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之後,深圳再無「網際網路」

2021-02-13 深圳客

深圳是一座網際網路城市嗎?不是。

雖說我們有粵海街道辦,但從今天來看,深圳並不是一座擁有網際網路基因的城市。

因為這麼多年來,深圳的網際網路除了騰訊,還是騰訊。

-深圳不是網際網路城市-

這幾天,「宏顏獲水」登上了各大新聞的頭條,但也無法阻擋百度從BAT掉隊的殘酷現實。如今的中國網際網路,僅有深圳的騰訊,與杭州的阿里巴巴,兩強爭霸。

去年,騰訊剛剛度過了自己的20歲生日。這家從深圳起步的創業公司,已經成為全球矚目的網際網路企業。

但騰訊之後,深圳再無網際網路巨頭。


不信我們來盤點一下:華為中興是通訊企業,人家最主要的是信息和通訊的基礎建設;平安集團和招商銀行,都是搞金融的;還有做汽車的比亞迪、醫療器械的邁瑞、無人機的大疆,柔性屏的柔宇,以及機器人的優必選,他們都屬於硬體型科技企業;另外華大基因屬生物醫學、金蝶屬軟體系統、怡亞通是供應鏈、萬科恆大則是傳統開發商

也就是說,除了騰訊,能在深圳家喻戶曉的網際網路企業,應該就只剩下老牌的迅雷了。然後就是分期樂、珍愛網、土巴兔、房多多等細分垂直領域的網際網路平臺。

再看看近十年,我們身邊先後崛起了大批改變我們生活的網際網路企業

比如擁有最多網際網路精英的北京,誕生了諸如京東、美團、今日頭條、滴滴等網際網路第二梯隊的主力陣容;

廣州雖然最有名的是騰訊的微信,但本土也不乏網易、唯品會、虎牙直播等網際網路新平臺;

一度被稱為最沒有網際網路基因的上海,這兩年也有拼多多、趣頭條這樣的網際網路上市企業。

他們唯一的共同特點是:深圳,雨女無瓜。

-深圳無巨頭,更無獨角獸-

這麼多年來,網際網路誕生了很多貓貓(天貓)狗狗(京東),深圳20年就僅有企鵝相伴。這並非圳長一面之詞,我們不妨來看看官方數據:

去年7月份,工信部發布「2018年度中國網際網路企業100強」,前十名的網際網路巨頭分別是: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網易、新浪、搜狐、美團、360、小米。

前十名,深圳僅有騰訊。放大一下,全國前五十名,深圳依然僅有騰訊。

因為榜單裡面,排在騰訊之後的深圳企業,是全國第58名的騰邦和59名的迅雷。

還有更令人意外的是,這個榜單裡廣東全省共有14家企業上榜,深圳8家,廣州5家,珠海1家。

但是,全省前六的網際網路企業,竟然有4家來自廣州,而人們普通看好的網際網路城市深圳,還是只有那隻熟悉的企鵝。從數量上,深圳與珠海這座旅遊城市,在3個城市中並列第二。

沒有網際網路巨頭,可能是因為深圳還年輕。但年輕的網際網路企業裡,深圳也正在大範圍地缺席。

作為代表著新經濟活力的重要指標,獨角獸企業是每座城市的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深圳在這方面,更表現出了網際網路的「青黃不接」。

在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一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裡,深圳獨角獸企業數量是16家,已經低於杭州,排名第四。

從數量上,深杭是一個等級。但在恆大研究院發布的獨角獸榜單中,深圳獨角獸企業的總估值為490億美元,僅是杭州的1/4。(杭州獨角獸總估值1946.5億美元)

在這裡面,代表深圳產業未來的上榜獨角獸,依然是大疆(智能硬體)、微眾銀行(金融創新)、優必選(人工智慧)、柔宇(智能硬體)等金融、硬體企業。還有馬雲的菜鳥網絡,人家把註冊地放在深圳,你好意思說人家不是「深圳企業」?

