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如何選購固態硬碟?小白必看的選購指南,附品牌對比分析

2021-02-08 螢火蟲測評薈

2020如何選購固態硬碟?小白必看的選購指南,附各大品牌高性價比固態硬碟對比分析

本文更新日期:2020.9.30,篇幅較長,請提前收藏關注

目錄

前言

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區別

固態硬碟的分類

固態硬碟的重要組成部分

十大高性價比固態硬碟

 

大家好,桌上型電腦這一塊內容我也許久沒更新了,之前寫過組裝機,也寫過顯示器,顯卡、處理器等等,在這裡就不贅述了,具體的可以翻回我之前的專欄看看,每天學習一點,不是壞事

這次來聊聊固態硬碟那些事,希望能夠借著這篇文章為更多的小白指條明路

前言

我剛入大學那會兒,即將擁有自己的第一臺電腦那當時的內心是激動無比。但是純小白的我被網上那些眼花繚亂的高科技產品徹底整懵了,當時就去了線下的聯想店,想著:聯想應該不錯的,當時就覺得,嗯!這把穩了!尤其是在售貨員的講解下,我掏錢的動作更加堅定了。

沒想到我還是高興的太早了,當時我的電腦是機械硬碟,每次打遊戲室友恨不得要把我抬出去,真的是加載的時間都可以擼個串了。然後去聯想實體店換了一個固態硬碟,你沒聽錯,實體店~老闆:今天又能加雞腿了,然後順勢給我換上了SATA固態。真的是相當漂亮的一波操作!當然後續我也是換上了M.2接口的固態,中間過程亦是相當坎坷,羞恥經歷就不多說了。

附:不是所有的電腦都是支持M.2固態硬碟的,要看主板的接口是否支持。M.2隻是接口的概念,NVMe才是傳輸速度的關鍵

 

回歸主題

1.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區別

·        機械硬碟本質是電磁存儲,機械硬碟很怕摔,機械讀寫速度比固態慢,機械硬碟運行有 噪音,機械硬碟價格便宜,相對於固態硬碟,機械硬碟壽命更長。

·        固態硬碟則是半導體存儲,固態硬碟相對來說更抗震些,固態讀寫速度比機械快,固態硬碟的功耗比機械硬碟低,固態硬碟沒有噪音,固態硬碟的重量比機械硬碟輕。

2.固態硬碟的分類

常見的固態硬碟有兩種,根據固態硬碟的接口可以分為

·        SATA接口固態硬碟

·        M.2接口固態硬碟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總線方式:分為SATA3 和PCI-E。

採用SATA3方式的和採用SATA3接口的固態硬碟類似,速度相當,屬於固態硬碟中速度最慢的。採用PCI-E總線固態硬碟, 不是臺式機上的PCI-E的接口,目前PCI-E接口表示為PCI-E 3×4 ,總線寬度大32Gbps,實際傳輸速率超過1000 MB/s.

SATA固態跑的是SATA3通道

而M.2接口的又分Sata協議和NVMe協議

NVMe協議

同樣是使用的PCIE×4總線的固態硬碟,也分速度快慢,沒有NVME協議的固態硬碟速度在1500MB/S 有NVME協議的固態硬碟速度可以高達3000MB/S。採用PCI-E線的SSD通常帶有NVMe,NVMe的優點在於更低的延時,更高的傳輸速率,更低的功耗控制。採用M.2接口支持PCI-E3×4的SSD速率可達1000 MB/s,如果在支持NVMe協議,速率將突破2000 M/s.

