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超好玩」可快速關注
《Lovelive!學園偶像祭》不僅在動畫、賣歌方面有著出色的成績,相關手機遊戲同樣在全世界宅人圈中有著大量擁躉。近日,官方宣布《Lovelive!》手機遊戲全球用戶突破1500萬,日本本土玩家超過1000萬。1000萬的日本玩家是什麼概念呢?日本的人口是1.26億,這說明有將近十分之一的日本人成為了這款遊戲的用戶。
《Lovelive!學園偶像祭》取得的驚人成績得益於動畫的火爆,《Love Live!》是由日本動畫製作公司 SUNRISE、音樂出版商 Lantis 以及月刊雜誌電擊 G'smagazine 聯手打造的二次元偶像企劃,2013年1月6日開始播放TV動畫,今年6月13在日本本土上映劇場版動畫(看到手遊恐怖的用戶量之後,製片方不需擔心票房的問題了吧?)。
而《Love Live!》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很大程度是因為在題材的選擇上押對了寶。《Love Live!》動畫講述了高校「音乃木阪學院」中九名少女為希望憑藉偶像的名氣增加生源來挽救學院的廢校危機的故事。動畫中穿插入了大量的偶像流行歌曲, 而負責這些批量音樂歌曲的則是 Lantis,Lantis 是一家萬代影視的子公司,擔任萬代南夢宮集團的音樂軟體事業,業務範圍涵蓋了動畫、遊戲、聲優等相關領域。
去年,Amazon 公布的年度動漫音樂銷量排行中,第1、2、4、6、8、9名全部都為《LoveLive!》中 μ's (動畫中的偶像團體,由飾演本作九位女主角的聲優們結成)的歌曲。不僅在動漫音樂中有壓倒性的勝利,在日本公信榜 Oricon 中,μ's 的第二張《Best》專輯,更是以8.5萬張的銷量獲得了周榜榜首的位置,瞬間讓眾多「 LL 大法教徒」狂歡不已。而後,《Love Live!》的全媒體企劃做的是非常廣泛的,幾乎涵蓋了ACG的各個領域,各種宣傳節目檔期也是排得滿滿當當,擁躉粉絲數量持續走高。以流行歌曲+偶像明星嵌入動漫、遊戲作品中的策略市場的大門無疑是敞開的。
電視劇中走出來的偶像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遊戲與動漫,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中我也提到過 level-5 要為遊戲、動漫《閃電十一人》打造全新二次元偶像組合「twe』lv」的計劃,不過與《Love Live!》的「偶像歌手」打造計劃比起來,《閃電十一人》的「足球明星」打造計劃簡直屁都不算,畢竟偶像歌手的吸粉能力要比體育明星要強出好幾個檔次。而「打造明星偶像」這種企劃方案也曾經被很多製作方使用過,比如在影視劇圈中大家都知道的。。。《流星花園》。
由漫畫家神尾葉子少女漫畫《花樣男子》獲得過第41屆小學館漫畫獎,《花樣男子》的銷售量超過5800萬本,是日本少女漫畫銷量最好的漫畫。漫畫被翻譯成各國語言,同時也被各種媒體翻拍,CD化、偶像劇、電影等等。其中以臺灣的偶像劇化《流星花園》最為成功。自2001年熱播之後,劇中的四位偶像主角獲得了極高的人氣,可米瑞智傳播公司看到了這四個男子身上巨大的市場潛力,召集4人組成名為「F4」的偶像團體,很快推出電視劇同名歌曲專輯《流星花園》,一股偶像颶風席捲了整個東南亞。當然,後面還有韓版《流星花園》、泰國版《流星花園》、日版《花樣男子》等劇集,也一樣獲得了不小程度的風靡,這裡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第一位動漫偶像明星
回到動畫領域,早在1982年的 SF 動畫經典之作《超時空要塞》中就有一位偶像角色存在的設定,她就是林明美。在動畫「地球人」VS「外星人」的背景下,林明美被設定成一位中日混血的偶像歌姬,以歌聲治癒心靈受傷的地球人,在第一次星間大戰中明美用自己的歌聲感化了敵人,取得了家鄉保衛戰的勝利。動畫裡也為明美量身訂作了許多讓動漫音樂迷們千古傳誦的經典曲目,讓明美成為了一位名副其實的偶像歌姬。
林明美
說到林明美則不得不提及這位經典歌姬的背後推動者——聲優飯島真理,飯島真理飯島真理受喜好音樂的雙親的影響自小學彈鋼琴,小學五年級開始作曲,一次機緣巧合,飯島在《超時空要塞》的聲優甄選會上脫穎而出,首次基礎動漫配音的飯島就這樣成為了明美的聲優,伴隨著作品的人氣,動畫中的經典歌曲與飯島的名字滲透到動畫迷之中,劇中除了配音以外,並演唱「私の彼はパイロット」、「愛は流れる」等片中插曲,演唱時的舞步動作也是飯島自己所構思的,由於角色與配音者的契合度非常高,粉絲們不僅迷戀明美,對飯島更是痴迷,幾乎可以說飯島就是明美,明美就是飯島。
飯島真理
