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DIGITIMES報導,大陸發展半導體產業獨缺技術的問題已經浮上檯面,近期挖角、竊取營業機密的風潮已經從存儲器產業蔓延至晶圓代工產業,繼上海華力微大舉挖角聯電28納米製程團隊後,這次惹上臺積電踢到鐵板,臺積電使出快、狠、準招式對竊取28納米製程文件的前徐姓工程師殺雞儆猴,在該員工到上海任職前成功攔截,並以違反營業秘密罪嫌與刑法背信罪提起公訴…
大陸大肆挖角製程工程師 臺灣反擊
大陸存儲器廠和晶圓代工廠對臺灣半導體產業挖角的方式有不同的招數,大陸的存儲器廠是透過華亞科的離職員工掌握通訊錄名單,開高薪一一詢問到大陸任職的意願,美光(Micron)因為陸續接收臺中瑞晶、桃園華亞科的12寸廠,因為成為大陸挖角、竊密的頭號目標,美光更祭出司法手段防止挖角風波日盛。
大陸晶圓代工廠挖角的方式,除了已經先到大陸的熟人介紹之外,傳出中芯國際和華力微電子也透過獵人頭公司鎖定一些臺積電和聯電的員工進行挖角,兩家大廠對於大陸狂挖角的問題都密切注意,同時也避免公司的機密資料和營業機密外流。
這次爆發臺積電前徐姓工程師跳槽華力微之前,其實華力微電子就已經挖角聯電28納米糰隊將近50人,聯電錶示,如果有查到攜帶機密資料到對岸,將會報警處理。
大陸晶圓代工廠裡面,挖角最積極的是華力微電子,狂挖角聯電、臺積電28納米製程的工程師,主要是華力微積極加入晶圓代工戰局,去年底還蓋了第二座12寸晶圓廠專攻28納米製程,不過製程研發瓶頸始終無法突破,因此積極挖角在臺積電、聯電有28納米製程經驗的工程師加入團隊,希望能縮短學習曲線。
再者,中芯國際的先進位程也是卡關很久,28納米製程無法突圍,但公司已經對外宣稱會朝14納米和10納米進軍,因此,中芯國際也是四處尋求先進位程突破瓶頸的方式,傳出透過獵人頭公司在臺尋覓適合的挖角對象。
這次華力微挖角臺積電工程師踢到大鐵板,臺積電快、狠、準攔截該名攜帶營業機密的離職員工,成功阻止他到上海任職,也頗有殺雞儆猴的味道。
同時,臺積電也強調,將行文華力微電子通知其不可使用自臺積電非法取得的營業秘密,若對方有不法行為出現,一定會採取必要移動,重申捍衛智財權和營業機密的決心。
私印公司機密文件被抓「太笨了」
臺積電該名徐姓工程師在離職因為異常的大量列印28納米製程的相關文件引發公司注意,臺積電認為他已違反營業秘密法因此將他解僱,並報請新竹市調站偵辦,2日新竹檢方今天偵查終結,認定徐姓工程師觸犯營業秘密法第13條之2第1項,意圖在大陸非法使用營業秘密罪嫌及刑法第342條第1項背信罪嫌,對該工程師提起公訴。
有相關人士透露稱,一般有意到中國就業的FAB工程師,離職後不會立刻赴任。通常帶槍投靠中國晶圓廠的工程師,會用很長時間來研究相關數據、流程,同時記在腦海裡,而非明目張胆的列印數據;即便離職後也不會直接轉戰新公司,而是先去中國賣雞排以避人耳目,拖過一段時間再赴任。
臺積電錶示,徐姓工程師2010年到職,工作雖與28納米製程無關,卻在今年1月非法列印竊取28納米相關製程文件,離職後打算跳槽中國半導體廠華力微,徐姓工程師除被臺積電解僱外,同時也遭檢調依背信罪、《營業秘密法》起訴。
獵頭公司鎖定竹科大廠,頻繁挖角臺灣高科技人才及團隊,並提出「帶原任職公司相關數據,依數據珍貴程度,薪水級別有所不同」的條件。而如此私印公司機密文件被抓,真是「太笨了」。
半導體業者指出,攜帶機密資料到大陸的判刑會比一般刑責重,最高可判10年,呼籲員工不要想不開自毀前程。
中芯國際28納米高端製程缺乏競爭力
中國本土晶圓代工廠最先進位程為28納米,中芯國際與華力微電子今年積極衝刺與布局,但面臨技術、人才、市場上的直接競爭壓力,市佔率仍微小,臺積電產能市佔率高達66.7%,遙遙領先格羅方德(16.1%)和聯電(8.4%),也是推升今年營運成長的主要製程,臺積電導入28納米製程已經長達六年時間。
中芯國際預估,28納米以下製程會是2017年中芯的成長動能之一,預期2017年底28納米以下製程將佔公司營收比重達到7%~9%,但分析認為,中芯偏向中低端的28納米Ploy/SiON技術,高端的28納米HKMG製程涉足並不深;華力微電子雖已為聯發科試產28納米移動通訊晶片,但與量產仍有一段距離,還無法估算市佔率。
雖然客戶未來3年對28納米晶圓的需求強烈,但中芯國際的28納米晶圓生產緩慢,高端技術門檻令其生產線缺乏競爭力,產品將持繼降價。外資認為,中國發展高端製程還有一段長的路要走,28納米製程與前三大晶圓製造廠商商仍有相當大的差距。
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深度報導電子產業供應鏈
分享最及時前沿商情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