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半年就關服的《櫻花大戰》手遊,是怎麼讓世嘉的30億日元打水漂的

2021-12-22 遊戲研究社

由曾經主機行業的巨頭主導,基於日本遊戲史上最成功的IP製作,融合日本最賺錢手遊的玩法內核,再梭哈30億日元的開發經費,當這些條件匯集在一起,做出的手遊可以取得什麼樣的成績?

《櫻花大戰》衍生手遊《櫻花革命~綻放的少女們~》在最近給出了一個答案——

半年關服。

雖說已然成為時代的眼淚,但沒人會否認《櫻花大戰》系列曾經的輝煌。

作為世嘉旗下最重要的遊戲品牌之一,《櫻花大戰》的成功不僅在於全球範圍的銷量和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奠定了日後遊戲行業「跨媒體企劃」的基礎,對整個業態產生了深遠影響。

如今遊戲行業常開展動畫舞臺劇等聯動形式,大多是《櫻花大戰》開的先河

然而隨著世嘉敗退主機市場轉型為第三方遊戲發行商,失去了優勢資源的《櫻花大戰》也逐漸沒落,在2005年的《櫻花大戰V ~再見吾愛~》反響慘澹之後,被雪藏近15年未曾推出過真正意義上的新作。

但眾多粉絲始終對其念念不忘。2016年時,世嘉舉辦了一次旗下遊戲的人氣投票,《櫻花大戰》同時榮膺「最受歡迎遊戲品牌」和「最期待覆活的遊戲」兩項榜首,終於讓《櫻花大戰》的重啟計劃被提上了日程。

在復活榜上更是甩開第二名《街頭塗鴉》近千票

2019年,主機遊戲《新櫻花大戰》終於上市。

這部新作雖說在設定上緊接了之前的作品,但是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革新,劇情上封印了幾乎所有老角色,人設改由《死神Bleach》的作者久保帶人操刀,戰鬥也從傳統的戰棋變為了無雙類型的ACT。

這部新作的評價兩極分化,既不乏無法接受這些改變的玩家,但是為其中情懷所感動的也大有人在。作品銷量也還算理想。

除了遊戲本體以外,《新櫻花大戰》的後續動畫和舞臺劇也陸續跟上,一定程度上重現了當年跨多媒體聯動的景象。

新櫻戰的舞臺劇在疫情的影響下艱難上演

儘管算不上大成功,但是新櫻戰的企劃還是這樣漸漸鋪開了。對於許多老粉絲而言,能看到這個IP復活就算得上是一種安慰。

就在這當口,世嘉又給粉絲們帶來了一個驚喜——突然宣布將推出由本家製作的全新櫻戰手遊《櫻花革命~綻放的少女~》,同時放出了一集製作精良的宣傳動畫。

當時大家紛紛表示這集動畫做得可比《新櫻戰》要好

當時就有消息稱,這是一個與《新櫻花大戰》並行的企劃,投入的資源不亞於主機遊戲,旨在摸索櫻戰新的發展方向,可說是將期待度拉滿。

只是這場驚喜最終卻成為了一場驚嚇。

在被打入冷宮的漫長時期裡,《櫻花大戰》也並非沒有推出過手遊,只不過都是將IP授權給其他公司製作,結局也都較為悽慘。

首先是2016年韓國公司製作的《櫻花大戰~傳說的起點~》。在最初的宣傳片中,這款遊戲徹底拋棄了原本藤島康介定調的人設風格,一轉韓式畫風。

最初PV中一閃而過的「韓版」神崎菫

收穫一片惡評後,開發商這才迅速調頭將遊戲中的實際畫風向原作靠攏,但回天乏術,加上遊戲本身的玩法內容也不出眾,運營一年便慘澹停服。

這家公司並不死心,把遊戲修整一番後又推出了面向國際服的第二代《櫻花大戰~櫻之歌~》——結局當然是一年後再度關門大吉。

遊戲本身的運營方向也令人費解,比如當時跟風韓版《創造101》舉辦coser選秀

2018,有國內公司接棒拿到世嘉的授權,製作了以上海為舞臺的櫻戰手遊。因為設定和臺詞高度本地化(甚至還有方言配音),在當時被戲稱為「上海滑稽團」,倒也頗受一些國內玩家的期待。

