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雙C Carry」有多強?只用水冷酷睿i7-10700K即可超頻至6.2GHz

2021-02-23 小馬講科技

超過10萬人正在關注

趕快來關注吧,這裡有你想找的熱點資訊,這裡有你想要的各種資料,還有海量的資源,還在等什麼。快來關注,大佬帶你開車。

英特爾十代酷睿發布後,桌面及移動端處理器頻率均邁入了「5GHz時代」。受益於此,用戶體驗也得到升級,特別是在遊戲場景下。目前多數遊戲仍舊針對處理器單核、雙核進行優化,並且需求高頻率核心性能,因此遊戲對於頻率的依賴遠超過核心數。

英特爾通過對多款遊戲進行測試發現,當處理器頻率從3GHz增加至4GHz時,能夠帶來遊戲幀數20%的提升;處理器頻率從4GHz增加至5GHz後,能夠帶來遊戲幀數10%的提升。相比之下,當處理器的核心數從4核增加至6核後,帶來的遊戲幀數提升為10%;由6核增加至8核後,遊戲幀數提升為2%;由8核增加至10核後提升1.5%。

正因如此,擁有高頻率的酷睿i7-10700K已經成為最受玩家歡迎的處理器之一。

酷睿i7-10700K主頻3.8GHz,睿頻頻率最高可達5.1GHz,擁有8核心16線程,TDP 125W,支持雙通道DDR4-2933內存。更高頻率以及支持多線程等特性,讓i7-10700K相比上代i7-9700K性能有了大幅提升。同時配合英特爾與軟體及遊戲開發者的深入合作,實現了平臺軟硬體一體優化,全面改善遊戲體驗。至於i7-10700K頻率超過5.0GHz的關鍵,則要提到英特爾睿頻加速Max技術3.0。

十代酷睿i9/i7桌面級處理器有兩個「強體質」的性能最佳核心,可以提供更高的單核、雙核睿頻性能,而十代酷睿i9/i7支持的全新英特爾睿頻加速Max技術3.0能夠根據電腦實際運行狀況,動態調整頻率,並利用這兩個「性能最佳核心」提供更高頻率。

那麼「性能最佳核心」究竟有多強?

丹麥超頻玩家Afrom1在開放酷睿i7-10700K兩顆最佳核心(雙核雙線程)的情況下,使用華碩ROG MAXIMUS XII APEX主板,核心電壓1.554V,將i7-10700K一舉超頻至6.2GHz,相比基礎頻率提升約63%。更為重要的是,創下這項超頻記錄時,Afrom1並沒有使用液氮,而是通過水冷散熱實現的。

作為英特爾K系列處理器的一大特性,超頻深受玩家歡迎。但以往超頻對於很多玩家而言還是有上手門檻的,沒有基礎的玩家想要體驗超頻還需要些做功課才行。為了讓更多玩家能夠輕鬆釋放十代酷睿的強大性能,英特爾提出了「雙C Carry」的概念。

「雙C Carry」不難理解,就是挖掘十代酷睿內兩個「寶藏核心」——性能最佳核心的潛力。一方面,利用英特爾睿頻加速Max技術3.0,無需用戶設置,電腦就可以在實際體驗中提供更高頻率、更高性能,從而在遊戲等場景下獲得更高幀數、更順暢的使用體驗。另一方面,對於想要手動超頻的用戶,「雙C Carry」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超頻最佳選擇,甚至還可以讓沒有充足技術基礎的玩家也可以實現「一鍵超頻」,體驗超頻的樂趣。

不過,每顆處理器中體制最強的兩個核心並不是固定的。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如何像丹麥超頻玩家Afrom1一樣,「鎖定」十代酷睿中的性能最佳核心呢?