整體而言,深圳的未來足夠「硬核,卻仍不夠網際網路。與北上杭相比,深圳網際網路企業不僅數量上完全沒有優勢,質量上也是岌岌可危。

-下一個騰訊,深圳還要等多久?-

BAT正在漸漸成為過去或者無法逾越的坎,而崛起的網際網路下一波浪潮裡,我們已經看不見深圳的身影。

作為網際網路一線城市的北上杭深,深圳在網際網路界的對手原本只有北京,如今不僅被杭州上海拋遠,連跟上腳步的廣州成都,都有隨時超越深圳的可能。

並非說城市有網際網路企業才有未來,深圳有華為中興這樣的5G主導者,有大疆柔宇這些智能硬體的製造者,還有優必選等人工智慧的探索者。這些都是其他城市不可比擬的優勢所在,是這座城市引以為傲的核心科技。

但說到底,不管這些硬體多高端,科技含量有多高,深圳終究還是擺脫不了「製造業城市」的標籤。

作為一座高度工業化的城市,深圳其實沒有網際網路基因

深圳是務實的。深圳人是最有效率的執行者和實現者,追求的是看得見的利益,而不是北京人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上海精緻生活的腔調,廣州成都的生活氣。

但務實是我們的優點,也成為了深圳發展網際網路的掣肘——深圳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卻沒有發現生活的眼光。你讓幾個深圳人坐在星巴克裡,漫無目的地聊生活痛點,會被視為是一種對於時間和效率的「謀殺」。

更多時候,深圳要的是「有用」,而非「有趣」深圳什麼都能做到,但深圳就是沒有想到。這就是深圳為什麼有大疆有優必選,但沒有滴滴美團這種新的商業模式,更沒有抖音快手知乎豆瓣這樣的好玩的生活社區。

最後,深圳也沒有足夠強大的高等教育,給網際網路提供養料。

圖片來源:深圳特區報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矽谷源起於史丹福大學。再放眼北京,那些有名的網際網路大廠,有多少都是清華北大的校友。深圳僅有深大,深大最強的校友創業只誕生了一個騰訊。

這種高等教育的長期缺位,導致在深圳網際網路企業連招個實習生,可能都是其他行業轉行的而來的。這批人大多數跳槽網際網路的原因,可能是「聽說網際網路行業薪水高」。

這樣的環境下,深圳要誕生下一個騰訊,絕不可能是三年五載的扶持就行了。它不僅需要政策與資本的強有力支持,還需要社會氛圍與群體思維的轉變,以及長久堅持對城市公共資源,特別是教育資源的投入。

城市地位的起伏,關鍵在於能不能跟上每個時代的產業變革浪潮。就像80年代廣州興於外貿,90年代上海興於金融,21世紀深圳興於高科技製造業,杭州興於網際網路。

我們不可否認的是,深圳仍然是一個網際網路強市。但我們在以騰訊引以為傲、自居為「網際網路城市」的同時,也要時刻提醒自己:


