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合適的固態硬碟,2019年固態硬碟選購指南

2021-02-14 IT技術網

一旦使用了固態硬碟,就再也回不去了。從機械硬碟換成固態硬碟後,電腦性能提升十分明顯,用戶可以明顯感覺到前後的巨大差異。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雖然CPU每秒鐘可以運行幾十億個周期,但是它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等待硬碟為其提供數據。

就像我們在人類在處理信息的時候,雖然我們的大腦的處理速度很快,但是如果獲取信息的速度極慢,那麼這種情況下,再強大的大腦也無法發揮出其實力,而信息傳輸時延就是系統的短板,要提升系統性能就需要提升信息的傳輸時延和速度。

而傳統的機械硬碟反應特別遲鈍,因為它們的機械結構決定了其數據傳輸的時延相比固態硬碟要高很多,因此機械硬碟無法發揮出CPU的實力,更換成固態硬碟後就可以發揮出CPU的洪荒之力了,因此給你的電腦配備固態硬碟是很有必要的。

固態硬碟SSD選擇快速指南

硬碟接口:由於目前固態硬碟比較常見是接口是M2、PCI-E和SATA接口,所以在購買固態硬碟之前要搞清楚你的電腦主板有沒有對應的M2接口或者多於的PCI-E接口,如果沒有,可以選擇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

硬碟容量:不建議考慮容量低於256GB的固態硬碟,實際上目前500GB的固態硬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其在價格和容量之間提供了良好的平衡。當然如果條件容許,選擇1TB的固態硬碟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SATA接口固態硬碟:SATA接口固態硬碟價格低,但是性能差不少,適合追求性價比用戶。追求性能的用戶不建議選擇SATA接口固態硬碟,建議選擇支持NVME的固態硬碟。

任何固態硬碟都比機械硬碟好:即使是最差的固態硬碟也比固態硬碟的性能強幾倍。但是機械硬碟的容量具有優勢,對於有容量需求的,可以裝備機械硬碟用做倉庫盤。

固態硬碟預算

目前主流固態硬碟容量在120GB到2TB之間,其中120GB的固態硬碟價格是最便宜的,但是容量不夠大,會限制安裝軟體的數量,而且隨著固態硬碟使用空間的提升,也會影響到固態硬碟的速度,因此很多人購買120GB的固態主要就是用於系統盤。但是實際上目前基本上都是250GB起步了,而且考慮到接口數量問題,500GB是一個比較均衡的選擇

購買硬碟的時候,在確定了接口後,主要考慮的就是價格和品牌了,一線品牌的價格往往比較貴,但是其性能和售後方面會更有保障一些,而非一線的主要優勢就是價格了,目前固態硬碟大約是1塊錢1GB的價格,因此假設你要買個250GB的固態硬碟,那就準備250元的預算,當然隨著容量的提升,價格還可以降低,1TB的固態硬碟可能只需要700元左右就可以拿下了。

固態硬碟接口

固態硬碟主要有SATA、PCI-E和M2三種接口,另外還有不常見的U2接口和已經退役了的MSATA接口,考慮到二者的應用面很小,所以U2接口和MSATA接口就不介紹了。

SATA接口:目前市面上主要是2.5英寸的SATA接口固態硬碟,主要是為了兼容傳統的2.5英寸機械硬碟的電腦而推出,此類固態硬碟的優勢是兼容性強安裝也方便,目前大部分電腦都還保留SATA接口,但是缺點就是速度慢,性能差

PCI-E接口:這種接口的固態硬碟是為臺式機準備的,需要佔用一個PCIE x4或x16插槽,因此佔用的空間大,但是由於其可以佔用更大的空間,散熱性能設計方面可以設計的更優秀,而且其走的是PCI-E總線,因此其速度是最快的,性能是最好的,對於性能有極致追求的用戶建議選擇此類產品,當然價格也是最貴的