支持NVMe協議的一定是支持PCI-E3×4的SSD,但支持PCI-E3×4的SSD不一定支持NVMe協議。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升級老電腦或者買中高檔配置以下的電腦,都買SATA3接口的固態硬碟就行了,而高檔配置(主機5000元以上),建議選擇:M.2接口+NVME協議的固態硬碟。

3.固態硬碟的重要組成部分

固態硬碟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主控、快閃記憶體顆粒、緩存,緩存根據產品定位可有可無,所以其實最重要的就是主控和快閃記憶體顆粒

主控:

·        主控相當於電腦的CPU,其通過固件對固態硬碟進行管理,所以主控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了固態硬碟整體的性能表現。固態硬碟就是由主控晶片,快閃記憶體顆粒和緩存單元、固件組合起來的一塊電子集成板。在這三大件中,成本最高的是快閃記憶體顆粒,技術含量以及核心技術最優的則是主控。

1.主控的作用:

·        調度數據在各個快閃記憶體晶片上的負荷,讓所有的快閃記憶體顆粒都能夠在一定負荷下正常工作,協調和維護不同區塊顆粒的協作。

·        承擔了整個數據中轉,連接快閃記憶體晶片和外部SATA接口。

·        啟動運行固件算法,督促固件完成內部各項指令。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2.主控品牌:

主控晶片的技術門檻較高,所以主控品牌比較少,目前主流主控品牌有慧榮、群聯、Marvell、三星、瑞昱、英特爾、東芝(鎧俠)

·        三星:作為全球頂尖的,擁有半導體設計、加工、製造、生產、銷售等完整生態鏈的半導體企業,在固態硬碟的主控晶片領域,佔據著主要陣地,並創造性地研發出基於三星自家固件的一系列主控晶片。

·        英特爾:intel一直是大家心中「穩定可靠」的最佳之選,最大特點就是可靠性高,目前主流型號是545S和760P系列,均提供五年質保。

·        東芝:東芝存儲公司從10月起更名為Kioxia,中文名稱「鎧俠」。據分析,東芝由於受到核電業務拖累,不得已把手裡最有競爭力的快閃記憶體業務分拆為東芝存儲公司,並將其近一半股份出售給美國貝恩資本。不過還好只是換了個牌子,其品質還是東芝,美女西施無論怎麼改名,也不會影響她的魅力。

·        慧榮:慧榮是臺灣主控公司,其主控成本低廉,受到很多國產SSD的歡迎,涉及廠家包括但不限於:浦科特、七彩虹、影馳、臺電、光威、銘瑄等。以不錯的性能和低廉的價格為主要特點,整體較為平衡

·        群聯:也是臺灣的,從優盤主控設計開始,一直到固態硬碟主控,群聯設計的主控晶片以良好的性價比著稱。

·        MarvellMarvell隸屬於高端系列,現在應用在浦科特、閃迪、英睿達固態硬碟中。技術實力雄厚,主控質量穩定,但是價格也比較昂貴。用過Marvell主控的消費者都稱讚其性能及穩定性

·        瑞昱:同樣是臺灣系品牌,是一家新晉主控品牌,七彩虹部分SSD採用瑞昱主控方案。

 

·        西數/閃迪

閃迪:SanDisk (閃迪)是全球最大的閃速數據存儲卡產品供應商

西數:在2015年,西數以190億美元收購閃迪全部股份。目前西數和閃迪這兩個品牌都有售,其中西數的綠盤和閃迪加強版價格比較實惠。

·        影馳:成立於1994年,屬於香港嘉威科技,著名顯卡品牌,固態硬碟銷量銷售排名前5

·        金士頓:金士頓是全球最大的獨立內存產品製造商,在2016年是全球第四大固態硬碟製造商,金士頓雖然沒有快閃記憶體工廠,但可以採購晶圓,然後自行切割和封裝。

·        海康威視:海康威視是國內監控領域的領頭羊,殺入固態硬碟領域屬於是跨界。但是跨界容易出性價比黑馬

快閃記憶體顆粒

簡單來說顆粒就是固態硬碟存儲數據的東西,固態硬碟的分類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從其質量上區分(白片、黑片、原片)一個是從技術上區分(SLCMLCTLC等顆粒),我們先來講講技術上分類的顆粒。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        SLC(單層存儲單元)Single-Level Cell,即1bit/cell,利用正、負兩種電荷,一個浮動柵存儲1個bit的信息,寫入數據的時候電壓變化區間小。約10萬次擦寫壽命。速度快,壽命長,價格貴(約MLC 3倍以上的價格)。多用於企業級高端產品

