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業達:起訴員工攜機密技術資料跳槽仁寶

2021-02-15 旭日大數據

「2018CIMF重慶·國際智能終端展」,將於2018.11.15-11.17在重慶·(南坪)國際會議展覽中心1號館、2號館舉行,該展會以打造「最新、炫、酷」的整個智能終端產品全覆蓋為宗旨,圍繞智慧型手機、手機智能配件、智慧機器人、智能穿戴、智能音箱、智能家電、無人機等展開,歡迎業界企業參與!

 

聯繫人:吳先生

聯繫電話:13612820654(微信同號)

伺服器千億美元商機,引爆英業達、仁寶洩密司法大戰。臺北地檢署認定,英業達前企業電腦事業群全球營運事業處代理處長江穎範與另兩位高階主管,涉嫌將伺服器製程機密及重要文件等營業秘密外洩,跳槽到仁寶任職,洩漏資訊的商業價值達55億元,昨(7)日依違反營業秘密法起訴三人。


曾任英業達公司代理處長的江姓男子等3人,未經授權重製、洩漏英業達高端伺服器產品的機密技術資料、出產及出貨計畫等,臺北地方檢察署今天依違反營業秘密法提起公訴。遭起訴的3人包括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電腦事業群全球營運事業處桃園製造中心前江姓代處長,英業達上海六廠測試二部前朱姓部長,及前吳姓測試工程師。

 

江姓男子等3人坦承用電子郵件傳送伺服器製程等資料,但否認違反營業秘密法。北檢起訴指出,江姓男子等3人自英業達公司離職後,皆轉至競爭對手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任職。

 

江男等3人任職英業達期間,均籤署全球員工行為準則管理辦法,不得提供或透露營業秘密等機密資訊給非英業達員工或不需此資訊的員工,離職前應歸還持有的機密。

 

起訴指出,江姓男子等3人未遵守保密協定,擅自重製、使用、洩漏營業秘密,包括英業達公司製造高端伺服器產品的機密技術資料、生產及出貨計畫等內部機密,潛在經濟價值甚鉅,估算投入成本及價值利益約新臺幣54億9789萬元。

 

江姓男子於民國106年9月離開英業達,涉嫌在離職前將全球僅英業達與Intel公司持有的快速邊界掃描技術示意影片、英業達對惠普公司的出貨及預估出貨量、電容原件全球缺料狀況等營業秘密,寄給不該取得此等機密資料的其他員工。

 

江姓男子另涉嫌將英業達公司上海廠人員配置、表面黏著技術等資料,寄到個人外部信箱,任職仁寶電腦期間,將先前因職務而持有的英業達產品測試計畫說明等檔案傳給仁寶公司人事助理並要求列印。

 

朱姓男子則是於106年9月25日到仁寶公司任職,從曾任職英業達的張姓同事處取得英業達測試紀錄等秘密,轉寄給其他同事;吳姓男子是在離開英業達前,將測試報告寄給已任職仁寶的江姓男子。檢察官認為,江姓男子等3人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應論以共同正犯,依違反營業秘密法起訴。

 

英業達表示,該公司一向注重營業機密,對於維護工作權力亦不遺餘力,此案乃由該公司發現後提請檢調單位偵辦,目前已進入司法程序中,將不再做回應,靜待司法調查。仁寶昨天發聲明表示,三名涉案人包括江穎範,還有英業達上海六廠測試二部前部長朱俊豪、英業達桃園大溪製造中心測試前工程師吳忠輝等人,的確目前為仁寶現任員工。一切法律問題,將由律師及法院處理,相關細節仁寶不予評論。

 

英業達主動向調查局提告,2017年跳槽至仁寶的江穎範在大陸廠任職後,陸續挖走朱、吳兩人至仁寶。江離職後,英業達發現其建置成本逾54.9億元的伺服器製程輸出的商業機密,陸續外洩,內部追查發現朱、吳將製程、出貨計畫、報價資料與成本分析等商業機密,用電子郵件「寄給自己」,懷疑遭內鬼洩密公司的重要機密。

 

檢調針對江、朱、吳等人的住處進行搜索,並查扣其電腦、手機,經還原後,發現朱、吳也將郵件轉寄給已跳槽的江,隨後離職投效仁寶。

 

三人承認轉寄資料,但否認洩露公司機密,英業達提出雙方勞動契約的保密條款,並指出被轉寄的資料受到管制,並非所有員工都可接觸。檢方認定江等三人轉寄的資料,確實屬營業秘密法規定的營業秘密,依法將三人起訴。

