已為然,他們會說,所有的科目全記下,全背下,沒什麼難度。沒錯,你們說的都有道理。
不過,我想問一個問題,請問你們用多長時間背下來?做了多少題目,你們才有今天的成果,那我在這裡表示恭喜。但是就算你把所有的會計科目記下了。這只能說明你過了會計科目這一關呢。
一定有一部份人不認同我的觀點,這我不怪你們。如果你說會計科目都記下來了就懂了,就很高興了,這叫夜郎自大,就算你考上了初級會計師或中級會計師,但你不會用,你又如何?這時你只停留在書本上,離真正會做帳還有一段距離,更不用說靈活運用了。
我在這裡強調一下,我不是說考職稱沒用,考註冊會計師沒用,我只是強調實戰性的重要性,因為我討論的是實戰問題,你們這時好比手中有500萬元,但卻不知如何用錢,如何讓500萬元變成1000萬元,或2000萬元,甚至更多而已。
當你看到這個地方時,你也有同樣的困惑,那你就更應該學習一下第三招秘訣——會計科目。
比如說現金,就是出納保管的錢,我們在工作中可以把出納看成現金,銀行存款是存放在銀行裡的錢,其他貨幣資金就是除現金、銀行存款以外的錢,這三個科目都表示錢,但是它們所在的地方不一樣,也就是說:同樣都是錢,存放的地方不一樣,會計科目就會不一樣,那我們只要知道公司的每一個地方都有一個對應的會計科目名稱,配套起來就可以了。再比如,公司採購一批材料,而同樣是這批材料,存放的地點不一樣,所用的會計科目就不同,當這批材料成交後,材料還沒到公司的時候,就用「在途物資」科目,當材料已到公司的倉庫並驗收入庫時,這批材料這個時候要用「原材料」科目,當車間到倉庫領料後,材料到了車間時,這批材料就變成了「生產成本」,如果把這批材料發放到外單位加工時,這批材料就成了「委託加工物資」,這批材料在車間生產完工後,送入倉庫入庫,就變成了「庫存商品」科目。中泰老師提醒大家:同一筆業務到了不同的地方所用的會計科目就不一樣了,這說明一個問題,會計科目和地點有關,我們要是能把地點和會計科目聯繫起來,那就容易多了,也比較好記。
例如公司的車間人員到倉庫領一筆材料,那這個時候倉庫的材料就到了車間,車間的生產材料就會增加,倉庫材料就會減少,所以這筆會計分錄就是:借:生產成本,貸:原材料。這種思路是不是很簡單。如果你學會了第三招秘訣——會計科目,那我恭喜你了,又學一招了,讓我們繼續關注第四招……
第四招秘訣——帳簿
說起帳簿,只要在做會計的人員都對帳簿有一定的認識,有的公司就一個會計,所以這些人很幸運,可以接觸到各種帳簿,但並非每個會計人員都這麼幸運,因為有的只做一整套帳的一部份,也只能了解一部份,這些人就無法全面認識和操作整套帳簿,如果對剛從事會計工作的會計人員來說,對帳簿就比較模糊了,還有一部份人在小公司當會計,那他所做的帳是不完整的,說白了,這種帳太過於簡單。
所以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一家公司需要設置哪些帳簿?我以工業企業為例說明一下,工業企業應該設一套比較完整的帳,其中包括:總帳、日記帳、明細帳:庫存商品明細帳、生產成本明細帳、產品成本明細帳、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明細稅、固定資產明細帳、多欄式明細帳、備查帳等等。
出納要設置現金日記帳、銀行存款日記帳。
倉庫要設置倉庫保管帳。
這就是工業企業的一整套帳。當然還有商業企業、服務行業、房地產行業、建築行業等,不同的行業所設置的帳簿也不盡相同。也就是說我們要如何去買一套行業的帳簿。
其次,如何來建帳?這也是一個問題,也許有人會說,建帳還不簡單,就把科目名稱對應直接填寫在會計帳簿上,不就完了嗎。對,說的很對,是這麼簡單,但這裡面應該注意的是,你說的是其中一種而已,建帳要分不同的情況來建帳,比如說剛成立一家公司的帳如何建?一家公司運營一段時了或進行合併後,又如何建?小規模納稅人申請為一般納稅人的帳又要怎麼建?這些都有不同的建帳標準,而一般納稅人要求帳證建全,方可審批通過。需要指出的是:小規模納稅人申請為一般納稅人時,應該把小規模納稅人做好盤點,把盤點後的資料重新建帳。
