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智能家居最上道的那個公司

2021-02-08 雷鋒網

編者按:本文轉自公眾帳號「泛論家電」。

我是谷粉,從gmail內測開始,我就一直是gmail的忠實用戶,如果不是D的約束,我肯定不會在文字裡使用資料來源:「百Du」這樣的用語。我一直相信Google在做一些偉大的事情,搜尋引擎也好,雲也好,大數據也好,氣球項目也好,駁船也好,無人駕駛汽車也好,眼鏡也好、機器人也好……當然還有智能家居。我跟你說,這公司不屬於地球~~

這裡簡單回顧谷歌在家居領域做出的努力,有趣的是在這個領域,谷歌基本全軍覆沒,最後全靠收購nest來完成偉大理想,到底發生了什麼?請繼續往下看!

開始之前,先回顧一下我們對智能家居的理解:

把生活數據化,把數據模型化,把模型產品化,產品再回到生活,完成對眾生生活方式的改造,是家居智能化的完整過程。而現在,我們仍舊處在把生活數據化的時期。

1、Powermeter 電錶

Google在2009年啟動了Powermeter(電錶)免費的平臺,和能源公司以及智能電錶/水錶公司合作,旨在向消費者提供實時的能源消費數據,讓消費者的更清晰的了解自己的能源使用情況,從而可以有目的地節省能源開支。

2010年Google與英國唯一的電力提供商first:utility達成合作,給3萬智能電錶用戶提供服務。用first:utilityCEO的話說:「如果你看不到自己用了多少能源的話,談節約是很困難的。」

Google PowerMeter在個人頁面的Take action選項裡可以給你提供節電建議,而且你可以看到自己節電數量的多少。隨著PowerMeter更多的了解你的用電消費變化,它會不斷給你新的節電建議。當你按照節點建議來做之後,Google會給你特別的獎勵徽章,你甚至可以跟好友來一場節電比賽,看誰更快的獲得更多徽章(多好的社交化嘗試)。

但這個平臺因為難以獲得足夠的使用者在2011年9月關閉。市場分析認為Google電錶項目沒有獲得消費者青睞的主要原因是:1)太超前;2)電力公司不支持(電力;3)消費者並不熱衷於節能(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總結Powermeter失敗的理由,那我可能會說:谷歌這家公司怎麼這麼沒有網際網路思維呢!(到底什麼是網際網路思維?我糊塗了)

2、Google TV 、Nexus Q、Chromecast……

這一段是總結Google進入客廳的各種嘗試。自從android發布之後,谷歌一直在試圖進入客廳。說到這裡就有點好奇,大佬們對客廳一直虎視眈眈,顯然是認為這塊肉不小,可是客廳經濟似乎一直沒有受到資本市場足夠的重視,難道是因為太習以為常了?

2010年的I/O大會上,Google TV問世,基於開源的Android和Chrome。按照一貫的風格,Google不做硬體,只提供系統。不過,最早的Google TV顯然犯了幾個錯誤:1)內容太少,最早的版本只整合了Google自己的內容(包括Youtube),而其他的內容提供商拒絕接入(它們把Google TV視作威脅),那麼,這個系統的價值就被削得只剩谷歌的光環了;2)口號「TV meets WEB, WEB meets TV」,這不是網際網路+電視嘛?這想法不太對……羅技最早開發出第一個原型機,但是後來「叛逃」了。後來「上船」的還有SONY,LG,TCL……

Google TV產品經理考德哈利曾這樣說:「這使得你的電視從現在的數百個頻道,可以擴展到數百萬個電視頻道和網站……隨著你的客廳有了網際網路,你的電視機就不僅僅是一架電視機,還是照片觀看器、遊戲機、音樂播放器等等更多。」我想,如果他當時把這個想法換成「讓你可以躺在沙發上輕鬆地獲得任何你現在就想要的娛樂資源,電影、電視劇、搞笑視頻、音樂、遊戲甚至是Facetime……」可能更有可能成功(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有多少資源,而在於你想要的我「恰好」都能馬上給你,能理解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嗎?)。

2011年,Google TV升級到2.0版本,做了一次大的升級;2012年,Google TV再次升級到3.0,增加了語音搜索……然後,Google TV最終折戟客廳了……

2011年Android@Home被腰斬之後,2012年穀歌推出流媒體產品NexusQ,結果再次流產。同樣的,2013年大家還希冀能看到NexusQ回歸(跟預期Android@Home回歸一樣),最後都表示很遺憾。Nexus Q跟Google TV的問題本質上是一樣的。

