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有哪些謎團

2021-02-08 瀟湘晨報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3日電(記者上官雲)體型龐大、動作矯健迅猛……這可能是許多人腦海中對恐龍的第一印象。它們曾是「地球霸主」,但在6600萬年前,卻突然消失了。

日前,「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登上熱搜,引發關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方琳浩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也就白堊紀末期的「非鳥類恐龍」滅絕事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資料圖: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內遊人如織。該館以恐龍化石埋藏點多面廣、數量巨大、種類眾多、保存完好、層序連續等特點著稱於世。劉忠俊攝

小行星撞擊破壞恐龍棲息地?

恐龍為何會滅絕,這是許多人心頭的疑問。日前,有媒體報導,6月29日發表的一篇新研究發現,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非火山噴發。

該研究認為,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代末期,一顆小行星在現今墨西哥海岸的位置撞擊了地球。撞擊時釋放的粒子和氣體阻擋太陽光線長達幾十年,造成持續冬季。這項研究還通過建模分析顯示了小行星撞擊對恐龍棲息地的破壞性影響。

該消息很快登上了熱搜。方琳浩說,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學術觀點,最早是1980年由美國科學家阿爾沃茨(Walter Alvarez)推論得出,依據是地層中白堊紀末的黏土層中,主要來自地外的「銥」元素異常。

他介紹,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引起印度德幹高原的超級大火山爆發,這又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地球氣候劇烈變化,非鳥類恐龍無法適應,最終走向滅絕。

這種「親密接觸」有多可怕?

假如小行星與地球真的來一次「親密接觸」,確實有可能會帶來不小的災難。

天文學上定義,軌道在距離太陽1.3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為日地平均距離,約為1.5億千米)範圍內,且與地球軌道距離小於0.3天文單位的天體為近地天體,是近地小行星和近地彗星的集合。

資料圖:圖為NASA此前發布的小行星掠過地球的效果圖。

其中直徑大於140米且距離地球軌道最小距離在0.05天文單位範圍內的潛在撞擊威脅天體,對地球構成直接威脅。

直徑較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很容易造成災難。據媒體報導,2013年2月15日一顆直徑約20米的小行星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上空發生爆炸,間接造成3000餘間建築物受損,1600餘人受傷。

人類成功預警小行星撞地球的例子也並不遙遠。2014年元旦,科學家們發現一顆小行星將在24小時後將撞向地球。這顆小行星很小,並沒有對人類產生威脅。

傳說中的種種猜測與假說

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向來有著多種不同說法。除「小行星撞擊說」之外,「火山爆發」一說也曾經頗為流行。

後者的主要內容是認為火山大規模爆發,帶來大量地下有毒氣體,其中的二氧化硫氣體還會形成持續數十年以上的酸雨。

資料圖:2019年7月11日,廣東省博物館,恐龍骨架吸引小朋友眼球。中新社記者陳驥旻 攝

另外,大量火山灰飄到大氣層中的平流層後,會數月時間無法散去,形成強大的「太陽傘」效應,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地表氣溫短時期內急速下降……導致氣候寒冷等嚴重後果。

植物漸漸凋零,這就導致以此為食的植食性恐龍得不到足夠的食物,漸次滅絕;肉食性恐龍也因沒有植食性恐龍作為獵物而慢慢死亡了。

「除了上面提及到恐龍滅絕的原因以外,還有地磁倒轉說、恐龍中毒說等,這些是與『恐龍絕滅』同時發生的地史史實,它們綜合作用於地球這個有機系統,單一的說任何一個都是盲人摸象。」方琳浩解釋。

不過,有專家指出,恐龍並不是一夜之間突然消失的,而是有一個過程,甚至也許是幾萬年,只不過相對於恐龍存在過的1.8億年時間而言,幾萬年時間還不到千分之一。

它們或許並未完全滅絕

另外,方琳浩介紹,前文提到的6月29日的科學論文名為《小行星撞擊,而非超級火山噴發,導致白堊紀末恐龍絕滅》,正文中通篇都使用的是「非鳥類恐龍」的絕滅。

他說,按照對生物分門別類的「科學分類法」標準,恐龍沒有完全滅絕,而是有一部分演化為今天的鳥類。比如侏羅紀晚期和白堊紀就已經有一些恐龍和鳥類親緣關係比較近,體型較小、擁有羽毛。

據報導,早前,「巨嵴彩虹龍」化石標本被發現。它與「赫氏近鳥龍」同屬近鳥龍類,其尾羽羽軸兩側的不對稱羽片,表明其當時已具有輔助飛行特徵。

「恐龍種類繁多,向鳥類進化的分支中個頭都不大,很多體型也就是如今喜鵲的大小。」方琳浩表示,根據化石等證據,今天意義上的鳥類也並不是恐龍滅絕後才出現的。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6年12月8日,中國、加拿大等國科學家有史以來第一次在琥珀中發現恐龍。在琥珀中發現的第一件恐龍標本是一條長約3.85釐米、長滿毛的尾巴。根據同類恐龍的體型,研究人員推斷,這一恐龍身長18.5釐米。

