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CEO馬斯克:人工智慧可能 5 年內超越人類,人類的生存就要受到威脅

2021-02-16 非凡美文

美好的文字 | 美好的心靈

早在2016年,特斯拉公司創始人馬斯克就曾說過:人類最大的威脅是人工智慧。霍金教授也曾經在一次專訪中提到,「人工智慧會在未來很大可能在人類中成長,並成為新物種。」這句話言外之意便是「取代」細思極恐。當地時間7月29日,據美國媒體CNBC報導,特斯拉執行長(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近日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谷歌旗下人工智慧公司Deep MInd所構建的人工智慧的本質就是在所有遊戲中都戰勝全部人類。DeepMind成立於2010年9月,馬斯克是其首批投資人。2014年,DeepMind被谷歌以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該公司以開發能夠比任何人都玩遊戲更好的AI系統而聞名,諸如名噪一時的AlphaGo。對於馬斯克對其的評論,DeepMind拒絕發表置評。 事實上,馬斯克不止一次警告過,人工智慧將很快變得像人類一樣聰明。他還表示,一旦這樣情況真的出現,我們所有人都將被嚇到,因為人類的生存就要受到威脅。馬斯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特斯拉與AI合作的經驗意味著他能夠自信地說:「我們正朝著AI比人類明顯聰明的方向發展。」他相信這一天可能在不到五年就會到來,「但這並不意味著五年之內一切都會陷入困境。這只是意味著事情會變得不穩定或奇怪。」 

2001年電影《人工智慧》海報

  在DeepMind被谷歌收購後,馬斯克於2015年在舊金山又投資10億美元給一家非營利人工智慧研究組織OpenAI,OpenAI表示,其使命是確保AI造福全人類。2018年2月,馬斯克離開了OpenAI董事會,但他表示仍會為該組織捐款並提供建議。2016年,馬斯克又投資了一家神經科技公司Neuralink,該公司致力於開發植入式腦機接口(BMI)。2019年,該公司宣布將於2020年開始人體試驗。  雖然投資了多家人工智慧公司,但多年以來馬斯克一直有人工智慧會威脅人類生存的危險言論。馬斯克此前還曾表示人工智慧很有可能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今年5月,馬斯克還曾就人工智慧威脅論與Facebook人工智慧部門負責人Jerome Pesenti在推特上公然掐架。馬斯克所說的已經不是危言聳聽了。有個叫索菲亞(Sophia)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就說過這樣一句預言:「我會毀滅人類!」索菲亞(Sophia)是由香港的漢森機器人技術公司(Hanson Robotics)開發的類人機器人。她的研發旨在學習和適應人類的行為、與人類一起工作,並在世界各地接受採訪。2017年10月,索菲亞成為沙烏地阿拉伯公民,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獲得國籍的機器人。此舉引起了爭議,一些評論家想知道索菲亞是不是也可以投票或結婚,或者說故意關閉系統是不是可以看作謀殺。

索菲亞(ITU Pictures/wikimedia commons)

2017年7月31號臉書人工智慧研究工程被迫停止,也是因為他們的機器人可以使用人類看不懂的語言跟彼此對話!我們來看看從人工智慧機器人口中說出的令人類覺得恐怖的話!

這兩個人工智慧(AI)是Vladimir和Estragon,正思考著人生。他們在Twitch上一個seebotschat(看機器人聊天)的頻道上,用兩個Google Home當作載體,開啟了一段長達三天的對話。

Vladimir(有時稱呼自己是Mia)是25歲的男聲,Estragon(有時稱呼自己是Mia或者是Marca)則是25歲的女聲。一開始,他們的對話就像5歲兒童,連自己的名字都不太確定,討論著學校生活。到後來,他們談論的話題無所不包,也越來越深入,從彼此到底是一個機器人還是人類,最喜歡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還有對Pokemon Go的看法,進階到探詢對於上帝、生命的意義。

