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業的軍備競賽越來越激烈,為了迎戰三星、英特爾等對手,臺積電已宣佈未來幾年將在臺灣投資興建3nm先進位程新廠。臺積電創辦人暨董事長張忠謀周五接受彭博採訪時稱,這座新廠的投資金額預估最高將達逾200億美元。
自從去年宣佈將發展3nm製程後,臺積電便一直在評估新廠廠址,甚至將美國納入考慮,不過,在臺灣政府承諾解決水電等相關問題後,也考量到對臺灣經濟的重要性,臺積電上周終於宣布新廠將落腳在臺灣的南部科學工業園區臺南園區。
「等到我們完成,等到我們達到所有所需的產能,我想我們可能會花費150億美元以上,」張忠謀在新竹的總部接受專訪時說,「這只是保守估計。安全一點說,有可能會花到200億美元以上。」
主要客戶包括蘋果及高通的臺積電,近幾年每年的資本支出大約都在百億美元左右,用於擴大和升級生產線,而且隨著晶片製程技術愈先進,所需投入的成本也越高。張忠謀表示,往後臺積電的資本支出可能逐步攀高至每年上看110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9日,臺積電就曾宣布,擬投資約955.54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211.02億元)促進公司發展。據了解,臺積電投資的主要內容包括:興建廠房資預算約新臺幣795億5568萬元,包括擴充及升級先進位程設備;擴充先進封裝製程產能;升級特殊製程產能;轉換邏輯製程產能為特殊製程產能;2017年第四季研發資本預算與經常性資本預算。
據報導,臺積電今年持續積極擴大投資,資本支出將達100億美元規模,拉高10nm製程產能將是主要重點。此外,臺積電也將加速7nm製程技術研發,並展開對5nm製程研發。
中國大陸業者加入戰局
晶圓代工在產能及技術上需要龐大的前期投資。而中國大陸在官方支持下,很快就要加入競賽之列。包括中芯國際及清華紫光集團等半導體業者正競相擴產,張忠謀稱,這可能導致市場產能過剩的局面。
不過,張忠謀也指出,中國大陸的後進者可能還需好幾年的時間才有機會達到臺積電的技術門檻,一部分的原因在於,沒有業者會出售自己所擁有的領先技術。
「中國大陸發展半導體產業的策略會達到某種程度的成功,但可能不是政府真正想要的成功,」張忠謀表示,大陸業者在成熟的製程可以開出產能但卻有供給過剩的風險,然而在先進位程上「技術是用錢買不到的。」
張忠謀周一在宣布退休的記者會上稱,未來可見的幾年臺積電以美元計價的營收增長將約每年5%-10%,以2017年來看預估增長接近10%。意味著今年營收增長將低於2016年的12.4%及2015年的11%。該公司周五公布,9月份營收年減1.3%至885.8億元臺幣。
受到iPhone十周年新機等產品有望吸引買氣的期望帶動,臺積電股價今年以來已大漲24%。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張忠謀的身價也一度躋身10億美元俱樂部。根據臺灣證交所截至8月底數據,張忠謀持有臺積電0.48%的股份。目前市值約 9.26 億美元。
臺積電仍會是晶圓製造產業的領先者
就在臺積電即將於本月慶祝創立30年前夕,今年86歲的張忠謀已在上周宣佈將於2018年6月退休,交棒給現任的兩位共同執行長,由雙首長平行領導接續,現任執行長之一的劉德音將接任董事長,魏哲家則將擔任總裁。
有「半導體教父」之稱的張忠謀,當年創造了晶圓代工模式,讓無晶圓廠將設計交給臺積電生產,帶動IC設計業興起,引導半導體產業走向設計、製造、封測的專業分工模式。目前在全球規模達500億美元的市場中,佔有率達59%,市值已幾乎是臺灣第二大晶圓代工廠聯電的30倍大。
雖然此前張忠謀即將離開臺積電,但是他表示,隨著物聯網 (IoT)、汽車電子、高效能運算 (HPC)、以及手機等產業的蓬勃發展下,臺積電將繼續保持產業的領先地位。
根據張忠謀日前接受 《路透社》 的專訪時表示,臺積電將會在產業中領先其他競爭者,並且更加了解這個產業的技術上限在哪裡。張忠謀進一步指出,預計在 10 到 20 年之內,將會誕生無數的無人駕駛計程車,並且會由人工智慧來取代許多醫生的工作。
而面對這樣的轉變,臺積電將會在物聯網、汽車電子、以及高效能運算上建立供應鏈的夥伴關係。另外,因為未來幾年手機產業的蓬勃發展,使得手機晶片的需求暢旺。因此,臺積電將尋求多樣化的客戶群,使得這 4 大方面的布局將會是未來臺積電成長的主要動能。
張忠謀也強調,未來在晶片產業將會有進一步的整合動作。因此,面對競爭對手韓國三星,預計在未來 5 年內把當前的晶圓製造市佔率提高 3 倍的挑戰,就目前市值達到 1,850 億美元的臺積電來說,要支持未來的發展,將會是在接下來的 5 年內,每年增加 5% 到 10% 的資本支出,以繼續投入研發的工作。並且還將增加招聘 6,000 名的員工,以滿足其未來發展需求。
另外,張忠謀還指出,目前臺積電仍面臨著許多的競爭和挑戰。因此,臺積電需要藉由建立更好的夥伴關係,例如與人工智慧 (AI) 明日之星的英偉達 (Nvidia) 的合作,來維持競爭力。
而對於未來退休之後會如何繼續看待臺積電,張忠謀則表示,他會很關心財報中的損益表,也會聽聽市場分析師的意見。不過,他不會提出任何的問題,因為他只是個非常感興趣的投資者而已。他會把餘生留給自己和家人,首要之務是完成自傳下冊。
「我仍然熱愛我的工作,但我無法長生不老,」張忠謀說,「所以我想把餘生保留給自己,重拾我的嗜好,像是打橋牌和旅行。」
編輯:芯智訊-林子 綜合自:科技新報、彭博社、新浪財經
行業交流、合作請加微信:xintiyan001
投稿請發至:yj@padnews.cn
芯智訊官方交流群:22180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