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日企靠買拉鏈活了近百年 年營業額25億美金

2021-02-07 和訊理財

 上世紀30年代,一位名為吉田忠雄的日本青年,告別京西,漂洋過海前往上海收購陶瓷。


  誰也沒想到,這個動蕩的「十裡洋場」會成為吉田日後蛻變為商業巨子的基石。他一手創辦的拉鏈製造公司「YKK」,僅憑一條小小的拉鏈,創造出一連串驚為天人的數字:

  年營業額達25億美元;

  年產拉鏈84億條,其長度相當於190萬公裡,足夠繞地球47圈;

  其生產的拉鏈佔日本拉鏈市場的90%,美國市場的45%,世界市場的35%。

  上世紀末,吉田公司已同豐田、索尼等並列一起,成為日本工業發達的代稱,而吉田忠雄也成了名聞遐邇的「世界拉鏈大王」。

  「拉鏈大王」崛起

  1928年,吉田忠雄20歲。他帶著哥哥給的70日元生活費,離開家鄉富士縣黑部鎮,獨自到東京闖天下。

  彼時,中國陶瓷暢銷於日本,吉田在朋友開的小陶瓷店內,開啟了他的工作生涯。後來,吉田被派往上海收購陶瓷。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灘,孕育了無數國內商業巨子,也培養了外來的過客。在這裡,吉田的「生意經」從零到一逐漸成型,而這成了他以後制勝的法寶。

  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吉田回到日本幫助朋友拯救瀕臨破產的陶瓷店,卻沒能逃過倒閉的厄運。在清理店中遺留貨物時,吉田意外地發現一大批別人託為代銷的拉鏈。這些拉鏈因製作粗糙,品質低劣,長時間積壓店中,不少已經生鏽損壞。

  然而,這些被別人視之為破爛的拉鏈,卻成了吉田眼中的「瑰寶」,他借錢買下了這些拉鏈,開始了創業。


  1934年1月,吉田創辦了專門生產銷售拉鏈的三S公司,員工只有兩人。至此,吉田的肩上扛下了重擔——負債2070日元,他此後的一切都寄托在了一條小小的拉鏈上。

  當時,拉鏈在日本的發展並不順利。日本生產拉鏈的方式十分原始,完全靠人工裝配,一齒一齒地切合、拉柄、布帶,使得故障率高,顧客退貨、商店存貨堆積如山是常有的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吉田先到大阪拉鏈廠,利用訂貨的機會,了解拉鏈的製造過程。回來後,就潛心研究改進辦法。他研製了一些修理小工具,將退貨的拉鏈一條條拿來修理,記下心得,並用圖表說明。令他信心大增的是:經他修理而又賣出的拉鏈,幾乎沒有人再退回來。

  在三S公司三樓的拉鏈加工廠內,最初那批堆積如山的退貨拉鏈,經過吉田和兩個員工的修理,全都作為三S牌拉鏈出售了。賣到顧客手中的三S牌拉鏈堅固耐用,甚至經得起鐵錘的打擊,加上滑潤易拉,就像順布紋撕布一樣發出清脆而輕柔的聲響,它的銷路越來越暢。東京許多經銷商都主要進三S的貨,並冠以"金錘拉鏈"的美稱。

  吉田的拉鏈銷量以每年翻3倍的速度上升,三S公司也開始生產拉鏈的部分零件了。公司人員由當初的3人增至26人,銷售網也日益壯大。吉田還清了全部債務,他含淚取回了借據。

  1938年,三S公司幾經擴展,人員已增加到100多人,原有的店鋪已不夠使用。吉田購地85坪,興建了一座新工廠。三S公司也改名為吉田工業公司。

  當年,日本實施戰時經濟體制,除了生產槍炮,禁止國內工商界使用「銅」,而拉鏈卻是以銅為主要原料的。經過反覆試驗,他決定改用鋁作替代品。由此,吉田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鋁代替銅製拉鏈的鼻祖。此後,他還研製成硬度強而又輕的鋁合金拉鏈。

