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為何Google將Nest定為智能家居品牌

2021-02-14 千家智能家居網

Google Nest: Why Google finally embraced Nest as its smart home brand

去年,智能家居設備製造商NEST正式併入Google Home部門,不過還是保持相對獨立運作。從現在開始,整個集團都有了一個新名字:Google Nest。 谷歌表示,新名稱不僅僅是品牌重塑。 它還包含了一種新的產品理念,而且,最為關鍵的是為Nest客戶提供一套新的數據隱私政策。

然而,對於此次調整,有人認為這是經過多年Alphabet及 Google組織架構不斷調整的產物,如今的Nest已經完全成為Google及其智能家居野心的延伸。而另一些人則認為,我們曾經熟悉的Nest已經不再有,未來只有Google,沒有Nest。

然而,實事真相如何,我們暫且無從得知。不過,最重要的是谷歌真正為統一其所有的智能家居產品與服務一直在努力。在剛結束的谷歌開發者大會上,谷歌推出了一款名為Google Nest Hub Max的智能音箱,售價為229美元,預計今年夏天開始銷售,而未來的智能音也將被命名為「Nest」。作為谷歌服務和硬體的負責人,Rick Osterloh表示,Nest品牌現在與Pixel品牌相對平行。Nest是谷歌的另一個硬體系列,專注於家庭而非行動裝置。

這是多年來Nest眾多重組中的最近一次,Nest是一家由iPod的主要創造者成員成立的企業,Nest早年享有超級巨星的地位。2014年1月,谷歌以3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Nest,甚至在Alexa和亞馬遜的第一個Echo智能音箱推出之前就暗示了,未來科技行業最大的公司將會對智能家居感興趣。

然而,從那以後,Nest的發展並不順利,一路崎嶇坎坷。Nest最初是谷歌的一部分,但在2015年夏天在 Alphabet重組期間作為一個獨立的實體分拆出來。在隨後的幾年裡,Nest執行長Tony Fadell和聯合創始人Matt Rogers相繼離開;同時,被谷歌收購不久Nest收購了Dropcam團隊以建立其Nest Cam系列產品。

為了推出更多的產品並獲取更高的利潤,Nest受到來自Alphabet領導層的壓力越來越大, Nest正努力尋求與其溫控器一樣的成功。不過,此後一直以來,智能家居行業正在轉向語音助手應用,亞馬遜及其Alexa引領了這一趨勢,而Nest和Google則相互獨立,彼此脫節。

於是,在2018年初,Nest被重新引入谷歌,以便與Google不斷發展的智能家居業務保持一致,該業務以Google智能助手及其Google Home智能音箱為基礎,與Nest現有的產品系列相結合。它們的任務很明確:在當前市場中茁壯成長的唯一方法是儘可能與亞馬遜競爭。而這樣做的唯一方法就是將所有東西都放在一個屋簷下,由谷歌硬體部門負責人Osterloh親自掌舵。去年7月,Nest執行長Marwan Fawaz下臺,由Rishi Chandra負責,向Osterloh匯報,最終Nest經歷了從作為自己獨特身份到成為Google的一部分的長達數年的過渡期。

負責所有Nest和智能家居產品的谷歌產品副總裁Chandra表示,這兩個品牌的合併是繼續追逐下一代計算浪潮的必要步驟。「每十年,都有一個巨大的計算轉變,」 Chandra在接受The Verge採訪時表示。 「二十年前,我們向網絡過渡。十年前或十二年前,向行動裝置的過渡。現而在,我們認為我們在處於第三階段,即人工智慧或環境計算。「

根據Chandra的觀點,環境計算與創造人工智慧的原始進展一樣,都與創建統一和有凝聚力的消費者平臺同樣重要。這要求谷歌重新考慮其產品開發方法。不能再將智能家居產品視為具有獨特賣點的單一設備。

相反,Chandra表示,每個新功能和設備都需要被認為是更大的智能家居版圖的一部分。他闡述了谷歌智能家居部門試圖解決的三個獨特挑戰,以構建智能家居生態系統。

第一個是設計系統中存在的設備,而不是試圖自己做所有事情。 「沒有一種設備就可以讓你的家變聰明、變智能,」 Chandra說。 「每個設備都有不同類型的傳感器,輸入和輸出以及相應功能。但是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它應該被構建為一個完整的系統,所有產品都可以協同工作。「

第二個挑戰是Google Nest專注於家庭,我們可能不會獨自一人生活。你的手機可以是一個非常個性化的設備,一個密碼背後包含了你所有的信息,但是使用智能音箱時,房間內的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它就變成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智能家居設備需要能夠多人和單人操作。 Google認為它可以通過讓設備識別我們的面孔和聲音來定製每個用戶特有的體驗,這是新的Google Nest Hub Max配備攝像機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Chandra表示,谷歌需要更好地傳播有關隱私的原則。在家庭隱私的背景下,它需要比以前更具限制性。谷歌計劃提出「一套隱私承諾」,其中包括針對Google Nest產品的新正式隱私政策。