2013年,Chromecast,終於迎來了一次成功!但是卻是遺憾的成功。Chromecast只是一個中轉器,沒有遙控器,沒有界面……這意味著,不是入口!Chromecast成功的秘訣可能就是一個便宜(35美元對美國人來說……)

Chromecast解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想把電腦/手機上的東西放到電視上看(因為電視屏幕遠比電腦適合用來看視頻),但是以前我必須搬動電腦,插上HDMI/DVI線,然後蹩腳的把整個屏幕投射到電視機上……現在我只需要動動手指頭,就搞定了(而且我老婆也能學會這一招,她就再也不會罵我技術宅了……)。不過,僅此而已……

3、Android@Home

智能家居平臺?!蘋果推出了Homekit,為啥谷歌沒有在2014年的I/O大會上也推出一個?因為Google在2011年5月的I/O開發者大會上已經發布過一個了!Android@Home計劃,一個多麼痛苦的回憶。彼時,人們也在這樣幻想:「有朝一日,家中的所有電器設備都將會通過Android手機、平板、電視機進行集中控制,而第三方配件標準的推進,也會吸引家電廠商推出各種各樣的Android系電器產品,屆時Android或許將不僅僅只是一個移動應用系統平臺。」

Android@Home發布時,谷歌表示2011年底會出個智能燈泡樣板,但是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後來,科技界還一直期待能聽到這個項目的更多消息,但是一直未能如願,2012年I/O,2013年I/O,2014年I/O……

顯然這個主意後來在內部被槍斃了,想必後來谷歌意識到光做點遠程控制其實沒有什麼實際的價值,這真是個正確的判斷!

現在這個平臺可能會被放到Nest這個新的主體上,為什麼不呢,nest跟Android@Home完全不是一個量級上的產品,這可能才是google認為真正「智能」的產品。

PS. 有時候我在想,Homekit跟Android@Home有什麼本質區別呢?

4、終於:Nest!

說來說去,Google是一個軟體公司,不是一個硬體公司。以前的數據主要依靠網際網路和PC,Google搜尋引擎建立入口,硬體讓別人玩去吧,我要數據就好!後來移動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崛起,Google搞了Android,硬體讓別人玩去吧,我要數據就好!現在,要做智能家居,這是個麻煩事情,因為智能家居的數據入口可能是沒有界面的,也可能不需要複雜的系統,那麼數據就……關於為什麼花32億美金(約麼於TCL集團的市值)買Nest這個問題,應該是要認真思索的,我相信至少有兩個:一個是Nest完成了一個完整的智能要素的閉環(產品-數據-雲-運營),這比Google原來自己搞的智能家居(Android@Home)強多了;二一個是團隊,人的思維方式是很難變化的,Google的IT精英再多,說白了也都是技術宅,對眾生的生活不夠理解(不信?最近火的Gopro,DropCam神馬的,可都是源於生活的成功案例),要搞智能家居,就要找真懂家居的人來搞,而Nest這群人,看上去很有兩把刷子。

現在,Google放棄了自己的Android@Home(這根本就是一套控制系統,我反覆說,「智能」遠遠遠遠遠大於「控制」),這不,Nest現在不光美國的電力公司合作做能源管理,數據還可以賣給奔馳、Jawbone(說「賣」可能不太合適,應該叫合作),這背後的商業邏輯可能讓你覺得詭異,例如奔馳為啥要接入Nest?只是為了讓你回家前自動開啟家裡的空調嗎?奔馳肯定也得到了什麼,比如:奔馳車裡的溫度能夠根據你的Nest數據自動調整(這是一種極致的無縫對接,以後你的辦公室應該也能做到)。

Nest 在其 blog 上稱:「我們希望用戶的 Nest 產品可以和他們使用的其他設備打通,例如燈泡、家具、手環甚至是汽車。我們試著將生活中的不同產品有機聯繫起來,從而創造個性化的體驗,讓用戶更舒適也更安全。」這不就是智能家居的平臺麼?!(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是一個無界面的「系統」,基於數據、雲和算法,無須操作,所以「操作」系統這個概念,以後可能會慢慢過時了……)

現在回頭看,這32億美金,買到的到底是什麼?

哦,對了,Nest還收購了Dropcam。這個平臺可以做的事情就越來越可怕了,不是嗎?

