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之父凱文· 艾希頓談論:物聯網與智慧城市

2021-02-09 WULIAN物聯傳感

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基於實物的網際網路,它的出現離不開無線通信、智能行動裝置、大數據、處理器、傳感器等領域在過去十年間的快速發展。

其中,傳感器的發展。包括基於光學、壓力、電磁場等原理的物理傳感器,基於化學反應的傳感器等,集成性、靈敏度以及成本方面做得越來越好。

網絡架構方面,基於藍牙、Wi-Fi、LTE等協議的無線網絡形式越來越成熟,無線基站信號逐漸覆蓋大部分的城市區域。

此外,人力和計算機的結合分工也越來越明確,實現的相對靈敏的數字網絡輸入、處理、執行和反饋機制。


物聯網的市場規模

物聯網PaaS平臺Xively分析顯示,截至2020年,全球將有400-800億設備接入物聯網,其中政府設備至少佔77億,總金額約21億美元,預計投資回報為47億美元,人均擁有的物聯網設備將有10臺。Gartner的市場調研報告認為,全球每秒接入物聯網的設備將達63臺,也就是每天550萬臺,預計2015-2020年間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千億量級。

企業方面,截至2020年物聯網設備預計達112億臺,價值30億美元,預計創收76億美元。這將為30%的公司創造營收項目,29%的公司將採用新的工作和決策處理方式,23%將改變現有的業務模型,17%能夠利用物聯網科技降低成本,16%將藉此機會進入新的領域和新的市場,13%將對科技投入更多的資金,9%將仍然保留固有的商業模式,8%將面對更多的創業者加入行業競爭,7%將加強與競爭者的合作關係。

此外,據PwC數據顯示,35%製造業已經採用智能化的傳感器,10%預計將在1年內安裝,8%預計3年內完成安裝。BI Intelligence認為能源產業,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礦等,5年內將有540萬臺物聯網設備參與探測和開採。交通方面,截至2020年預計將有22000萬臺物聯網汽車。保險方面,SMA調研公司稱74%的保險公司高管打算引進物聯網科技。

國防方面,Frost & Sullivan報告稱2020年將有87億美元花費在無人機上,預計出臺126000臺軍事機器人。智慧家庭方面,Navigate Research認為2022年萬將有11億臺智能家居產品。農業方面,2020年預計有7500萬臺物聯網設備,年複合增長率月20%。食品服務行業,BI預計2020年也將有7500萬臺物聯網設備,年複合增長率月20%。

基建領域,預計物聯網體系年複合增長30%,規模由2014年的360億美元提高至2019年的1330億美元,創收4210億美元,2020年將建10億座智能通訊基站。零售行業,預計全美將增收444億美元。醫療行業,Hospitality Technology調研顯示2015年已有31%家醫院採用新一代門鎖,33%家配備控制體系,16%家擁有聯網電視,15%家已經完全用上新科技了。

物流方面,亞馬遜的Kiva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保健領域,預計2020年將有64600萬臺設備被用來關注生活健康。銀行方面,目前遍布全球的300多萬臺ATM已經逐漸配備實時流信息顯示功能。智能建築方面,Daintree Networks稱43%的美國建築經理認為物聯網將在接下來的兩三年影響建築方式。

大數據的來源

物聯網系統的建立需要經過四個階段:監視、控制、優化、自動化。其中,就像艾希頓所說的,最主要的技術基礎就是大數據科技。

那麼大數據是怎麼生成的呢?

事實上,在我們所生存的環境中,各種各樣的設備均能產生數據,大致都基於無處不在的傳感器。最常見的比如你揣在兜裡到處走的手機啊、你家汪星人帶的項圈啊、物流中轉中的快遞啊、上網衝個浪啊,甚至在各種工程項目當中,大海裡也埋著各種傳感器。

到2020年,大數據的總量將會較2008年翻44倍,達到35ZB,相當於35個1024*1024*1024TB的量級。 而這些數據中的80%都是未結構化的,這樣的數據能發揮的價值也相應的降低。

未來大數據的結構化會從三個維度進行分析,分別是體量(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小),分類(要分析各種類型的數據),以及速率(數據也是隨時間變化的)。

