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北京開出首家智慧機器人火鍋店,會不會改變餐飲業的競爭邏輯?|刀爺專欄

2021-02-15 新零售百科

編者按:以變態服務逆天的海底撈火鍋正在用智能科技武裝自己,未來,它不再是一家勞動力密集型的企業,而是一家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企業。在人工智慧、機器人、雲計算等技術的推動下,餐飲行業正在發生顛覆性的變革,海底撈正在引領這股風潮。

文 / 三江口刀爺

編輯 / 小荼

10月28日,海底撈(6862.HK)旗下首家智慧餐廳在北京中駿世界城開業。機械手臂上菜、機器人傳菜、360度立體投影沉浸式用餐場景、按個人口味訂製鍋底、等位處的全員互動遊戲、不沾油的餐桌等黑科技的應用,讓海底撈的面貌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

火鍋店從後廚配菜、出菜、傳菜、收盤、收銀等環節都實現了機械化,智慧機器人完全代替了人工,據海底撈披露的數據,在理想狀態下,從點餐到傳菜完成,整個過程只需要2分鐘;而在後臺管理方面,海底撈自主研發的IKMS系統(Intelligent Kitchen Management System)取代了人腦,可以實現智能化實時管理。

餐 飲 智 能 化 時 代 來 了


在海底撈北京中駿世界城店的後廚,採用了海底撈與日本松下公司合資的北京瀛海智能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瀛海智能」)的機械臂。

顧客通過Pad點餐後,後廚的機械臂會自動進行配菜。所有菜品從自動控溫、30萬級超潔淨智能菜品倉庫中,經過全程0~4℃冷鏈保鮮物流直達門店,進入自動出菜機。

每個餐盤底下都有一個RFID晶片,保證機器手臂不會拿錯,也可以保證每一盤菜都可以被追蹤;從自動出菜機出來的菜進入自動傳送帶,在傳送帶的上方能實時檢測到菜品備貨情況,紅色代表賣沒了,深藍色代表充足,而且每盤菜的製作日期都有顯示,一旦臨近過期方便服務人員拿走。

實時檢測到菜品備貨情況

在前廳負責傳菜的是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擎朗智能」)的花生傳菜機器人,它負責把菜完成從後廚到顧客的配送。

花生傳菜機器人

花生傳菜機器人融合了無軌定位導航、智能安全避障、多機協同工作、語音自由對話等功能,搭載AI交互引擎,自定義喜、怒、哀、樂等多套仿生靈動表情包,滿足顧客對機器人的交流需求。

早在今年7月,海底撈上海龍茗路店已經使用了擎朗智能花生引領機器人、花生傳菜機器人和花生收臺機器人。

據統計,海底撈上海龍茗路店的花生傳菜機器人每次傳菜約5-10分鐘,每小時可完成6-12次傳菜任務,平均每天可完成200次傳菜任務,中、晚用餐高峰期,一個機器人可以替代3-4個傳菜員。

花生收臺機器人主要承載餐廳的空盤迴收工作,顧客有空盤需要回收,只需點擊啟動「收空盤」,一鍵召喚機器人。

店裡的一共有93張餐檯,配以藍色座椅,全部採用磨砂灰黑色的無油材料打造。

在餐廳整體環境的營造方面,海底撈中駿城店打造「沉浸式」環境。全店共安裝了72臺高清雷射投影機,由深圳石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石代科技」)提供支持。通過雷射投影機可以在餐廳四周和天花板上用投影方式呈現出不同的主題,試圖營造出一種科技感。

沉浸式用餐環境

在迎賓口,原來傳統的美甲、擦鞋等服務被更高科技的互動方式所取代。海底撈在餐廳的入口等候區設立了互動大屏,讓消費者能在拍號過程中玩遊戲中打發時間。

在後臺,海底撈自主研發的IKMS系統像廚房的智能大腦,實時監控廚房整體的運行狀態、生產狀況、庫存狀況、保質期狀況等。

事實上,海底撈早在引入機器人和人工智慧之前,就已經布局餐飲信息化和大數據等技術和應用落地。它對高科技的應用深度是一家傳統餐飲企業無法想像的。2016年,海底撈首席信息官邵志東通過雲計算重建了原有的IT系統,使得整體的運營效率有所提升;當年11月,海底撈與用友共同發起成立的餐飲雲服務公司紅火臺,專注於餐飲Saas系統研發。

在人工智慧、機器人、大數據等技術應用下,海底撈可以在標準化餐品之外做到個性化定製。在海底撈中駿城店首次推出了私人訂製自動配鍋機,讓顧客在選擇鍋底時可以在點餐iPad上對辣、油、鹽等原料、輔料進行精準的個性化配比選擇,並讓系統記住顧客的喜好。

