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加敦半島有個隕石坑,專家說:也許是坑中的礦物,導致恐龍滅絕

2021-02-18 歷史解密坊

恐龍滅絕是地球上最大的謎案之一,科學家們給出了各種各樣的推測,其中最主流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地球,但不過還缺乏直接的證據。近年來,西方科學家在尤卡坦半島,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物質,或許這種物質,就能直接證明恐龍滅絕的罪魁禍首就是小行星。究竟是什麼樣的物質呢?如果您也感興趣,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尤卡坦半島位於北美洲的墨西哥,面積約20平方公裡,是墨西哥主要的經濟作物產區之一。另外,在尤卡坦半島還有眾多瑪雅時期的古遺址,因此也被譽為瑪雅文化的搖籃,每年都吸引了世界各地專家和學者前往考察。不過,讓尤卡坦半島聲名遠揚的卻是隕石坑,即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

1951年,墨西哥的一家石油公司在尤卡坦半島尋找石油,在鑽井時發現地下1300米處有巖層,這是一種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典型巖層。後來,有科學家進行了考察和研究,確定該處竟然是一座大型隕石坑,形成於6600萬年前,其影響範圍超過180公裡,坑洞的中心直徑長約10公裡,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被命名為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據此,科學家們從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就聯想到了恐龍的滅絕。

從發現的恐龍化石來看,恐龍是在白堊紀-第三紀逐漸滅絕的,也就是距今6600萬年前,與小行星撞擊尤卡坦半島的時間吻合。上世紀90年代,亞利桑那大學的考古學家希爾德布蘭教授,獨自前往尤卡坦半島尋找隕石坑遺蹟,試圖找到與恐龍滅絕有關的線索。在當地人的帶領下,希爾德布蘭教授來到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一帶,但讓他感到遺憾的是,隕石坑因為千萬年地殼運動,所以都已經深入地下,或者在海洋深處。目前從地球表面是找不到了。

不過希爾德布蘭教授也有收穫,他在隕石坑中,找到了一些沉澱物和巖石帶回去研究。後來,希爾德布蘭教授發現沉澱物種含有金屬銥和石英微粒,而巖石則是曜巖的玻璃風化物。據此,希爾德布蘭教授可以肯定在6600萬年前,確實發生過一次威力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那究竟有多大的威力,能讓地球物種滅絕呢?希爾德布蘭教授也給出了答案:

希爾德布蘭教授和同事經過研究,確定尤卡坦半島的小行星直徑約10公裡,並在撞擊的同時產生4.0×10^23焦耳的能量,相當於100億噸的TNT烈性炸藥,以至於小行星撞擊後就迅速蒸發了。或許您對這樣的數據沒概念,小編換一種說法您就知道了。二戰時期,美國投放廣島的一顆原子彈,爆炸的威力相當於2萬噸TNT炸藥,因此小行星撞擊地球就相等於50萬顆原子彈爆炸的威力,讓附近所有物質在一瞬間完全蒸發。

除此之外,希爾德布蘭教授還有一個前所未有的發現,尤卡坦半島地下有豐富的煤炭層。據研究顯示,地球有46億年,早在1.4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地球上就形成了大量的煤炭層,佔地球面積的13%,比如我們現在用的一些煤炭,還都是在那一時期形成的。既然有煤炭層的存在,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威力就被放大了數倍,因為撞擊產生的能量會點燃煤炭層,消耗大量的氧氣,釋放出熱量和硫化物,以及其他大量的有害氣體。

舉個簡單的例子,好比將我們如今遇到的霧霾問題,那是小行星撞擊事件,就等於將如今的霧霾問題,放大幾萬億倍,整個大氣層都充滿了厚厚的煙塵和有毒氣體,還伴隨著酸雨頻發,溫度升高和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使一切需要氧氣維持生命的物種都走向滅絕。隨著地球物種的逐漸滅絕,原本穩定的生態圈和食物鏈也都遭到破壞,最終帶來了物種大滅絕。

在這樣的地球環境中,沒有多少植物和動物能夠存活,尤其對恐龍來說,呼吸不到氧氣,只能吸毒氣,也吃不到食物,更不能長期地生活在水裡,因此就註定要走向滅絕。總而言之,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的罪魁禍首,豐富的煤炭層算是「功勞」最大的幫兇,它們聯手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了一場滅絕性的浩劫。

看到這裡,或許您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地球良好的環境才是最珍貴的,最無價的,最不可替代的,不要盲目地犧牲環境,從長遠的發展角度來看是不明智的。雖然恐龍滅絕了,但是它早就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地球只有一個,破壞地球環境,就等於跟人類自己過不起。

