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疫情形勢日益嚴峻
近日臺灣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形勢日益嚴峻。5月14日新增29例新冠確診病例、15日新增180例、16日新增206例,節節攀升。
臺北市、新北市進入三級警戒,為期兩周,民眾瘋狂囤積衛生紙與食物。第三級要求民眾外出全程戴上口罩,並減少不必要的旅行與聚會。就聚會人數而言,室內聚會限制5人內,室外聚會限制10人以內。兩市政府還祭出強制關閉娛樂場所等措施。多地學校停課,採在線教學。中華、遠傳等五大電信公司相繼宣布啟動異地辦公,部分門市暫停營業。金融業、科技業相關公司不斷傳出疫情。
受疫情突變影響,5月17日一早臺股暴跌,重挫564點,最低跌至15262點,電子股紛紛重挫倒地。臺積電開盤報544元,早盤重跌逾2%;鴻海一度失守百元大關,來到100.5元,下跌3.83%,市值蒸發新臺幣554億元;日月光投控也一度失守百元,跌幅3.81%;大立光最低來到2710元,下跌4.9%。為避免恐慌殺盤,政府基金、國安基金都已向外宣布待命,準備啟動護盤機制。
繼光學和光電設備製造商大立光有員工確診之後,又一家iPhone代工大廠和碩集團也爆出員工確診。
16日,和碩的一名員工為了出差而去醫院採檢,被通知檢驗陽呈性反應。和碩已在各處辦公大樓執行大消毒,提升防疫等級,採ABC分組分流上班;嚴格控管人員來訪、暫緩了教育訓練等多人群聚活動。
大立光15日證實,有一名員工確診,目前與該確診者接觸人員已進行隔離措施,公司因此拉高了防疫級別,內部已擴大消毒,暫停外賓拜訪;並強調對營運沒有重大影響。但由於AP及傳感器受到天災影響,導致某些使用高畫素傳感器客戶停產,而本地重新生產或另外投產都需要一個季度的時間,衝擊到大立光第二季營運。
此前,5月11日臺媒曾報導,受到印度疫情延燒,已經對臺智能機相關零組件廠產生不利影響。各家股價遭到重擊,大立光碟中股價失守2,800元關卡,玉晶光、華通、臺光電、穩懋以及宏捷科等盤中股價也同步探底。市場調研機構TrendForce,對於今年全球智能型手機市場的預測也趨於保守,將2021年手機產量增長預期從年增9.4%下調至8.5%。
臺灣疫情在去年爆發最初期,曾出現一波確診病例,之後從4至12月間已有八個多月未出現過本土確診病例,疫情管控措施一直表現不錯,但這波疫情讓臺灣措手不及。有媒體認為,臺灣民眾一直對於打疫苗的意願不高,自從3月22日以來疫苗接種率不到1%。臺灣當局先前也將疫苗用於拼外交,重點為所謂的「邦交國」爭取疫苗。
各大廠商積極防疫
臺積電錶示,在臺北和新北沒有廠區,尚未決議防疫措施升級,不過會密切注意疫情。臺積電已管制與非特定人士因營運需求所產生的面對面接觸,並暫停來賓、訪客進入臺積電,避免與供應商面對面開會,暫停開放員工親友使用臺積電運動館等。臺積電還減少了非必要的聚會與活動,會議優先採遠程連線方式,減少跨廠區人員流動,並暫停舉辦慈善基金會、文教基金會、福委會及創新館等含有非特定人士參與的活動。
聯發科宣布自17日起,工作地在臺北,以及主要居住地為臺北和新北地區的員工,均取採在家辦公;新竹地區員工採分層分流措施。聯發科進一步指出,自去年疫情以來,全球27個地點的員工已有上千名人在遠程辦公,公司營運一切正常,不受影響。
各科技大廠除謝絕訪客、員工餐廳停業之外,鴻海、群光集團、仁寶要求疫情熱點地區的員工居家上班,宏達電更有高達九成員工居家上班;宏碁、華碩、臺達電、聯詠和友達臺北辦公室、和碩都採取AB班;而總部和廠區都位於桃園龜山的廣達沒有分流上班,而是重新實施了去年上半年疫情緊繃時期的超嚴格防疫措施,會議室全部關閉,員工在上班時間只能在自己座位與所屬單位的洗手間、茶水間之間移動,叫外送一率禁止。群創也讓臺北辦公室員工全部居家上班,並即刻給臺北辦公室員工每人寄發一盒口罩。
行政部門力保產能
行政部門強調要力保產能,維持正常生產。臺經濟主管部門已在5月12日通過各產業公協會渠道,提醒製造業者落實防疫措施,維持正常生產;目前各產業公協會和重點廠商均表示訂單穩定,出貨正常,生產線未受影響。臺經濟主管部門要求各企業,第一,落實個人及工作場所衛生管理,於公司入口明顯處張貼訪客規定,並備妥酒精性乾洗手液等供使用,訂定訪客進入辦公區域前之健康調查表。第二,當公司/企業出現確診個案,需進行工作場所之環境消毒,並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之指引及當地衛生主管機關之規定執行防疫措施。第三,調整辦公、出勤或出差方式,彈性調配人力,建立異地辦公機制,並進行空間調整,讓人員座位保持適當間距。
臺「行政院」16日強調要主動協助企業強化防疫整備措施,穩定產能;「科技部」表示,三大科學園區已展開布署,園區的半導體產業鏈均已充分準備,17日即啟動分倉分流機制,以高於疫情指揮中心的標準進行防疫。
在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臺灣半導體廠商本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擴大產能來滿足市場需求,但56年不遇的乾旱,使臺灣水庫岌岌可危,缺水停電的威脅已經令部分廠商頭痛不已。在滿負荷運轉的情況下,臺灣半導體廠商現在還不得不考慮疫情惡化引發的人力問題。隨著疫情擴散速度加快,感染人數不斷增加,臺灣各縣市的人員管制措施勢必升級,科學園區內各大廠商的產能恐會受拖累。臺灣地區和印度的疫情防控是否有效,關係到全球手機晶片市場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