·        MLC(雙層存儲單元) Multi-Level Cell,2bit/cell,使用高低電壓的而不同構建的雙層電子結構,約3000-5000次擦寫壽命。速度一般,壽命一般,價格一般。多用於家用級高端產品

·        TLC(三層存儲單元)Trinary-Level Cell,是MLC快閃記憶體延伸,TLC達到3bit/cell,由於存儲密度較高,所以容量理論上是MLC的1.5倍,理論擦寫次數在1000-3000次不等。速度慢,壽命短,價格便宜。是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快閃記憶體顆粒。

·        QLC(四層存儲單元)Quad-Level Cell,四層式存儲單元,QLC快閃記憶體顆粒擁有比TLC更高的存儲密度,理論擦寫次數僅150次。容量更大,壽命更短,速度更慢,價格更便宜。

講完技術上的分類,我們再來講講質量上的分類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按照質量好壞的分類,就是大家時長討論的原廠顆粒或者是白片、黑片之類的。SSD中的快閃記憶體顆粒NAND/3D NAND FLASH,這裡面有一個簡單的流程,生產晶圓-晶圓測試-晶圓切割-Good die封裝-測試-處理,而黑片、白片、原片,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步產生的

1、原片:即原廠自己生產並封裝出來的NAND晶片,目前能自己生產並封裝NAND晶片的大致有Intel、鎂du光、三星、海力士、東芝等幾個品牌;是最好的片,一般用於高端硬碟和伺服器存儲,同樣,價格也是非常的貴

2、白片:由於產能的原因,原廠也會直接向品牌商出售Wafer(晶圓),然後由品牌商自行尋找封裝廠封裝,這種情況下通常不會在NAND晶片上打上標識(不完全是),這就是所謂的白片;是原片切割剩下的次品,優點在於價格平民,缺點是壽命相對於比較短(不過用個5年8年也不成問題,普通用戶夠用)

3、黑片:完全由ink Die封裝出來的NAND晶片。相當於廢品,價格非常低廉,壽命也是比較短,存儲的資料非常容易丟失,某寶上十幾塊的U盤基本都是這種,質量全憑運氣。

緩存

緩存主要分為兩種:DDR和Slc-cache

DDR傳統的DDR緩存,它的速度和內存條差不多快,作用是,如果硬碟某個時間寫入量太大,比較繁忙的時候作為臨時的存儲介質。

Slc-cache即SLC緩存,因為大多數是TLC的硬碟,所以優先使用SLC緩存,模擬SLC顆粒進行工作。所以在傳輸大文件的時候,會有明顯的掉速現象。

 

固態硬碟是很難做成天梯圖的,因為受主控、快閃記憶體顆粒、固件、可靠性、穩定性、緩存速度、使用壽命、質保等等因素制約,且使用環境對性能的側重點也不同,所以這裡就放幾張硬碟排榜表做參考,數據來源中關村(排名過長,只取前一部分)


那麼看到這裡相信對於固態硬碟肯定有了大部分的認知了,接下來就推薦十大高性價比固態硬碟(排名不分先後)

1.三星

推薦型號:三星 970 EVO Plus

SATA固態:三星 860 EVO SATA3

三星SATA固態的經典型號,擁有良好的口碑

簡評:具有生產快閃記憶體和主控的固態硬碟廠商,全球只有6家:三星、東芝、西數(閃迪)、美光、SK海力士和intel,其中三星市場份額第一。但是三星的性價比不是很高,越是頂級型號的性價比就越低。所以這裡推薦性價比比較高的970 EVO系列。

2.影馳

推薦型號:影馳 名人堂hof pro m.2 SSD pcie4.0

在中關村綜合排名中穩居第一,超過了三星970 EVO,性能優秀,性價比超高

簡評:影馳、七彩虹、臺電、金泰克等品牌雖然沒有固態硬碟的核心技術,但憑藉價格優勢,國內銷量比三星還大。一般在重要的辦公設計主機裡,建議最好搭配intel、三星、西數等一線品牌固態硬碟。在普通遊戲娛樂主機裡,選二線牌子划算。