從現在的視角來看,未來的數據存在四種類型的所有權:個人所有或家庭素有,私人隱私數據,公共數據,以及商業數據機構。

大數據主要來源於各類傳感器和網絡系統,源數據輸入來自實時的智慧型手機、汽車、無線基站、建築物、路由等,傳送位置、時間、正在使用的服務項目等信息。據統計,2009年全球數據流達800000皮字節,預計2020年將達35澤字節,這其中包括了家庭數據、公共數據、個人數據以及商務數據,但目前80%的數據沒有經過很好的整合和結構化。物聯網的關鍵就在於將數據進行點對點的歸類和邏輯關聯。

如何建立智慧城市

目前全球有超過半數的人居住在城市裡;預計2050年,全球將有超過70%的人居住於城市;全球60%的城市在建中;城市,可以說是文化、生活和知識的核心;城市位列國際創新的前沿。而城市的發展有三大主要模式:經濟驅動型(ROI-driven)、能源驅動型(Carbon-driven)和多樣化驅動(Vanity-driven)。

建立智慧城市,其終極目標在於建立一個智能化的,以人為本的生活圈。即利用大數據為基礎實現各類項目最優化決策,及時的調動合作、回饋,有效節約生活、生產成本,責任歸因明確,機構運行透明。這些回歸到科技實現方式來看,需要實現數據可視化、高效靈敏的傳感體系、讓城市居民可以對數據進行操作、有開放的雲技術和資料庫。

REDtone的解法是:利用智慧型手機獲得大量城市居民的實時信息,即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然後對問題進行識別和歸類,從而建議官方採取相關措施幫助城市變得更為宜居,同時,整個機制將很透明的展現給居民,幫助他們了解城市的運行方式,綜合各類反饋,權威官方將進行決策並制定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幫助解決居民提出的主要問題。

關於REDtone的效果怎麼樣,作者的說法是以下的樣子,你可以大概看看。

REDtone的群眾外包應用CitiAct已經登陸蘋果、安卓系統的應用商店,初期目標在於幫助用戶識別犯罪高發區域、施工路段、水災路段等等,並監控公共、私人設備是否遭受惡意破壞。此外,REDtone還打算整合SMS、Whatsapp、Facebook、Twitter,已經廣播、電視上的各類信息,幫助城市居民「開天眼」——更深刻、全面、高效、實時的了解和監督城市的狀況。而可視化的內容將比傳統的文字更利於傳達信息,也更為客觀。

據統計,目前大多城市出現的主要問題有破壞公共/私人財產、亂丟垃圾、非法停車、路面凹陷、排水系統故障、野生動物亂入、樹木倒塌、交通指示燈錯亂、犯罪、蚊蟲、流浪漢、水資源洩露、火災、洪澇等。

Mazlan Abbas認為:當我們將物聯網科技與人類感知相互結合的時候,會誕生出一個全新的維度——客觀而不摻雜人類感情的數據,將變得無敵。這就是CitiAct的本意:對於城市現象,不BB,直接幹!

比如,有人破壞公共設施了,張貼非法海報,CitiAct將及時檢測發現,並通過雲科技來幫助處理,鎖定犯事人員手機號,並聯繫當地相關部門前去修整;又比如,公共垃圾桶滿了,CitiAct發現了,就通知清潔公司前往更換;智能停泊也會讓找車位變的方便,CitiAct將實時提供車位空餘信息,幫助車主更快的找到附近合適的停車地點;此外,路燈也將配備警報功能,幫助防範可能發生的犯罪事件。

簡而言之,基於物聯網的智慧城市主要涉及七大模塊:①電子元件,比如處理器、傳感器、路由器等;②智能設備,比如智能監控裝置、智能ATM/POS等;③網絡處理器,比如網絡連接、雲計算等;④服務模塊,比如應用程式等;⑤系統積分電路,比如網絡安全、數據處理等;⑥服務供應,比如數據分析、管理等;⑦業務分配,比如供應商、中間商等。

而在物聯網產業鏈中的參與者,可以從四個方向進行自我定位,尋找合適的商業模式:分別是設備提供商、網絡提供商、平臺提供商、以及應用開發者。

物聯網有著很好的藍圖,但目前電信公司卻並沒能很好的加以實施,這其中主要的問題還處在連接這一環,其中包括了Sim卡有待完善,複雜信息有待簡化,還有很多人保持傳統的電話習慣,人均收入有待提高,M2M過於龐大。此外,來自社會各界,尤其是傳統商圈的質疑、遲滯的商業周期、低下的數字增長模式都成為了城市智能化的阻礙。