相關焦點

  • 恐龍是怎樣滅絕的?恐龍的滅絕是隕石、火山或是其他
    1980年,美國科學家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幾十甚至數百倍。這樣濃度的銥在隕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學家們就把它與恐龍滅絕聯繫起來了。根據銥的含量還推算出撞擊物體是相當於直徑10公裡的一顆小行星。這麼大的隕石撞擊地球,絕對是一次無與倫比的打擊,以地震的強度來計算,大約是芮氏10級,而撞擊產生的隕石坑直徑將超過100公裡。
  • 恐龍滅亡的那一天 | 一刻 · 晨讀
    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落下的隕石是讓恐龍滅亡的元兇如今科學家首度深入這個撞擊坑這場歷史性的任務會有什麼驚人的發現?這道地質傷痕,如今埋藏在猶加敦半島地底下。從墨西哥灣底下的探鑽孔,用絞車吊起一塊長三公尺的「第40號巖核」,在非專業人士來看,或許不怎麼顯眼。然而在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地質學家尚恩·古力克(Sean Gulick)眼中,這卻是握有地球史上最大災難事件之一,箇中線索的證物。對古力克來說,這塊巖核將透露地球地動山搖那天的故事。
  • 恐龍是如何滅絕的?恐龍滅絕的原因,時間,小行星撞擊,隕石,恐龍滅絕的真相​
    目前,大多數人認為,恐龍滅絕是由於小行星或隕石的撞擊等滅絕事件導致的。少數人認為,恐龍滅絕是由於病毒,或傳染病導致的,但這種可能性不大。《海奧華預言》一書並沒有特別提到恐龍的滅絕。不過,Tom Chalko在其網站上寫道,"在大約500萬年前的時候,地球2顆小衛星中的一顆(2個月亮中的一個)撞向地球,造成全球大災難、洪水等,恐龍就滅絕了。
  • 恐龍滅絕的原因可能是哪些?
    很多人對恐龍滅絕都有很濃厚的興趣,為什麼恐龍會滅絕呢?
  • 恐龍滅絕全怪墨西哥這個坑!
    「兇案現場」便是「奇科蘇盧布」隕石坑,被掩埋在數百米的沉積巖下面,即使你走在上面,也很難察覺。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有一個大得驚人的隕石坑,直徑大約有180公裡,深900米!它就是聞名於世的「奇科蘇盧布」隕石坑(Chicxulub),它埋在數百米的沉積巖下面,即使你走在上面,也不一定察覺到這是一個隕石坑。
  • 恐龍滅絕當天發生了什麼?墨西哥深海巖石樣本找到「決定性」證據
    上個世紀70年代的時候,地質學家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發現了一個半徑長達90公裡的巨大隕石坑,有著900米的深度。經過研究發現,這個隕石降落在地球上的時間剛好就是恐龍滅絕的時期,並且其中存在著含量非常高的銥。
  • 隕石揭秘丨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墨西哥希克蘇魯伯隕石坑被稱是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該隕石坑大約形成於6500萬年以前,這個時間剛好與恐龍滅絕時間吻合。因此科學家推測是因為這個巨大隕石墜落造成恐龍滅絕,一起來看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 科學家新發現一個曠世之「坑」!地球上,這種坑為啥這麼難找?
    它們在太陽系裡隨處可見呀——隨便哪個有固態表面的星體,基本都被「坑」過。就拿離我們最近的月球來說,雖說它的表面積只地球的7.4%,但大型(直徑>20公裡)隕石坑就有近7000個,小一些的(直徑>1公裡)的隕石坑超過一百萬個!
  • 小行星不僅導致恐龍滅絕,也使熱帶雨林出現!
    當提到熱帶雨林時,你會想到什麼?
  • 恐龍竟是最早登月的生物?為什麼月球上可能有恐龍化石?
    隕石的降落 地球上有隕石坑嗎?有,但是在哪裡呢?為什麼月球與地球的距離這麼近,月球上的坑坑窪窪如此明顯,隕石坑這麼多,地球上卻這麼少呢?其實這是因為地球的地質活動比雨月球更頻繁,地球上的巖石會被風、流水等侵蝕,在時間的加持下,很多古老的隕石坑,現在的人類都看不見了。
  • 盤點地球上十大隕石坑
    這次撞擊產生的隕石坑位於亞利桑那州弗萊格斯塔夫東部55公裡處,它被命名為巴林格隕石坑,是有史以來保存最完好的隕石坑。這次撞擊產生的能量相當於2000萬噸梯恩梯爆炸產生的能量。  這個隕石坑的直徑是0.75英裡(1.2公裡),深575英尺(175米),邊緣比周圍平原高出148英尺(45米)。巴林格隕石坑是在1902年被發現的,以丹尼爾·巴林格(一位成功的礦業工程師)的名字命名。
  • 感受天地大衝撞——從玉樹火流星划過憶起巴林傑隕石坑
    6500萬年前,一次隕石撞擊,讓包括恐龍在內的,地球上75%的物種滅絕——這是連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對吧? 聽到隕石坑,如果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一個坑的形象,一個地球上的隕石坑的形象,那麼,它一定是巴林傑隕石坑(Barringer Crater或Meteor Crater)。因為,這是地球上保存最為完整的隕石坑,它的形象,幾乎被用於所有的關於隕石坑的話題。