3.威騰電子(WD/ 閃迪(Sandisk

推薦型號:威騰電子 Blue SN550

推薦型號:威騰電子 BLACK SN750

簡評:2015年西數收購了閃迪,於2016年市場份額躍居第二位。西數固態有綠、藍、黑三種,定位分別為低、中、高。從實體店數據看,綠盤更受歡迎,更多的用戶並不在意跑分,更看重WD的牌子。同檔次的M.2和SATA3實測跑分差距肯定大,但實際感覺並不明顯

4.鎧俠(原東芝)

推薦型號:鎧俠 RC10系列(原東芝RC500系列)

這個型號是和威騰電子 Blue SN550 做競品的,性能、價格都極為接近、建議512選RC10,1T選SN550.

SATA推薦型號:東芝 TR200系列 現已更名鎧俠

簡評:東芝存儲從10月起更名為Kioxia,中文名稱「鎧俠」。還好只是換了個牌子,其品質還是東芝,美女西施無論怎麼改名,也不會影響她的魅力。

5.海康威視

推薦型號:海康威視 C2000 Pro

簡評:性價比黑馬,筆者在用型號,C2000PRO和HP EX950的主控和緩存相同,快閃記憶體還要好些,為紫光的原廠3D-TLC NAND顆粒,512GB的讀寫達到3100/2100MB/秒,性能和HP EX950相似,但價格便宜不少,而且還提供十年質保。

6.金士頓

推薦型號:金士頓 A400系列

簡評:內存NO1品牌,依靠精準的定價、成熟的渠道和內存領域累積的口碑,取得了銷量的奇蹟,根據相關統計,2020年4月國內出貨量,金士頓排在第一位。

7.

 

推薦型號:惠普 EX950

簡評:取代了EX920的SM2262主控,提升了性能。EX950使用與EX920相同的64層3D TLC NAND,稱寫入速度改進,1TB模型的順序寫入改進超過60%,隨機寫入速度提高近50%。

8.英特爾

推薦型號:英特爾 760P

簡評:採用intel原廠64層3D堆棧快閃記憶體。取代著名的600P,256GB這個容量的版本性能和西數黑盤3D近似,參數上有細微的區別,各有勝負

9.威剛

推薦型號:威剛 SP580

簡評:威剛以內存起家,做快閃記憶體名正言順。SP580是入門系列讀寫520/450MB/秒在SATA3裡也不算低,跌破200的價格,大品牌雜牌價。

10.浦科特

推薦型號:浦科特 M9PeG

簡評:浦科特的固態硬碟在業界一直以性能穩定而出名,在M9Pe系列中一共三款,其固態本質並沒有什麼區別,是通過散熱片和安裝方式來進行區分。

其中M9Pe GN是無散熱、M.2接口適合超薄本;

M9Pe G有輕型散熱、M.2接口適合臺式機或者遊戲本;