但由於遲遲拿不到版號,這個遊戲始終沒能上架,等到2020年版號終於過審,項目組早已解散。

所以當世嘉終於要親自下場做櫻戰手遊時,大家都想著要看看本家究竟能做到什麼樣的成果。尤其是世嘉更聯合了《命運/冠位指定》的開發組DELiGHT WORKS(下文簡稱「DW」)來共同製作這款遊戲,擺出了意圖再現FGO輝煌的架勢。

結果在前期宣傳上就捅了個簍子。

作為日本手遊的傳統,遊戲在上架前通常會根據預約人數設置一些獎勵吸引關注。《櫻花革命》也不例外,但其預約人數30萬的獎勵卻讓老粉絲們一片譁然——竟然是邀請兩名Vtuber來擔當聲優。

櫻戰系列的血脈裡多少流淌著「寶冢精神」,講述的是少女們付出辛勤汗水才能在舞臺上綻放光芒的故事,與Vtuber起勢的網紅模式可說是背道而馳。櫻戰角色與現實中聲優高度綁定的傳統,也和Vtuber表裡切割的運營形式完全不搭。

宣傳會上聲優與Vtuber的互動就充滿違和感,彈幕也大多是Vtuber的粉絲刷著與櫻戰無關的內容

更別說櫻戰的粉絲本就因自己喜愛的作品日漸式微而鬱郁,現在還要反過來倒貼新生代網紅,被Vtuber的觀眾說是蹭熱度,積怨更是爆發,兩方粉絲一度戰得不可開交。最終雖然達成了30萬的預約,但是Vtuber擔當聲優一事官方再沒提起,徒留一地雞毛,兩邊不討好。

當遊戲終於上架,遊戲的角色設計又立馬遭到粉絲詬病。

不同於《新櫻花大戰》緊貼原作劇情,《櫻花革命》則是把舞臺搬到了百餘年後,故事背景與原作有很大區別,人物角色跟前輩們更是幾乎毫無關係。這下雖說是避開了畫風爭議,但是沒有情懷加持的新角色們本來就很難積攢人氣了,更別說這次的人設毫無特點,完全不討喜。

又或者說是在追求「特色」的道路上走歪了,比如女主角的粗眉毛就深受非議

更要命的是這次「革命性」的機甲設計:一改原本經典的「電飯煲」式的靈子戰機,成了穿戴式的笨重靈子鎧甲。這在動畫裡看起來還算帥氣,但進了遊戲就是另一回事了。在缺乏辨識度的設計和算不上精細的建模呈現之下,視覺效果就好比是在電飯煲機甲上安了個少女的頭。

這不止是醜或美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堪稱怪異了

總而言之,作為一部主賣角色的遊戲,《櫻花革命》裡的少女卻顯著缺乏讓玩家們課金的吸引力。社交網絡上更有許多人嘲諷其為「醜女革命」,可見這些設計有多麼不得人心。

就算抽到五星卡也完全不能讓人覺得興奮

遊戲的玩法也是和FGO一脈相承:一樣的「剪刀石頭布」紙片人對撞,一樣繁瑣的反覆刷圖育成(包括令人怨念的稀有素材掉率),甚至連被噴成梗的「寶具動畫不可跳過」也一併繼承了來……除了模型改成3D以外,一切都是那個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就像玩家們所吐槽的那樣:「世嘉和DW該不會真以為FGO是靠著這套玩法成功的吧?」