  • 導致恐龍滅絕的真相:科學家完美復原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撞地球
    近日,密西根大學和布朗大學的聯合研究小組在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年會上給出了答案:引起恐龍滅絕的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曾掀起高達1500米的巨型海嘯,甚至導致全球海洋波濤滾滾。為了準確、全面地復原這次撞擊,研究小組構建了隕石撞擊模型和全球海嘯傳播模型。研究顯示,6500萬年前,直徑14公裡的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撞擊墨西哥灣的淺水區,造成1.5公裡深的巨型隕石坑。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事件導致恐龍滅絕,那小行星後來哪去了?
    這顆直徑達到十公裡的小行星在撞擊地球之後,大部分物質都留在了地球,少部分物質逃出了地球,撞擊坑位於現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北部,撞擊坑的深度和直徑都非常驚人,分別為五百米和一百八十千米。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恐龍,大約毀滅於六千五百萬年前,毀滅的根本因素是源自一場猛烈的小行星撞擊事件,一顆直徑在十公裡左右的巨型小行星與地球相遇(說是巨型,其實主要是相對於地表生物而言,畢竟這顆小行星的尺寸和當年地球所撞到的那顆體型和火星差不多大的天體根本沒法比較,而後者那場撞擊誕生了我們現在的月球)。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有哪些謎團
    這項研究還通過建模分析顯示了小行星撞擊對恐龍棲息地的破壞性影響。該消息很快登上了熱搜。方琳浩說,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學術觀點,最早是1980年由美國科學家阿爾沃茨(Walter Alvarez)推論得出,依據是地層中白堊紀末的黏土層中,主要來自地外的「銥」元素異常。
  • 【植物大戰殭屍之瘋狂恐龍計劃】19.穿越白堊紀
    由於歐洲侏羅系巖性具有明顯的三分性,1837年,L.von布赫將德國南部侏羅系分為下、中、上3部分。1843年,F.A.昆斯泰德則將下部黑色泥灰巖稱黑侏羅,中部棕色含鐵灰巖稱棕侏羅,上部白色泥灰巖稱白侏羅。侏羅紀分早、中、晚3個世。侏羅紀是由亞歷山大·布隆尼亞爾命名,名稱取自於德國、法國、瑞士邊界的侏羅山,侏羅山有很多大規模的海相石灰巖露頭。
  • 火山活動並不是恐龍滅絕的真相,反而讓地球恢復生命
    (圖片來源:Fabio Manucci)一個新的研究發現,恐龍的滅絕不是由於火山活動所導致,而是由於小行星撞擊所致。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推敲研究於6600萬年前發生的一次大滅絕事件的真實原因,這次大滅絕摧毀了地球上包括所有的大型恐龍在內的約75%的生命。一些人過去認為導致這次滅絕事件的根本原因在於火山活動,但是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才是罪魁禍首。
  • 恐龍滅絕的那一天:一個年輕人的意外發現,見證了地球生命史上最重大事件
    如果你盯上一兩個小時,會發現那顆星星正在變得越來越亮。事實上,那並不是一顆普通的星星,而是一顆正在以每小時7.2萬公裡的速度向地球飛來的小行星。60個小時以後,這顆小行星在大氣層炸開了一個洞,最後掉落在今天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附近的一片淺海裡。就在那一刻,白堊紀結束了,古近紀開始了。
  • 金屬銥可殺死癌細胞卻也殺死了恐龍
    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上了地球,不僅導致了恐龍滅絕,還給地球送來了太空中的金屬銥,這種金屬具備殺死癌細胞的功能。科學家研究發現,希克蘇魯伯小行星給地球送來的金屬銥可以對癌細胞填充氧氣並導致癌細胞死亡,進而起到抗癌的作用。
  • 中國的隕石坑—岫巖隕石坑
    2018年5月22日於新疆克拉瑪依    在世界上領土面積超過700萬平方千米的國家中,隕石坑的分布為:加拿大31個,美國28個,澳大利亞27個,俄羅斯19個,巴西7個,中國只有1個,即岫巖隕石坑。因此岫巖隕石坑也號稱中國第一隕石坑(圖5、圖6),具體位置在岫巖縣城東北方向蘇子溝鎮羅圈溝裡村,距縣城直線距離約17千米(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