  吉田並不滿足國內市場,他還積極拓展美國、墨西哥和南美市場。直到,太平洋(601099,股吧)戰爭的爆發。

  絕境逢生

  1945年3月10日,美軍的一次空襲,使吉田在東京的拉鏈工廠毀於一旦。

  面對廢墟,吉田的雄心並未倒下,他看到日本戰敗後,經濟面臨蕭條,商品嚴重不足,便以此為契機,利用自己辦廠的經驗和技術,招募工人,籌集資金和設備,很快生產出大量拉鏈。這時,他開始採用商標「YKK」,日後聞名世界的拉鏈王國就此奠基。

  企業走上新軌道,吉田沒想到,而後發生的一件小事會對「YKK」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一日午後,一個美國人來到吉田的辦公室,提出想看看吉田公司的拉鏈。吉田拿出公司最好的拉鏈,報價9美分1條。美國人沉默了片刻,將隨身攜帶的一條拉鏈拿了出來,吉田試用了後,發覺無論是性能還是設計都遠遠超過「YKK」,而其價格更讓吉田錯愕:7美分40條!

  此事對吉田的衝擊十分大,他在回憶當時的情形時說:「我們根本就沒有談判的餘地,我全身都在冒冷汗。」儘管企業在不斷發展,但日本的拉鏈工藝仍處於落後階段。

  吉田心裡很明白,如果美國的產品進入日本市場,整個日本拉鏈產業都將崩潰。

  「未來將不再是手藝高的匠人的天下,而是靠精良機器制勝的時代。」

  可進口一臺美國鏈牙機要3-4萬美元,單靠一家小企業無法承受,吉田倡議業界一起出錢買進口機器,建立一家共同經營的公司,結果無人響應。而後,吉田一咬牙,花1200萬日元從美國進口了4臺全自動鏈牙機,而當時吉田公司的資本金才500萬日元。

  吉田的錢並沒有白花。機械運轉高速,性能精良,全廠員工都為之傾倒。然而吉田並沒有就此止步。

  他又做了一件事。

  ——邀請日立精機董事長清三郎商談,決定在3年內研製出來100臺更好的機器,分批交付使用。

  後來,100臺新型高速鏈條機中,其中三三型拉鏈機,每分鐘4000轉,12分鐘的生產量相當於舊機種一天8小時的工作量。

  與此同時,吉田再次把目光轉向國外,他期待再次開闢自己「拉鏈王國」的新疆域。

  隨著日本與西歐、北美的貿易大戰不斷升級,吉田預見到,西歐、北美國家必然會通過提高關稅來限制日本商品的進口。為了在夾縫中生存下去,他把發展海外業務的策略定為:利用當地廉價勞動力,在海外建廠生產,就地推銷商品。

  這樣一來,不僅降低了成本,巧妙地繞過了提高關稅的關口,還不影響自己在當地的貿易。

  「把利益還給當地人,讓當地人參與經營。」吉田笑稱。

  盤子大了,工藝上自然也得下功夫。在「YKK」的眾多工廠裡,看不到一部使用年限超過3年的機器,公司每年都生產上萬臺機器供給下屬工廠更換使用。

  「雖然生產拉鏈的機器使用壽命很長,但只有前幾年才能發揮它的最佳功效,因此要不斷更新。」

  事實上,從1953年開始,「YKK」就開始實施設備自製戰略,除特殊情況以外,公司拉鏈和鋁型材的製造設備100%是由YKK的黑部工廠製造的。在工廠中,有一半人在技術研究部和製造本公司設備的設備部工作。

  1958年,50歲的吉田忠雄終於如願以償。這年的拉鏈產量,完成了年產拉鏈長度繞地球一周的宏願。

  成功的秘訣

  有人追問靠350日元起家的吉田,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他的回答是:「我在17歲念高中時讀到一本書,給我印象十分深刻,便是『除非你將你所得利益,設法與他人分享,否則你這一生不會成功』,這就是善的循環,它給了我成功。」

  在吉田看來,「善的循環」就是「YKK」的核心理念。這種善不是強取而是給予。

  為了實現「善的循環」,吉田準許「YKK」公司僱員購買公司的股票,持股者每年可得18%的股息。21世紀初,「YKK」公司的職工擁有公司股份佔比50%以上。同時,他限定公司職工把工資及津貼的10%和獎金的50%存放在公司裡,用以改善和擴大公司規模,公司每月給存款的職工以比銀行定期存款利率還要高的利率來支付利息。