 

今年初英業達與仁寶同天同場舉辦旺年會,在南港展覽館狹路相逢,英業達董事長卓桐華當時與媒體談話,就針對仁寶挖角伺服器部門員工一事信心喊話,強調「或許講出來很不禮貌,但一軍都還在我們英業達。」他並當場呼籲同業,要「扎紮實實培養工程師,讓他們在同一間公司成長壯大,不要用不正當手段競爭,這樣臺灣未來發展才有前途。」

 

英業達公布8月營收為498.71億元,月增15.55%,年增20.19%,表現不俗,8月筆電出貨180萬臺,較7月的140萬臺月增28.5%,預期第3季筆電出貨將小幅增長,但智慧裝置出貨將在第4季進入出貨高峰。

 

仁寶昨天也公布8月營收為829.41億元,月增3.1%,年增5.6%,累計今年前八個月營收為5,973.86億元,年增8.6%。進入下半年出貨旺季,仁寶預估,第3季PC出貨量將季增0至5%,非PC產品出貨量,包括穿戴裝置、平板電腦與電子書等,第3季將成長30%至40%。

 

英業達預估,第3季筆電出貨量將會較第2季小幅成長,第4季筆電出貨量預估持平。至於伺服器產品出貨量方面,第3季也將較第2季小幅成長,第4季則會持平或是略為下降。

 

至於蘋果的智慧裝置產品出貨,法人指出將在第4季達到出貨高峰,預期下半年英業達的智慧裝置,將是成長幅度最大的產品線。至於仁寶,第3季除了本業持續增溫之外,該公司處分聯寶案,已經在8月底交割,將在第3季認列處分利益,聯寶案的處分利益預估為25.77億元,可貢獻每股純益(EPS)0.59元。

 

數據機構最新統計,第2季全球伺服器市場銷售額年增43.7%至破紀錄的225億美元,出貨量年增20.5%至290萬臺。在全球個人電腦(PC)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伺服器市場受到雲端服務供應攀高的刺激下,價量齊揚,吸引電子代工大廠先後投入。

 

經營伺服器市場多年的廣達、英業達與緯創三大代工廠,早已經站穩腳步,主力客戶除了臉書、亞馬遜、Google與微軟等網路巨擘外,伺服器品牌大廠如戴爾、惠普及聯想等,也是三大伺服器代工廠的重要客戶。

 

最晚跳進來切入伺服器代工的仁寶,以挖角方式急起直追。2017年,業界就傳出仁寶延攬英業達前資深副總溫志偉,帶領仁寶伺服器部門,後來英業達前電腦事業群全球營運事業處桃園大溪製造中心江姓代處長等三人,也陸續跳槽到仁寶任職。

 

英業達祭出營業秘密洩密案反制仁寶挖角,主要是因為牽涉到一年數百億到近千億美元的伺服器龐大商機。尤其雲端與人工智慧(AI)已經被認為是下一波的技術浪潮,這兩大技術,均要用到伺服器的運算與儲存功能,兩大代工廠之間的角力與糾葛不難理解。