例如,谷歌認為任何正在錄製的攝像機旁邊都應該有一盞燈,因此Nest攝像機將無法關閉此燈。谷歌還認為智能家居設備可以收集的數據非常私密,企業需要更加嚴格地決定第三方是否可以訪問這些數據。這將意味著針對第三方應用程式(包括IFTTT)的Works with Nest計劃將被廢除,以支持Works with Google計劃。

Chandra知道這些決定「可能會引起爭議」,因為一些Nest用戶已經購買了Nest生態系統產品服務,與谷歌還是所不同。因此,在對外公告中,Google表示將讓Nest用戶將其帳戶轉換為Google帳戶,以創建一個單一平臺帳戶,谷歌旗下的所有智能家居產品都可以連接並運行。 這對於Nest來說可能是個好兆頭,因為Nest最近一直存在用戶依賴弱密碼碼或無法啟用雙因素身份驗證的問題。

在許多層面上,需要為Google Nest產品做出明確的承諾。用戶信任谷歌將麥克風放在房子裡是一回事,而谷歌將能識別你面孔的攝像機放在房間裡則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因為這次品牌重塑涉及將Nest完全拉入谷歌的產品軌道,很多Nest用戶可能會對他們的Nest設備感到猶豫,感覺會完全不一樣。

這個問題同樣困擾著亞馬遜,當其收購網狀路由器公司Eero時,也沒有得到大家積極響應與歡迎。亞馬遜還收購了智能門鈴製造商Ring,僅用於在烏克蘭初創公司研發中心的可疑隱私實踐,突顯了科技巨頭在拓展的智能家居生態系統時所面臨的內部和外部的嚴峻形勢。

今年早些時候,有關Alexa員工收聽用戶語音請求錄音以改善其AI功能的消息揭示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現實。使用這些產品的數百萬消費者往往沒有意識到底層軟體的訓練方式,而像亞馬遜和谷歌這樣的公司並不總是公開這些信息。

我們需要仔細研究Google和Nest所發布的最新隱私政策,更具體地說,是Google要讓消費者同意這些實際隱私政策。假設這些隱私政策對你的數據可能發生的請客更加嚴格,這對於用戶來說是一件好事(前提是首先信任Google)。

更嚴格的政策是必要的,因為Chandra的目標是利用Google Nest來實現一個未來環境計算的整體願景,智能家居設備易於使用,識別你的面孔,以便可以主動提供信息,並相互協作形成一個統一的系統。

「我們採取了這三種核心信念或見解和假設,谷歌如何將我們的產品和資產整合在一起,以正真解決我們必須在家中進行的下一代計算 ?'「錢德拉表示。 「這才是真正推動將Nest和Home融合在一起的真實原因, 實際上我們以一種非常不同的方式來考慮這一點。」

雖然合併Google和Nest肯定會對處理內部公司結構變得混亂有所幫助,但這一變化也將對Google如何發展智能家居,Google智能家居平臺以及與亞馬遜的競爭產生重大影響。

谷歌不能再忽視與數據隱私和安全相關的棘手問題,這些問題在其某些產品和軟體上運行時,都是在儘可能多地獲取用戶的信息,而其它某些產品則是在臥室和起居室中使用攝像機和麥克風。Chandra表示這種品牌合併不僅僅是一種營銷工具。對於公司而言,這是一個機會,可以通過將Nest視為與Google分離的內容,在多年來被忽略的各種消費者問題上表達自己的立場。

「現在,我們的信念是智能家居已經被技術驅動的創新所定義。即使是智能家居,這個名字也意味著技術,「錢德拉說。 「我們的信念是,我們需要從智能家居轉向我們認為有用的家庭。這將會成為我們的口號。「

為了讓谷歌能夠做到這一點,它不僅需要讓Google Nest成為一個對客戶有明確宣傳的凝聚力品牌,而且還必須贏得越來越不信任科技巨頭和廣告模式的消費者的信任。例如,現在人們不再像之前信任Facebook一樣。

「當我們談論隱私承諾時,實際上我希望我們是公開透明的。 什麼是廣告,廣告個性化,大多數人都害怕的東西是什麼和不被用於什麼。最後,我們的意圖,即我們需要這些數據的原因,主要是為用戶提供更加有用的功能,「Chandra表示。

「我們的目標是儘可能清晰透明,」他補充說,「這樣人們就會相信我們實際上正在使用這些數據來為你構建更好的功能服務,而不是試圖向你推銷。」(編譯/Qianjia.com)


【熱度】2019中國(廣州)智能家居集成商大會

【乾貨】智能酒店:解決方案及發展趨勢分析

【重磅】千家策劃:智能門鎖2019年產業觀察

【專訪】昕諾飛:深耕中國照明市場,推進節能生態布局

【品牌】想找智能家居企業?看這份2018十大榜單!

