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華為,臺積電營收不降反增,產能依舊不足,劉德音果然沒吹牛

2021-02-15 哈尼說

華為與臺積電

一顆晶片的誕生需要經過設計、生產與封測三個過程,缺少了任何一個環節都無法製造出完整的晶片。其中相較於設計和封測而言,晶片生產顯得更加重要,因為它決定著晶片的性能和產能,如果設計好的晶片生產不出來,那麼無異於紙上談兵。

專門負責生產晶片的企業被稱之為代工廠,它們的主要業務就是接收各大晶片設計公司的訂單,然後向它們供應相關晶片產品。目前,全球的晶片製造市場基本上被五大代工廠給壟斷了,它們佔據了9成以上的份額,在整個行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這五大代工廠分別是臺積電、三星、英特爾、格芯和中芯國際,代表了晶片代工界的頂尖水平,備受各大科技公司青睞。尤其是臺積電,作為全球公認的第一大晶片代工廠,它每年接收到的訂單比另外四家加起來還要多,這份實力讓其它企業心服口服。

臺積電之所以能達到如此高度,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它掌握了最頂尖的晶片製造工藝技術,率先實現了7nm和5nm晶片的量產;其二在於臺積電的規模是所有代工廠中最大的,無論是產能還是效率都有保障,能夠更快更高效地完成客戶的訂單。

正是憑藉這兩點優勢,臺積電才能一直保持領先的地位,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被競爭對手超越。但進入到2020年之後,臺積電也開始遇到了一些麻煩,雖然技術和產能仍然維持在頂尖水準,但是卻失去了一個大客戶,那就是我們國內的華為公司。

臺積電和華為的合作由來已久,自從華為發展半導體事業以來,臺積電就一直承擔著為它代工晶片的重任。然而在2020年9月份,美國晶片規則正式生效,讓這種合作關係頃刻間就被掐斷了,原因是臺積電的業務離不開美國技術。

毫無疑問,這無論是對於華為還是對於臺積電而言,都是一個不利的局面。因為之前二者的合作往往能收穫到雙贏的結果,現在被迫終止了合作,自然會承受一定的損失。

劉德音果然沒吹牛

華為方面,沒有了臺積電的代工之後,海思就算設計好麒麟晶片,也無法實現量產;而臺積電方面,外界一致認為,失去了華為的訂單,臺積電的營收將會逐漸下降,畢竟華為在2019年就成為了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

不過,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對此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表示:臺積電不會因為華為而受到任何不利的影響,失去的訂單很快就會被其它客戶填滿。當時很多人都覺得劉德音是在說大話,因為華為的影響力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忽視的。

但是根據最新消息來看,沒了華為,臺積電營收不降反增,產能依舊不足,劉德音果然沒吹牛!

據了解,在規則生效之後,臺積電接收不到華為的訂單,然而它的營收卻並沒有明顯的下降,反而還上漲了不少。數據顯示,2020年9月份,臺積電僅一個月的營收就高達45.6億美元,同比增長了近25%,而且這種趨勢延續到了年底。

在2020年前11個月,臺積電的累計總營收達到了420億美元,其12月的營收也將超過46億美元。這樣一來,臺積電2020年的營收將會超過460億美元,創下新的紀錄,這份成績足以證明華為對臺積電的影響並不很大,劉德音也不是在吹牛。

寫在最後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臺積電的營收仍然在穩步增長,但是它卻失去了部分口碑。因為華為是國產科技公司的代表,臺積電拒絕它自然會引起國人的爭議和不滿,如果後續臺積電堅持不向華為供貨,那麼它的名聲可能會繼續下降,這點也是非常重要的。

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和轉發。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為您推薦--

俄羅斯傳來好消息,華為彎道超車或將成功,任正非太有智慧了

拼多多「讓奮鬥變了味「!華為任正非:奮鬥目的,是為過幸福生活

繞過光刻機,華為入局光子晶片?清醒點!石墨烯晶圓還在實驗室!

