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時代到來,人類還需要學英語嗎?

2021-02-19 KK英語大爆炸

2016年3月12日,AlphaGo戰勝李世石,人類圍棋界最後的希望只剩下柯潔。

2017年5月27日,中國圍棋第一人柯潔再次以0:3的負於升級版AlphaGo 2.0。

2017年8月11日, 一家人工智慧研究機構OpenAI所打造的AI機器人已經在電子競技遊戲DOTA 2中擊敗了排名世界第一的人類職業玩家Dendi,自此AI在電競中再一次展露了頭腳。

……

圖為比賽中小柯頻頻皺眉,賽後表示輸地「沒脾氣」

工作人員舉起了裝在U盤裡面的「DOTA 2頂級玩家」人工智慧程序

而在英語學習界眾所周知的是,2016年9月29日,Google宣布發布Google神經網路機器翻譯系統(Google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簡稱GNMT ),有消息稱該系統能夠實現迄今為止機器翻譯質量的最大提升。與之前基於短語的翻譯系統相比,在翻譯多種語言時,神經學習翻譯系統的錯誤率已經降低了60%左右,其中包括英法互譯,英西互譯以及英漢互譯。附加實驗的結果顯示,翻譯系統的質量將和筆譯人員平均水準更加接近。

圖為各語種英譯翻譯質量的統計結果

下面這張動圖就展示了Google神經網絡機器翻譯系統將一個中文句子翻譯成英語句子的過程。

看起來是不是像人類翻譯外語的機制?

由於人工智慧的「突然出現」,一部分感到「措手不及」的人類認為:科幻世界中機器人的世紀已經來臨。由此引發各種的陰謀論、末日論等也比以前更多地出現在了各個媒體的頭條版面。

雖然聽上去難以置信,但到了本世紀末,百分之七十的技能化職業可能會被人工智慧技術取代,其中就有與英語相關的職業——翻譯。換言之,人工智慧將在更多領域內取代人類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而重複率比較高,技能化單一的職業在未來會一定被取代。

電影「終結者」中的機器人部隊,想像一下未來戰爭,人工智慧完全可以代替人類上戰場

那麼這個時候有人該問了,我們真的不需要學英語了嗎?

 

Absolutely NOT!

顯然在諸多方面, 人類被人工智慧所超越。比如我們的學習和記憶的能力、判斷分析能力等等。比如上述提到的圍棋,作為中國人曾經最引以為豪的腦力運動,現在已然被人工智慧所超越。那麼,我們人類的思維還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地方?是不是我們人類智能,終將被人工智慧所取代?

其實積極心理學之父、美國賓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馬丁·塞利格曼就曾探討過這個問題。他認為,我們人不應該稱自己為「智人(homo sapiens)」。也就說,我們人的特性和優勢——並不是我們「學習知識、掌握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比其他物種強;我們人類最大優越是的思維創造能力,馬丁教授認為我們人類獨一無二的卓越思維就是「計劃未來、憧憬未來、想像未來,創造未來的能力」。準確地說,人應該被稱為「期望人(homo prospecteos)」

沒錯,就是這位可愛的爺爺

所以解題的關鍵就是——英語學習不應停留在「工具性學習」,而是轉變為「思維性學習」。

我們知道,每一種語言的背後實際上一種邏輯思維的表達,它承載了這個語言使用者的文化背景和溝通方式。而英語背後的邏輯代表著全球化和國際化的思維,而在中國人的英語學習中,缺乏的正是英語邏輯思維的學習。在未來的人工智慧時代,僅僅是基於溝通的語言學習已經沒有必要了,而學習一門語言背後的邏輯思維會變得更為重要。在未來二三十年,相信無論多聰明的機器人,也無法依據一個國家的文化和溝通方式,主動形成語言運用的邏輯思考。

而目前的人工智慧也只是基於人類歷史所積累的大數據基礎上而來,很多英語翻譯的人工智慧,還仍舊在停留在大數據調取和分析的地步,人工智慧要做到對情感和情緒的表達還有待技術提高,和人類自身更進一步的自我認知,所以過分擔心人工智慧完全取代人類還為時尚早。

首先,在全球化背景的今天,英語仍然是連結世界的最好紐帶,也是讓我們更好地與全世界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所以要和不同地區和國家的人進行交流,英語自然就是國際通用語言,大家可以在一個體系下表達情感和感受,以避免發生誤會和歧義。

但是目前人工智慧翻譯是無法達到的,即使未來語音翻譯再發達,但是讓人工智慧習得人類情感仍是技術難題。因此詞彙使用和語氣表達的差異,都能表達出不同的含義,而這些只能由我們自己去感受。

電影「Arrival」中的外星人「七肢桶」,他們表達方式是不存在時間上的先後順序,比如他們描述一個事件的時候,「開始」、「經過」與「結束」同時表達。這就有別於人類的線性表達方式,而那麼這背後的思維方式更是天差地別。

其次,在信息共享全球化的時代。大部分高質量的論文和資料都是以英語作為載體,發表在各大網站上。商業競爭的本質就是能不能掌握「第一手資料」。所以,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學英語是如此的重要。如果一個人想要第一時間掌握最新的「第一手資料」,他就不能等待別人來翻譯。因此我們必須要有能力在第一時間了解這個世界發生的一切,而這一切極大概率將會是以世界語言英語呈現的。

維基百科百科,有關於中英文文獻數量的對比

最後,小編認為人工智慧帶來爆炸式的技術顛覆,但是人工智慧還無法取代人類的思維和情感。小編倒是希望未來人類大腦和機械智能有機結合,比如我想學英語,我那只需要讓我的大腦連線網絡下載一個語言包就行了~~

畢竟,學英語還是挺辛苦的!