玩法對於遊戲的後續留存起到的幾乎是副作用

至於技術力方面,《櫻花革命》也沒能體現出大廠的優勢。比起同樣有著舞臺演出場景的《賽馬娘》,不論是建模還是光影乃至人物動作的調試,差得都不止一星半點。

上架時間只間隔幾個月的兩款遊戲,畫面表現力卻仿佛差了一個世代

而上述這些,都忠實地反映在了遊戲的商業成績上。

《櫻花革命》上架當天連暢銷榜前50名都沒能排進,用戶評價跌破3分,這樣的開局只能用滑鐵盧來形容。

開局暴死的手遊大家也不是沒見過,一般來講結局也就是硬著頭皮堅持個一兩年,將已開發的內容消耗完了關門走人。

然而《櫻花革命》遊戲裡雖然沒什麼玩家,場外惦記它的人卻不少。

今年3月,日本一家財經媒體報導,有DW的員工向其爆料:《櫻花革命》的開發費用超過30億日元,再攤上後續的營銷和運營費用,至少要每個月6億流水堅持一年才能回本。然而遊戲第一個月的營收只有7000萬日元。

30億日元經費已經足夠製作一個中型主機遊戲,也不由讓人想起世嘉當年孤注一擲的《莎木》

這位員工更痛批遊戲的項目管理混亂,製作人不僅真的要求遊戲在營收上對標FGO,備受爭議的營銷計劃也是他一手推動……而他口中的這位罪魁禍首不是別人,正是馬場英雄。

對於日本玩家而言,這可說是一位家喻戶曉的遊戲製作人——人人喊打的那種。

馬場英雄原本在萬代南夢宮就職,主要參與「傳說」系列的製作,並逐漸被提拔為製作人。2015年,他擔綱系列25周年紀念作《情熱傳說》的製作重任。

在遊戲的早期宣傳裡,女角色「艾麗莎」一直佔據著重要的位置,被認為是本作的女主角。由於人設討喜,沒等遊戲發售便獲得了不小人氣。

圖左為男主角斯雷因,右為艾麗莎

然而當玩家們真的玩到遊戲時候才發現,艾麗莎不僅不是女主角,更是中途就會永久離隊,位置被其他女角色取代。

若只是這樣也就罷了,在艾麗莎離隊後,其他隊友還會在討論何為「真正的夥伴」時cue到艾麗莎,暗諷其作為隊友能力不足。

不止是喜愛艾麗莎的人們,幾乎所有玩了遊戲的玩家都被這番操作所膈應,也很難理解製作方為什麼要如此對待一個角色。尤其是遊戲後期的商店裡依然會販售艾麗莎的裝備,仿佛是有意刺激玩家一般。

試圖安撫玩家情緒的開發商隨即將原本售價1404日元的艾麗莎DLC改成免費送給玩家,結果大家卻發現這與其說是艾麗莎的個人劇情,倒不如說是拿了另個女角色的DLC來湊數,擺明了是應對公關危機臨時改了來糊弄的,結果反而火上澆油。

《情熱傳說》的評價一落千丈,實體光碟的價格崩到二手商店都拒收。「真的夥伴」也成為了一個名梗,專門用來諷刺遊戲開發商們把角色當工具人的行為。

玩這個梗的輕小說《因為不是真正的夥伴而被逐出勇者隊伍,流落到邊境展開慢活人生》甚至都要動畫化了

玩家們的怒火理所當然地燒向了製作人馬場英雄。面對一片罵聲,馬場英雄缺席了原定的直播,之後更是再沒露面,再有消息時便是他已從南夢宮離職。

之後的南夢宮付出了眾多努力來修補這場風波對「傳說」品牌造成的負面影響,包括在動畫版中徹底大改遊戲劇情,原本把傳說系列發展為「年貨」的計劃也就此告吹,隔了五年才終於要推出新作品《破曉傳說》。

這次應該不會再搞女主角欺詐了

馬場英雄的流亡之路則剛剛開始。離開南夢宮的他一度加入了SE開設工作室,開發新作《神秘預兆》。然而光是放出個宣傳片,來罵他的日本玩家便蜂擁而至。項目最終也是悄無聲息地流產,馬場英雄再次離開SE去向不明,徒留下6億虧損。