  吉田的這套哲學,對職工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到1983年底,職工在公司的存款已累積到4200多萬美元。此後,「YKK」每年支付的紅利中,吉田佔16%,其家族佔24%,其餘由職工們分享。

  同樣,面對消費者,吉田也是給予信賴。

  1973年10月6日,在世界範圍了爆發了大規模的石油危機。油價從原先的3美元/桶暴漲至11美元/桶。在其他董事呼聲一片:用漲價來應對暴漲的油費。吉田保持了冷靜。

  「即使遭受100億元的損失,我們也要維護客戶對我們的信賴,由企業來承擔這方面的損失。」

  當然,他不忘鼓勵大家。「這種狀況不會持續很久的。」

  果然,幾個月後油價開始回落,「YKK」又渡過了一個難關。

  如果說「善的循壞」是吉田「籠絡人心」的良藥,那麼,對產品的極致追求則是他建立大業的根本。

  當初,為探尋如何研製鋁合金的答案,他乘上泛美客機,出國去考察。他在美國觀看了福特汽車廠6秒鐘出一輛汽車的傳送帶式的流水線;在歐美考察了眾多的精密機械廠和合金廠。他把每天的考察心得,記在小本子上,或用照相機拍下來,當晚無論多累,也要寫成文章寄回日本。對有關鋁合金、自動化生產線、精密機具與國際貿易等專業知識,他更是孜孜不倦地學習,終於滿載而歸。

  之後回國,吉田以新學到的「閃電戰術」,馬上開始行動。

  他將有關鋁合金考察結果、個人的建議,悉數交給日立製作所。在他日以繼夜的督促下,冶金專家通力合作,終於將適用於拉鏈的鋁合金研製成功。

  一種隱形鋁合金拉鏈開發出來了!

  雖然隱形拉鏈在美國早已暢銷,但吉田忠雄的鋁合金隱形拉鏈卻大有後來居上之勢。《洛杉磯時報》1998年的一篇報導稱:「YKK公司自己煉銅、自己調製聚酯、自己紡紗捻線、自己為拉鏈貼布染色、自己製作其獨特拉鏈齒的模具……甚至自製發貨箱。」

  當外界還在感嘆這個傳奇時,「YKK」早已塑造了牢固的老字號形象:

  一根拉鏈永遠無法成就一件衣服,但它能輕而易舉地毀掉一件衣服。

來源:九個頭條網


相關焦點

  • 日本隱形冠軍:靠賣拉鏈,年賺400億,做到了世界第一
    投稿來源:正解局小拉鏈,大生意。靠350日元起家,至今全球銷售額高達7657.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88億元)。從日常穿著的牛仔褲到太空人的太空服,到處都能見到它的身影,這就是日本拉鏈巨頭YKK的傳奇之路。YKK與豐田、索尼並列,代表了日本發達的工業製造水平。讀懂了YKK,就能看清楚日本工業製造的崛起之路。
  • 屹立108年不倒,日本這家電器小店是何方神聖?
    僅50名員工,在大型家電量販(連鎖)和網絡零售巨頭雙重夾逼下,仍然能夠在最新的財年度裡創下約31億日元(2016年3月期 約合RMB2.05億元)的優異業績,人均0.62億日元(約合RMB400多萬元),不僅僅遠遠高於日本國內家電賣場人均年銷售額水平(約280萬元),更遠遠高於中國同行(約120萬元)人均水平。
  • 一年多時間,這家線上活動平臺估值56億美金了
    Hopin 這家線上活動平臺增長的確實太快了,去年 11 月剛融完 1.25 億美金的 B 輪,今天又完成了 C 輪近 4 億美金的融資,整個估值達到了 56.5 億美金,而這個公司從正式成立到今天也就 1 年多時間。
  • 靠給小孩做遊戲,這家公司估值 300 億美金
    Roblox,2021 年最值得期待上市的公司之一。在 MOBA 手遊當道的現在,沙盒類遊戲對於很多年輕更低的玩家來說,依然有其獨特魅力,其中的翹楚就是《我的世界》(Minecraft)。2014 年,微軟以 25 億美元收購《我的世界》背後的遊戲公司 Mojang,6 年後,《我的世界》在全球月活 1.31 億,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遊戲。
  • 3 億日活只值 4 億美金?動圖巨頭 Giphy 被「賤賣」
    有數據顯示,僅在 2016 年 Messenger 用戶交換了將近 130 億張 GIF,足以看出 GIF 的受歡迎程度。2017 年,Giphy 登上 F8 舞臺,扎克伯格給 Messenger 負責人 David Marcus 發送了一張來自 Giphy 的動圖,並且鄭重其事地介紹了這家合作夥伴,Giphy 順利將 API 植入 Facebook「全家桶」。
  • 百年西爾斯百貨,十年衰亡路
    自從1893年成立,將近一個世紀以來幾乎是美國消費者的唯一選擇。當時將近有四分之三的美國人會到西爾斯購物,西爾斯的銷售額曾達到過美國GDP的1%。 然而從2005年開始,這家公司的業績開始快速下滑,從2010年開始該公司正式進入衰退階段,其股價也從將近200美金下跌到了今天的13美金,市值縮水了90%。西爾斯今天的衰敗可以追回到2005年的一個戰略失誤和一個糟糕的決定。
  • 融了19億美金的MagicLeap,最年輕的投資人是89年的浙江姑娘
    但它幾乎是地球上市值最高的初創公司:最新估值是60億美金。投資人名單清一色的頂級機構,除了矽谷頂級早期風險投資機構安德森·霍洛維茨國內不太熟,其他幾個個個都如雷貫耳:科技之王Google、晶片之王高通、投行之王摩根斯坦利、併購之王KKR、傳媒之王時代華納、還有馬雲爸爸的阿里巴巴,這些全球各行業的頂尖人物累計給他投資了18億美金。等等,他不是融了19億美金麼?
  • 從195萬到1億,這家書店5年營業額翻了50倍!
    (項目指導: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 蔣豔平)商務君按:第1年營收195萬元,第5年就營收1個億;餘華來過,餘秋雨也來過;上海20家大型國企、200多個黨團組織都來找它合作。這家「魔都」的書店有何「魔力」?在上海市中心名品薈萃的淮海中路南端,矗立著一棟遍體磚紅、積澱百年的外廊式建築——武康大樓。
  • 對標SHEIN,這家獨立站估值破10億美金!
    去年,我給大家分析過行業內的獨立站大賣SHEIN:窺探這家估值千億的跨境電商大賣這兩天,又有一家做快時尚女裝的跨境獨立站,在投資圈火了。 它就是Cider,這個名字本意是指蘋果汁或者蘋果酒。 於是乎,很多女孩經常一次就買上好幾件衣服,享受著花小錢買一堆的快樂。物美價廉的Cider很快成為了一些歐美女孩們的心頭愛。今年開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年輕女孩之中,還颳起了一陣「Cider」時尚風潮。 看看Cider的官網:
  • 滋養億萬國人,歷經百年不倒,這家企業靠印書,改變了中國歷史 | 正解百企