目前,找到最強核心的方式有很多,下面為大家推薦幾種方式(軟體工具)。

方式一:英特爾XTU(eXtreme Tuning Utility)

英特爾XTU是英特爾推出的超頻及性能調優軟體,可在英特爾官網下載。進入XTU的「Advanced Tuning」界面,選擇「Per-Core」就可以看到處理器的最強體質核心——通過「★星號」標記出來。例如,下圖中「Core 6和Core 7」就是當前搭載的這顆i9-10900K的性能最佳核心。

方式二:驅動人生——「一鍵超頻」(Easyoc)

英特爾此前曾推出官方一鍵超頻軟體——Intel Performance Maximizer(簡稱IPM)。該款軟體可以分析處理器核芯,在保證系統穩定情況下,提升處理器頻率。此外,得益於英特爾與OEM合作,在很多臺式機上也添加了「一鍵超頻」按鍵,讓小白用戶也可以輕鬆獲得更強大的性能以及超頻體驗。

現在又有一款軟體不僅可以幫你找到處理器中「性能最佳核心」,同時還可以實現一鍵超頻。英特爾聯手驅動人生將超頻技術植入軟體內部,從而讓用戶更簡單、方面的進行超頻。

新版驅動人生集成了「Easyoc」工具,啟動後在「雙C Carry」下方即可查看處理器最強核心。另外,下方儀錶盤還可進行「一鍵超頻」,並查看超頻頻率。目前十代酷睿的i9-10900K/KF、i7-10700K/KF、i5-10600K/KF已經支持。

方式三:CPU-Z

運行CPU-Z後,點擊下方工具按鍵右側的下拉三角,隨後選擇時鐘就可以看到處理器兩個最強核心被標註為紅色。

方式四:HWiNFO 64

HWiNFO 64是一款全面的檢測軟體,可以查看電腦的CPU、GPU等硬體核心的溫度、頻率、功耗等信息。打開HWiNFO 64後,查看CPU核心運行頻率,關注Maximum(最大值),運行一段時間後就會顯示處理器每個核心能夠達到的最高頻率,可以從中找到「性能最佳核心」。

十代酷睿,特別是支持英特爾睿頻加速Max技術3.0的酷睿i9/i7處理器,可以為玩家帶來破5.0GHz及更高的頻率,從而發揮更強大的性能。當然還有一點值得關注,提升頻率的同時,十代酷睿處理器的散熱也有良好控制。這也是用戶能夠在水冷條件下將i7-10700K超頻至6.2GHz的原因之一。

根據此前英特爾介紹,十代酷睿處理器的封裝設計也有所調整。通過將處理器晶片層做薄,可以配備更大的散熱模塊(頂蓋),以提升處理器散熱性能,進而更好地發揮英特爾睿頻加速Max技術3.0的優勢。

總而言之,無論你是發燒友還是遊戲玩家,十代酷睿處理器都有實力成為你的可靠戰友。憑藉「雙C Carry」,喜歡折騰的用戶可以更簡單、高效地挑戰超頻操作;而想要偷懶的用戶也可以通過英特爾睿頻加速Max技術3.0或者「一鍵超頻」感受高頻帶來的順暢體驗。