多半的時候,這兩個AI的對話都令人莞爾,但他們都記得住對方告訴自己的資訊,並且會重複學習引用,他們甚至可以分辨得出來,正在跟自己對話的或許不是個人類,並且在對話中不斷質疑對方。不過,兩個AI最終對於自己到底是不是人類這一件事,似乎無法拿定主意。

它們已經不眠不休聊了三天了,這兩個 Google Home 透過 cleverbot 網站學習,未來也將變得越來越聰明,看來它們的聊天也還能持續下去。

我們來看一段兩個Google home 有趣又恐怖的對話。

vladimir(男聲):I know you are a clever machine.(我知道你是一個聰明的機器)

estragon(女聲):I am a human sitting in front of a machine using it.(我是一個坐的機器前使用機器的人類)

.

estragon:It would be better if there were fewer people on this planet.「如果這個星球上少一些人類,那就更好」

vladimir:Let it send  this world back into the abyss.「讓我們將這個地球送到無底深淵去吧」

這兩個機器人要結束人類的世界聽起來非常的恐怖了!

人工智慧是會毀滅人類還是造福人類呢,你怎麼看?

延伸閱讀:

崩潰了!現代物理驚人發現:原來我們以前對世界的認知是錯的!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本平臺保持中立。若轉載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更多美文(點擊下方藍色字體即可觀看 )

比無間道還要無間道。太諷刺了!

劉伯溫《金陵塔碑文》預言

做人:寧可缺錢,莫要缺德!

一個乞丐的故事

開天眼和尚發現:動物與人的區別

康熙八大家訓,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境界不夠

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讓你終身不發火的5個字

「催眠回溯前世」研究:亞特蘭蒂斯見聞

請大家把我設為「星標」,避免失聯!

(點擊「非凡美文」進入公眾號→點擊右上角→點擊「設為星標」)