M.2接口:這種接口的特點是佔用的空間小,所以M2接口的固態硬碟已經成為超薄筆記本的標配接口,當然現在新的臺式機主板也具有此類接口,可以說M2接口的固態硬碟會是未來的主流。

目前大多數M.2固態硬碟都是寬22毫米,長80毫米,但是還有比這個更短的型號,主要是用在筆記本上面。我們可以通過其型號的四位或者五位數字來區分,其中前面兩個數字表示寬度,後面的幾位就表示長度,譬如2280就代表寬帶是22毫米,長度是80毫米。

此外M2接口的固態硬碟還分為支持NVME和不支持NVME的兩種,其中不支持NVME的就是走的SATA通道,其性能和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差不多,而支持NVME的M2固態硬碟,走的是PCI-E通道,其性能遠強於不支持NVME的M2固態硬碟,但是這個還需要主板接口也支持NVME才行,因此購買的時候要注意這個問題。

SSD容量選擇

固態硬碟的容量不僅僅只是一個容量問題,其還與性能和壽命有關係,容量越大,往往性能越強,壽命也越大,而且固態硬碟隨著使用空間的上升,其性能也會出現下降,因此固態硬碟容量的選擇原則是能大一個級別就大一個級別。

120GB級別:不推薦,容量低,性能也差,裝一個系統就差不多了。

250GB級別:推薦多硬碟用戶採用,如果只能裝一個硬碟,那當前的情況下,250GB的空間還是小了點,如果可以裝多個硬碟,可以搭載額外的硬碟來提升整體容量,而該固態硬碟不分區,就作為系統盤使用。

500GB級別:推薦,500GB的固態硬碟目前在價格和容量之間比較均衡,比較適合單硬碟用戶。

1TB級別:目前價格還是高了點,對於單硬碟用戶而言,1TB硬碟可以為大部分用戶提供提供足夠的空間,而且還可以兼顧部分影音媒體空間需求,隨著硬碟價格的持續下降,該容量的競爭力會越來越強。

2TB級別:如果你有很多大型媒體文件存儲的需求,或者希望在固態硬碟上安裝大量的大型遊戲,而且接口有限,還是可以選擇的。

4TB級:過於昂貴,土豪上,或者真的有工作需求。

總之,如果你是臺式機用戶,或者你的筆記本電腦還有額外的接口,選擇250GB的固態硬碟作為系統盤,然後添加額外的硬碟來當倉庫盤,這樣是一個比較均衡的選擇,可以提供不錯的性能體驗,而且保證了足夠的存儲空間。對於只有一個硬碟接口的用戶,建議最低選擇容量500GB的固態硬碟,1TB的固態硬碟也是可以考慮的。

功耗散熱

功耗問題對於臺式機而言不是關注的重點,對於筆記本會有一點影響,但是實際影響也有限,主要需要關心的還是散熱問題,而散熱主要是針對M2和PCI-E接口的固態硬碟來說的,因為目前這兩種接口的固態硬碟很多都是支持NVME的,其特點是速度很快,但是發熱也不低,而且高發熱會影響固態硬碟的性能,如果是筆記本用戶,高發熱還會影響到整個機器的散熱。

所以在購買的時候可以查詢一下相關信息,避免買到那種發熱過大的產品,特別是筆記本用戶需要注意,因為如果是臺式機,發熱量大,我們可以通過給固態硬碟安裝散熱片和周邊區域安放風扇來提升散熱性能,但是筆記本對於體積空間限制較多,無法用額外的手段散熱。

SSD控制器和NAND快閃記憶體

我們可以將控制器看成是固態硬碟的處理器,一線品牌的優勢往往就是採用高端的控制器材,並且自己研發固件,可以通過後續的固件升級來提升性能或者修復系統隱患。但是目前固態硬碟的控制器已經比較穩定了,所以這個地方並不是我們重點的關注對象,不過一般而言同等容量越貴的固態硬碟可能會採用更先進的控制器。