深圳在下一波浪潮中,依然隨時有掉隊的風險。

【圳長原創 | 歡迎轉發 | 未經許可 | 謝絕轉載】

想勾搭宇宙最酷深圳客,請聯繫圳長

○個人微信:szkzz0755

○商務聯繫:13691780811

○ 微博@深圳客Shenzhene

相關焦點

  • 世上再無網際網路公司
    如果不是自然形成,傘形公司的創建很多時候是為了特點目標,比如規避併購中的稅收和法律問題上的障礙等。對於谷歌的做法目前外界議論紛紛,綜合看有三重目的,其一是創始人佩奇和謝爾蓋想解放自己,創立母公司更便於抓大放小,集中精力下一盤大棋;其二是Alphabet的創建可以使原來谷歌旗下各種不太相關的業務得以獨立運營,互不牽涉。
  • 深圳神操作,騰訊助力!
    深圳排放權交易所總經理劉洋就強調「我們深圳希望最終走的路徑是市場化」,從技術邏輯上來說,這能最大程度地激勵公眾的積極性並形成正向循環。在碳普惠的眾多低碳場景中,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深圳排放權交易所聯合騰訊開發的「低碳星球」微信小程序正式落地上線。目前,它是深圳碳普惠唯一授權運營平臺,瞄準的是公眾綠色出行,鼓勵和引導用戶通過公共運輸體系低碳出行。
  • 深圳誕生一家世界級公司!騰訊市值超過臺灣、瑞典,馬化騰說還要再努力!
    其實,2017年深圳已收穫了意外驚喜!又一家企業——騰訊殺入世界500強!早在5月時,深圳就發布:2017深圳最牛公司誕生!市值超過深圳去年GDP還多18.7%!其中,京東第一大股東就是騰訊。深圳新裡程董事長賴戌播表示,騰訊是一家巨無霸網際網路企業,公司各方面人才濟濟,騰訊旗下股權投資項目都相當出彩,未來有望為騰訊帶來不菲的投資收益。但相比騰訊巨大的壟斷優勢和核心競爭力,騰訊的股權投資項目收入都可忽略不計。
  • 【】為何Dropcam之後再無傳奇?
    "跟隨策略".民用監控產品外觀設計上力求簡約、時尚,從藝術的角度加強外觀雕琢.創新不足,使後來監控廠商無法在風頭上蓋過Dropcam.周陽微信號:ilaoyang8  為何Dropcam之後再無傳奇?  家用監控業務發展勢頭迅猛  記者:貴公司有無家用監控業務?
  • 湖南的兩個網際網路大佬,一個創辦了騰訊,另外一個則創辦了微信
    宿華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湖南人,快手上市之後,他的身價已經突破了千億,成為了湖南首富。宿華上市之後,許多人才發現,原來湖南這個地方有這麼多的網際網路大佬,除了宿華之外,還有世紀佳緣的女老闆龔海燕、58同城的老闆姚勁波、陌陌的老闆唐巖等等。不過最應該的提到的兩個人物,一個是創辦了騰訊的曾李青,另外一個則是創辦了微信的張小龍。
  • 深圳網紅街道再添新成員!小米5.31億拿地,和騰訊阿里做鄰居
    位於深圳市南山區的粵海街道面積僅23平方公裡卻擁有約3.4萬企業,包含幾十家上市公司以及騰訊、阿里、中興、大疆等知名企業近日,又一知名網際網路公司拿下位於粵海街道後海片區一宗土地支持小米集團在南山區後海金融商務總部基地設立小米集團國際總部,主要包括智慧型手機與人工智慧中心、商務拓展中心、網際網路服務中心板塊。據了解,深圳小米國際總部計劃投資77.6億元,預計到2024年累計營入約510億元。根據此前方案透露,小米在深圳市的總部及研發人員超過640人,未來5年內將增加至3000人,且在深圳市沒有自有總部用地,符合獨立申請總部用地的條件。
  • 深圳!再見!騰訊!
    阿德和我一樣來自湖南農村,只不過他本科畢業後就來到了深圳,那時是13年。去了深圳知名大廠騰訊做了一名碼農,成為了同齡人眼中的佼佼者,讓很多同學和朋友無比羨慕,鵝廠哇,BAT光環哇,阿德那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打卡深圳各個知名地點。世界之窗,海上世界,大小梅沙,那時的風吹在臉上都是幸福的。無憂無慮,深圳以無比包容的雙手,讓年輕一代的畢業生,在這裡展翅飛翔。
  • 騰訊企鵝新媒體學院校園行深圳大學站圓滿落幕!
    11月26日,由深圳大學黨委宣傳部、深圳大學傳播學院主辦,騰訊新聞、騰訊新聞區域集群、企鵝新媒體學院、騰訊新聞短視頻Lab、騰訊大粵網等協辦的「
  • 深圳有哪些牛批的網際網路公司?
    很多小夥伴希望在南方發展,那,從事IT或者軟硬體,深圳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所以這裡也給大家整理出一份詳細的深圳網際網路IT公司list, 多一份選擇多一份機會!以下列舉的都是比較常見的,有些可能不一定總結得全,小夥伴們有補充的可以評論區見。
  • 加入騰訊眾創空間(深圳),創投行業頂尖資源助你牛轉乾坤!
    2020年度國家備案眾創空間深圳市網際網路創業創新服務促進會-騰訊眾創空間服務基地2019深圳技能大賽-南山區職業技能競賽優秀組織獎圍繞發展定位及創業者的實質需求,騰訊眾創空間(深圳)從賦能、社交、連結等多個維度打造了如私董會