定製口味

智慧餐廳並不意味著不用人力,機器人將人力從一些簡單、重複、費時的工作中釋放出來,服務人員可以更好的做好個性化的服務,這是海底撈人工智慧戰略的核心。

重 塑 餐 飲 業 的 成 本 和 效 率


海底撈在智慧餐廳方面的探索,將改變餐飲市場未來的競爭邏輯,在餐品的口味和特色之外,對於頭部餐飲企業來說,成本和效率的重塑將決定其在未來競爭中的地位和規模。

海底撈智慧餐廳將對傳統餐飲模式下的 成本和效率進行重塑:一,技術將減少人工費用支出;二,將提高餐廳的運營效率,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人和網際網路的結合,將改變傳統餐廳的運營鏈,更加扁平、高效和精準。

自稱「資本家」的海底撈火鍋創始人張勇對「效率」極為重視。餐飲企業的利潤主要來自於開店和收入的動態博弈。要想增加收入,必須開店,但是開店在帶來收入的同時,也會顯著的增強成本。這些年,海底撈在加速開店的同時,實際上也在承受著巨大的資金壓力,這一點從其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帳面資金和流動負債數據可以看出。

2015年至2017年末及2018年一季度末,其淨流動負債分別為0.6億元、3.86億元、11.56億元及14.42億元;而截至一季末,其帳面資金為5.18億元,銀行授信未使用額度,僅剩2300餘萬元。在開店加速的情況下,一方面是流動性負債激增,另一方面是帳面資金告急。

在IPO之後,海底撈的融資途徑雖然被打開,但是其也必然會在開店的節奏方面進行把控。按照開店的節奏,其收入會增加,但是其盈利增長可能還需要一個周期。

在這樣的情況,怎麼挖掘利潤向資本市場交代,改變原有的收入成本結構,向存量要利潤就是其內在的邏輯。原料成本、人工成本和房租是海底撈最大的三塊成本。

其中,原料成本是剛性支出,海底撈不可能在這方面進行壓縮。在海底撈的成本結構中,它佔40%左右 。

而海底撈的房租成本並不高。2017年海底撈在房租上僅花了4.15億元,在成本結構中佔比3.9%。

唯一存在彈性壓縮空間的就是人力成本支出。目前,海底撈有50299名員工,2015年至2017年,人力成本分別為15.719億元、20.443億元、31.197億元,佔海底撈年度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7.3%、26.2%,以及29.3%。

按照海底撈每年近1億人次的人流,100多億的銷售額,人均銷售額在100元左右,人均日均服務的客戶數量為5.47人/次,海底撈員工平均薪酬約為6萬元/年,其每個員工的每個客戶的服務成本,相當於30.34元/人次。

機器人可以大規模的減少人工,而且機器人本身的成本就很低,而且後期維護費用也很低。以海底撈智慧餐廳裡花生傳菜機器人為例,它可以頂替3-4個傳菜員的工作,而後廚的機械臂可以完全取代人工,雖然現在還沒有具體的運營數據可以來精確計算機器人對於人工的成本替代,但是,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並且,隨著國內商用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未來機器人的價格會越來越低。目前國內餐飲行業有700萬左右的商戶,機器人被應用的規模越大,成本就越低。

在機器人時代,未來,沒有技能的低端勞動力想做服務員餬口恐怕都是困難的事。而對於餐飲商戶們來說,未來,不採用機器人、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基本上就不可能獲得進入賽場的門票。