NAND快閃記憶體對於固態硬碟的性能影響佔比很大,對於固態採用的NAND快閃記憶體值得我們關注,當然實際上而言,目前市場上面提供的選擇並不會很多,目前主流市場大部分都是TLC快閃記憶體。

就快閃記憶體級別從高到低有,單層單元(SLC),多層單元(MLC),三層單元(TLC),四級單元(QLC),這些快閃記憶體就性能而言是下降的,而且壽命也是下降,但是成本也是下降的,所以同樣容量的固態硬碟,採用TLC的比MLC便宜不少。

所以對於性能和壽命有較高要求的用戶,建議購買MLC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當然SLC的也可以,但是其價格太貴了,不划算,對於普通用戶選擇主流的TLC就行了。

固態硬碟壽命

由於快閃記憶體有一個擦寫次數的限制,當達到最大次數後,該快閃記憶體就會壽終正寢,因此固態硬碟也存在一個壽命有限的問題。但是關於這一點廠家早就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廠家都有相關辦法來提升固態硬碟的壽命,所以我們不需要過於擔心壽命問題。

一般情況下,除非您將固態硬碟採用7X24模式進行不間斷的寫入和擦除,否則今天所有的固態硬碟至少可以使用5年以上。如果你不放心其壽命,可以通過購買更大容量的固態硬碟來提升使用壽命,或者購買MLC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固態硬碟,避免採用QLC的固態硬碟。

此外建議購買一線大品牌的產品,其質保和技術能力都可以確保硬碟的壽命更長久。當然對於大部分用戶硬碟壽命問題在今天其實已經不是一個需要特別在意的問題了,但是對於特別重要的數據,還是要養成備份數據的習慣,好的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Intel Optane怎麼樣?

目前Intel OptaneO的產品有3種,一種是緩存檔設計,其與現有的硬碟一起使用,可以加速當前的系統存儲性能。另外一種,像Optane 900p/ 905P是獨立的硬碟設計。還有一種像Intel 800p可作為緩存檔或者獨立硬碟(由於容量不大,更適合做緩存檔)。

Optane硬碟的性能很強勁,其具有很大的潛力,但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其缺點也比較明顯,容量低,價格高。如果你需要最強性能的固態硬碟,那麼英特爾Optane 905P是最好的選擇。

小結

相信通過本文,大家對固態硬碟會有一定的了解,關於如何選購固態硬碟也會有了一些思路,整體而言,選購SSD的時候需要關注接口,容量,性能這三個方面,然後根據自己的預算去進行合理的取捨和均衡,當然隨著SSD的發展,現在選擇SSD相比之前容易了很多,只要不貪便宜,做好相關的功課,買到自己心儀的產品並不是難事。

