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於話題 #毒說天下 375個
每一個睿智的靈魂
來源:毒雞湯(ID:Du-JiTang)
最近,外網出現了一條很有意思的新聞:
一周四天工作制在冰島大獲成功。
從2015到2019年間,冰島政府推行一周4天工作制試驗,每周工時由40小時改成36小時,覆蓋了大約100個工作場所的2500多名工人,約佔冰島工作人口的1%。首先,雖然工作時間減少了,但由於大家更有幹勁,工作效率提高了,所以總體效益沒有下降,甚至還有所提高。然後工人們對此的評價也是頂呱呱:壓力小了,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公司真的有家的感覺了。用場面話來說,就是:幸福指數大幅上升。最後該研究的負責人總結:
「研究取得了壓倒性的成功,四天工作制的時機已經成熟,其他政府也可以從中吸取經驗。」於是,現在包括西班牙、紐西蘭在內給國家,也開始試行一周4天工作制度。可想而知,這樣的消息傳回國內,打工人們自然是一片鬼哭狼嚎,頓時有種「旱的旱死,澇的澇死」的感覺。有人說:「人家在想著4天工作制,我們在試點讓孩子取消寒暑假」;也有人說:「雖然中國現階段還不足以實行4天工作制,但還是想表達一下對996的控訴」。當然也有理性一點的人,對冰島和中國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最後結論是
兩國根本沒有可比性,而且冰島的體制也有很多不足之處,別只看人吃肉,不看人挨打了。那麼真實情況究竟如何,一周4天這個聽上去很吸引人的制度,對中國又有沒有借鑑意義,今天我們來細細分析一波。冰島,是位於北大西洋的一個島國,面積10.3平方千米,人口36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之一。地理位置特殊,懸在北極圈邊緣,說是「遺世獨立」毫不為過,而且由於天氣極冷,人們的生產勞動頗受限制,形成了(不得不)悠閒的生活方式。當然了,要是這個國家沒有錢,那頂多算是個苦寒之地,但偏偏它處於北大西洋暖流和冰島寒流的交匯之地,形成了豐富了漁業資源,尤其是
高檔的西餐食材鱈魚。冰島的60%出口總值來源來自漁業,又因為人太少,生生拉出了極高的人均收入水平。如果硬要形容,冰島應該就是「老天爺叫你躺平,然後餵飯給你吃」的類型。這齣廠設置,放在全世界,都是極其不具代表性的,更不要說和出了名地獄模式的東亞圈對比了。當然了,雖然現在看上去哪哪都好,但其實包括冰島在內的北歐國家,都存在非常大的發展隱患,更已經養廢了不少年輕一代,不過今天不詳細討論。我們單純來看看,冰島能實施一周4天工作制的條件到底在哪裡。以漁業為例,從捕撈到宰殺、包裝、運輸等過程,基本可以全部交給流水線,一個工廠可能只需要僱幾個、十幾個工人。36萬的人口,放在國內就是一個四線縣城的水平,一個國家,如果只需要解決36萬人的問題,除非底子真的太差,否則無論怎麼弄,都應該能弄得挺好的。3.冰島是一個典型的福利國家,高福利高稅收,人們的工作積極性本就不高,所以提高效率的空間實在太大了,5天的工作量湊在4天幹完,對工人來說難度不大。4.最重要的一點,別光羨慕人家,報導中說了,就算是冰島,能進行一周4天試驗的,也只有1%的工人而已,1%可以,不代表全部可以,也不代表真的能推廣到各行各業。所以我們基本上可以下個結論了。至少到目前為止,要求中國也像北歐國家那樣進行一周4天工作制,非常不實際。當然我們可以進行一些嘗試,但說到底,
還是要尊重市場規律。在大家眼中,朝九晚五,周末雙休,算是一個非常標準的工作制度了。但很多人不知道,雙休在我國的實施時間並不長。1995年,國家修改了《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其中規定: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自此,雙休的習慣才在我國固定了下來,在這之前,都是單休。也就是說,一周幹幾天,其實是可以隨著時代發展而改變的,只不過關鍵在於,不同行業的發展的程度差異也太巨大了。比如,1995年官宣可以雙休,是[職工],就是有編制的人員以及國企員工。到現在,人家已經享受了20多年雙休了。但是,很多私人企業,直到現在都沒有雙休,有的甚至是007,或者一個月休息兩天。因為資本逐利的尿性,本就和休息是背道而馳的,要不是法律拘束,資本家們絕對連一天的休息時間都不想給員工。1.單位不以逐利為唯一目標,能做到這點的,只有政府機構,或者像北歐那樣的高福利社會。2.你的工作成果很難量化,時間多一點少一點,關係不大。比如,你沒有什麼KPI,績效也不計件,而是比較籠統的,比如財務、檔案管理員、文字工作者等等,這類工作,除非遇到了極忙的時候,否則每天也有一些時間摸魚。所以5天變4天,就是一個將摸魚時間用來工作的過程。但問題是,符合上述條件的單位實在是太少了,而且這樣的單位多了,也不一定是件好事。為什麼老闆要發你工資,因為起碼你的工作,是值這個價的,對吧?因為工作效果無法量化,很難直接說你工作一天,為公司掙了多少錢,所以老闆只能用時間把你拘著,如果時間多事少,那就能摸魚。但是,摸魚這回事,心照不宣就好了,如果光明正大,就等於直接告訴老闆:「瞧,我事少。」那你說,老闆會不會給你增加點工作量,或者扣點工資呢?一周4天工作制,相當於直接告訴老闆「其實我們的時間可以省一點的」,最後導致的結果必然是錢少。所以,別做夢了,我國還沒富到讓人人躺平就能吃飽的地步,收入和產出,從來都是正相關的。再浪,也浪不出市場規律的手掌心不是嗎?有趣的,那些真正賺錢的行業,往往不會拿時間來說事,人家直接算產能。比如銷售,按件算提成,你要TA一周幹4天,人家還不願意呢;比如做生意的,基本上不會有什麼休息的概念,因為幹多少賺多少,都是自己的事業。當一份工作,可以由5天壓縮到4天時,說明員工們本就有磨洋工的空間。當然,並不是說我們打工人,就活該一天8小時幹個不停,吃飯喝水都沒時間,但起碼,
這不應該是一個國家或社會普遍倡導的方式,那隻說明那整個國家的人都挺閒的。只能說,北歐的福利,我們恐怕是沒機會享受到了,我們可以參考,但不要抱太多幻想。
來源:毒雞湯(ID:Du-JiTang)
別怪我毒舌,生活比我的話更刻薄。負能量也是雞湯,只不過它更真實。毒哥新書《別裝得無懈可擊,卻活得軟弱無力》熱賣中。
往期推薦(點擊下方標題查看)
如果你在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環境裡,劣幣會一直覺得良幣在欺負他,並滿懷仇恨。
【 毒 雞 湯 】
ID:du-jitang
別怪我毒舌
生活比我的話更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