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未來10年內將超越人類

2021-02-15 中國智庫網

作者:扎克伯格,Facebook創始人

版權申明:內容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謝謝!

在扎克伯格眼裡,計算機系統可以比人更好地實現聽、說、讀、寫等感知能力,也能比人類自己更了解人類的語言。

在昨天舉行的投資人電話會議上,扎克伯格被問到如何看待聊天機器人背後的計算機學習技術。他表示:「我們想要建立的基於人工智慧的計算機服務,將比人類有更好的洞察力和理解力。人類基本的聽、說、讀、寫等核心感知力,我認為在未來5-10年,計算機一定能做得比人類自己更好。」

 

扎克伯格這個表態讓人震驚:首先他認為計算機系統將來所具備的多種能力都是人類最核心的生物性特徵。這些技能都是依靠人類的理解力以及在與世界互動的過程中所積累的反應。其次,他認為目前人類所從事的大多數工作未來都將有可能被機器人代替,因為機器人會比人類做得更好。

 

但是扎克伯格也劃了一道邊界線,他明確表示:「我的意思不是說計算機就能夠思考了,或者整體上超越人類。」他所指的「整體上的超越」是一種基於行為的經驗,廣泛處理與外部世界關係的綜合能力。也就是說,比理解力更深一步的能力,比如如何讓一段對話繼續下去,如何對於不可預測的事件做出反應;如何在沒有人指導的環境下自行執行一項新任務等等。

 

扎克伯格以圍棋高手AlphaGo為例,他說:「我們已經可以造出能夠在棋類遊戲中打敗人類的機器人,但是這個機器人顯然不能中途停下來,寫一首詩,來描述它的棋風。它也不會自己就會下其它種類更簡單的棋。」

 

Facebook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燕樂存(Yann LeCun)表示,如果認為人工智慧領域不再需要任何新的突破性的創新,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他以蛋糕做比喻,如果說「智能」是「一個蛋糕」,那麼「無人指導下的學習」就是泛指「所有的蛋糕」;「有人指導下的學習」就是「在蛋糕上加點冰淇淋」;「強化學習」就是「在蛋糕上加點櫻桃」。那麼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已經知道如何在蛋糕上「加冰或者加櫻桃」,也能做出「一個蛋糕」,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去做「所有的蛋糕」。所以要實現真正的人工智慧,我們必須去解決「無人指導下的學習」障礙,這是我們還不知道如何去做的。

 

Facebook在本月的開發者大會上推出了聊天機器人,這是一個基於Messenger App的交互式體驗功能所開發的平臺。個人能直接通過Messenger的App平臺與服務商取得聯繫,未來機器人也能通過用戶的消費行為定向推送個性化的服務和功能。扎克伯格在發布會上稱:「Messenger推送服務的精準度取決於用戶使用該平臺的頻率。用得越多,推送約精準。」他還現場演示了CNN電視臺如何通過Messenger平臺的實時聊天功能,向用戶推送直播新聞消息,以及用戶如何與1-800花店的聊天機器人對話預訂鮮花。

 

看好人工智慧前景並將其納入重點發展戰略的還有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包括人工智慧多個項目在內的谷歌moonshots計劃今年一季度盈利大幅超過分析師預期。谷歌的戰略也從「移動制勝」轉向「AI制勝」。皮查伊表示:「谷歌未來將更加依靠人工智慧,而不是智慧型手機。」谷歌開發者大會將於5月中旬召開,屆時將有望發布更多與人工智慧相關的新技術。

 

(編輯:李星海)

來源:一財網,2016年4月29日

http://www.chinathinktanks.org.cn/content/detail/id/2964280

中國智庫網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全國政策諮詢信息交流協作機製成員單位共同建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承辦。網站致力於搭建以政府系統智庫為主體的信息交流與合作平臺。