日本網友P圖惡搞馬場英雄

因此當這次《櫻花革命》被爆出實際製作人是馬場英雄時,事件在日本的關注度可說是瞬間提升一個量級,玩家們蜂擁而至:「可算逮著你了,馬場英雄!看看你這次又禍禍了誰!」

這似乎也解釋了為什麼《櫻花革命》始終對於製作陣容守口如瓶,甚至一度隱藏了製作人員名單。

本來就已經是賠本買賣,如今又橫生事端攤上公關危機,這顯然成為了壓垮《櫻花革命》的最後一根稻草。時隔一個月,世嘉便宣布《櫻花革命》將於2021年6月關服,而此時距離遊戲上線不過4個月。

在遊戲停服公告的評論區裡,大部分是幸災樂禍的叫好聲。但實際上也有著真摯熱愛這個遊戲的人,尤其是一些終於能參與到自己童年時熱愛的櫻花大戰項目之中的年輕畫師和聲優們,在這場不堪的告別中,他們無疑是受傷最深的人。

《櫻花革命》宣告停服後有玩家發起了請願希望遊戲能存續下去,幾天過去才匯集了兩百餘人

時常有人會討論,既然如今的手遊行業如此賺錢,為什麼那些傳統主機遊戲開發商們不去利用自己在IP上的優勢實現降維打擊,佔據移動端市場呢?

從氛圍上講,如今的玩家們也對傳統廠商轉型做手機遊戲寬容了許多,已不再像SE剛下海那會兒追著罵「手遊大廠」。反倒越來越多人希望傳統主機廠商們能在做好自己單機本職的同時,進一步在移動端發揮餘熱,供粉絲填補碎片時間和釋放「廚力」。 

只是從結果來看,眾多大廠下場做手遊的表現都差強人意,《櫻花革命》的失敗更是一個典型。這場淪為笑柄的失敗其後續影響也尚且難以估量,手遊的爭議已然蓋過了《新櫻戰》好不容易打下的新底子,從悲觀的發展來看,就算櫻戰這個IP再度被雪藏也不足為奇。 當然在許多人看來,這就是大廠的肉食者們脫離了玩家的結果。所謂本家製作的遊戲,竟還遠不如一些其他手遊的聯動活動更懂粉絲想要的是什麼。

櫻戰在其他一些手遊裡的聯動活動反倒大多反響不錯

這些批評聲不僅是針對世嘉這樣的傳統廠商,也同樣刺向了DW這些在手遊行業發家的新貴。至少從這次的事件來講,即便有著充裕的開發資金、擁躉眾多的IP加持、經過驗證的玩法,主機遊戲的經驗終歸還是難以複製到手遊上。