他說,也正是在恐龍走向滅絕後,地球上生態圈中出現物種空缺的環境——即空缺的生態位,鳥類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逐漸繁盛起來。

同時,原本在恐龍時代,弱小的哺乳類動物,憑藉頑強的生命力和作為恆溫動物體溫調節的優勢,也躲過了巨大的災難,得到佔領生態位的機會,繁衍至今。(完)

【來源:尚一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恐龍是如何滅絕的?恐龍滅絕的原因,時間,小行星撞擊,隕石,恐龍滅絕的真相​
    恐龍滅絕的原因小行星撞擊假說,又稱阿爾瓦雷斯假說,是1980年由沃爾特-阿爾瓦雷斯及其同事提出對。他們將白堊紀末期的生物大滅絕事件與大約6600萬年前的一次小行星撞擊聯繫在一起。阿爾瓦雷斯認為,白堊紀-舊世生物大滅絕事件中恐龍和許多其他生物的大規模滅絕是由一顆大型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事件導致恐龍滅絕,那小行星後來哪去了?
    這顆直徑達到十公裡的小行星在撞擊地球之後,大部分物質都留在了地球,少部分物質逃出了地球,撞擊坑位於現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北部,撞擊坑的深度和直徑都非常驚人,分別為五百米和一百八十千米。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恐龍,大約毀滅於六千五百萬年前,毀滅的根本因素是源自一場猛烈的小行星撞擊事件,一顆直徑在十公裡左右的巨型小行星與地球相遇(說是巨型,其實主要是相對於地表生物而言,畢竟這顆小行星的尺寸和當年地球所撞到的那顆體型和火星差不多大的天體根本沒法比較,而後者那場撞擊誕生了我們現在的月球)。
  • 恐龍滅絕的原因可能是哪些?
    很多人對恐龍滅絕都有很濃厚的興趣,為什麼恐龍會滅絕呢?
  • 小行星不僅導致恐龍滅絕,也使熱帶雨林出現!
    1.25億到1億年前,在恐龍統治時期,現在的哥倫比亞大部分地區被針葉林和蕨類植物所覆蓋。圖自:Banco de Imágene, Instituto Alexander von Humboldt這項研究的合著者、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STRI)的古生物學家Carlos Jaramillo稱:「6600萬年前的某一天,一顆隕落的隕石極大地改變了熱帶,以至於我們今天擁有的森林就是那一天的產物。」
  • 恐龍滅絕的元兇起爭議,可能不是小行星,而是讓我們更害怕的答案
    近代科學家通過在世界各地發現的大量恐龍化石,知道了人類誕生之前還有一個更輝煌的恐龍時代。於是開始了對恐龍的各種探索研究,而對於人們來說,最感興趣的還是導致恐龍滅絕的元兇。可能有人會說了,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早就找取了嗎?現代科學界普遍的觀點不都是恐龍滅絕的小行星的撞擊?小行星撞擊地球滅絕了恐龍,這是目前科學界比較主流的觀點。
  • 如果沒有小行星撞擊,恐龍能否生存到今天?人類能否與之共存?
    6500萬年前,恐龍已經走在了滅絕的道路上,小行星撞擊,只是恐龍棺材板上的最後一顆釘子。正好相反的結果是如果當時那顆小行星罷工了,人類也不會出現了。沒有小行星,恐龍的宿命冰期恐龍存在於一個最好的時代,處於二疊紀與第四紀兩大冰期之間,環境保持長時間的穩定,兩極都沒有完全被冰山所覆蓋,極區與赤道地區的氣候相差不到25°,海平面比現在高出100到250米。陽光、植物充足,食物鏈由下到上,長期處於豐盈的狀態,進化出了巨大的體型。小行星來臨之際,小冰期也即將出現。
  • 恐龍滅絕 | 太陽系星體還可能撞擊地球嗎
    恐龍滅絕和近地小行星襲擊地球的歷史事件小行星直徑最大的不超過幾百千米,最小的也就只有鵝卵石一般大小。我國紫金山天文臺盱眙觀測站發現的一顆軌道比較奇特的小行星 2010EJ104,偏心率達到0.901。其遠日點到了海王星軌道之外,而近日點則在火星軌道附近。它繞日運行一周需 100.29 年。大約在 6500 萬年以前,地球是恐龍的樂園。那時候不僅有在地面上生活的食肉食草的恐龍,而且還有能像鳥兒一樣在天上飛的恐龍,有能像魚兒一樣在水裡遊的恐龍。
  • 恐龍是怎樣滅絕的?恐龍的滅絕是隕石、火山或是其他
    這樣濃度的銥在隕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學家們就把它與恐龍滅絕聯繫起來了。根據銥的含量還推算出撞擊物體是相當於直徑10公裡的一顆小行星。這麼大的隕石撞擊地球,絕對是一次無與倫比的打擊,以地震的強度來計算,大約是芮氏10級,而撞擊產生的隕石坑直徑將超過100公裡。科學工作者用了10年的時間,終於有了初步結果,他們在中美洲猶加敦半島的地層中找到了這個大坑。
  • 鳥的祖先是恐龍麼?為什麼恐龍滅絕了,鳥還在?
    恐龍都滅絕了,鳥類卻倖存下來。似乎有點矛盾。通過發現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會上一個臺階。這個問題該怎麼思考呢?和恐龍同一時代還有很多動物倖存下來。也許從它們身上,我們能有所有發現。 根據化石推斷,曾經統治地球3億年的霸主恐龍在6500萬年前滅絕了。要知道,地球上一個物種平均的壽命是400萬年。似乎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恐龍的。