物聯網服務供應商的模式主要有六種,設計實物信息源、網絡、平臺、應用設備,即與人或部門對應的終端。六大商業模式的區別主要在於平臺分類管理,以及信息源與終端對應方式的不同。

最後,Mazlan Abbas提出了物聯網發展的十大趨勢:


1、將出現大量的企業併購案,或打破之前的交易量記錄。

2、物聯網將使得市場更加濃縮,或僅少數公司得以倖存。

3、物聯網科技過於重要和多元,企業之間必須加強合作。

4、公司必須雙倍下注(Double Down)才能挽回營收下降問題。

5、網絡安全仍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主要問題。

6、物聯網科技將在智能家居市場大放異彩。

7、美國以外的市場也將對物聯網科技報以極大興趣。

8、智慧城市以及自動駕駛汽車將成為物聯網科技的重點項目。

9、目前物聯網的關鍵在於大數據,而非實物。

10、別炒作,要實幹。

相關焦點

  • 物聯網之父Kevin Ashton:物聯網與智慧城市「附PPT」
    保險方面,SMA調研公司稱74%的保險公司高管打算引進物聯網科技。1、國防方面,Frost & Sullivan報告稱2020年將有87億美元花費在無人機上,預計出臺126000臺軍事機器人。2、智慧家庭方面,Navigate Research認為2022年萬將有11億臺智能家居產品。
  • 智慧城市物聯網成就中國夢!
    導讀:2016年11月5日亞歐企業家聯盟與瑞啟商學院聯合舉辦的「智慧城市物聯網-投資未來」講座取得圓滿成功
  • 物聯網在智慧城市中應用廣仍需時間耕耘
    物聯網相關應用受重視如2015年智慧城市展的展覽主題,就是「探索物聯新世界」,包括中華電信、研華科技、遠傳電信、廣達電腦、精聯電子、商之器、物聯智慧等業者,分別在智慧醫療、智慧零售、智慧節能、智慧建築以及智慧校園等領域展出各種解決方案。
  • 【LPWAN系列公開課】物聯網驅動城市真正的智慧——AUGTEK城市級智慧物聯網解決方案介紹
    【主題】物聯網驅動城市真正的智慧——                AUGTEK城市級智慧物聯網解決                方案介紹【講師】戴翬  南京八月智能科技                 產品設計研發總監【時間】
  • WIMS嘉賓有約 | 齊名「網際網路之父」,「物聯網之父」——Kevin Ashton來啦!
    並介紹物聯網特性、技術及其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而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正是1999年年僅28歲的「科技控」相比於被譽為「網際網路之父」的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 Lee),還有被冠為「滑鼠之父」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Douglas Engelbart),最早提出「物聯網」概念的凱文·艾什頓(Kevin Ashton
  • 2019北京國際智慧城市、物聯網、大數據博覽會盛大開幕!
    由北京銘世博國際展覽有限公司主辦的「2019北京國際智慧城市、物聯網、大數據博覽會」已於(2019年6月28日)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本屆展會為智慧城市、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電子支付、智能家居、智慧工地領域的企業締造無限商機
  • 國內首次以物聯網(NB-IoT)及智慧城市為主題的展會亮相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
    1號館:智慧家庭、智能終端、高端晶片與物聯網、雲計算及大數據;2號館:新型顯示及應用;3號館:智能製造及3D列印;4號館:機器人與智能系統;5號館:人工智慧;6號館:物聯網(NB-IoT)及智慧城市;7號館:車聯網與儀器儀表;8號館:智能新能源汽車技術;9號館:基礎電子。
  • 【物聯網之聲】觀點物聯網之父Kevin Ashton 的五個觀點
    Kevin Ashton 也被稱為物聯網之父。       1、物聯網不是為一個烤箱開發App       經典的誤解是,<物聯網>是烤箱告訴冰箱或烤箱通過一個App 告訴你它已經準備好了。為什麼這是一個有趣的誤解呢?人們已經習慣了將電腦當做人類可以與之交互的東西。你告訴電腦一些事情,也許它會告訴你一些事情當做反饋。這是非常經典的二十世紀對電腦的看法。
  • 全國人大代表提案:推進智慧家居物聯網國家標準!