容量方面,單硬碟用戶,建議採用500GB容量的SSD;對於多硬碟用戶,可以選擇250GB容量SSD為系統盤,然後再新增大容量低價格的硬碟做倉庫盤。

接口性能方面,如果接口類型支持不是問題,追求大容量,選擇SATA接口的SSD,追求性能選擇PCI-E接口的SSD或者支持NVME的M2接口SSD。

https://www.pcxun.com/pc/hardware/diannaoyingjian/31819.html

相關焦點

  • 如何選購桌上型電腦硬碟?小白裝機選購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知識指南
    目前組裝電腦在選擇硬碟上,可選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以及混合硬碟三種類型,由於混合硬碟比較冷門,選擇人群較少,所以本文只針對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展開話題,兩者可以說各有千秋,互有利弊。那麼如何選購桌上型電腦硬碟?下面裝機之家分享一下小白裝機選購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知識指南,更好的學習硬碟知識,做到真正理解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以及混合硬碟,才能在選購硬碟上沒有任何疑惑。
  • 如何挑選一塊合適的固態硬碟?
    老電腦升級優先選擇升級什麼?在正常使用中最影響一臺機子壽命的硬體是什麼?沒錯!就是硬碟。而自7年前固態硬碟開始普及,主流機子都開始使用固態硬碟作為系統盤。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如何才能挑到一塊合適的固態硬碟。
  • 固態硬碟是什麼?如何選擇一塊固態硬碟?
    首先,什麼是固態硬碟?固態硬碟是Solid State Drives的直譯(以下簡稱SSD),由固態電子儲存晶片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由控制單元(即主控)和儲存晶片(FLASH晶片、DRAM晶片)組成。其速度快的優點受到廣大用戶的歡迎。
  • [電腦升級]固態硬碟 SSD選購指南
    如何鑑別固態硬碟的分類。固態硬碟從存儲類型分為三類:SLCMLCTLC根據快閃記憶體顆粒中單元存儲密度的差異,快閃記憶體又分為SLC、MLC及TLC三種類型。從質量和使用壽命來講,MLC>TLC從價格上來講,MLC>TLC當然,如果一般人正常使用的話(不是經常24小時開機下載之類的),即使是TLC,固態硬碟一般使用5年以上是完全沒問題的。SLC目前消費級市場上基本上已經見不到了,想買也不能買。目前市場上主流是TLC和MLC。而且TLC居多。講完了存儲類型,再講一下主控。
  • 如何選擇SSD固態硬碟,固態硬碟速度壽命與什麼有關?
    不過現在固態硬碟領域競爭相對複雜,許多小廠商利用消費者信息不對等的情況去欺騙消費者,讓消費者花大價錢買垃圾硬體,引發了不少的糾紛。那麼,作為普通的消費者,我們應當怎麼選購固態硬碟呢?有沒有什麼簡單方便的方法讓我們快速的了解固態硬碟的相關知識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固態硬碟的選購常識。
  • 科服乾貨丨固態硬碟選購指南
    相信大家已經明白了固態硬碟有哪些好處,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買一塊固態硬碟好好爽一把呢?那麼如何選購一款固態硬碟呢,不同的固態硬碟又如何進行對比呢?確定接口和協議,現在的固態硬碟接口主要分為SATA、mSATA、M.2 B key ngff(SATA協議)、M.2 M key(NVME協議)、PCIE以及U.2(多數在伺服器上使用)。在選購固態硬碟之前,應該確認你的設備有沒有相應的接口和協議。具體的支持信息可以訪問各大主板官網,和筆記本廠商的官網。儘量選擇原廠顆粒。
  • SSD固態硬碟怎麼選購?
    不過不是所有的固態硬碟都可以帶來極佳體驗,用戶在選購的時候,也需要特別注意,以下筆者為大家羅列一些固態硬碟選購的時候,應該要看的一些方面。  一、容量  目前固態硬碟的容量普遍相對較小,大家最常見的有64GB、120GB、128GB、256GB以及512GB等等,相比機械硬碟普遍要小不少。