最後,帳簿保管期限大體為15年,也是說15年後才能把今年的帳簿銷毀,這就是第四招——帳簿,讓我們繼續關注以下的招式,第五招秘訣……
第五招秘訣——填制報表
填制報表對一部份人來說也有一定難度,因為報表裡面的內容,有一些在帳簿上不能直接找到,第一個就是貨幣資金,貨幣資金=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三個帳簿的餘額相加就等於貨幣資金這欄的金額。第二個是存貨,存貨=原材料、在途物資、庫存商品、委託加工物資、生產成本、周轉材料等總帳餘額之和。第三個是未分配利潤,未分配利潤=本年利潤+利潤分配。還有應收帳款、預付帳款、應付帳款、預收帳款,這四個往來項目,我們中泰會計的老師把它總結為「兩收合一收,借貸分開走,兩付合一付,各走各的路」就簡單多了。其餘欄次就按帳簿上的科目對應填寫就可以了,但不要忘記要試算平衡,只有試算平衡了才算過關。
利潤表比資產負債表容易一些,只要把損益類科目的本月發生額合計數字,對應科目直接抄在利潤表上,最後算出淨利潤就可以了。
現金流量表,相當一部份人都編不好,而且有一部份會計人員就是不會編,或編不平衡,在我手中就變非常簡單,因為我編了一個自動生成「現金流量表的EXCEL表」,只要把科目匯總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填寫在軟體上,現金流量就會自動生成,有了這套軟體做報表時,實在是簡單了,也反映了各報表之間的勾稽關係,大家說對不對呢!
這就是第五招秘訣——填制報表,到這邊我已經把會計的流程說了一遍了,大家看了,是不是覺得沒有那麼難,是不是對會計實戰更加有信心呢,如果有的話,讓我們來學習更新一屋的秘訣吧,那就是第六招秘訣……
第六招秘訣——自製發票
在公司上班,我們會碰到反映公司經濟內容的一些回單,或者發票聯,有些人很不在意這些發票,那就錯,而且有些公司在核算過程中,會發現少了些這類的發票,使他們無從下手,比如說,在一家私營企業,公司向老闆借錢,而這家私營企業是個人獨資,所以就不會太在意這些手續,這筆錢就無法核算,有的老闆來報銷也沒寫報銷單,這些做法都是不合規的,不合法的,車間領料有的公司都沒開領料單,就直接領料,收料時只籤名就可以了,而送貨時也一樣只要求對方負責人籤名就可以結算貨款,沒有要求對方開一張收貨憑證。
在帳務處理中,我們開出去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後面要附出庫憑證,材料入庫後,發票和材料同時到達,要在購入的進項發票後面附收料單,如果只有材料到也要附收料單。領料時要附領料單,產品完工入庫時要附入庫憑證。
不要小看這些自製憑證,如果沒有這些憑證,那整套帳就不完整了。如果沒有這些憑證,我們可能要多交很多稅費。
我來舉個例子:買材料時,沒有附收料單,就證明這批材料還沒有到達公司,那這批材料中含的稅收當月就不能抵扣(報稅),這樣當月的進項稅額就會減少這筆稅額,根據增值稅等於銷項稅減去進項稅這個公式,銷項稅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變化的,但進項稅減少了就說明了當月的增值稅要多交了,而對應的地稅也要多交,因為地稅中的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就是根據增值稅為依據,增值稅多交,這兩種稅種當然也要多交了,你說是不是。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如果沒有附收料單,當月就要多交增值稅,那還有領料單,入庫單,出庫單等更不用說了……
這就是第六招秘訣——自製原始憑證,看到這裡心裏面是不是有點慌了,沒有附一張收料單要不得多交增值稅,那沒有附領料單,入庫憑證,出庫憑證呢?要多交都有什麼稅收?那還了得,不用多考慮,趕緊附上吧!