而真正複製且再現的,卻是失誤和紕漏——無論主機遊戲還是手遊,如果不去貼近玩家,不去傾聽玩家的聲音,也不照顧玩家的感受,最後就只能吞下傲慢招致的苦果。

相關焦點

  • 成本高達30億的《櫻花大戰》衍生手遊是如何做到半年時間光速關服的?
    這款《櫻花革命》就是由世嘉委託DW進行開發製作的,將手遊委託給有經驗的手遊開發商進行開發也很好理解,可DW在參與《櫻花革命》之前曾開發的遊戲是與TYPE-MOON合作開發的《Fate/Grand Order》(下簡稱為《FGO》)。
  • 世嘉旗下手遊《櫻花革命》首發失敗,《FGO》開發商應該背鍋
    不過,也有例外,日本的遊戲大廠世嘉(Sega)遭受了重創!一方面,由於玩家們不出門,因此世嘉運營的街機遊戲相關的業績持續惡化,在去年年末的時候,甚至裁掉了多達650名正式員工與外聘員工;而另一方面,世嘉在去年年底的重點手遊《櫻花革命~綻放的少女們~》的收益不如預期,讓整個狀況雪上加霜。
  • 世嘉《櫻花革命》暴死 還擱著學FGO呢
    世嘉經典IP《櫻花大戰》是在1996年發行的一款策略蘿蔔遊戲,遊戲中的電飯煲機器人和主題曲《帝國華擊團》都令玩家印象深刻。不過在2020年全球大環境的影響下,電玩設施行業損失慘重,世嘉原本就有意向開發手遊,實在忙不開身就選擇與Delight Works聯合開發《櫻花大戰》的正統續作手遊《櫻花革命》。
  • 開發成本超30億日元上線暴死,經典IP改手遊又添一具白骨
    這篇文章裡聊到了日本遊戲廠商抄襲《FGO》的暗流,其中提到了由《FGO》的開發商DW研發、SEGA授權發行的《櫻花大戰手遊》成績不佳的消息。近日,根據日本手遊數據分析網站Game-I顯示,12月份《櫻花大戰手遊》的收入僅為7330萬日元,在日本App Store的暢銷榜順位為215.9,這不是一款頭部甚至中腰部遊戲的首發成績,而根據外媒的爆料《櫻花大戰手遊》的開發商成本或許超過了30億日元。
  • 創造了FGO傳說的這家公司,把世嘉給玩死了?(下)
    在上篇文章《創造了FGO傳說的這家公司,把「櫻花大戰」做死了?(上)》中,我對「櫻花大戰」系列的影響力,以及由DELiGHT WORKS(以下簡稱「DW」)開發運營的手遊,「櫻花革命」所引發的一系列「炎上」事件進行了簡單介紹,在文章的最後,世嘉和「櫻花革命」,正陷入一場難以預料的「30億日元風波」之中。幕後黑手?
  • 世嘉復刻主機銷量慘澹,大廠懷舊情懷風到底能刮多久
    最近各大遊戲廠商似乎都開始颳起了懷舊情懷風,世嘉近日關於《櫻花大戰》重啟的消息也讓玩家們激動不已,包括以《索尼克》、《雷霆力量4》、《夢幻之星》為首的15款名作,也要登錄Switch。最受玩家期待覆活作品《櫻花大戰》《莎木1+2》的復刻版即將登錄PC端,世嘉歐洲的產品發行執行副總裁John Clark也透露將來會有更多的遊戲移植到
  • 小雞日報:《櫻花大戰》新作手遊公布
    大宇資訊方面表示,手遊當道,但單機遊戲是IP存續的重要根基,持續推出新遊戲才有更多商機和合作可能。單機確實是延續IP的重要根基,所以《古劍奇譚》什麼時候能搞一下?《碧藍航線:Crosswave》發行商傑仕登今天在「臉書」上發公告,表示遊戲的NS版本將要延期到10月22日發售。
  • 太正櫻花的浪漫 《夢幻模擬戰》x《櫻花大戰》 聯動來襲!
    與記憶中的經典再次相遇,《夢幻模擬戰》x《櫻花大戰》聯動今日正式開啟,全新資料片「櫻花綻放之刻」火熱到來!兩個平行世界的相遇,帝國華擊團真宮寺櫻、神崎堇、愛麗絲三人將跟隨鑄劍者軍團的腳步,在艾露薩利亞大陸展開一段全新的冒險!時空樞紐已開啟,感受由聯動奉上的奇妙幻想之旅!
  • 《螺旋境界線》X《櫻花大戰》聯動即將開演
    由上海雲螺(KUMORA)耗時2年製作的本土日式手遊《螺旋境界線》今日正式公開宣布,將於12月與日本世嘉公司經典遊戲《櫻花大戰》展開聯動合作!該系列發售至今共五部正傳作品,並移植了眾多的遊戲平臺。這其中,中文PC版於2001年發售,從而使得不光是在日本,也在中國與臺灣地區等地擁有著大量的粉絲。
  • 新時代的窘迫和希望:「櫻花大戰」到底意味著什麼?(下)丨觸樂
    5萬的悽慘銷量也說明,舊「櫻花大戰」的主流粉絲還是吃英雄情懷多一些,或者說「小確幸」可能基因上跟「櫻花大戰」暫時還不太搭,需要像以前解決「特攝」與「美少女」元素那樣做創新整合。這一作的災難性在於,它徹底摧毀了粉絲的最後一點信心,對世嘉的看法也出現了「用老IP騙粉絲錢」「過去的世嘉已經死了」的論調。幾乎在同時期,「櫻花大戰」實體店關門,相當於官方做出了某種無言的回應。