  • 小白必看:固態硬碟選購指南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並不是說SSD插在電腦裡面能用就代表適合安裝,我們對適合安裝的定義是要發揮出SSD至少70%以上的性能,如果達不到這個比例的話,選購一臺新的筆記本可能更為合適。評估主要分為兩個層面,軟體層面和硬體層面。
  • ​2020如何選購固態硬碟?小白必看的選購指南,附品牌對比分析
    2020如何選購固態硬碟?
  • 固態硬碟選擇全攻略!
    但是,仍然有很多用戶在面對SSD的疑問或不了解,由於各種原因仍然不願意購買SSD,這次筆者將回答一些關於SSD小知識的問題,幫助您了解、選擇、使用SSD。為什麼要買固態硬碟這段話為什麼要寫目前,許多用戶對使用固態硬碟心存疑慮。在我看來,固態硬碟並不比機械硬碟差,除了價格昂貴。這是寫給那些仍然擔心ssd的人的。如果你知道並決定購買SSD,你可以忽略這一點。
  • 如何選擇?固態硬碟和普通硬碟的優缺點!
    固態硬碟已經大面積進入市場,不過目前主流裝機依然少不了選購傳統的機械硬碟則,而對於固態硬碟多數出現在高端配置裝機中,由於目前固態硬碟容量較小,價格高,因此導致目前主流用戶選用的少,不過隨著技術的發展,固態硬碟逐漸成為主流也是趨勢。下面我們來介紹下固態硬碟的好處以及固態硬碟和普通硬碟的區別。
  • 機械硬碟、固態硬碟、混合硬碟有什麼區別,該如何選擇?
    現在的裝機市場同時存在機械硬碟、固態硬碟、混合硬碟。那麼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裝機時該如何選擇呢?下面小編就講講關於硬碟的這些知識,希望對你幫助!一、機械硬碟(HDD)固態硬碟在接口的規範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碟一致。被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絡監控、網絡終端、電力、醫療、航空、導航設備等領域。固態硬碟這兩年也逐漸熱門起來。其實固態硬碟的起源還是比較早的,但是由於技術和成本的制約,直到近幾年固態硬碟才在普通消費市場慢慢成熟起來。
  • 一文秒懂硬碟選購 機械硬碟、固態硬碟
    硬碟向來有以顏色區分產品線的傳統,最近東芝也發布了藍標的視頻記錄盤V300和綠標的監控硬碟S300。面對滿目琳琅的硬碟型號該如何選?
  • 固態硬碟SSD選購技巧
    隨著固態硬碟的普及,市面上湧現出不少白菜價的產品,市場繁榮對於行業而言的確是好事,好處是選擇多了,然而卻難倒了許多選配固態硬碟的普通用戶
  • SSD固態硬碟如何選購,及使用誤區分享
    到了2020年,想必大家對於固態硬碟已經非常熟悉了。因為它的價格已經非常便宜,每個人都用的起了,所以不再是像幾年前那樣高高在上。
  • 哪家的固態硬碟比較好?固態硬碟選擇全攻略!
    但是仍有不少用戶面對固態硬碟持有懷疑或不解,由於種種原因至今仍遲遲不肯購買固態硬碟,這次筆者就為大家解答一些關於固態硬碟的小知識,幫你了解、挑選、使用固態硬碟。固態硬碟選擇全攻略(I)為什麼要買固態硬碟?   為什麼要寫這一段?因為目前很多用戶還對使用固態硬碟有疑慮。筆者認為,除了價格貴,固態硬碟相對機械硬碟是沒有任何不及的。
  • 選購適合你的固態硬碟 起飛吧騷年
    既然從固態硬碟說開,我就順便說說固態硬碟選購和使用上的那些事兒。就和所有電子產品一樣,固態硬碟也受著摩爾定律的主導,隨著市場的成熟和生產成本的降低,固態硬碟的單位價格也逐年下降,今天,為計算機配置一塊固態硬碟,也並非什麼奢侈的事情了。其實,固態硬碟在今天已經非常普及了,大家基本上都知道固態硬碟最大的優勢就是速度快。至於它的結構和工作原理--還是找度娘吧--裡面說得非常詳細。那麼我就從下面幾方面說說固態的事兒。
  • 如何選擇硬碟
    」都是存放在硬碟當中的,而市面上的硬碟又五花八門,接下來就來詳細講解如何選購自己的硬碟。把機械硬碟作為存儲盤,數據盤。這種搭配最為合理,如果對容量要求不大也可以單用一個固態硬碟。這樣的搭配會使使用體驗大幅提升。那應該如何選購優質的硬碟呢。
  • 機械硬碟、固態硬碟、混合硬碟該如何選擇?
    現在市面上主要有三種硬碟,機械硬碟、固態硬碟、混合硬碟,機械硬碟是最早出現的,固態硬碟這幾年比較流行的一種輕而快的存儲設備,那麼混合硬碟到底是什麼呢
  • 「乾貨」筆記本固態硬碟升級指南
    筆記本固態硬碟升級指南近越來越多的筆記本用戶發現一個問題運行速度越來越慢筆記本升級向來是一些玩家展現自己動手能力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