薈萃智庫思想、推動智庫合作、提升智庫成就

相關焦點

  • 十大超越人類極限的未來技術
    所以,超越人類極限的粉絲們在技術進步這個問題上看得更加長遠,他們所展望的未來技術不是5年或10年,而是20年,30年甚至更遠。我們都知道,我們展望得越遠,預測便越不確定,但有一件事是非常肯定的:如果一項技術在物理上說是可能的,看上去也確實有用的話,人類(或超人類)的創造性會將它視為最終可以獲得的技術。
  • 十大超越人類極限的未來科技
    人類的進步,就是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可能的過程。今天看來似乎是超越人類極限的一些技術、想法,可能就是未來我們身邊最常見的普通事物。10、人體冷凍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長率計算,大約還有1440年地球的人口密度就將達到飽和。不過,星際移民也面臨著很多問題。比如我們的身體結構並不適應長時間待在太空中,待在金星表面我們會被融化,待在火星表面我們會被凍僵。唯一的辦法,就是進化。6、半電子人
  • 未來的機器人將取代人類嗎?
    (二)AI技術奇點理論AI技術奇點理論是享譽世界的美國發明家和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提出的,他在2005年出版的《奇點臨近》一書中,預言人工智慧將在2045年超過人類智能,而這一刻,就是AI技術的「奇點」。奇點預言的根據,是庫茲韋爾本人受啟發於摩爾定律所歸納出的「加速回報定律」。
  • 機器能夠超越人類?2016世界人工智慧智商測試結果公布
    6月28日,第三屆「網易未來科技峰會」在北京國貿大酒店如期舉行。
  • 性愛機器人10年內將成現實 甚至取代人類伴侶
    據每日郵報報導,從安全警衛到辦公室經理,機器人已經可以承擔各種各樣的角色,但很快它們也將進入性產業。未來學家預測,性愛機器人10年內就會變成現實,甚至取代人類伴侶。專門為公關公司預測未來趨勢的發明家伊恩·皮爾森(Ian Pearson)近日受成人網店Bondara委託,發布了有關未來性愛的報告。他認為性愛機器人將變得非常受歡迎,甚至在2050年完全取代人類之間的性關係。
  • 未來人類將被AI取代?一文讀懂人工智慧類型與發展階段
    而人類由於受到生物進化的時間限制,無法與之競爭,很可能會被取代。」當弱人工智慧已經大部分實現,強人工智慧正在通過深度學習不斷逼近之時,超人工智慧的概念呼之欲出。在這一階段,計算機的能力將超越人類。目前,強人工能智能是電影和科幻小說中描述的一種假想情景:機器已經接管世界。
  • 霍金:人工智慧會超越人類嗎?
    將AI用作工具包可以增強我們現有的智能,在科學和社會的每個領域進步。但是,它也會帶來危險。到目前為止開發的原始形式的人工智慧被證明非常有用,我卻害怕創造出匹配或超越人類的某種東西的後果。我擔心的是,AI會自己起飛並不斷加速重新設計自己。人類受到緩慢的生物進化的限制,無法競爭,將會被超越。在未來,AI可以發展自身的意志,那是一種與我們相衝突的意志。
  • 人工智慧的「終極進化」未來——模擬人類大腦?
    通過研發某種技術,讓機器能夠像人類的大腦一樣擁有智慧,識別、判斷和思考,並最終實現強人工通用智能,這或許是人工智慧的終極進化未來。
  • 微軟和谷歌的人工智慧,在SuperGLUE基準測試中超越了人類
    當SuperGLUE剛被推出時,排行榜上表現最佳的模式和人類表現之間有近20個百分點的差距。但截至1月初,有兩個模型:微軟的DeBERTa和谷歌的T5 + Meena——已經成為第一個超越人類基線的模型。
  • 李開復:15年內,全球半數工作將被人工智慧取代
    近日,中國人工智慧專家李開復警告說,未來15年內世界上一半的工作將因為人工智慧而消失。李開復還建議父母們鼓勵孩子放手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讓孩子們學會溝通,這樣才能在人工智慧時代更好地生存下去。中國頂級人工智慧專家李開復警告說,15年內人工智慧將奪走人類現在一半的工作。
  • 谷歌未來科學家:2045,人類將永生
    屆時,人類和智能機械將無法區分,人類將會通過與機器結合而獲得永生。他認為這一天將在35年後的2045年到來。到了2020年,我們將成功通過逆向工程製造出人腦;到2030年末,計算機智能將趕上人類。到2045年時,科技發展將由機器接管。機器化的人類掌握了全世界,而每一代的人工智慧都會越來越快,科技將呈爆炸性發展,但因為人類文明已經被機器所掌握,所以之後的科技發展無法被精確預測。