    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標準化是智慧家居在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問題。目前,技術早已不是智慧家居的發展瓶頸,怎樣通過智慧家居物聯網標準化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李金波代表此次提交的6份建議中,就包括一份《關於推進智慧家居物聯網國家標準並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建議》。李金波認為,在智慧家居領域,我國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統一物聯網國家標準迫在眉睫。
  • 物聯網的未來不止於 5G!
    全民都在談論的物聯網,未來有哪些趨勢可言?
  • 汪濤與物聯網之父Kevin教授對話創新論壇
    2017年12月10日,有幸與號稱物聯網之父、美國MIT教授Kevin Ashton一起對話天津東麗湖「2017年創新與未來高峰論壇」。本次論壇較多圍繞物聯網展開,我在論壇上也作了「什麼是物聯網?」的主旨發言。
  • 5G與物聯網的「化學反應」?
    5G與物聯網的結合又會存在哪些風險呢?尚在5G的萌芽時期,許多物聯網設備就已經廣泛存在了。大到智慧城市、無人便利店,小到智能家居、智能手環,物聯網已經開始滲透於我們的生活之中,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然而這些應用大多是僅需依託低耗能、小數據的流量通訊,無法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
  • 有關5G、物聯網、智慧城市……2019惠州這場盛會有看頭
    會議集聚了「政產學研金服用」各路大咖,通過專家主題演講、優秀軟體產品展示、資源對接座談、籤約合作、創新創業比賽等形式,共同探討軟體產業、雲計算、5G、物聯網、智慧城市等產業發展趨勢,並打造成為行業間交流對接的高端平臺,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創新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 「物聯網」年度十條丨2016物聯網大事小事都在這裡了
    中興:全面推進IoT產業生態建設2016物聯網產業峰會在廣州開幕,中興與合作夥伴展出城市物聯網、車聯網、智慧家庭等領域的系列全新產品,如NB-IoT晶片、物聯模組、行業終端等及智慧馬拉松、五水共治、智能停車等創新解決方案。
  • 【優秀方案展示】智慧高速服務區物聯網解決方案
    基於順舟智能智慧城市管理平臺、智能路燈控制器等,通過在智慧燈杆上搭載氣象傳感器、無線基站、攝像頭、緊急呼救裝置、充電樁、顯示屏等實現對道路的照明場景的控制及道路信息的感知。集合智慧公廁、智慧燈杆兩大智慧系統,實現高速公路管控的智能化升級。架構說明:系統包括物聯網設備硬體層、移動數據傳輸層、數據集中存儲分類的平臺層、軟體實現應用層。
  • 物聯網系統架構-----介紹什麼是物聯網平臺 ?
    近年來,物聯網技術已深入到人們生活、工業、城市建設方方面面,產業的爆發已經進入臨界點。
  • 有了物聯網,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情節將會是怎樣?
    正如所有人一直在談論的一樣,物聯網對建築、汽車以及天氣等方方面面都有影響。正因為我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深入了解物聯網的「進化」,因此,我已經看到物聯網已經改變了我們看事情的方式,這當然包括電影和娛樂。電影是我的愛,無論是去電影院還是自己窩在家裡回味經典。然而,當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物聯網的潛力,我會將電影中的情節與假如它是「物聯網雲」的想法聯繫起來。
  • 智慧商顯—一顆容易被忽略的物聯網新星!
    圖片來源網絡當"缺屏"碰上物聯網這把烈火,智慧商顯這顆物聯網新星正在熊熊燃燒。如今,我們已經步入了物聯網時代,且隨著物聯網與智能科技的不斷發展,各個行業都在紛紛進駐智慧領域,智慧零售、智慧教育、智慧辦公等詞彙不斷出現,而商顯終端正是這些智慧領域必不可少的信息載體。因此,智慧商顯成為行業發光點將會成為必然。
  • 物聯網的應用有哪些?
    物聯網是這年的熱詞,從5G的興起,大家越來越發現物聯網毅然開始走進大眾的日常生活,下面我們就來列舉一下當下物聯網最熱門的十大應用
  • 當物聯網實時工作時,城市才是「智能」的
    儘管眾說紛紜,但智慧城市未能實現人們承諾的大部分目標。這並不是說這個想法有缺陷--軟體技術就是不能勝任這項任務。如果城市希望集成實時數據源和設備(例如支持AI的IP和熱像儀、IoT傳感器、實時位置數據或邊緣傳感器),並構建能夠監視資產、事件、人員和財產的應用程式在環境中,它們既需要事件驅動又需要分布式。它們必須是協作且可擴展的。你不能走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