  • 《FGO》開發商今年的收益減少了81%,這是怎麼回事?
    截止到2020年7月,公司獲得年度收益約13億2600萬日元(約83976137元人民幣)!有些人表示:年收益八千多萬元,不少了呀!博士告訴大家:這個收益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了81%!先聊聊Delightworks風光的時候。這家公司在2014年於日本成立,2015年其研發的《Fate/Grand Order(FGO)》就推出了,從此走上了巔峰!
  • 世嘉為什麼放棄了主機業務?丨觸樂
    名作餘輝2001年1月31日,世嘉正式宣布DC將於3月1日停產,剩餘200萬臺庫存降價至9900日元清倉,大川功以個人身份無償捐助了共計1350億日元,讓世嘉免於破產。3月16日,大川功因病去世,享年74歲,一個時代就此落下了帷幕。
  • 不僅有莎木3還有新櫻花大戰 世嘉雖退出一流開發商 但底蘊十足
    作為世嘉旗下為數不多能夠留存下來的遊戲系列,《櫻花大戰》絕對是其中一個,而在去年發售的其系列新作《新櫻花大戰》更是一經上市就好評如潮。
  • 先有主題曲,後有遊戲——《櫻花大戰》誕生記
    ● ● ●1996年9月27日對世嘉土星玩家像一個盛大的節日。在這一天,他們翹首以盼的巨作《櫻花大戰》終於上市了。在此後的20年裡,《櫻花大戰》經過數代的發展,已不再僅是一個遊戲品牌,更成為了日本為數不多的跨平臺知名IP之一。
  • 新遊 櫻花大戰將重回手遊平臺 勾勒逝去的櫻花回憶
    請用手機直接訪問: anqu.com==============================《櫻花大戰》作為老牌日式美少女遊戲的代表作,可以說承載著許多老玩家的青春。可惜的是,這個標題從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漸漸沉寂了。曾經公布過的發布列表上的作品,也幾乎全部石沉大海。
  • 花組參上《螺旋境界線》*《櫻花大戰》今日正式上線
    由上海雲螺(KUMORA)耗時2年製作,聯合龍圖遊戲發行的本土日式手遊《螺旋境界線》宣布:與日本世嘉公司(SEGA)旗下經典遊戲《櫻花大戰》的聯動活動今日正式開啟
  • 《新櫻花大戰》評測:用全面變革創造嶄新未來
    但玩家們終究沒有忘記它,世嘉也沒放棄這塊曾經的金字招牌。天時地利之下,浴火重生般的《新櫻花大戰》傲然出世,想要重拾昔日的榮光。然而時代已然變遷,玩家口味也不同以往。這股嶄新之風,究竟能否再度吹起我們記憶中的櫻色浪漫?
  • LINE全年營收863億日元 GungHo Q4利潤下降30% 日本風向標
    營業利潤為942億日元(約5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3%;經常利潤為935億日元(約5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8%;全年純利潤為620億日元(約3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3.3%。單看2014年第四季度,營收總額環比增幅12.3%達到432億日元,營業利潤環比增幅6.0%達到208億日元,經常利益環比增幅6.6%達到210億日元,最終利潤減幅30.1%虧損123億日元。此外,單獨計算2015年1月業績,與上一年同期相比減幅27.3%,虧損120億日元。
  • 世嘉DC經典遊戲的一切都在這了!—— 世嘉博士與老玩家深度對談
    《櫻花大戰》是世嘉為了開拓新客層而創造的,當時世嘉比較缺乏這類作品,但世嘉很擅長集中精力快速彌補自己的缺漏,就像當初MD缺少日系角色扮演遊戲,結果世嘉專門制定了開發計劃,不到一年就有了《新創世紀》、《光之繼承者》這些大作,雖然有些是與合作夥伴聯手的項目。《櫻花大戰》是世嘉攜手廣井王子打造出來的。當時世嘉副社長稱,如果想創造一款出眾的冒險類遊戲,一定要先創造出一系列充滿魅力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