場景:你可以設置在你醒來時,讓Jawbone UP24腕帶通知Nest恆溫器調節家裡的溫度;或者,當Nest火災報警器監測到煙霧或者二氧化碳有增加時,讓LIFX閃爍紅燈……API項目不僅僅是簡單的控制設備,它更多的是讓消費者在家裡可以更加舒適。我們稱之為「智能家居」。

4、結語:

以Google之牛逼,之強大,都沒有能夠搞定智能家居,可見,這東西與技術無關,至少不是技術決定的!智能家居的重點在於場景,在於協作,而且目的是智能生活,而非「智能添亂」。還記得我在上一篇文章裡如何陳述智能家居的發展過程嗎?智能家居的背後是人工智慧,而非上網。如果我們再去思考為何Google要收購各種機器人公司,我們或許能更明白髮生了什麼。

Anyway,智能家居是個很大的市場,多大?不知道,反正大佬們全上了。

 

// 讀宅客「letshome」,洞悉智能家庭未來。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Google 會如何連接智能家居
    [核心提示] 智能家居的競賽中,Google 已經率先開始打造一個為各種設備中信息互通的軟平臺,它能否像連接網頁信息那樣連接智能家居,我們有理由期待更多。無論是智能手錶還是智能水杯,智能設備們目前都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太過於分散難以在一個場景下被很好地整合。那麼,Google 準備怎麼玩轉智能家居這個市場呢?
  • 歡迎註冊 — 2019 Google 智能家居開發者峰會
    Google Assistant 已能與超過 30000+ 款智能家居設備連接互動。
  • 谷歌智能家居
    谷歌助手、Allo智能簡訊應用、視頻通話應用Duo以及Daydream VR平臺等熱門APP紛紛亮相此次大會。本期《高科技與產業化》雜誌精心整理了若干產品,供讀者賞析。        谷歌公司在此次大會上推出了一款智能家居設備,名為「Google Home」。該設備外觀為白色圓柱形,內置揚聲器和麥克風,金屬底座,頂部有4顆彩燈。當用戶與其對話時,其頂部彩燈將閃爍。
  • 【資訊】打造軟平臺 看Google如何連接智能家居
    Google 的這個想法在當時夠新穎也足夠有用,用戶當然希望當智能家居多起來的時候可以統一進行管理甚至能讓不同設備之間的數據互通。在那屆 I/O 大會上,開發者們也對 Android@Home 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然而,Android@Home 卻在那個夏天之後沒了消息,銷聲匿跡了。
  • Google Nest引爆智能家居 那麼國內家居哪家強?
  • Google 扼殺 Nest 獨立品牌,原智能家居生態系統毀於一旦
    這是一個智能家居平臺,它可以讓Nest恆溫器充當許多其他智能家居產品的集線器和協調器。「Works with Nest」網頁上的一則公告寫道,「Works with Nest即將關閉。」谷歌的智能家居戰略今後將只圍繞「Works with Google Assistant」計劃展開,Nest的生態系統將在2019年8月31日之前的三個多月內關閉。
  • Google Nest,憑什麼成為智能家居中心?
    當人們將注意力都集中在Google Nest身上時,人們很容易忘記這家智能家居創新企業其實只有兩款產品:Nest用一款恆溫器開創了自己的智能家居事業,第二款就是煙霧和一氧化碳探測器,而Nest公司並不過於關心為其自身推出更多的智能家居產品
  • 【投資潮盤點】獲得融資的中國智能硬體公司之智能家居
    4.聚熵智能  聚熵智能專注於移動網際網路移動語音智能交互產品的研發和運營,旗下產品有小智語音解鎖、小智語音助手、語義雲開放平臺、智能家居產品小智機器狗等。聚熵智能成立於2012年初,公司位於上海。  5.Yeelink  YeeLight易燈是一個燈具解決方案專家。
  • Google Nest:為何Google最終將Nest定為其智能家居品牌?
    2014年1月,谷歌以3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Nest,甚至在Alexa和亞馬遜的第一個Echo智能音箱推出之前就暗示了,未來科技行業最大的公司將會對智能家居感興趣。然而,從那以後,Nest的發展並不順利,一路崎嶇坎坷。Nest最初是谷歌的一部分,但在2015年夏天在 Alphabet重組期間作為一個獨立的實體分拆出來。
  • 分析:為何Google將Nest定為智能家居品牌
    2014年1月,谷歌以3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Nest,甚至在Alexa和亞馬遜的第一個Echo智能音箱推出之前就暗示了,未來科技行業最大的公司將會對智能家居感興趣。然而,從那以後,Nest的發展並不順利,一路崎嶇坎坷。Nest最初是谷歌的一部分,但在2015年夏天在 Alphabet重組期間作為一個獨立的實體分拆出來。