相關焦點

  • 剛剛,海底撈首家「無人火鍋店」來了!
    但在海底撈「無人餐廳」,這個工種被淘汰了。它把食材加工的所有環節統一前置到外包供應商和中央廚房。所有菜品從自動控溫30萬級超潔淨智能倉庫中,全程經0~4℃冷鏈保鮮物流直達門店。無人餐廳不需要任何人洗菜,菜品反而更潔淨安全。那些抱怨工作簡單、工資太低的洗菜工,終於再也不用面對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了。
  • 海底撈張勇:3招,讓你的員工死心塌地跟你幹
    那時我連炒料都不會,只好買本書,左手拿書,右手炒料,就 這樣邊炒邊學,可想而知,這樣做出來的火鍋味道很一般,想要生存下去只能態 度好點,客人要什麼速度快點,有什麼不滿意多陪笑臉。因為我們服務態度好、 上菜速度快,客人都願意來吃,做的不好客人會教我做。我發現優質的服務能夠 彌補味道上的不足,從此更加賣力,幫客人帶孩子、拎包、擦鞋……無論客人有什麼需要,我都二話不說,一一滿足。
  • 海底撈餐飲信息發布系統應用案例
    目前,餐飲企業信息化的現狀卻「不容樂觀」,據有關機構調查,我國餐飲業中超過一半以上的企業沒有信息化應用,行業的信息化水平還處於最初的培育階段。  餐飲行業正面臨著一場信息化革命。如何利用信息化提高餐飲企業的運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競爭優勢與永續發展,是每個餐飲企業正在思考的問題。
  • 揭秘海底撈、呷哺呷哺等暴利與虧損的真相
    店長收入與火鍋店的利潤掛鈎,按月營收500萬,淨利潤9.7%的店來算,按選項A的薪酬制度,店長一個月薪酬達到1.3萬。如果按選項B來算,分成比例高得多,所以這種制度下店長也會積極發展徒弟。另外,海底撈信奉「雙手改變命運」,對於店長薪酬的方案完整的呈現了企業的價值觀。
  • 海底撈正在淪為二流公司嗎?
    海底撈獲得的頒獎詞如下:「海底撈已經變身體驗的代名詞,只要涉及體驗的任何一個環節,海底撈都不甘於在嘗試新元素上放慢腳步。如果有一天,海底撈變成體驗的代名詞,我們絕對不應該感到奇怪。」  從黃鐵鷹先生的《海底撈你學不會》,到雷軍先生聲稱:小米是在向同仁堂和海底撈學習。
  • 全球首家智能麵館「造面怪獸」面世 普渡機器人助力
    日前,全球首家智能麵館落地深圳,這家擁有6個拉麵機器人的「造面怪獸」,科技感十足、效率極高,號稱「160秒能煮6碗面」,且人氣完全不輸碧桂園機器人餐廳
  • 德邦和海底撈的三個相同點
    當然,張勇的員工也不會讀。但是張勇也強調,他開火鍋店的核心目的,就是自己掙錢大家掙錢。「我說拉倒了,你去看一下《資本論》,就知道我是怎麼剝削你們的。其實我一點都不善良,算帳很清楚。我只有把帳算清楚,你一個農民才可能在北京買房子。現實是殘酷的,我不能天天靠理想過日子。我得打競爭對手,我得想辦法讓客人來吃飯,我得賺錢!」
  • 海底撈的服務為什麼無法複製?
    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並發表「南方談話」後,中國餐飲業便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兩年後,經歷幾次創業失敗的張勇將目光鎖定餐飲業,與女友舒萍、好友施永宏、李海燕湊了8000元人民幣,開了家只有4張桌子的小店,取名海底撈。等到海底撈在簡陽小有名氣後,張勇便將走出簡陽的計劃提上了日程,以謀求新的發展。1999年海底撈落地西安,卻因為「水土不服」持續虧損。
  • 盒馬混戰火鍋江湖,海底撈迎來最強對手,傳統火鍋好日子到頭了?
    日前,盒馬總裁候毅親自上陣為盒馬帶貨,透露盒馬將推出特色火鍋產品,價格只是一般火鍋店的一半。在火鍋這個江湖,海底撈一直憑藉出色的服務,做的風生水起。小財迷感興趣的話題,盒馬的加入,會對海底撈的行業地位帶來挑戰嗎?
  • 海底撈正淪為二流公司?
    不論是海底撈在「憋大招」,還是變得「成熟」了,不容忽視的是,面對競爭加劇的市場格局,海底撈需要堅守和改變。  個案  有些故事看似偶然,但其是否發生,興許只是時間問題。  「個人認為,海底撈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企業,在處理員工關係上也遠比一般的企業優秀。但敲詐事件應該跳出事件本身來看,它折射出的是,餐飲行業多年來用工難的問題。」北京灃之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首席顧問楊鐵鋒對新金融記者說。
  • 試圖摘掉口罩的餐飲業:線上26000箱螺螄粉一秒售罄 線下飯館服務員比客人還多