還有一款是M9Pe Y 有重型散熱、支持RGB、PCI-E3.0X4接口,適合高端DIY玩家、RGB愛好者。

本期關於固態硬碟的選購分析及介紹就到這裡,以上內容如有錯誤,請在留言區指出,謝謝!更多電腦信息可以去看我的專欄,固態硬碟具體信息,「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如何選購桌上型電腦硬碟?小白裝機選購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知識指南
    目前組裝電腦在選擇硬碟上,可選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以及混合硬碟三種類型,由於混合硬碟比較冷門,選擇人群較少,所以本文只針對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展開話題,兩者可以說各有千秋,互有利弊。那麼如何選購桌上型電腦硬碟?下面裝機之家分享一下小白裝機選購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知識指南,更好的學習硬碟知識,做到真正理解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以及混合硬碟,才能在選購硬碟上沒有任何疑惑。
  • 科服乾貨丨固態硬碟選購指南
    相信大家已經明白了固態硬碟有哪些好處,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買一塊固態硬碟好好爽一把呢?那麼如何選購一款固態硬碟呢,不同的固態硬碟又如何進行對比呢?確定接口和協議,現在的固態硬碟接口主要分為SATA、mSATA、M.2 B key ngff(SATA協議)、M.2 M key(NVME協議)、PCIE以及U.2(多數在伺服器上使用)。在選購固態硬碟之前,應該確認你的設備有沒有相應的接口和協議。具體的支持信息可以訪問各大主板官網,和筆記本廠商的官網。儘量選擇原廠顆粒。
  • 如何選擇合適的固態硬碟,2019年固態硬碟選購指南
    固態硬碟SSD選擇快速指南硬碟接口:由於目前固態硬碟比較常見是接口是M2、PCI-E和SATA接口,所以在購買固態硬碟之前要搞清楚你的電腦主板有沒有對應的當然如果條件容許,選擇1TB的固態硬碟也是很不錯的選擇。SATA接口固態硬碟:SATA接口固態硬碟價格低,但是性能差不少,適合追求性價比用戶。追求性能的用戶不建議選擇SATA接口固態硬碟,建議選擇支持NVME的固態硬碟。任何固態硬碟都比機械硬碟好:即使是最差的固態硬碟也比固態硬碟的性能強幾倍。但是機械硬碟的容量具有優勢,對於有容量需求的,可以裝備機械硬碟用做倉庫盤。
  • SSD固態硬碟怎麼選購?
    不過不是所有的固態硬碟都可以帶來極佳體驗,用戶在選購的時候,也需要特別注意,以下筆者為大家羅列一些固態硬碟選購的時候,應該要看的一些方面。  一、容量  目前固態硬碟的容量普遍相對較小,大家最常見的有64GB、120GB、128GB、256GB以及512GB等等,相比機械硬碟普遍要小不少。
  • 小白必看:固態硬碟選購指南
    查看筆記本是否支持AHCI,可在BIOS的『SATA Mode』中找到;然後看一下處理器的單核性能如何,因為單核性能太弱的話,會直接影響到SSD在4K讀寫方面的表現。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與第一代酷睿i系列處理器比較一下,如果在其之前就果斷放棄吧。還有最後一點比較有爭議,就是硬碟接口。建議SATA3接口的筆記本升級,SATA2接口可以升級但性能可能不如SATA3。
  • [電腦升級]固態硬碟 SSD選購指南
    硬碟目前大致分為兩種:機械硬碟固態硬碟一般舊電腦中使用的都是機械硬碟,容量很大。但是速度比較慢。而固態硬碟的容量比較小,但是速度非常快,快到什麼程度呢?這裡引用知乎上的提問:使用者的回答:機械硬碟的是利用磁頭轉動來存儲和讀取數據的,而固態硬碟是從FLASH晶片中直接讀取(帶緩存的則是從緩存中讀取)因而速度變快了很多。而且,固態硬碟比機械硬碟要耐摔,耐震動。(當然,不要故意去摔它)從價格方面,固態硬碟的價格是機械硬碟的好多倍。
  • 硬碟選購
    自己組裝電腦不難,但是選購配件就需要多點硬體知識才可以組裝出一臺兼容性好在日常使用中相對穩定的電腦,今天讓大家了解一下硬碟知識,該如何挑選合適的硬碟
  • 固態硬碟SSD選購技巧