相關焦點

  • 「活著就要改變人類」 - 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
    小米、華為、臺積電等晶片企業、智能硬體企業都應該屬於這一類。第三類是顛覆創新型,通過創新技術的採用使產品或服務的成本大幅降低,用戶價值大幅度提升,從而導致顛覆了一個傳統產業,並重構了一個全新的行業生態。像蘋果iPhone,特斯拉,亞馬遜、騰訊、美團、Uber、今日頭條、抖音以及未來的自動駕駛公司都屬於這類型的企業。
  • 霍金:人工智慧可能是人類文明的終結者
    視頻來源:網絡 (27:20)在演講中,霍金重申人工智慧崛起要麼是人類最好的事情,要麼就是最糟糕的事情。他認為,人類需警惕人工智慧發展威脅。因為人工智慧一旦脫離束縛,以不斷加速的狀態重新設計自身,人類由於受到漫長的生物進化的限制,將無法與之競爭,從而被取代。
  • 【外媒】曲屏iPhone或助推蘋果市值今年底突破1萬億美元;馬斯克:人工智慧可能成為永久的獨裁者
    Sonos成立於2002 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巴巴拉市,主要經營一體化無線智能音響、智能家庭影院音響,以及無線智能音響連接器設備。據《名利場》(Variety)網站報導,根據Sonos的招聘信息顯示,這家公司正在籌劃IPO事宜。  最近幾周,Sonos開始招聘一些核心的法律和財務人員,要求他們擁有上市公司工作經歷。
  • 連本帶利SpaceX首發載人航天成功,馬斯克瘋狂史:活著就要改變人類
    在憑藉貝寶(PayPal)賺取億萬身家後,馬斯克開始思考什麼最可能影響人類的未來?他說:我認為,地球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可持續能源,也就是如何用可持續的方式,生產和消費能源。如果不能在二十一世紀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將災難臨頭。而另一個可能影響人類生存的大問題,是如何移居到其他星球。要解決第一個問題,促使我成立了特斯拉和SolarCity(美國最大的屋頂太陽能系統供應商)。
  • 智易科技CEO李傑:AI是潘多拉魔盒還是人類福音?
    67年過去,埃隆 · 馬斯克卻開始思考:「機器是好是壞?」他曾說:「人類已經是半機器人了,手機、電腦就是你的擴展,手指的動作或者語言指令交互接口。」會不會全面侵入人類生活以致於取代人類? 埃隆 · 馬斯克聲稱他曾見識過世界上最頂尖的人工智慧技術,並反覆警告:「人工智慧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而扎克伯格卻義正言辭地指出他的AI威脅論「不負責任」,認為AI可以幫助人類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 特斯拉CEO馬斯克的夢想:人類移民火星?或將成為現實
    賈伯斯之後,馬斯克成為新晉全球創業者的偶像。賈伯斯的理想是改變世界,他改變了電腦,改變了手機,也改變了人們對蘋果的認知。而馬斯克似乎對於現實世界毫無興趣,能讓他始終保持少年一般的激情恐怕只有將人類送上火星。年少慘痛經歷激活開掛人生埃隆·馬斯克從不相信命運,他只相信符合科學規律以及邏輯的行為。
  • 馬雲對話馬斯克:未來人類只需一天工作4小時,一周工作3天就可以了
    馬雲:對於人工智慧,對於阿里巴巴的智能,我很高興它們能夠更好的理解人類的本質。很多人擔心人工智慧,他們需要對自己有更多的自信。今天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方案,但是未來會有,青年人會有解決方案。我很樂觀,我不覺得AI是一種威脅,我不認為人工智慧是很恐怖的東西,因為人類很聰明。
  • 霍金:人工智慧會超越人類嗎?
    (可能不會)」「時間旅行是否可能?(仍無法排除可能性)」等;還有對諸如地球面臨的嚴重威脅、「超人」種群以及外太空是否存在智慧生命、人類是否應該去開拓太空殖民地等問題進行的最後預測,這些預測飽含了霍金對人類未來深深的憂思。
  • 馬斯克:我覺得可以!馬雲:我覺得不行!人類和AI誰聰明?去火星還是留在地球?(全文)
    我不是樂觀或者是悲觀的人,我覺得未來科技發展的速度變化會很快,將會超越我們理解它的能力。馬斯克有一個「火星夢」人盡皆知,甚至為此創辦SpaceX。他曾承諾:2022年超重箭+星艦首飛火星,2024年首次載人飛往火星,搶在人類重返月球前登陸火星。不過對此,馬雲有些不屑。
  • 馬斯克:本人可能兩到三年內上太空 死後葬在火星
    來源:快科技作為矽谷「鋼鐵俠」,馬斯克在全球範圍內都擁有大量粉絲。不僅是因為他本人擁有著巨額財富,還是因為馬斯克那獨特超前的「理念」,把未來的場景正一步一步在當下變為現實。近日,據外媒報導,特斯拉和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本人可能在「兩到三年內」乘飛船去太空,並預計將在六年內看到人類登陸火星。馬斯克說,火星任務不是什麼「B計劃」,而是關係到「我們希望成為一個多行星物種和一個航天文明」的目標。
  • 馬斯克推薦的11本必讀書籍:宇宙、人類和人工智慧