    今天說的這家企業有點特殊,它是一家出版社。如今電子化閱讀盛行,紙質書離我們越來越遠,出版社日漸聲名不彰,儼然成了不為人熟知的存在。而在百年前,這家出版社聞名全國,不僅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更是改變了中國歷史。它就是商務印書館。既然名字叫印書館,商務印書館到底印了哪些書呢?
  • 刷新近百年接盤日企記錄,「中醫」攬其病體意在發力智慧家電
    2016年1月,鴻海董事長郭臺銘緊急訪問日本,在位於大阪的夏普總公司,當著夏普社長高橋興三的面提出「出資6500億日元」,直奔談判主題。由此鴻海集團從產業革新機構手中搶回「收購」主角。2016年2月25日,夏普董事會批准鴻海收購方案,由鴻海斥資60多億美元,獲得夏普三分之二的股權。
  • 別小看這個禿頂宅男,人家可是靠發條微博就賺了25億美金的豪!
    人家可是只靠發了一條微博就能讓微軟毫不猶豫拿出25億美金的遊戲教父,比我們不知道強到哪裡去了。當然,微軟拿出這麼多銀子主要不是為了買他,而是買他開發的一款名叫《Minecraft》遊戲。那麼,他究竟是誰呢?
  • 全球拉鏈之戰:中國企業衝擊日本優勢地位
    編者按:拉鏈,這項具有百年歷史的美國發明是如何被日本搶去了主導權的?全球拉鏈市場份額的爭奪正熱火朝天,而一家來自中國的企業正試圖打破日本企業的優勢地位。本文作者FRANOIS LVQUE,原文標題The global zipper war is heating up。
  • 山寨公司靠「抄襲」市值超250億!馬雲還狠砸10億美金買他的「山寨貨」!
    不信,你看這家名為Rocket Internet的德國網際網路公司,就明目張胆靠「抄襲」發家了!你能想到的網際網路產品,電商、支付、社交網絡、團購、旅遊短租……他統統都能抄,然後把這些「山寨貨」以火箭速度照搬到歐洲、南美、亞洲等空白市場發展。
  • 市值2億5000萬美金 女士洗手間裝黃金洗手盆 川普39歲時靠恐嚇威脅買到
    7日,中美兩國領導人在美國佛羅裡達州海湖莊園舉行會晤,中國領導人的專機率先抵達佛州棕櫚灘國際機場。市值2億5000萬美金女士洗手間裝黃金洗手盆川普39歲時靠恐嚇威脅買到 海湖莊園(Mar-a-Lago)位於美國南部佛羅裡達州棕櫚灘,佔地7萬平米,有128個
  • 這家靠道德賣手機的公司,怎麼就能活整整六年?
    最關鍵也是最令人驚奇的是,這家手機廠商從建立之初的目的就不是靠賣手機來賺錢。What?!天底下竟然還有此等「 奇葩 」的手機廠商?沒錯還真有,而且這家公司從 2013 年成立至今,經過 6 年嚴酷的市場優勝劣汰考驗後,到現在也還活的好好的。它就是位於荷蘭名叫  Fairphone 的手機廠商。
  • 日本空調「隱藏」中國25年,悄悄賺走1300億,你卻以為它是國貨
    而熱門出口品類仍以家電為主,尤其近兩年人口智能技術迅速成熟,電視機竟比蘋果8還薄。國民在購買電器時往往也會優先考慮國產,比如格力、美的、海爾。  不過今天要說的這家日企,因進入中國市場較早,積攢了不錯的口碑,再加上名字中國化,讓不少消費者誤認為國產,從而在中國默默撈金25年,悄悄賺走1300億。
  • 幣圈新活:千萬美金買微信頭像
    1050萬美金買頭像 8月31號那天,孫宇晨發微博表示自己花1050萬美金買了自己人生第一個NFT頭像。 我起先以為這哥們多打了一個萬,後來發現的確是1050萬,美金,買一個微信頭像。  他前前後後給這個基金會捐了近2億的拍賣品,連帶著原本這個沒人知道的基金會也在一夜之間出了名。 至於你說這頭像它好看嗎?真的值1050萬美金嗎? 我看不懂,但實在確大為震撼。 於是我去搜了搜。
  • 他花了3億美金,給自己找了份最難的工作
    「你來我就投,你不來我就不投。」何小鵬此時也感受到了行業的加速度,他以天使投資人身份,繼續幫小鵬汽車融資時,幾乎所有人都給了他同樣的回答。大家的潛臺詞是,這個團隊不錯,但加速度不夠快,到了2017年,整個行業開始加速時,如果再缺少一個核心的CEO帶領,就要錯過這個時機了。2017年,何小鵬跟自己的創業導師雷軍見了一面,在場的還有老朋友劉芹。
  • 84年相機巨頭隕落?不好意思,我是101年醫療大佬
    換言之,它根本不靠相機業務而活,醫療部門才是主業,收入佔其營收八成以上,而且達到了近三年來的最佳水平!追根溯源,84年前,奧林巴斯會開始做相機業務,也是因為在光學技術方面實在「太優秀」,不跨界做一下與光學技術同樣高度相關的相機業務都說不過去。可能連它自己也沒想到,一不小心會將「副業」也搞成了全球巨頭。2018年,奧林巴斯內窺鏡設備已佔據全球70%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