相關焦點

  • Google Nest:為何Google最終將Nest定為其智能家居品牌?
    谷歌表示,新名稱不僅僅是品牌重塑。 它還包含了一種新的產品理念,而且,最為關鍵的是為Nest客戶提供一套新的數據隱私政策。然而,對於此次調整,有人認為這是經過多年Alphabet及 Google組織架構不斷調整的產物,如今的Nest已經完全成為Google及其智能家居野心的延伸。而另一些人則認為,我們曾經熟悉的Nest已經不再有,未來只有Google,沒有Nest。
  • Google 扼殺 Nest 獨立品牌,原智能家居生態系統毀於一旦
    2014 年頗有名氣的智能家居硬體巨頭的 Nest 走上了被 Google 收購的道路,彼時的 Nest 認為,被 Google 收購對自己而言將是最好的保護傘,因為 Google 具備將 Nest 推向下一個發展高峰所擁有的資金、人才和品牌知名度。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Nest 在被收購沒多久之後就為自己未發的發展埋下了一個禍根。
  • Google,智能家居最上道的那個公司
    我一直相信Google在做一些偉大的事情,搜尋引擎也好,雲也好,大數據也好,氣球項目也好,駁船也好,無人駕駛汽車也好,眼鏡也好、機器人也好……當然還有智能家居。我跟你說,這公司不屬於地球~~這裡簡單回顧谷歌在家居領域做出的努力,有趣的是在這個領域,谷歌基本全軍覆沒,最後全靠收購nest來完成偉大理想,到底發生了什麼?請繼續往下看!
  • Google Nest服務中斷導致歐美用戶智能家居失靈;黑客可利用思科Webex中漏洞隱蔽地加入會議
    【威脅情報】Google Nest服務中斷導致歐美用戶智能家居失靈黑客可利用思科Webex中漏洞隱蔽地加入會議新惡意軟體Chaes瞄準MercadoLivre竊取財務信息新APT FunnyDream針對東南亞,已感染200多個系統【安全播報】俄羅斯Sberbank稱2020年該國將因網絡犯罪損失440
  • Google Nest引爆智能家居 那麼國內家居哪家強?
    2014/04/04 如意雲智能路由器宣布獲得迅雷500萬戰略投資,想通過智能路由器建立統一的智能家居接口標準。2014/05 Nest以5.55億美元收購雲端攝像頭Dropcam。從平臺到入口乃至攝像頭之類,智能家居的每個環節都是投資熱點,即使再麻木的人也足以被明示,這個行業被重度看好。Google 以33億美元之巨收購了小小恆溫器製造商Nest,它在下一個多大的棋?Nest是其整合全球的利器,而Google從智能家居的數據開始。
  • Google Nest,憑什麼成為智能家居中心?
    當人們將注意力都集中在Google Nest身上時,人們很容易忘記這家智能家居創新企業其實只有兩款產品:Nest用一款恆溫器開創了自己的智能家居事業,第二款就是煙霧和一氧化碳探測器,而Nest公司並不過於關心為其自身推出更多的智能家居產品
  • 消失了一年的 Nest 連推新品,將揭開 Google 智能家居的另一塊版圖?
    當人們以為 Nest 品牌將逐漸消失時,它卻再一次推出了新一代溫控器 Thermostat E,並向外界暗示將會有重大行動。   推出新一代恆溫器,設計極簡,價格更便宜8 月 31日,Nest 推出了新款恆溫器 Nest Thermostat E ,摒棄了此前的金屬環及類似手機的顯示屏,而是用塑料錶盤及一個磨砂液晶顯示屏代替 。
  • Google+Nest
    後者共推出過兩款產品,Nest智能溫控器已經是科技界的明星,隨後又推出煙霧探測器Nest Protect。隨著智能家庭概念升溫,Google的語音識別技術和 Nest的 「意識」 家居碰撞或將會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這次收購在美國科技行業引發軒然大波。外媒gigaom分析了這次收購的贏家和輸家
  • Google 亮相了全新的 Nest 智能音箱,但卻將正式發布改為...
    上周 Google 召開了智能家居峰會,宣布了一系列的新功能,但呼聲很高的代號為「Prince」的 Google 新款 Nest 智能音箱並未被提及。隨後,Twitter 用戶 @androidtv_rumor 曝光了一組代號為 GXCA6 的 Nest 智能音箱圖片,顯示產品正在日本 FCC 認證中。
  • 關於nest2.0智能合約的架構解析二(NESTtoken與IBMapping)
    主要是三個功能:第一個功能是製作一個智能合約映射圖;第二個功能是在初始化中,將創建者的地址設置為管理員用戶,並提供修改和查詢功能;第三個功能是提供智能合約映射的修改和查詢。我們一個個說。3.1 Superman我們注意到的第一個內容就是Superman(超級管理者)。