  • 抖音battle騰訊:中國網際網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本質是什麼?
    如果你是一個80後網際網路人,應該會記得十年前那場轟動全網的3Q大戰。如果說3Q大戰是中國網際網路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那麼抖音和騰訊之間的這一場battle就是屬於中國網際網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也是2020年《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 公布之後,第一例發生在網際網路網平臺之間的反壟斷訴訟。
  • 辦證不用再跑腿,騰訊慧眼幫你搞定!
    不論辦什麼業務,大熱天的在路上奔波浪費時間不說,到了還要排隊,好不容易排到了,發現個別證件準備不全,還要再跑一次……
  • 深圳的騰訊員工,已經去杭州入職阿里了
    無論是北上廣還是杭州,都只是一種選擇,重要的是,我們能找到肉身和靈魂的平衡點
  • 司法案例|深圳微源碼軟體開發有限公司與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壟斷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
    被告: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住所地:深圳市南山區高新區科技中一路騰訊大廈35層。法定代表人:馬化騰。委託訴訟代理人:徐順,男,漢族,1987年6月30日出生,身份證住址: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系該司員工。委託訴訟代理人:韓桂珍,北京市天元律師事務所律師。
  • 騰訊 Live 開發者大會即將在深圳舉辦,深圳的小夥伴們有福了
    即便你現在不做相關產品,也可以花一天時間提前進行音視頻直播技術了解,進入技術圈子,隨著網際網路帶寬的不斷擴大,音視頻直播會成為人機互動中常用的信息元素,今後的產品開發,必然有諸多的音視頻技術、直播技術處理的需求。新一屆的騰訊Live開發者大會(TLC大會)將在8月18日於深圳舉行。
  • 網際網路新聞早報|8月10日|星期二|美團、騰訊、字節跳動等網際網路企業旗下小貸公司密集增資;ofo上海深圳等公司相繼註銷
    點擊👉:網際網路商務BD人脈共享資源圈1、美團、騰訊、字節跳動等網際網路企業旗下小貸公司密集增資2、7月抖音及其海外版TikTok蟬聯全球移動應用(非遊戲)下載榜冠軍3、ofo上海深圳等公司相繼註銷,大量用戶押金未退4、抖音電商上線消費者權益產品「安心購」,生鮮壞單包賠、美妝過敏包退5、微博超話社區:下線明星超話「積分助力」機制,後續將根據活躍度展示6、商務部:1—7月我國進出口規模21.34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7、西瓜視頻:「中視頻夥伴計劃」上線兩個月,超3600位創作者月入過萬8、國家能源局
  • 訪問中國聯通深圳公司總部.參觀聯通網際網路+體驗中心
    中國聯通深圳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海濤,副總經理廖海明,戰略客戶部總經理麻濤,辦公室主任張冠華等主要領導及負責人進行了熱情的接待並全程陪同,雙方進行了座談交流,並前往總部的聯通網際網路+體驗中心進行了參觀學習,更加系統深入地了解聯通的發展史以及聯通大數據智慧城市的發展戰略部署。
  • IT科技十年之後,無人再談網際網路 ,無人再去銀行!
    再過十年,又將怎樣?十年之後,只有中老年還記得PC長什麼樣,他們帶著孫子去博物館,說,以前我們管它叫電腦。十年之後,沒人再談什麼網際網路,就像空氣、陽光、水與電,無所不在,理所當然。十年之後,沒人再談什麼網際網路營銷。天下萬物都在指尖流動,沒有網際網路,怎麼營銷?
  • 5G之後,再無「運營商」
    這也拉開了運營商之間的差異化的運營能力,成就了一騎絕塵的中國移動。但4G之後,人口紅利消失殆盡,傳統電信的規模增長已觸及天花板,普遍陷入「增量不增收」的窘境;加之晶片手機技術的進步和網絡覆蓋差距的縮小,抹平了運營能力的差異化,運營商們註定要在一片紅海中肉搏廝殺。然而,5G,一開始就是一場無差異化的競爭。
  • 英特爾中國朋友圈再擴大:過去是一幫白牌廠商,現在是移動騰訊京東
    「 Win 設備 + Intel 晶片」的黃金組合已成過去,面對以智慧型手機興起潮為代表的智能硬體和物聯網大時代,動作稍顯遲緩的英特爾和微軟還是先後走上了「正道」。以一年一度的 IDF 在去年移師深圳舉辦為標誌,英特爾的中國化和新硬體戰略同步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