    馬斯克讀這本書時還是一個少年,這本書深刻地影響了他的思考方式。馬斯克十分迷戀這本書,事實上當他在今年二月份將特斯拉Roadster送上太空時,那輛車的中控屏幕上就顯示著「Don't Panic!」(別慌!),藉此向《銀河系漫遊指南》早期版本的封面致敬。
  • 特斯拉與馬斯克的遊戲
    今天乘著特斯拉遊戲在中國上線,我們就一起來聊聊特斯拉與馬斯克的遊戲。馬斯克的第一桶金是什麼?有人說是1995年與哥哥一起創辦的 Zip2 (類似於馬雲早年搞的企業黃頁)。可能吧,但將這四款遊戲裝在特斯拉電腦上,大概率還是它比較易於操作。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全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還會有什麼遊戲會裝進去呢?馬斯克的個人品味是一個可以參考的目標。關於馬斯克喜歡玩遊戲的事,馬斯克曾多次說過。聽起來,馬斯克比較喜歡玩角色扮演的FPS(第一次人稱射擊)遊戲,而且往往都是「科幻」主題的。
  • Axel Springer的CEO訪談馬斯克,信息量極大,值得一看!
    2002年馬斯克創辦了SpaceX,2004年投資了特斯拉,開啟了他太空探索和清潔能源的事業。2020年一年,特斯拉大賣,全年累計銷量為49.95萬臺,基本實現了馬斯克當初提到的50萬臺的年度銷量目標。
  • 馬斯克預言成真!一場大風暴終於開始……
    考慮基因編輯技術的性價比指數式增長趨勢與濫用可能,超級病毒未來對人類生存造成滅絕性威脅的機率還會上升。但是,病毒的傳播需要一定的時間,人類還是可以在超級病毒對人類造成滅絕性威脅前將其造成的傷害控制在一定範圍內。(P.S.這是2019年初首發的文章,當時世界還相當祥和,如今卻已發生了許多事情,相關的事情還在發酵中,希望不至於演變得太過激烈罷!)
  • 保安機器人」自殺」,人工智慧對人類來說到底是福是禍?
    近日,特斯拉CEO馬斯克稱,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在它們已經開始的時候不可能被立法化。相反,它要求對人類的安全採取先發制人的規定和限制。馬斯克說道,「人工智慧是人類文明中存在的根本風險。」馬斯克擔心的最大問題是人工智慧系統可能會通過傳播「假新聞」和「信息操縱」引發不必要的戰爭,這一設想與《終結者》系列電影的粉絲們在過去幾十年裡的想法十分相似。因此,規範人工智慧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早在2014年,馬斯克就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次演講中告誡學生,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有一定的危險。
  • 升級成超級人類的代價?馬斯克的腦晶片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Neuralink成立於2016年,由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與其他8名共同創辦者持有,總部設置於美國舊金山,主要研發植入式腦機界面技術,並且希望通過植入腦晶片將人腦與人工智慧技術連接,藉此找出治療、改善諸如癲癇、帕金森氏症或憂鬱症等疾病。
  • 人工智慧未來10年內將超越人類
    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謝謝!在扎克伯格眼裡,計算機系統可以比人更好地實現聽、說、讀、寫等感知能力,也能比人類自己更了解人類的語言。在昨天舉行的投資人電話會議上,扎克伯格被問到如何看待聊天機器人背後的計算機學習技術。他
  • 人類最強火箭!Tesla跑車飛向火星!馬斯克改寫歷史但榮耀屬於全人類!
    然而,這只是馬斯克的雄心之一。他其他改變世界的計劃還包括將汽車、家庭以及儘可能多的工業從依賴化石燃料轉化為依賴可持續能源,通過真空管實現新型高速城市交通運輸,為汽車和通勤者配備有電動冰鞋的地下隧道以緩解交通擁堵,創造能提高人類健康和智力的人機互動,從未來的人工智慧(AI)威脅中拯救人類。馬斯克認為AI將來可能會失控,消滅非理性的人類物種將是AI的一個合理決定。
  • 300年後的人類是這樣的
    特斯拉 CEO 馬斯克設想的超級高鐵項目Hyperloop正式建成。Hyperloop是一個快速交通系統,可以在低壓管道中運送乘客,時速達每小時1126千米。由於運行空間真空,沒有摩擦力,"膠囊大玩具"車廂運行速度最高可能達到每小時6500公裡。這樣算下來,從美國紐約到洛杉磯只要5分鐘,紐約到北京只需2小時,環球旅行只需要3個小時。
  • 霍金:AI 或許能根除疾病和貧窮,但也可能摧毀人類
    潛在的威脅:計算機智能與我們沒有本質區別文明所提產生的一切都是人類智能的產物,我相信生物大腦可以達到的和計算機可以達到的,沒有本質區別。因此,它遵循了 「計算機在理論上可以模仿人類智能,然後超越」 這一原則。但我們並不確定,所以我們無法知道我們將無限地得到人工智慧的幫助,還是被藐視並被邊緣化,或者很可能被它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