第一部《超時空要塞》明美明星效應獲得成功之後,《超時空要塞》系列幾乎每一作都沿襲了「偶像歌姬」的設定路線,「歌」開始成為《超時空要塞》系列的既定元素,而後的作品裡,《超時空要塞 PLUS》、《超時空要塞 7》、《超時空要塞 F》都有不錯的歌曲作品湧現,但在歷代的歌姬角色中,再無人超越明美和飯島的經典組合。
聲優、歌手兩棲動物
聲優與歌手都需要有甜美的聲音作為支撐,很多從小開始學習音樂的音樂天才都可以在音樂、配音兩界並進,發展成兩棲明星。與飯島真理一樣,坂本真綾幼年時進入劇團以童星身份開始舞臺表演和外國電影配音工作 ;15歲時被音樂製作人菅野洋子發掘(之後多次與菅野大神合作創作音樂作品),開始以個人名義開始音樂活動;1996年推出個人首張單曲《約束はいらない》,同時還以詞曲創作人的身份為自己以及其他歌手作詞、作曲,並嘗試參與專輯製作。在動畫配音領域中,1992年,12歲的坂本真綾在OVA動畫《小小雙胞胎》出演チフル,首次在動畫作品中配音。配音生涯中配過的名角色不計其數,如《最終幻想13》的雷霆、《最終幻想7:聖童降臨》的愛麗絲、《攻殼機動隊》的草薙素子等。
聲優歌手身份跳轉
隨著聲優的影響力日益增強,聲優工作的範圍也在不斷擴大,如果一名聲優長相姣好又能唱歌,那麼人氣一定不會低。從聲優發展為人氣歌手也大有人在,大家熟知的水樹奈奈便是其中的典範。水樹奈奈原本以演歌歌手為目標學習唱歌,後來在事務所的建議下成為聲優。她憑著優秀唱功,在配音外積極參與音樂活動,2000年加盟 King Records 至今共推出26張單曲、8張大碟和2張精選集;2005、06年兩度在日本武道館舉行演唱會,是繼椎名碧流後第二位踏足這舞臺的聲優,07-09年更先後成為首位在橫濱體育館、琦玉超級體育館、國立代代木競技場及西武巨蛋舉行個人演唱會的聲優,於09年-11年12月31日三次登上紅白歌合戰,並於2011年12月3、4日在東京巨蛋開唱。也是第一位音樂專輯獲得 Oricon 周間銷量第一名的聲優。
虛擬偶像歌姬
如果說林明美是二次元中無人超越的經典歌姬,那麼「初音」可以算得上是三次元中的林明美了。初音未來不是實際存在的歌手,而是電子樂器或虛構角色,其聲源來自於聲優藤田咲。由於藤田咲的聲音清晰可愛,開發商 CRYPTON 從500名試音聲音中選中了她。當「初音」這種虛擬的聲源庫獲得強烈反響之後,開發商為這套省源庫定名初音未來,並製作動漫形象打造成為一名虛擬的偶像歌姬。2010年3月9號晚間世嘉公司舉辦了一場名為「初音未來日的感謝祭」「初音之日」(Miku's Day)的初音未來全息投影演唱會。演唱會異常火爆,2500張演唱會門票在瞬間被搶購一空,演唱日當晚更有超過3萬名忠實擁簇者通過付費網絡直播觀看了整場演唱會。第10分鐘3D虛擬人物的完美出場引起全場歡呼。
說了這麼多,好像都是日本的動漫音樂偶像?事實上我們國內也出現過以音樂為題材的動漫作品,生於80年代的讀者或許對《我為歌狂》這部作品會有些印象,這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優秀國產原創系列動畫片,該劇以音樂為主線,通過兩個學生樂隊的成長道路表現了當代高中生的生活狀態和青春情懷。人物形象設計新穎時尚、現代感強,故事情節曲折生動,與青春偶像的路線非常契合。
國內的青春偶像題材
作為音樂題材的動畫,音樂無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我為歌狂》中9首原創歌曲異彩紛呈,成為動畫片的點睛之筆。值得一提的是,藝風音樂與上海新星座音樂共同承擔了《我為歌狂》的音樂製作工作,而當時只有17歲的胡彥斌是藝風音樂的籤約歌手,胡彥斌首次加盟動畫片創作即演唱了6首風格迥異的歌曲,另外還有藝風的兩個籤約組合「靈感樂隊」、「五彩精靈」也錄製了其餘的精彩作品。
《我為歌狂》的成功也擴散到了其他領域,《我為歌狂》由卡通漫畫而始,既而推出小說,連續13個月打入全國文藝類暢銷榜前十,同時開發VCD、CD、T恤、遊戲、筆記本、通訊錄、明星卡、方便麵……此外,還有一部根據《我為歌狂》改編的同名話劇在上海演出。而最近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就是由季晨、姚笛、主演的改編電視劇《歌讓我狂》了,在國內,《我為歌狂》雖然不算是周邊產業鏈成熟發展的先河,但也絕對算得上是優秀成功的範本,現在不都在瘋搶 IP 改編手遊嗎?說不準哪天我們就能看到《我為歌狂》改編手遊面試了。
寫在最後
以上都是一些在偶像打造、流行音樂製作方面非常成功的例子,由此可見從偶像明星、團體的方向去開發遊戲、動漫、周邊產品的思路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只是在包裝打造偶像的環節上還是必須認真對待,一旦走龐X郎之流的路線就危險了,那麼問題來了,目前有哪些有潛質的人物是值得深造的,各大選秀節目的歌手如何?大家覺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