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 iPhone 可能有屏下指紋,iMac 可能也會重新設計外觀了。
日前兩個著名的爆料渠道都預測了蘋果接下來多款產品的情況,它們分別來自分析師郭明錤以及曾經的爆料大神、後來加入彭博社的 Mark Gurman(並且據報導,兩位是不同的消息源),兩位爆料的準確性向來很高,而這次的預測也基本一致,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接下來蘋果產品可能會有的變化。
MacBook Pro:14 和 16 英寸兩種版本、去掉 Touch Bar、MagSafe 充電回歸、更強的處理器首先 MacBook 產品線。按郭明錤的說法,蘋果會在今年第三季度推出新款 MacBook Pro,這次是 14 英寸和 16 英寸兩種屏幕尺寸,MacBook Pro 的產品陣容進一步擴大。它們顯然會搭載蘋果 ARM 晶片,而兩個重要的變化是 Touch Bar 會被取消,同時當年經典的磁吸式 MagSafe 充電口會回歸。
這兩個變化可能都是「果粉」們翹首期盼的,Touch Bar 已經以實際行動證明了它只有一點點酷炫,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完全無法提高生產效率,反倒是增添了不少誤操作以及發熱。Mark Gurman 的爆料保守一點,他表示目前並沒有確定一定會砍掉 Touch Bar,但蘋果確實已經在內部測試了一些沒有 Touch Bar 的原型機。
△ Touch Bar 在 2016 年 10 月底的發布會上亮相
△ 雖然想法和呈現都不錯,但實際使用確實不怎麼樣……盲操作幾乎是不可能的
兩位爆料人都提到 MagSafe 充電口的回歸,並且 MagSafe 充電功率也會提升,這樣會讓它更有實用性。不過 USB-C 口還是會保留的,它的連接性能很重要。
△ 圖片來自 MacRumors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的 ARM 處理器,如果到今年第三季度,那麼新一代 MacBook Pro 顯然會用上新一代的處理器,比如名叫 M2(或者是 M1S?)。目前已發售的採用 Apple M1 方案的產品已經讓整個行業都折服了(性能、流暢度以及電池續航各方面),但目前主力的 M1 只是 8 核心方案(最低配是 7 核心),而按彭博社去年底的預測,M2 可能會是高端晶片,它的核心數最高可能達 32 個。
兩位爆料人在 14 和 16 英寸版 MacBook Pro 的外觀設計方面有一點分歧。郭明錤認為它們會採用和 iPhone 12 系列一樣的設計語言,也就是更「平」、稜角更分明,Mark Gurman 認為新款會延續現有 MacBook Pro 的外觀風格。
對於下一代 Phone,Mark Gurman 認為下一代 iPhone 可能會是 iPhone 12S 而不是 iPhone 13,是一個相對小規模的升級幅度。
同時郭明錤和 Mark Gurman 都同時預測新款 iPhone 可能會首次增加屏下指紋。雖然尤其國產 Android 手機上這個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但對於蘋果來說還是第一次。過去蘋果不考慮這個方案是因為 Face ID 的便利性,但目前來看疫情可能會長期存在,戴著口罩確實很難搞定 Face ID。
△ 雖然 Face ID 已經改善了在很多場景下的實用性。可……戴著口罩也沒辦法啊
不過即便 iPhone 用上屏下指紋,它也不會代替 Face ID。兩種方案可能會並存,讓用戶根據具體的場景和需求來進行選擇。
在桌面電腦部分,Mark Gurman 提到 iMac 可能會迎來外觀上的重大升級——最明確的就是現款 iMac 那個「大下巴」取消,整體會更類似 Pro Display XDR 顯示器的樣子(也就是窄邊框)。那個著名的貼便利貼的位置沒了,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懷念它。
△ 會長這樣?圖片來自 Daniel Bautista
同時新款 iMac 自然也會換成蘋果自己的處理器,這幾乎不用懷疑。不過在 Mac Pro 部分,Mark Gurman 表示蘋果會推出蘋果處理器以及英特爾處理器兩種版本。
另外 Mark Gurman 還提到蘋果可能會推出新款顯示器。2016 年蘋果宣布 Thunderbolt Display 停產,這是蘋果截止到目前最後的「民用」外接顯示器產品(Pro Display XDR「超綱」了),之後蘋果在官方推薦的都是第三方的產品,比如目前是 LG 的 4K 和 5K UltraFine 顯示器。
不過說到底,預測都只是預測,雖然這次的兩位已經是準確性非常高的預測者了,不過不到最後發布,一切就都還是未知數。而且這一波預測會影響你當下的消費決策嗎?比如 M1 處理器的 MacBook Pro,雖然目前已經很「香」了,但或許 9 個月後就會有下一代咯。
轉載與合作聯繫 support@toodayla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