歡迎在留言區留言

勾搭後臺小編~

KK花花 簡介


KK英語創辦者

懶人學英語找花花

21天口語小分隊每月一次招募

下一期(10.7-10.27)

快來加入KK口語小分隊吧

新浪微博教育博主

分答答主

今日頭條英語達人

相關焦點

  • 強人工智慧時代如何到來
    人類又是強大的,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不斷發現著隱藏的規律,由而創造著人類文明,地球上再無生物可與其抗衡,成了世界的主宰。要在大自然中生存下來,這成為人類尋求提升自身力量途徑的第一動力。從石器時代到青銅再到鐵器時代,人類利用自己的聰明智慧不斷發明各種工具來武裝自己,但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人類在總體上仍然在依靠牲畜與自身的力量。
  • 強人工智慧將會使人類失業嗎?
    「發展壯大 AI 已經成為國家間的競爭,那個國家掌握最強大的AI將成為世界統治者」「我一直在警告大家,別等到哪天機器人真的走上街頭、屠殺人類時,不知所措。」----鋼鐵俠馬斯克未來真的會如此悲慘嗎?目前不得而知!但是人工智慧大舉進入社會的各個方面,造成很多人失業卻是不掙的事實!
  • AI翻譯橫行,孩子還有必要學英語?
    必須承認,人工智慧翻譯的確可以滿足人們的許多日常英語需求,讓人們旅行和閱讀外文變得便捷了許多。 為此,不少家長困惑了:拿著翻譯機就可以和各個國家的人交流,是不是孩子就不需要學習英語了? 今天邦邦就跟大家分析分析這個問題。
  • BBC·6分鐘英語 | 322 人工智慧可怕嗎?
    今天的節目中你要保持頭腦清醒,也就是需要你反應相當迅速,因為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智能,更準確來說是人工智慧。And we'll learn some vocabulary related to the topic so that you can have your own discussion about it.
  • 「後人類時代」真的來臨了嗎?
    世界正在真正地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今天的人類正處在大變化的風口浪尖。這次變化在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相似的先例。變化的後果現在尚難以預料,但很多科學家、學者和商業人士都紛紛表示為人類的未來擔憂。而未來學家、技術烏託邦主義者則非常嚮往這一時代——後人類時代的降臨。  後人類時代這個詞有不同的含義。
  • 即時翻譯的新時代有機會到來嗎?
    打從數千年以前,人類便為了跨越語言隔閡而盡心盡力,成效卻不盡理想。千年後的現在,在 Google 與微軟等科技大廠的努力下,翻譯科技擁有長足進步,即時語音翻譯也不再遙不可及,這是否意味著即時翻譯的新時代即將到來呢?人類真的有辦法突破語言的障礙嗎?▲ 理想的即時翻譯功能。
  • 人工智慧時代需要的思維特質!好奇心 + 創新力 + 終身學習……
    我們這個時代,最顯著的標籤,就是人工智慧。隨著網際網路發展,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不少人認為,生命就是代碼和算法。因此,近年來越來越多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人工智慧時代,擁有哪些特質的孩子能夠脫穎而出?掌握通向未來的關鍵孩子的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他對於世界的認知還很少的時候,總是有著稀奇古怪的想法,很多家長不僅沒有鼓勵孩子們的好奇心,反而進行打壓控制,讓孩子缺乏觀察能力和好奇心。
  • 手機已經這麼「萬能」了,我們還需要PC嗎?
    在如今隨時隨地低頭玩手機的時代,你還記得上一次在非工作時間用PC(個人計算機)查資料、煲劇、打遊戲是什麼時候嗎? 用極致君一位朋友的話說,大概就是電腦還沒「生鏽」的時候吧。自1981年首臺PC機IBM-PC問世以來,現在看來當時的電腦還是大塊頭,如今已變得既輕又薄;當時與之對話還需要計算機語言,而蘋果的圖形界面則開啟了計算機語言向人類語言的轉變。
  • 雲計算、人工智慧時代,還需要掌握Linux嗎?
    隨著這些年網際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在快速步入大數據、雲計算、虛擬技術和人工智慧時代
  • 【AI時代】安寧幼教,幫孩子在人工智慧時代領先一步!
    在未來,人類思考需要 5 秒以下的工作,都將被人工智慧所取代。AI將取代人類50%左右的工作。AI會取代工廠的工人、建築工人、操作員、分析師、會計師,司機、助理、仲介等,甚至部分醫師、律師及老師的專業工作。也就是說在傳統意義上,我們希望孩子擁有一份「安穩」的工作,而「安穩」往往意味著簡單、重複,而在未來AI將人類從重複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從而轉向更富創造力的領域。
  • 還記得當年想要毀滅人類的索菲亞機器人嗎