    隨著固態硬碟的普及,市面上湧現出不少白菜價的產品,市場繁榮對於行業而言的確是好事,好處是選擇多了,然而卻難倒了許多選配固態硬碟的普通用戶
  • 新手如何買筆記本電腦 2018筆記本電腦選購知識指南
    那麼,買筆記本電腦主要看什麼,新手如何買筆記本電腦呢?今天「電腦百事網」帶來了一期詳細的筆記本電腦選購指南,從筆記本劃分、選購指標、預算和需求等方面,由潛入深教小白同學選購筆記本電腦。AMD筆記本顯卡命名規則4、硬碟筆記本硬碟常用有機械硬碟、固態硬碟以及機械+固態雙硬碟三種配置方式。同價位下,機械硬碟能夠獲得比固態硬碟更大的硬碟容量。
  • 選購指南 | 大一新生如何選購筆記本電腦?
    筆記本硬碟我們一般關注容量和硬碟類型即可。容量比較容易理解,目前主流500G、1T、2T機械硬碟和128G,256G.512G等固態硬碟。在正常情況下,一個1T的硬碟在計算機下識別為931G左右。記得買的配置容量*0.9313即可得到實際計算機中識別的容量了。
  • 一文秒懂硬碟選購 機械硬碟、固態硬碟
    硬碟向來有以顏色區分產品線的傳統,最近東芝也發布了藍標的視頻記錄盤V300和綠標的監控硬碟S300。面對滿目琳琅的硬碟型號該如何選?
  • 從數據恢復角度出發,雙十一硬碟應該如何選購?
    那麼準備雙十一剁手硬碟的小夥伴你知道硬碟應該如何選購嗎?硬碟有價數據無價,哪些硬碟才是更安全的選擇呢?即便硬碟損毀、誤刪數據哪些硬碟更容易找回重要資料呢?為了節省大家時間,在第三節直接上乾貨,列出值得選購的硬碟列表,大家直接抄作業就好!不喜歡看理論的同學直接跳到第三節,選購硬碟即可。
  • 2020年5月筆記本電腦選購指南(持續更新)
    本指南為月更,有效期一個月,敬請知曉!鄭重聲明:本指南不坑爹,請放心!問:筆記本類型這麼多,我該如何選擇適合我的那一個?  答:依據自己的使用習慣和場景而定,每個人都有所不同。要搞清楚自己的真正需求,並且讓筆記本滿足這種需求,至少要達到最低需求。             (1)如果不玩遊戲,只用來辦公追劇,建議選購集顯輕薄本。
  • 新生攻略·筆記本電腦選購指南
    Hello艾薇巴蒂,園園又來了,今天園園給大家推出新生攻略第二期——筆記本電腦選購指南。
  • SSD固態硬碟如何選購,及使用誤區分享
    到了2020年,想必大家對於固態硬碟已經非常熟悉了。因為它的價格已經非常便宜,每個人都用的起了,所以不再是像幾年前那樣高高在上。
  • 2020——如何選購筆記本?
    比如被聯想收購之前的IBM筆記本的質量確實過硬,無論是散熱,系統硬碟保護或者筆記本鍵盤的設計,都不是一般的小公司都比的,即便聯想收購之後,原IBM體系的商務筆記本依舊質量相對可靠,而一些雜牌筆記本因為配置的主板、內存、顯卡質量較低比較容易出現藍屏故障,也有散熱不佳導致的筆記本卡死,更厲害的是垃圾電池,有出現燃燒。不過現在技術比較成熟了,對於較大的品牌而言,差別一般不大了。
  • 小姐姐教你如何選購硬碟!附各大品牌硬碟使用體驗!
    因為日常都在做視頻,所以硬碟算是我生活裡的剛需。也入手過不少的硬碟,今天就想來跟大家講講要怎麼樣去選購硬碟,以及如何去保護它們。- 如何選購硬碟 -我們可以看到同一個SEAGATE品牌,同樣是1T的容量移動機械硬碟和移動固態硬碟價格卻大不相同,而且是翻倍的走向。這就會帶給我們思考,那究竟什麼樣的移動硬碟才是適合我的呢!
  • 2020 年大學生高性價比筆記本電腦選購指南
    題圖:墨魚/知乎2020年大學生高性價比筆記本電腦選購指南
  • 2020年筆記本電腦選購指南
    最近在群裡有小夥伴問關於選購電腦的事,畢竟開學季又要到了。剛好蛋蛋現在又在3C公司工作,所以平時也需要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於是就準備寫一篇關於如何選購電腦的推文,希望對小夥伴們有幫助。本文略長,請耐心瀏覽。如果你不耐心的話,多看黑體字就完事了。
  • 如何選購電腦主板?小白裝機簡單易懂的電腦主板選購知識指南
    那麼我們要如何選購電腦主板?下面裝機之家分享一下小白裝機簡單易懂的電腦主板選購知識指南,有興趣的裝機用戶不妨來看看吧。主板和CPU一樣,也需要區分intel和AMD晶片,intel處理器只能搭配intel主板晶片,而AMD也不例外,AMD處理器只能搭配AMD主板晶片,對於小白用戶,我們先來從外觀來看看兩大平臺主板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