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面上主要有三種硬碟,機械硬碟、固態硬碟、混合硬碟,機械硬碟是最早出現的,固態硬碟這幾年比較流行的一種輕而快的存儲設備,那麼混合硬碟到底是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看看他們的優缺點吧!
傳統機械硬碟內部結構
機械硬碟(HDD)也就是我們平常經常提到的普通硬碟。目前絕大多數電腦還是使用的機械硬碟,機械硬碟的構造相當複雜,主要由:碟片,磁頭,碟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接口,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當然還有電路板和鋁製防護殼。機械硬碟中所有的碟片都裝在一個旋轉軸上,每張碟片之間是平行的,在每個碟片的存儲面上有一個磁頭,磁頭與碟片之間的距離比頭髮絲的直徑還小,所有的磁頭聯在一個磁頭控制器上,由磁頭控制器負責各個磁頭的運動。
固態硬碟內部結構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s),簡稱固盤,固態硬碟用固態電子存儲晶片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片、DRAM晶片)組成。固態硬碟在接口的規範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碟一致。被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絡監控、網絡終端、電力、醫療、航空、導航設備等領域。固態硬碟這兩年也逐漸熱門起來。其實固態硬碟的起源還是比較早的,但是由於技術和成本的制約,直到近幾年固態硬碟才在普通消費市場慢慢成熟起來。固態硬碟的結構相比機械硬碟就要簡單許多了,一塊電路板上集成了固態硬碟所有的重要元器件,快閃記憶體顆粒、主控晶片和緩存等。
混合硬碟電路板結構
混合硬碟顧名思義,就是機械硬碟與固態硬碟的結合體。主盤體和機械硬碟是一樣的,但是在電路板部分增加了SSD模塊和快閃記憶體顆粒。混合硬碟採用了容量較小的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常用常用文件,容量通常在8到16GB之間。而磁碟才是最為重要的存儲介質,快閃記憶體僅起到了緩衝作用,將更多的常用文件保存到快閃記憶體內減小尋道時間,提升效率。目前生產混合硬碟的廠商並不多,希捷和東芝最具代表力。
了解了機械硬碟HDD、固態硬碟SSD和混合硬碟SSHD這三者的基本結構之後,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三者各種的優缺點。
優點:容量大、價位低、壽命長
缺點:機械硬碟相比固態硬碟來講能耗高,並且在這三種硬碟中,機械硬碟的讀取速度是最慢的。而且由於自身結構的特點,易損性較高。現在的硬碟在工作時磁頭與磁碟碟片之間的距離小於0.01微米,可想而知在磁片高速轉動時,硬碟受到震動後碟片與磁頭之間難免會有真正的親密接觸,從而損壞磁碟碟片。所以,千萬不要在硬碟運行的過程中對硬碟進行強烈震動。
優點:讀寫速度在三者之中是最快的。而且由於固態硬碟的結構相比機械硬碟要簡單許多,只是一塊集成度較高的電路板,因此有非常不錯的抗震性能。固態硬碟的功耗上要低於傳統硬碟。由於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在重量方面更輕,與常規1.8英寸硬碟相比,重量輕至20-30克。
缺點:容量小、價格昂貴、壽命短。目前市場上的固態硬碟魚龍混雜,同樣容量的固態硬碟,其價格卻相差懸殊。
優點:混合硬碟結合了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優點,在性能上也是介於二者之間。價格來說也比較合理,目前一款1T容量的混合硬碟,售價約為600元。
缺點:結合了兩者優點的混合硬碟也繼承兩者的缺點,比如抗震性能差、單顆快閃記憶體顆粒導致擦寫次數收到了嚴重製約等,好在這顆快閃記憶體只記載常用文件,並且只是備份,而不是將文件完全的存儲到快閃記憶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