熱文推薦


相關焦點

  • COF廠易華電10名前員工竊取商業機密被起訴;蘋果遭集體訴訟,被指利用第三方存儲用戶數據
    一、COF廠易華電10名前員工竊取商業機密被起訴COF廠易華電12日經高雄地檢署發布新聞稿
  • 臺積電副理跳槽大陸,瘋狂印表機密文件被起訴
    這裡還要加上一句,自帶技術的人才。臺積電日前查獲一名周姓技術副理涉嫌非法竊取機密資料,並打算跳槽上海華力微,主動報請檢調偵辦,新竹檢方偵查終結將周嫌依背信與商業秘密法罪嫌起訴。臺積電納米工藝技術被視為其主力技術之一,全球各地的科技公司不惜開出高薪挖角其技術人才,臺積電工程師更成為首要「獵人頭目標」。
  • 輝瑞員工竊取商業機密,被公司起訴!
    輝瑞指控其竊取了超過 1.2 萬份文件,包括數十份機密文件,這些文件包含了輝瑞/ BioNTech COVID-19 疫苗的內部評估和建議、輝瑞與其德國疫苗合作夥伴的關係以及與 2 種癌症抗體相關的介紹。
  • 聯詠科技前員工涉嫌洩露OLED驅動IC技術被檢方起訴
    聯詠前主管因洩露OLED驅動IC技術機密被起訴。
  • 特斯拉起訴剛上班幾天的工程師竊取上萬份機密文件
    2.6萬份機密文件。特斯拉表示,這些機密文件代表了「200個員工數年的工作量」,對公司及其競爭對手都非常有價值,因為它們可以提供「複製特斯拉創新的路線圖」。法庭文件顯示,哈提洛夫於2020年12月28日受僱,在那之後,特斯拉的安全團隊於1月6日檢測到文件「異常」下載,通過視頻通話與正在家中工作的哈提洛夫對質。
  • 仁寶幾十萬員工,知道這件事情的恐怕不超過1000人!
    仁寶的筆記本生產基地,就在崑山。也就是說,全球每4個人購買筆記本電腦,其中一臺就是崑山仁寶生產的。這裡插一句題外話:在他們離職之後,原來三愛電子的財務經理次年辭職,創立了造就小米的英業達!1983年,在金寶電子下,成立子公司仁寶電子。1988年,仁寶電子改名仁寶電腦。1987年,仁寶平鎮廠一場大火,6億元廠房化為灰燼。銀行抽銀根差點就讓仁寶消失在了代工業。
  • 代工 仁寶4月營收創38個月來新低 緯創、英業達同降
    代工廠仁寶(2324-TW)、英業達(2356-TW)與緯創(3231-TW)今(9)日公布4月營收,其中仁寶表現最弱,營收僅463億元,創下2013年3月以來最低,為38個月來低點,今年累計前4月營收2229.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4.23%;英業達與緯創表現也平平,都較3月向下修正。
  • 我,萊萬多夫斯基,偷谷歌無人車機密跳槽Uber,現在要賠8.8個億
    最新消息,Uber為前員工安東尼·萊萬多夫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和業務主管利奧·羅恩(Lior Ron)的又一次訴訟掙扎,再次失敗了。依然是知名的跳槽事件,2016年,前谷歌無人車創始工程師萊萬和羅恩以Otto之名跳槽Uber,其後被曝出「商業竊密」,拷走了大量谷歌無人車的商業機密,隨後引發
  • 聯詠前主管因洩露 OLED 驅動 IC 機密被起訴
    據媒體報導,聯詠科技有限公司曾姓等4名前員工,涉嫌洩露公司重大營業秘密給某競爭公司,檢察官偵查後認為犯罪嫌疑重大,將全案以違反營業秘密法提起公訴。臺灣調查局嘉義市調查站接獲聯詠科技公司對該公司前二級主管工程師曾某等人涉嫌違反《營業秘密法》案提告後,隨即展開深入調查,查獲曾某在2016年間,與中國大陸電子科技公司負責人顧某協議,許曾某該公司總經理職務及近3倍薪資,曾某隨即在當年離職前,以多次、少量方式,下載重製聯詠公司內部OLED面板驅動IC和VR等研發工程類機密檔案,並挖角同事羅某等人,跳槽到曾某以配偶名義在臺元科學園區內設立的竑
  • 涉嫌洩露公司機密!聯詠科技4名前員工被提起公訴
    文|Aki校對|Oliver圖源|網絡集微網消息,據中央社報導,聯詠科技有限公司曾姓等4名前員工,涉嫌洩露公司重大營業秘密給某競爭公司,檢察官偵查後認為犯罪嫌疑重大,將全案以違反營業秘密法提起公訴。新竹地檢署發布新聞稿表示,檢察官蘇恆毅指揮法務部調查局嘉義市調查站調查發現,聯詠前員工曾某於2016年,與上海一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協議,下載重製聯詠公司內部OLED面板驅動IC及VR等研發工程類機密檔案資料,就能獲得上海該公司的總經理職務及雙倍薪資。
  • 英業達攜HPC伺服器現身2019英特爾網際網路數據中心峰會
    近日,以「數起雲湧 智構未來」為主題的2019英特爾網際網路數據中心峰會在廈門成功召開,作為英特爾全球重要戰略合作夥伴,英業達 (Inventec) 也受邀參加並攜