  • 歡迎註冊 — 2019 Google 智能家居開發者峰會
    Google Assistant 已能與超過 30000+ 款智能家居設備連接互動。
  • 伊仕利家居+小米,以智能之名開拓家居家電渠道互融新趨勢
    伊仕利家居與小米合作,當「生活可以更容易」的家居理念遇上「為發燒而生」的研發信念,再以雙方共有的品質堅守為契合點,定將開啟不一樣的家居生活新體驗。如今,定製家居市場的前景無限廣闊,其他領域意欲入局早已不是稀奇事。小米方代表李興治先生致辭時也明確表示,小米一直在尋求一個能為消費者帶來更高品質生活的定製家居品牌,與小米產品進行有機融合,為廣大消費者創造一種更舒適、更便捷的智能家居生活。而伊仕利家居恰是為品質而生的,同時在智能家居方面也有所造詣,希望往後雙方能夠繼續深化合作,互利共榮。
  • 深度長文:被谷歌收購後,搞智能家居的 Nest 將走向何方?
    但對於智能家居硬體公司Nest來說,收購一直是一個挑戰。Nest參與的兩次收購都堪稱(Google收購Nest,和Nest後續將Dropcam收購)科技史上最艱難的收購。在這些收購之前,Nest是成功的,並實現了持續地增長。他們取代了無聊的恆溫器,設計了漂亮、高性能的恆溫器硬體。他們領先於所處的時代,並計劃用最好的產品來主導一個新興的智能家居技術市場。
  • 關於nest2.0智能合約的架構解析三(NEST_MiningSave,NESTAbonus)
    整個合約都在 NEST_MiningSave 當中:從 nesttoken 裡面引出了 ERC20,從 ibmapping 裡面引出了 IBMapping;主要內容是 NEST_MiningSave,裡面首先是對前面兩個合約的初始化。這裡注意的是,需要在 IBMapping 裡面設置一些對應的智能合約地址。所以安裝本合約需要兩個前置條件。
  • Google 申請「G Nest」新商標,很快會在新一批智能家居產品用上
    Nest Hub Max 後,大家就看出了 Google 有合併旗下智能家居品牌 Nest 的苗頭。近日,荷蘭科技博客 LetsGoDigital 在 Twitter 上曝光了 Google 提交的「G Nest」商標申請,該商標很有可能是 Google 整合智能家居業務後即將啟用的新品牌。
  • 它將打造一體化智能家居供應商
    來源:Control4據外媒報導,專業的音頻和視頻,網絡和監控設備供應商SnapAV,即將完成對智能家居供應商Control4的收購,SnapAV此舉意在為消費者打造一體化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Control4開發用於音頻,視頻,照明,安全和網絡的智能家居設備。SnapAV表示,合併公司將尋求擴展這些服務,提供新的方式來交付和推廣設備,特別是新的智能家居創新產品與服務。據悉,合併後的公司將擁有1200多名員工,Control4執行長Martin Plaehn將加入SnapAV董事會。
  • Nest 為何被人們遺忘?
    Nest Cam 支持 Nest 雲服務平臺 Nest Aware,這項服務可以讓用戶將錄像保存下來,進行剪輯或分享給朋友。Nest 現狀與谷歌的智能家居想法雖然 Nest 新品的更新幅度不算小,谷歌也將 Dropcam 的攝像頭技術帶到了這一生態體系,但 Nest 以及整個智能家居市場的現狀卻不容樂觀。經過誕生初期的新鮮感後,消費者對於智能家居設備的消費欲望開始出現下跌。
  • Google 會如何連接智能家居
    [核心提示] 智能家居的競賽中,Google 已經率先開始打造一個為各種設備中信息互通的軟平臺,它能否像連接網頁信息那樣連接智能家居,我們有理由期待更多。無論是智能手錶還是智能水杯,智能設備們目前都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太過於分散難以在一個場景下被很好地整合。那麼,Google 準備怎麼玩轉智能家居這個市場呢?
  • Nest表現令人堪憂 谷歌智能家居夢想破滅 ?
    智能家居也是谷歌和蘋果主要戰場,蘋果推出了智能家居平臺HomeKit,利用該平臺將用戶家中的智能家電整合在一起,可以通過iPhone、iPad等蘋果設備來統一控制家中的各種智能家居產品,展現了進軍智能家居的野心。
  • Nest 三代恆溫器教會了智能家居什麼?
    谷歌32億美元買到的 Nest 近日發布了最新版的旗艦產品 Nest Thermostat(恆溫器),更大的屏幕,更智能的功能,在智能家居產業中又走在了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