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科技圈最熱的詞,5G、物聯網可以說是穩佔C位。
5G作為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具有高速率、低時延、大帶寬的特性,目前中國已經發放了5G牌照,國內正式邁進 5G 時代。
物聯網則是把實物聯入網絡,最終實現物品與物品之間、人與物品之間的全面的信息交互。物與物的連接實現了智能化與自動化,可以控制各種物品自動解決問題,因此解放了大量勞動力。
而人與物的連接極大地拓寬了人們接觸和使用信息的渠道,因此人可以遠程感知和操控很多事物。
這兩個熱點技術在一起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那麼,在物聯網時代被寄以滿滿期望的5G究竟將會為物聯網帶來哪些改變?5G與物聯網的結合又會存在哪些風險呢?
尚在5G的萌芽時期,許多物聯網設備就已經廣泛存在了。大到智慧城市、無人便利店,小到智能家居、智能手環,物聯網已經開始滲透於我們的生活之中,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
然而這些應用大多是僅需依託低耗能、小數據的流量通訊,無法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
5G時代的開啟為萬物互聯提供了優質的條件,憑藉著高帶寬、低延遲、海量物聯的優勢,5G成為物聯網新的業務和應用提供承載。
曾受限於傳統移動通信,無法施展拳腳的服務應用,都可以在5G下獲得實踐。
智慧城市方面,5G 將在智慧城市計劃中實現更廣泛的應用,從垃圾管理、交通監控到逐漸智能化的醫療設施。
隨著越來越多的傳感器進入城市基礎設施,智慧城市將充分受益於新一代網絡,畢竟 5G 不僅能夠處理大量的數據負載,還可以集成各種智能系統,不斷達成通信交互,實現真正聯網城市的願景。
目前各產業巨頭也都在發力智慧城市相關建設和解決方案,以華為為例,華為目前正在建設基於多種信息通信技術組合的「數字底座」,助力智慧城市的建設。
自動駕駛方面,憑藉高速連接和低延遲的 5G,自動駕駛汽車可以自動化收集各種數據,包括時間關鍵數據,且算法可以在這些數據上自動跟蹤汽車的工作狀況和改善未來的設計。
醫療保健方面也會是5G與物聯網結合的重點之一,隨著各種醫療設備成為物聯網應用的一環,醫療領域的服務也將得到改善。
當前缺乏醫療設施的農村地區和其他類似的偏遠地區也將極大地受益於物聯網連接。
隨著具有如此低延遲的 5G 普及,未來如遠程手術都將成為可能。
目前已經有很多遠程手術的成功案例。
5G給物聯網帶來的的還遠不止這些,在安防、電力、工業網際網路、零售業等方面,依託5G的技術特性也都會帶給人類很多極致的體驗,開啟一個智能世界。
儘管5G會加速萬物互聯的到來,並且帶來很多的優質體驗。但機遇總是跟挑戰並存,安全問題成為了不得不重視的隱患。
根據Statista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將有310億個物聯網設備,到2025年將有740億個連接設備。僅通過這些數字,我們就能看出黑客潛在攻擊的可能性將會徹底發生改變。
由於通過龐大的隱形無線網絡相互連接的設備如此之多,因此我們應該高度重視5G網絡安全的工具。
截止到2015年,黑客將有機會在安全鏈的740億個「薄弱環節」中進行選擇。黑客不僅能夠攻克基礎設施和能源網絡,而且還能夠破解醫療設備,並讓聯網汽車網絡陷入停滯狀態。
基於5G的物聯網網絡將在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方面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工操作員無法跟蹤大型5G網絡中的所有安全威脅,但是機器可以。
網絡可以通過機器學習「學習」新的安全威脅,實時識別這些威脅,並啟動自動修復策略。
還有物聯網安全專家表示,各個組織可能需要採用新的安全框架。
當前的模型(即「點防禦」模型 )基本上假設所有企業網絡都基於中心輻射方法。
新的5G模型將更像是一種「安全織網」模型,其中的設備可以輕而易舉地採用集成網絡、自動化系統、開放API和常見物聯網安全標準。
此外,多位行業專家也建議國家積極推動構建物聯網安全體系,鼓勵物聯網安全新技術、新應用探索,扶持物聯網安全產業鏈發展,完善物聯網安全監管政策,以保障物聯網產業積極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