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經營會計報表的出現,解決了「企業家如何一目了然地掌握經營實際」、「如何通過量化的數據來貫徹經營者意志」的世界性難題。
稻盛和夫先生曾說過,經營無非就是解決如何擴大銷售額、如何減少費用的問題,一點都不難。日本京瓷公司和KDDI都是按照「銷售最大化、經費最小化」這條異常簡單的原則運營整個企業,這是它們持續幾十年保持高利潤的原因所在。
在傳統的財務會計報表中,企業管理者無法一個人在這些繁多的數據中,看到企業哪一項業務能夠保持盈利,哪一項業務正處於虧損狀態,哪一項業務需要發展壯大,哪一項業務必須控制收縮並立即制定相應的對策,但是阿米巴經營會計真正利用這些數據,讓企業內部所有的員工都時刻盯著數據的變化,並把數據時刻運用到工作流程中,形成高效易懂的阿米巴經營報表,運用大數據將企業做大做強做久。
阿米巴經營會計報表與傳統的財務會計報表的區別,主要有如下幾點:
傳統財務會計報表用於向公司的利害關係人報告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績,一般服務和提供財務數據的對象是股東或最高經營者。而阿米巴經營會計報表的數據提供對象是企業中有巴經營行為的人。
阿米巴經營會計報表最大的作用,不在於阿米巴報表核算數據有多麼準確,而關鍵是阿米巴報表的製作者是巴長,或者是巴長指定的成員。阿米巴經營會計報表可以激發巴長及其成員的經營意識,及時反映阿米巴經營狀況。
傳統財務會計報表一般是事後計算,一般以月度、季度或年度為周期,是對過去一個較長周期的財務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而阿米巴經營報表則及時反映經營狀況,一般是月報,最好能做到每周一報。阿米巴經營會計報表以天、周、月、季、年為周期,對短期內的經營狀況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為經營者提供經營決策依據。
傳統財務會計嚴格按照企業會計原則、財務報表規則、商法、稅法等進行科目設計;經營會計則根據企業的業務種類和規模、企業組織、主要產品、區域以及不同項目而建立能獨立核算各單元收入、成本等體系,並能核算出阿米巴單元的單位時間附加值。
傳統的財務會計報表主要是核算,很少核算之後再去做預提,而阿米巴經營會計報表經常會有「預計」和「預提」這兩項,最後才進行核算。
(1)預計。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某家公司的生產阿米巴製作阿米巴經營會計報表,假如是一周一報,由於這個月的水電費預計為2000元,所以這2000元就要分為4周,1周就是500元,在阿米巴經營會計報表裡面的目標就是500元。那500元是阿米巴預計的,然後真正發生的水電費事後再統計。
(2)預提。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某家公司的一個阿米巴,每一年的外部質量損失成本相當於營業額的萬分之一,加入這個阿米巴實現的1億元的營業額,那就可以預提10000元。10000元到底發生在哪一天呢?哪一天會有退貨呢?這是無法確定的。
阿米巴只能把10000元分配到12個月,然後每個月阿米巴要做周報,就分成4周,就把這10000元的外部質量損失成本預提出來放到了每一周,儘管這一周沒有發生客戶退貨。
那為什麼要預提呢?如果阿米巴不預提,不預計,等事後再去統計,這就失去了阿米巴經營會計報表的最大價值,就是及時反映經營狀況,促使巴長和巴員及時調整經營策略。
柏明頓阿米巴落地方案班 最新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