  • 特斯拉CEO馬斯克:人工智慧可能 5 年內超越人類,人類的生存就要受到威脅
    早在2016年,特斯拉公司創始人馬斯克就曾說過:人類最大的威脅是人工智慧。霍金教授也曾經在一次專訪中提到,「人工智慧會在未來很大可能在人類中成長,並成為新物種。」這句話言外之意便是「取代」細思極恐。2014年,DeepMind被谷歌以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該公司以開發能夠比任何人都玩遊戲更好的AI系統而聞名,諸如名噪一時的AlphaGo。對於馬斯克對其的評論,DeepMind拒絕發表置評。 事實上,馬斯克不止一次警告過,人工智慧將很快變得像人類一樣聰明。他還表示,一旦這樣情況真的出現,我們所有人都將被嚇到,因為人類的生存就要受到威脅。
  • 未來10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全景前瞻未來10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全景前瞻
    在不同研究學派的理念之下,正在不斷拓寬人工智慧算法和Al技術的能力邊界,實現「Al+行業」的快速部署。過去五十年中,人工智慧從理論基礎與算法基礎逐步走向應用,對計算力的要求也從數值計算轉向智能推演,但在人工智慧產業的漫漫徵途中,這僅僅只是跨出了第一步。數據源、軟體框架、算力等基礎設施正在不斷拓展人工智慧算法的開發場景。
  • 谷歌發出驚天預言:10年後人類將實現永生!
    庫茲韋爾堅信「奇點」(The Singularity)絕對存在,屆時在技術的幫助下,人類將實現永生。庫茲韋爾認為,人類將在2045年實現永生。因為據他推測,那一年非生物智能的創造力將達到巔峰,超過今天所有人類智能總和的10億倍。但是在2045年到來之前,庫茲韋爾認為我們就可以開始「不死之旅」。庫茲韋爾說:「我認為在2029年左右,我們將會達到一個臨界點。
  • 人工智慧將對未來經濟社會產生什麼影響?
    世界主要國家都高度重視人工智慧發展,我國亦把新一代人工智慧作為推動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驅動力量。在此背景下,我們有必要更好認識和把握人工智慧的發展進程,研究其未來趨勢和走向。人工智慧不同於常規計算機技術依據既定程序執行計算或控制等任務,而是具有生物智能的自學習、自組織、自適應、自行動等特徵。可以說,人工智慧的實質是「賦予機器人類智能」。
  • 科技有了這個東西,也許未來10年內美女們再也不想跟地球男人嘿嘿嘿了
    科幻電影《AI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片中由裘德洛 (Jude Law) 飾演的牛郎機器人總是能針對女性客戶的喜好變換自己的性格及樣貌
  • 人工智慧時代到來,人類還需要學英語嗎?
    2017年5月27日,中國圍棋第一人柯潔再次以0:3的負於升級版AlphaGo 2.0。2017年8月11日, 一家人工智慧研究機構OpenAI所打造的AI機器人已經在電子競技遊戲DOTA 2中擊敗了排名世界第一的人類職業玩家Dendi,自此AI在電競中再一次展露了頭腳。
  • 強人工智慧將會使人類失業嗎?
    「發展壯大 AI 已經成為國家間的競爭,那個國家掌握最強大的AI將成為世界統治者」「我一直在警告大家,別等到哪天機器人真的走上街頭、屠殺人類時,不知所措。」----鋼鐵俠馬斯克未來真的會如此悲慘嗎?目前不得而知!但是人工智慧大舉進入社會的各個方面,造成很多人失業卻是不掙的事實!
  • 《紐約時報》專訪谷歌科學家:人類將在2031年實現永生!遠距離性愛將發生!
    A:每當談起科技的未來,特別是談起人工智慧時,人們往往會想起好萊塢常見的反烏託邦電影模式:人類與機器作戰。而我的看法是,人類將運用這些工具,就像我們運用所有其他工具一樣,來拓展我們的邊界。所以關於未來科技,我們將拓展我們擁有的最重要的屬性,即人類的智慧。信息技術的能力每年都在成倍遞增。與此同時,同等功能產品的價格每年都在減半。
  • 【深度分析】2029年,機器將達到人類的智能水平,2045年,人類將永生不死
    他表示,把握每一瞬間的奇思妙想至關重要,因為這代表著人腦新皮質的最高水準。在接受專訪時,庫茲韋爾說道,「由於技術發展呈現指數式的增長,機器能模擬大腦的新皮質。到2029年,機器將達到人類的智能水平;到2045年,人與機器將深度融合,那將標誌著奇點時刻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