  • 反擊大陸挖角 美光起訴上百員工!
    這也是美光去年底寄存證信函給大批從美光陣營跳槽至陸廠或協助大陸進行研發的聯盟廠商後,正式透過檢調單位協助,訴諸法律行動,防止相關營業和技術機密遭竊取。消息人士透露,這波遭到美光反制,透過司法途徑對從美光併購後的前華亞科和瑞晶員工展開搜索行動,應是已掌握相關人員竊取營業和技術資料跳槽至大陸公司或協助大陸DRAM研發的臺灣地區半導體廠。(中國半導體論壇微信:CSF211ic)目前他們展開大規模搜索,並限制相關人員出境,估計有上百人遭到約談及搜索,在業界掀起極大震撼。遭到搜索的相關人員尤其集中華亞科員工。
  • 還原電腦資料找到剽竊證據,讓美國大膽狀告聯電和晉華
    ,(聯電與其他人)」,起訴對象,與臺中地檢署略有出入,將聯電協理戎樂天,換成前聯電資深副總、現任晉華總經理陳正坤。陳正坤原為臺灣美光存儲器董事長。他在 2015 年7月離開美光到聯電。根據美國起訴書,在聯電工作時,陳正坤協助聯電與晉華協商合作協議,藉由晉華提供資金,聯電負責研發 DRAM 技術,並轉移給晉華進行量產,技術由聯電與晉華共享。
  • 這可能是史上最笨晶片員工,居然在眾目睽睽下幹這種事
    28納米製程團隊後,這次惹上臺積電踢到鐵板,臺積電使出快、狠、準招式對竊取28納米製程文件的前徐姓工程師殺雞儆猴,在該員工到上海任職前成功攔截,並以違反營業秘密罪嫌與刑法背信罪提起公訴…大陸大肆挖角製程工程師 臺灣反擊大陸存儲器廠和晶圓代工廠對臺灣半導體產業挖角的方式有不同的招數,大陸的存儲器廠是透過華亞科的離職員工掌握通訊錄名單
  • 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員工
    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公司簡介英業達集團為臺灣名列前茅的 IT產業大廠, 全球員工3.6萬人, 集團年營業額達130
  • 英業達高性能無風扇筆記本電腦設計
    圖 無風扇設計的M1版MacBook Air,圖片來自筆吧測評室無風扇設計可以有以下幾個好處:內部空間可以放入更大容量的電池、內存等,提升續航;但是就目前的技術來說,無風扇散熱設計基本上都是採用低功耗處理器,在性能上是會打折扣的。要做出高性能的無風扇設計筆電,還需要等待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 廣達|仁寶|緯創等代工巨頭看好明年筆電市場
    其中,英業達與緯創訂單看到2022年底,廣達則認為2022年將優於產業平均水平,仁寶也看好出貨維持在高檔。英業達總經理巫永財預估,第4季筆電營收持平,2022 年則可望小幅年增,訂單已經看到2022年底,英業達筆電應用以商用佔65%為主,電競20%居次、消費性佔比約15%,較不受教育型產品如Chromebook出貨下滑影響。
  • 以應用為核心 英業達攜K888G4高性能通用伺服器現身英特爾發布會
    2019-05-28 05:08:00  [  中關村在線 原創  ]        上個月初(2019年4月3日),英特爾在北京召開創新產品發布會,宣布推出以數據為中心的創新產品組合,包括第二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英特爾®傲騰™數據中心內存和存儲解決方案、軟體以及平臺技術等
  • 【內奸】聯發科副理吸金上億 竹科工程師集體遭詐騙;晨星工程師跳槽,辦離職順便下載機密
    ▲已併入聯發的的晨星科技爆出有十年年資的工程師下載公司機密跳槽。 檢方調查,35歲的謝男自2008年即在晨星擔任韌體工程師,當時到職時即與公司籤定就晨星公司之機密信息負保密義務,不得攜至晨星公司以外之處所,且使用晨星公司之營業秘密應限於職務上所必須, 離職後應將自晨星公司取得含有機密信息之文件、器材、圖片等返還,不得將晨星公司之營業秘密為利用、發表或洩漏予第三人等行為的保密協議。
  • 將追究48名跳槽鹹陽彩虹離職員工違反營業秘密責任
    因為本刊接獲爆料,就在2個月前,群創才對跳槽到中國彩虹光電的48名員工發出存證信函,追究違反營業秘密責任。其實,站在背後下指導棋的人,正是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上周三(11月23日),鴻海集團旗下面板廠群創的員工收到1瓶來自董事長王志超籤名,僅有群創光電限定的可口可樂,上面還印著一鼓作「氣」Go!G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