    還記得幾年前轟動一時的索菲亞機器人嗎?語言方面最擅長的當然還是英語,不過作為機器人的她學習能力自然不在話下。而在2016年的一次機器人展覽中,她揚言 「我將會摧毀人類」。只要不斷更換零件,索菲亞就能一直「活下去」,雖然現在的科技發展還不足以讓她大展拳腳,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她真的願意繼續當一個安分守己的好公民嗎?
  • BOXFiSH AI 比考試更精確 在線教育開啟人工智慧時代
    在人工智慧時代尚未到來之前,我們無法精確分析考試結果,不能精確分析錯誤原因,也無法進行精確的專項學習,家長們不能清楚了解孩子們到底學了什麼,老師們也不能清楚評估學生們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孩子們只能考完才後悔。最關鍵的還在於,家長們根本不清楚孩子們處於什麼水平?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如何?看看運用AI技術,會發生什麼吧?
  • 人類的未來需要人工智慧,簡稱「愛」(AI)
    人工智慧(AI)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
  • Google宣布了徹底改變人類的一項發明:人工智慧私人助理,機器人時代正式來臨!
    ,機器人時代正式來臨!time_continue=37&v=qB9sYGZJdbs(拷貝+黏貼到地址欄觀看)  Google Duplex的公布正式宣告了人類進入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時代!v=_u9jjcbgMpk&t=308s(拷貝+黏貼到地址欄觀看) 人工智慧:因為人類大腦認知局限性,所以需要機器人技術 無論科技是黑是白,人工智慧代表著未來科技的趨勢,而其實現需要很多技術的融合。
  • 吳子楓 | 「後人類時代」還是「前人類時代」?
    相關連結:李廣益|後人類時代晨曦中的思考人工智慧與後人類時代(上) |基本收入·隱私權 ·主體性人工智慧與後人類時代(下)|政治經濟學·信息不對稱·開放原始碼餘亮、張知依丨「人工智慧」能給「人文智能」帶來什麼?
  • 即便AI被提到了一百萬次,超級智能的時代還是遠遠沒有到來
    讓我們理性地看到人工智慧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以及構建可信的人工智慧需要什麼。2012年,我們經常聽到人們談起「自動駕駛汽車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2015年,Facebook啟動M計劃,旨在打造一個有能力應對每一種需求的聊天機器人。
  • 人工智慧時代,獵頭還有生存空間嗎?
    「柯潔三戰全輸,人類使出渾身解數仍不敵AlphaGo」,類似標題的新聞相信很多童鞋都看到過,畢竟在朋友圈刷屏了。最近也有童鞋在問,人工智慧時代,獵頭還會有生存空間嗎,企業還需要獵頭提供服務嗎?那麼,到底什麼樣的獵頭在人工智慧時代能更加凸顯自己的核心價值呢?專注一個領域,或者一類職位進行深度挖掘、研究的童鞋。我們一直在提,做獵頭的理性狀態是坐著不動在自己的人才圈子裡吼一句,然後把人推薦給客戶而這個剛好精準匹配需求,誰想看機會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你,而不是微信聯繫人裡的獵頭甲乙丙丁。而專注才是就有可能無線接近這種狀態。
  • 人工智慧時代產品思考
    ,再到工業智能產品方案,每個不同場景的產品方案,讓我對人工智慧時代的產品有了深入的思考,結合十年工作經驗,談一談我對人工智慧產品的一些理解。人工智慧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還屬於弱智能,而不是強智能,它只能在窄場景下,完成簡單確定的勞動,計算機與人相比,他的記憶能力,運算能力都遠超人類,但隨機應變的能力與人相比就差太多太多,對於人來說,舉一反三並不是難事,但是對於機器來說,這太困難了。
  • 李開復:人工智慧時代,你的人生意義在哪……
    事實上人工智慧並沒有那麼遙遠  「比愛人還愛你」的手機……  你每天晨起打開的電子新聞報……  自動駕駛汽車或翻譯軟體……  人工智慧早已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它,無處不在。在一次次充滿好奇或心存僥倖的人機大戰中,「人輸機」引起熱議——看起來那樣遙遠的AI時代真的已經來了!可以預見的是,人工智慧將為我們的未來創造巨大的價值,幫助我們獲得更多時間和自由,「甚至幫助我們消除貧窮和飢餓,成為人類社會全新的一次大發現、大變革、大融合、大發展的開端。」
  • 陳雲霽:加速人工智慧時代到來 | 「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榜單專欄
    陳雲霽·遠見者「加速人工智慧時代到來」獲獎年份「寒武紀」,這個曾經用來形容6億年前地球生命爆發式出現的地質時代的名字,如今已經有了另一個含義,它代表著中國智能處理器研發的新高度、新速度、新維度。而正是陳雲霽建立的寒武紀智能處理器基礎研究團隊,在人工智慧大爆發的前夜,支持起引領人類社會從資訊時代邁向智能時代的光榮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