  • 【大匯總】2015年智能家居公司及產品匯總
    典型產品:智能化家用電器,家用小型中央空調,智能化燈光照明控制典型產品:智能照明系統,智能家居系統,智慧農業系統,智能停車場系統等典型產品:燈光/溫溼度控制,家庭影院,安防可視系統,集成控制套裝典型產品:智能開關、智能插座、智能網關、智能遙控等典型產品:智能家居布線,家庭立體聲背景音樂典型產品:智能安防,智能家居
  • 【有問題】Google的智能家居究竟遇到了什麼問題?
    不過最近 Google 旗下的 Nest 智能硬體業務成了靶子。開火者是前 Dropcam CEO Greg Duffy,他在 2014 年 6 月以 5.55 億美元的高價將創辦還不到五年的智能攝像頭公司 Dropcam 賣給了 Google。
  • 升達進軍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產品亮相成都
    四川升達林業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兼家居公司總裁嶽振鎖先生、升達家居副總裁陳能先生、升達家居銷售總監陳文輝先生、深圳市物聯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韋波先生等出席了本次新聞發布會。成都電視臺、成都商報、成都晚報、新浪家居、騰訊·大成網、今日頭條等二十餘家主流媒體參加了本次活動的全程報導,共同見證家居行業這一歷史性時刻。
  • 【智能家居】體驗制勝:網際網路時代智能家居的暢想與現實
    今天我們聊聊異常火爆的智能家居。這個話題不好講,因為幾乎所有科技公司都認為這是下一個必爭的戰略高地,但行業趨勢?產品發展?技術走向?廠商們各執已見。我要是三言兩語說清這裡的宇宙大道,早去華爾街當分析師了。
  • 智能家居設備Google Home特價 + 包郵
    Google Home是一個語音控制的智能家居設備Google Home是一個存在在智能家居各個位置的一個白色盒子,盒子裡面內置了處理系統以及谷歌助理Google Home可以藉助日漸強大的谷歌助手對用戶的語音控制進行識別,從而轉化為智能家居全面智能聲控的信息源。
  • 初探智能家居 Home Assistant
    沒有錯,這就是蘋果在iOS10中帶來的智能家居應用HomeKit。圖中的每一個元素都是家中電器設備或傳感單元的控制接口。為什麼筆者要弄智能家居呢?來源於一個非常小的需求:家裡的門鎖總感覺不可靠,即使有了淘寶神器也不能完全安心,每天還是會糾結門是否關好。
  • 宜家押寶智能家居
    「宜家家居智能」這個項目早在2012年就已經啟動,之前主要集中在無線充電和智能照明領域,這次針對智能家居業務專門成立了一個新部門,意味著宜家將其提升到了戰略意義。而宜家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智能產品是2017年8月推出的TRÅDFRI智能照明系列,其中LED燈泡,銷售表現不錯,僅2017財年就銷售了8500萬個。TRÅDFRI智能照明系列除了燈泡之外,還有LED燈板、櫥櫃門板和智能插座。除了陸續推出自有產品之外,宜家也和提供智能服務的公司進行合作。它相繼和蘋果、亞馬遜的智能音箱實現了合作,現在宜家的智能照明系列都可以使用智能語音助手控制家用電器。
  • 以智能家居之名
    其實,在智能家居行業發展過程中一直存在著一個悖論:控客聯合創始人林立曾向雷鋒網談及創業公司無法憑藉智能硬體單品活下去的原因時,解釋稱: 中小企業沒有巨頭廠商的市場能力和龐大的供應鏈優勢;智能硬體產品價位低廉,但是研發投入卻很大,只靠一款或幾款智能硬體單品通過「低毛利、「高」銷量」的方式做,難以維持團隊開銷;國內智能家居行業的智能單品市場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
  • Google Home改變了智能家居? 用戶的心靈療傷師
    它類似一個我們常見的智能家居盒子,是所有智能家居設備的「控制中心」,那麼Google Home會如谷歌所說的能改變智能家居嗎?Google Home藉助語音助手除了能控制室內所有智能家居設備,還能與網絡同步播放音樂令用戶得到最佳的舒適體驗。
  • Google Nest服務中斷導致歐美用戶智能家居失靈;黑客可利用思科Webex中漏洞隱蔽地加入會議
    【威脅情報】Google Nest服務中斷導致歐美用戶智能家居失靈黑客可利用思科Webex中漏洞隱蔽地加入會議新惡意軟體Chaes瞄準MercadoLivre竊取財務信息新APT FunnyDream針對東南亞,已感染200多個系統【安全播報】俄羅斯Sberbank稱2020年該國將因網絡犯罪損失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