分享給你第一個想到的人          點擊在看不迷路,我帶大家上高速

相關焦點

  • 超頻玩家福利 英特爾雙C Carry 來了
    我們都知道英特爾處理器特點就是高主頻,為了加強用戶的體驗英特爾在處理器頻率下足了功夫,這次的十代酷睿依舊進一步提升了處理器頻率,甚至i9和i7處理器突破了5GHz。旗艦級處理器酷睿i9-10900K,最大頻率已經達到了5.3GHz。
  • 酷睿i7-10700K處理器天梯榜評測:朋友你的9900K掉價了
    8核16線程的酷睿i7不就是第九代酷睿i9嗎,6核12線程的酷睿i5就是第八代的酷睿i7,而4核8線程的酷睿i3就是第七代以及之前的酷睿i7,所以不少人都笑稱自己手上酷睿i9/i7都降級了。基本上酷睿i7-10700K的性能表現和酷睿i9-9900K差不多,由於多了超線程的支持,對比起比上代的酷睿i7-9700K,它在多線程方面的表現強了不少。
  • i7 10700K和i9 9900K哪個好?i9 9900k和i7 10700K性能對比評測
    或許這時大家疑問來了,那麼新推出的十代酷睿i7-10700K是否可以達到上一代i9-9900K的性能?i7 10700K和i9 9900K哪個好?帶著疑問下面裝機之家分享一下intel酷睿i9 9900k和i7 10700K性能對比評測,來看看兩者性能差距。
  • 最強核心「雙C Carry」的十代酷睿你會玩嗎?
    不過,可能也有玩家拿到第十代酷睿K系列處理器卻並沒有發揮出它全部的性能,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要從第十代酷睿的高頻「黑科技」睿頻加速Max技術3.0說起。英特爾睿頻加速Max技術3.0,第十代酷睿的高頻秘訣第十代酷睿首發就有6款睿頻超過了5GHz,而且酷睿i9/i7全面支持睿頻加速Max技術3.0
  • 英特爾Core i7-6700K風冷超頻5.2GHz
    ,英特爾將亮出自家全新Skylake第六代酷睿處理器的旗艦款式,而且具體型號也已毫無懸念,那就是帶「K」支持超頻的型號Core i7-6700K,用於代替現有的Core i7-4770K和Core i7-4790K兩個型號。
  • 釺焊立功,Intel Core i7-9700K風冷即可超頻至5.3GHz
    但是依然可以確認,依靠九州風神玄冰400這種薄單塔風冷散熱器,就可以將Intel Core i7-9700K超頻至5.3GHz這種水平,看來之前的限量版Core i7-8086K這是牛刀小試。 最近關於Intel第九代酷睿處理器消息還是非常多,大多數都是關於其規格以及性能表現,其中大部分信息都非常真實可靠。
  • 十代酷睿、水冷、無線充電,雷神911黑武士三代水冷主機
    核心硬體方面,我們體驗的這臺雷神911黑武士三代水冷主機採用了Comet Lake-S架構的英特爾第十代酷睿i7-10700K處理器,這顆處理器採用八核十六線程設計,基礎頻率為3.8GHz,最大加速頻率可達5.1GHz,標準TDP為125W,而且這顆處理器還支持超頻,能滿足大多數玩家對性能的要求。
  • 6核心 性能暴增 英特爾八代酷睿i7-8700K評測
    和上一代i7-7700K的命名規則一樣,英特爾第八代酷睿臺式PC處理器編號為8000序列,其中規格最高的酷睿i7-8700K,採用6核心12線程,工藝14nm++,性能比第一代提升26%,或者功耗降低52%。
  • i7-10700k對比i7-10700kf哪個值得入手?
    英特爾旗下的有著兩款i7-10700k和i7-10700kf處理器,那麼這兩款處理器有什麼樣區別,到底該怎麼選擇呢!
  • i7 11700K相比10700K性能差距大嗎?加入R7 5800X對比評測
    2021年3月16日,英特爾正式為我們正式發布了全新一代的11代酷睿處理器,包括11代酷睿i5、i7、i9眾多型號,此次的換代更新,將幾年一直未改變的Skylake
  • 銳龍7 3700X vs 酷睿i7 10700K,八核處理器應該怎麼選?
    對於預算和需求更高的玩家,選擇5800X當然是沒有問題的,那預算稍低一些的8核16線程處理器有沒有推薦呢?在目前的8核16線程處理器裡,稍微便宜一點的就是AMD的銳龍7 3800X和3700X以及英特爾的i7 10700K。