  • 小行星撞地球後,恐龍又熬了多長時間才滅絕?科學家:它們太難了
    如此強大的恐龍,到最後卻徹底滅絕,令人唏噓不已。有關於恐龍滅絕的具體原因,科學家們也給出了專業的推測,其中最靠譜的一種假說就是,有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所以才導致了恐龍的大滅絕。那假如恐龍真的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才滅絕的,恐龍是在撞擊的瞬間就徹底死絕了呢?還是說撞擊之後,又苟延殘喘的熬了一段時間,才徹底從地球上消失?
  • 揭秘恐龍滅絕的真實原因!
    他們提出了很多學說,有說是因為地球受到小行星或者彗星的衝擊,有說是因為地球發生了火山爆發、地震,或者氣候的急劇變化等等。歸結起來有隕星撞擊、宇宙射線變強、火山噴發、氣候變化、大氣成分變化、海洋鹽度變化、地磁變化等。這些觀點雖然聽起來各自成理,但是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強調地球自身的因素,另一類是強調來自地球之外的衝擊。
  • 經濟學人 | 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恐龍的大滅絕?What really killed the dinosaurs?他們認為,火山噴發所產生的有毒氣體以及所導致的氣候變化才是導致恐龍大規模滅絕的根本原因,這一觀點是有事實依據作為支撐的,地球在二疊紀和三疊紀末期也經歷過兩次生物大滅絕,但同時期僅有火山噴發的跡象,卻沒有小行星撞擊的跡象。
  • 英科學家稱恐龍滅絕真兇來自外太空
    據英國《衛報》6月29日報導,英國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破解了66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之謎,導致地球上包括恐龍在內的近75%的生命滅亡的原因,只可能是小行星撞擊。恐龍為什麼會滅絕?這個問題長期以來都是科學界的熱議話題,也一直沒有明確的答案。
  • 火山活動並不是恐龍滅絕的真相,反而讓地球恢復生命
    這幅藝術家的圖像展示了一種大型裝甲龍,在6600萬年前,這種大型裝甲恐龍見證了小行星撞擊。(圖片來源:Fabio Manucci)一個新的研究發現,恐龍的滅絕不是由於火山活動所導致,而是由於小行星撞擊所致。
  • 猶加敦半島有個隕石坑,專家說:也許是坑中的礦物,導致恐龍滅絕
    恐龍滅絕是地球上最大的謎案之一,科學家們給出了各種各樣的推測,其中最主流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地球,但不過還缺乏直接的證據。
  • 恐龍滅絕當天發生了什麼?墨西哥深海巖石樣本找到「決定性」證據
    然而恐龍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遠超人類,從它的出現到6500萬年前的滅絕,恐龍霸佔了地球1.7億年左右。    人類連恐龍存活時間的零頭都夠不上,然而這樣的有著悠久歷史的種族都遭到了滅絕,當時地球上75%以上的生物都徹底消失在了世界上,人類又有什麼底氣「稱王稱霸」呢?
  • 恐龍滅絕的那一天:一個年輕人的意外發現,見證了地球生命史上最重大事件
    雖然科學家們對細節還存在著爭議,但有一點是無可置疑的:這顆小行星的墜落,對地球上的生物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估計有75%的物種徹底滅絕,死亡的生物體個體數量更是超過總數的99.9999%。又經過千萬年,撞擊和燃燒產生的碎石和灰燼在地表逐漸沉積,形成了一層有筆記本那麼厚的沉積帶。
  • 恐龍滅亡的那一天 | 一刻 · 晨讀
    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落下的隕石是讓恐龍滅亡的元兇如今科學家首度深入這個撞擊坑這場歷史性的任務會有什麼驚人的發現?除此之外,分析巖核的碳同位素,有助於我們了解碳循環受到撞擊的影響,連帶得知地球植物對此事件的反應,以及依賴它們而生的恐龍。世界各地都有做類似的分析,不過這些來自希克蘇魯伯的巖核,含有豐富的材料,應當能夠構建更準確,還原度更高的圖像,讓我們更加了解導致大滅絕的事件。
  • 恐龍滅絕全怪墨西哥這個坑!
    這是一場神秘的「謀殺」,躋身為世界七大謎團之一。多年來科學家孜孜不倦在兇案現場尋找「地球殺手」留下的蛛絲馬跡,期冀解開暗含其中的種種謎團。「兇案現場」便是「奇科蘇盧布」隕石坑,被掩埋在數百米的沉積巖下面,即使你走在上面,也很難察覺。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有一個大得驚人的隕石坑,直徑大約有180公裡,深900米!
  • 科學網—誰是恐龍「終結者」?
    誰是恐龍「終結者」?研究證實德幹地盾火山活動觸發物種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