第七招秘訣——增值稅
讓我們先來複習一下增值稅的公式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這個公式大家都懂,不過在實務中可沒這麼簡單,我們先來看銷項稅額,這是當月銷售給客戶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稅額。
再來看一看進項稅額,簡單的說,進項稅就是指購入材料時,所列示的增值稅額。在會計實務中對進項稅額有多了一些規定,我們作為購貨方(買方)就要求銷售貨方(賣方)給我們兩聯發票,一聯為記帳聯,一聯為抵扣聯。
在每月報增值稅時,都要提供進項稅額抵扣聯給國稅,而這個抵扣聯必須是經過國稅認證的,並且在抵扣聯上有加蓋「認證相符」字樣。這個時候這張經過認證的發票,才能做為當月的進項稅額進行報稅,這就是實務操作中與課本的不同之處,這個動作叫「認證」。要報稅之前都要經過「認證」這關。
這就是第七招秘訣——增值稅。
第八招秘訣——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的稅收方式:(1)以實計徵、查帳徵收。所做的利潤以實際來計算。(2)採用最低應稅所得率徵收方式,所做的利潤不能超過了最低應稅所得率,如果超過部分,所得稅彙算時候要多交25%的企業所得稅。
所得稅稅率法定為25%,小型微利企業為20%,高新科技企業為15%.
所得稅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徵收收入—免徵收入—扣除額—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如果我們能把費用增加的話,那我們的利潤總額就減少,所得稅就會少交,企業成本就會減少。
而一般收入是比較穩定的,費用這一塊波動比較大,費用有成本,費用,稅金、工資,職工福利、工會經費、教育經費、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借款費用、業務招待費、廣告費、公益性捐贈等等。想要把利潤減少,就要讓費用增加。在會計工作中要堅持的一個原則,那就是你的這些費用必須和公司經營有關,並且費用的發票必須是合法的,不能出現白條抵庫,或者不合法的發票,方可作為企業的費用,如有白條抵庫,或者不合法的發票,年度所得稅彙算的時候,要補交25%的企業所得稅,同時要受到罰款,罰款的金額在50%——5倍之間。
我們在帳務處理中要注意稅法的一些規定,用合理方法來為企業避稅,這是企業的關鍵所在。
第九招秘訣——結帳
會計人員把整個月的帳做完後,要進行結帳,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怎麼結帳,以前是每一年結一次帳,每月做出報表就可以了,這種方法叫「報結」。而如今要求帳簿結帳,每個月都要把帳結了,才能做報表,這叫做「帳結」。
每月「結帳」後都要用單紅線隔開,而且要「本月合計」,單紅線就劃在「本月合計」欄的下面,到年度要「本年合計」或「本年累計」,在「本年合計」或「本年累計」下面劃兩條紅條平衡線,如果有餘額,在本年合計下面一行寫「結轉下年」只寫金額,金額與本年合計的餘額相同,在結轉下年下面劃兩條紅色平衡線,把帳頁沒寫完的空格欄劃單紅線,代表以下空白,當然寫以下空白也可以。這叫「關帳門」。
總帳和明細帳的結帳方式一樣,都要結帳。總帳與明細帳要對帳,總帳的餘額等於各對應明細帳餘額之和,報表要和各帳簿相符,帳和實物要相符,往來帳要和客戶、供應商對帳,並相符,如果對帳過程中發現有錯誤的話,就不能結帳,要找出原因,把帳對好,再結帳。
第十招秘訣——註銷
當一家企業要註銷時,應先到國稅、地稅註銷。只有國地稅註銷後,方可到工商局註銷,要到國地稅局拿註銷申請表,先註銷一般納稅人資格,國稅會派人到企業收回防偽稅控開票系統,並收回增值稅專用發票還沒開完的那部份。經申核通過後,然後在註銷企業。
註銷時要清算,註銷一般納稅人資格前要送財務報表,報表中的存貨如果還有金額,那這些存貨要補交增值稅後方可註銷。所以在註銷前要注意存貨是否有金額,而這些金額是否有含庫存商品等情況,儘量的讓存貨為零。
國稅註銷完後,到地稅註銷,地稅註銷完後,才到工商局註銷。如果是外資企業還要到別的部門辦理註銷手續。
學會計選中泰會計教育
搶座熱線:0534-7261917
QQ:790874877
QQ諮詢群:194015347
微信:liangzi790874877
公眾號:「禹城市中泰會計服務有限公司」
網址:zhongtai.wdks.wang
投訴、建議、意見:15965900588
中泰會計培訓教育與您一起
期待您成功的時刻
中泰會計培訓教育,為您的會計職業生涯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