    海底撈和九毛九的魚躍龍門,讓餐飲企業看到了股權融資能夠帶來的優勢。誰將是下一個海底撈?九合創投直言,能夠在疫情下活下來的企業是成為下一個「海底撈」或者其他品牌的前提。「這次疫情將給整個餐飲行業的運營模式帶來顛覆,加速了行業的進化,後疫情時代,成為餐飲行業的超級品牌會更加艱難。
  • 揭秘:海底撈張勇如何讓員工死心塌地
    不能說海底撈裡沒有矛盾和抱怨,張勇自己也說,海底撈也不是神話,也有問題。但是多數時候我們確實感覺到,海底撈的員工是發自內心的有熱情,很用心的工作著。那麼,秘訣在哪?  用張勇自己的話來解讀吧,張勇說過,我這個人啊,會算帳,我得把帳算的特別明白,你一個農民怎麼樣才可能在北京買房子。
  • 海底撈砸1.5億開「無人餐廳」,網友炸了!
    廢話不多說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回事吧~就在上個月 28 號海底撈斥資 1.5 億在北京開了家「無人餐廳」昔日穿梭不息的服務員都被機器人取代了後廚區智能化的後廚這是最大的亮點沒有洗菜工沒有配菜員沒有傳菜員只有一個個機器人自動出菜機
  • 深圳某「海底撈吃出衛生巾」?真相竟然是......
    公司尊重司法鑑定結果,不會向倪女士索賠。海底撈媒體與品牌中心工作人員:因為當時這位顧客倪女士的家人有向我們提供,倪女士有雙向情感障礙,當時有這個病史。然後(我們)提供給了警方,所以之後在警方調查的時候,就有做這個醫療鑑定,12月中旬時我們接到司法鑑定,鑑定顯示顧客在事發時處於精神疾病的發病期,我們對倪女士的狀況表示同情,所以我們也不會再對她進行任何的民事責任的追究。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海底撈上市,張勇身價600億:靠雙手改變命運永遠不過時.
    1994年,四川簡陽,23歲的小夥張勇準備和朋友施永宏開一家火鍋店。當時,張勇和女友舒萍(現在已是張勇的太太),施永宏和他當時的女友、現在的太太李海燕,四人湊了8000元,做了四張火鍋桌。他找到自己當時最好的3個死黨,幾個人共湊了8000元準備開一家火鍋店。這家店就是海底撈。可以說,海底撈有如今的特色和成功,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張勇本身的出身和性格。「沒背景沒學歷又不認命的人,只有靠雙手改變命運了。」這種思想深深地根植在張勇的內心,也成了日後海底撈的核心價值觀,被無數同樣來自貧窮農村的海底撈員工踐行。
  • 刀削麵人機 阜陽機器人刀削麵機
    刀削麵機機器人刀削麵機、奧特曼刀削麵機自動刀削麵機器廠家機器人刀削麵機器價格哪裡有賣機器人刀削麵機的如:需三大碗,可將大碗設置開,然後再調其則行,一般一大碗時間在15-20秒之間,根據碗的大小分明。7、當面削至約剩1公分左右,機器會自動升到原來大碗位置,然後一次類推進行削麵。二、產品介紹     顧名思義,奧特曼刀削麵機器人就是代替人工技師削麵的一種機器數控裝置,可以直接聽從人的命令進行削麵,是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餐飲領域的重大突破。
  • 阿里首家未來酒店開業,未來AI將如何改變世界?
    你們對AI的印象是不是還停留在谷歌的AlphaGo,猜想生活有一天會不會被人工智慧所支配?真的不用太過擔心,科技的發展會讓生活更加輕鬆便利~arkie小助手研究了好幾天,發現AI在這些領域開始逐漸影響我們的生活:前幾天阿里首家未來酒店——FlyZoo HOTEL菲住布渴酒店正式開始接客了,據官方介紹酒店裡的黑科技滿滿,完全是懶人福音,對社交恐懼症患者也非常友好(因為不用和人類打交道了耶)。
  • 2018另類大盤點:這一年安防圈出了哪些「奇葩」?
    ,會主動通知飼養員對症下藥。那要是給你一個億,讓你開個火鍋店你會弄成什麼樣?10月28日,海底撈全球首家智慧火鍋店正式開張,這家店耗資不多不少正好一個億!進入門店後,首先能看到一個巨大的「太空艙」,這是海底撈精心打造的全程0-4℃全封閉式智能菜品庫,「艙內」有有18個機械臂同時作業,負責完成從菜品入庫到出庫的全自動上菜流程。
  • 送餐機器人迎來落地潮!親探北京市場真相,兩大玩家鬥法
    儘管現在也有一些行業唱衰的跡象,但是在某些細分領域,機器人公司已經殺出一條商業應用的血路,比如越來越常見的餐廳送餐服務機器人。智東西一直在持續關注服務機器人產品的落地商用,數月前,我們曾對商場服務機器人的落地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中我們發現,服務機器人在商場的落地使用情況並不理想,要麼功能雞肋,要麼用途有限,沒有真正發揮出應有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