相關焦點

  • 失去華為後,臺積電營收不降反增?劉德音果然沒吹牛
    ,但是依舊也受到了影響,失去了第二大客戶,那麼對臺積電的發展是否會造成影響?雖然臺積電在技術上確實有著領先的地位,但是公開表示即便失去了這巨大的訂單量也會有替補人員,不免顯得有點傲嬌了,對此有人持懷疑的態度,甚至認為劉德音是在吹牛。
  • 臺積電傳來消息,劉德音果然沒吹牛
    在此之前,臺積電5nm的客戶一共有兩個,分別是蘋果和華為。但由於受到美國晶片規則的影響,後續臺積電可能無法順利給華為代工5nm和其餘晶片。這也意味著臺積電失去了第二大客戶訂單。華為每年千億臺手機出貨,這麼大的出貨量,背後是更加龐大的晶片生產供應鏈。難道臺積電的營收就沒有損失嗎?事實上,蘋果對5nm的需求讓臺積電產能滿載。
  • 失去華為的臺積電,營收暴漲 25.2%!果然還是被網友猜對了!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註失去華為後的臺積電營收不僅沒有縮水,反而是暴漲。當老美一紙禁令下來之後,人們都將目光放在了臺積電身上,但是就算是臺積電擁有世界上最先進位程工藝,擁有足夠的市場份額,在老美禁令之下,也無力於華為了。
  • 臺積電產能不足有多嚴重?
    作為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晶圓代工廠,臺積電也有幸福的煩惱——產能不足,先是7nm產能供不應求,5nm產能也被預定了,現在就連前兩代的工藝也面臨缺貨了,16/12nm產能的交付期也延長了。據供應鏈的消息稱,臺積電日前發布通知,由於需求大漲,其16nm工藝也出現了產能不足的問題,導致交付期拉長一倍,客戶要是下單的話需要提早預訂。
  • 臺積電開始行動,劉德音果然說到做到
    劉德音發話而事實也的確是如此,在英飛凌公開表態華為之後,9月23日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也正式對外公開表態了。當天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發話表示,在美國限制全球多家供應商對華為供貨的情況之下,只會導致這些供貨商失去重要買家華為,從而增加這些供貨商的發展成本。
  • 失去華為,臺積電的業績為何不降反升?
    在臺積電的年銷量中,華為佔14%,僅次於蘋果。 然而,在最近的一系列消息中,對汽車行業而言,都並不樂觀。 01 失去華為之後,臺積電的業績,居然不降反增。 1月14日,臺積電發布第四季度財報。
  • 臺積電:不希望失去華為訂單,但會迅速完成替代!
    這也意味著臺積電在美國給出的120天緩衝期之後,也就是從9月下旬開始,臺積電將無法為華為代工晶片。作為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華為佔據了臺積電約14%的營收,如果丟失華為這個大客戶,那麼必然會對臺積電後續的業績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在此次的股東大會上,就有記者提問到,「美方禁令生效後,臺積電能否彌補華為的訂單缺口?」對此,劉德音表示,「我們不希望這樣的情況發生。」
  • 【熱點】劉德音、魏哲家談展望對臺積電前景充滿興奮,兩掌門去年年薪逾上漲44%;臺積電宣布下屆董事候選人名單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卸任
    受惠客戶對臺積領先業界的5奈米及7奈米技術的強勁需求,臺積營收連續11年締造歷史新高紀錄,去年營收以美元計算,年增31.4%,而全球半導體產業較前一年成長約10%。劉德音與魏哲家指出,去年在5G及高效能運算(HPC)應用產業大趨勢驅動下,使半導體晶片內含量得到提升,臺積將當年度資本支出增加至172億美元。
  • 臺積電、聯華電子提高產能,胡偉武沒說錯
    臺積電、聯華電子 28nm 工藝需求暴漲!目前而言,全球範圍內出現不同程度的缺芯,再加上不少代工廠出現了失火、爆炸等"突發事件",導致了晶片產能更加吃緊,而就在這時,臺積電和聯華電子傳出了不一樣的聲音。
  • 【趨勢】華為增訂單 臺灣PA族群吃補;劉德音談晶圓報廢案 螺絲沒松;英特爾關閉PC計算卡項目
    1.華為增訂單 臺灣PA族群吃補;美中貿易戰開打超過一年,華為成美國箭靶,為避免手機射頻產品有斷貨風險,其積極布局供應鏈以因應日增的市佔率,臺廠PA族群龍頭穩懋及上遊磊晶廠全新則獲活水,市場預期營運表現可望走出谷底,激勵股價大幅彈升, 並帶動整體族群行情回溫。
  •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即使失去整個大陸市場,訂單也能立刻補上!
    大家都知道由於華為近幾年在5G技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而作為科技界一哥的美國卻看不下去了,他們接連發布了兩條禁令以打擊華為,華為在收到這個最嚴訂單之前,就已經向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企業臺積電下了超過七億美元的訂單,據有關媒體報導,臺積電在今年6月份的營收同比上漲40%,很多人都認為這是臺積電依靠華為這個大客戶給創造的巨大收益,然而臺積電的董事長劉德音卻說即使沒有大陸市場的訂單,臺積電依然可以保持收益的增長