  • 十代酷睿i7 10700K配RTX2070Super電腦組裝機配置推薦
    在新推出的十代酷睿處理器中,最具有性價比優勢的處理器就是十代酷睿i5了,而十代i7有點偏貴,不過如果說十代酷睿i7-10700K的性能能夠媲美九代i9-9900K,那麼可能瞬間你會感覺到香了。電腦配置清單:全新intel十代酷睿i7 10700K裝機配置單配件名稱品牌型號參考價格處理器Intel酷睿i7-10700K(盒裝)¥3199散熱器酷冷至尊 冰神240RGB CPU水冷散熱器¥379顯卡七彩虹 iGame RTX2070 SUPER Ultra OC V2¥3799主板華碩 TUF Z490-PLUS GAMING (WI-FI
  • 英特爾CPU XTU軟體超頻
    但並非所有型號都支持該軟體,官網上列出完全支持XTU軟體的酷睿系列CPU目前有: (以上只是英特爾官方標明的可軟超的酷睿所以說非官方標明支持XTU的對應酷睿用戶還是請謹慎使用XTU)那麼用XTU進行超頻有什麼好處呢?
  • 華碩TUF電競特工加持,十代i7 10700搭配RTX2060顯卡
    華碩TUF電競特工系列配置,信仰加持,選用intel i7 10700酷睿處理器,搭配華碩電競特工B460 重炮手主板,顯卡選用華碩
  • 銳龍7 3700X VS.酷睿i7-10700K
    舉例來說,如果用戶準備組建一臺高性價比、高性能的8核心遊戲電腦,那麼AMD銳龍7 3700X、英特爾酷睿i7-10700K可能就是當前主要的備選。雖然與Zen 3相比,基於Zen 2架構的銳龍7 3700X要「老」一些,但在技術規格上它卻並不弱,這款處理器同樣採用TSMC 7nm工藝打造,其最高加速頻率也能飆升到4.4GHz。
  • 10代酷睿i7-10700搭配2060 Super裝機配置單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套是i7-10700酷睿處理器搭配RTX2060 Super 8G顯卡綜合性能強到沒朋友,配置單如下。10代酷睿i7-10700搭配2060 Super裝機配置單硬體名稱各大品牌詳細型號京東自營處理器英特爾 i7-10700 酷睿八核 盒裝處理器2799元散熱器喬思伯 CR-1000 塔式 4熱管散熱器89元主板華碩 PRIME Z490-P 大師系列主板1599元內存金士頓 駭客神條 DDR4 2666 16GB(8G
  • CPU新榜王:AMD銳龍R5-5600X跑分秒殺英特爾酷睿i5-10600K和i7-10700K
    發售定價5600x都比10700散片貴,後期根據市場行情肯定會有所調整,現在的10700K的散片價格,肯定也不是英特爾發售日的定價呀。而且AMD的3600對標9600,3700x對標9700k,10600和5600在各自產品定位上是同一個檔次的CPU,放在一起比較是必然的,價格都會有調整的。
  • 風冷穩超5Ghz 英特爾酷睿i7-7740X超頻首測
    英特爾在2017年6月的臺北電腦展上推出了全新的Core X系列處理器,包括5款Core i9 X系列處理器、3款Core i7 X系列處理器和
  • 8核心電腦怎麼配才有性價比?銳龍7 3800X大戰酷睿i7-10700K
    英特爾方面,目前主推的8核心處理器主要有酷睿i7-10700K、酷睿i7-9700K兩款。對於後者,我們就不再推薦了,因為它沒有開放HT超線程技術,在多線程性能上與AMD同類產品存在一定差距。而酷睿i7-10700K屬於第十代酷睿產品,在工藝方面它仍然採用14nm++,其主要改進之處在於進一步提升了處理器規格,並小幅改進了處理器內部的物理結構,加強了處理器內部的導熱能力。
  • Core i7-8700K與Core i5-8400水冷超頻與核顯解析
    從測試中可以看到,在14nm++生產工藝和6顆物理核心的加持下,這兩款處理器的部分性能與各自上一代產品相比有著較大幅度的提升。同時在風冷散熱的情況下,Core i7-8700K能全核心穩定超頻至4.7GHz,並且與超頻之前相比其性能有明顯的提升。不過風冷超頻無法充分挖掘這款處理器的性能潛力,所以在本文中,我們特別為大家帶來Core i7-8700K水冷超頻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