  • 晶圓代工產能熱翻天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2020年齊創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臺積電第4季與全年營收創新高,也符合財測,但低於市場所期望應有飛越財測的表現。另外,聯電、世界先進亦受惠大單不斷湧入,產能幾近滿載,2020全年業績也寫下新高。儘管9月中後華為訂單歸零,然臺積電第4季受惠蘋果(Apple)iPhone 12、M1版MacBook Air/Pro與iPad Air等新品接力拉貨,超微、聯發科等客戶也持續追加產能,12月營收雖較11月減少6%,但仍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13.6%,推升第4季營收達3,615.33億元,季增1.43%,全年營收達1.33兆元,較2019年大增25.2%,單季與全年均再創歷史新高。
  •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大陸市場不算什麼,我們不缺訂單
    很少有公司能與臺積電競爭,因為他們都知道和它進行競爭不可能出現兩敗俱傷的後果,可能是自己的企業當場就直接倒閉了。中國大陸的中芯國際和韓國的三星都希望超過臺積電,但最後還是輸給了它。在收到禁令之前,華為向TSMC訂購了7億美元。據相關報導,TSMC 6月份的收入同比增長40%。許多人認為TSMC是依靠著華為才有了他之後的發展,然而,TSMC董事長表示,沒有內地市場,它可以迅速彌補自身的不足。
  • 臺積電5月營收達804.37億元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今日公布5月營收,達804.37億元,月增7.7%,年減0.7%,受惠客戶拉貨升溫帶動,營收重回800億元以上,創今年新高,不過根據臺積電財測,6月營收料將向下修正,但第3季隨著美系客戶新機上市,營運將迎來旺季。
  • 臺積電多出產能救援 聯發科缺貨警報3Q解除;臺積電拼製程 研發支出/工程師總數創新高
    近期聯發科高層釋出第3季營運展望依舊審慎樂觀,主要系因晶片缺貨問題可望獲得解決,聯發科4合1無線連結晶片缺貨壓力,主要是由於臺灣南部強震,影響臺積電南科廠出貨,雖然臺積電持續趕貨,以緩和客戶追單壓力,但大陸及新興國家中、低端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反彈,讓聯發科再次出現中、低階手機晶片解決方案供貨不及情況。
  • 臺積電果然還是留了「後手」,華為實在太重要,美國或白高興一場
    數據顯示,僅在2019年,華為就向臺積電貢獻了361億元的營收,佔比14%,僅次於蘋果,但速度比蘋果快。也就是說,如果美國實施新禁令,臺積電可能就無法給華為代工生產晶片,臺積電損失很大。近日,在股東大會上,臺積電正式就美國修改禁令表態,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我們不希望發生。意思是說,臺積電不希望美國禁止臺積電代工生產華為晶片。
  • 臺積電目標五年後營收翻倍!回應赴日建廠傳聞
    2020年四季度營收126.8億美元,同比增長22%  根據臺積電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臺積電合併營收季增1.4%達3615.33億元新臺幣,與2019年第四季同期相較增長14.0%,平均毛利率季增0.6個百分點達54.0%,與2019年同期相較提升3.8個百分點,均高於此前的預期。
  • 臺積電下修半導體展望,28nm熱 訂單滿手
    本季雖有中低階智慧手機客戶拉貨助攻,估營收季增5.7%至7.1%,毛利率挑戰六季來高點、達49%至51%,營益率也會優於上季,但整體成長動能略低於市場預期。  臺積電坦言,全球經濟不佳,高階智慧手機買氣鈍化、 半導體庫存還在調整中影響,本季成長動能略低於預期。
  • 臺積電目標五年後營收翻倍!首度回應赴日建廠傳聞
    2020年四季度營收126.8億美元,同比增長22% 根據臺積電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臺積電合併營收季增1.4%達3615.33億元新臺幣,與2019年第四季同期相較增長14.0%,平均毛利率季增0.6個百分點達54.0%,與2019年同期相較提升3.8個百分點,均高於此前的預期。
  • 臺積電撤銷華為訂單,蘋果、高通火速追加訂單
    昨天(6月8日),臺灣《工商時報》消息,臺積電決定將原來華為海思預定的第四季度產能開放給其他客戶,包括蘋果、高通、聯發科、超微等公司已向臺積電大幅追加第四季度7nm訂單。據有關媒體報導,近段時間內,包括蘋果、高通、聯發科、AMD等在內,都紛紛向臺積電大幅追加第四季度的7nm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