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將迎下一片藍海 銀行上雲意義如何?

2021-02-22 青雲QingCloud

銀行上「雲」已成趨勢。在網際網路大背景下,銀行業務逐步線上化、移動化,而規模上量之後,對銀行 IT 系統峰值處理能力要求(如「雙11」時)勢必大大提高,如果還採用傳統封閉的 IT 系統,單筆交易的 IT 成本將會令人咋舌。而基於虛擬技術、具有彈性擴展的雲計算架構,能支持移動網際網路的高頻業務需求,也能降低運營成本。

人民日報指出:「雲計算不只是一個工具、一項技術,也是一種數字經濟時代的創新範式,可以對各個產業進行全新賦能」。回顧 2018 年,金融雲熱度持續遞增,成果案例頻出,大網際網路公司、大銀行、中小銀行、保險、證券公司等相互之間合作不斷。而銀監會還在年初牽頭 16 家金融機構成立了金融雲公司。

而伴隨著這一現象有一個政策背景是,2016 年銀監會在《中國金融業信息技術「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提出:截至「十三五」末期,銀行業面向網際網路場景的重要信息系統全部遷移至雲計算架構平臺,其他系統遷移比例不低於 60%。這從監管層面上對銀行業提出了「上雲」的要求。

對於風頭正勁的雲計算,商業銀行積極擁抱,這背後包含哪些重大意義?為此,中國電子銀行網採訪了青雲QingCloud 銀行業解決方案架構總監凌輝,凌輝認為商業銀行選擇雲計算的意義主要有四點:

凌輝強調,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和監管機構的要求是首要的。此外,監管曾提出的「銀行業面向網際網路場景的重要信息系統全部遷移至雲計算架構平臺,其他系統遷移比例不低於 60%。」,在銀監會的最終版文件中已經修改為「穩步實施架構遷移,到「十三五」末期,面向網際網路場景的主要信息系統儘可能遷移至雲計算架構平臺。」

網際網路時代,新的獲客渠道和業務模式層出不窮,業務變化和迭代的速度遠超以往,這對於中小銀行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凌輝表示,雲計算在交付方面的優勢能夠加速 IT 建設的步伐,使之支撐上層業務的快速發展,同時面向應用的解決方案也能夠支持新的業務架構,這對於搶佔市場先機是極為重要的。

凌輝指出,當前中小銀行缺錢少人,運維服務水平受限於 IT 投入,運維人員常年處於工作過飽和的狀態,而受管理的 IT 系統規模卻在快速擴張,而且歷史包袱重。雲計算通過自動化運維和智能化資源調度,能夠大大減輕人力負擔,有效降低總體運維和運營成本的同時,確保風險管理水平不受影響。

凌輝認為,以往傳統架構的建設經驗是提前進行長期的規劃和投入,這種方式在當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下,很容易陷入供給不足或資源浪費的兩個極端。雲計算的按需供應和橫向擴展能力大大緩解了這種矛盾,使中小銀行能夠付出相對較低的資金來獲取「夠用的」信息技術資源。

從另一方面講,即便沒有政策層面的督促,對於同時受累於經濟增速放緩、網際網路金融衝擊的銀行以及其他金融機構來說,上雲也成為「脫困」的不二法門。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41.18% 的金融機構已應用雲計算,46.80% 的金融機構計劃應用雲計算,已經或計劃應用雲計算的金融機構共佔 87.98%,接近九成。

但在上雲的進程中,各類金融機構對雲的選擇也出現了分化:

大型銀行出於安全可控的需求,再加上資金實力雄厚,其更傾向於搭建私有雲,同時成立子公司進行金融雲服務的輸出;中小銀行因「缺錢少人」而被限制住發展信息科技,所以更傾向於選擇公有雲或者行業雲。

對於銀行上雲,首先面對的就是安全問題。金融雲不同於其他的公共雲、行業雲,對可用性、安全性的要求更為嚴格。有金融行業調查顯示,100% 的受訪機構都將安全問題列為公有雲使用主要顧慮。

那麼,如何打消銀行安全顧慮,全面擁抱雲計算?又該如何保障金融雲平臺的網絡安全?

凌輝指出,安全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保障金融雲平臺的安全需要引入先進的安全技術方案和工具,也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管理體系,更需要監管機構機構的引導,以及銀行自身的積極嘗試和經驗積累。中國人民銀行去年發布了雲計算技術金融應用規範,在技術架構、安全和容災方面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值得大家重視和實踐。

目前雲服務包含三類服務商:銀行系、網際網路系、傳統 IT 系。有觀點認為,銀行系優勢在於更懂得銀行,而網際網路系優勢則是其網際網路屬性。如何將這兩個優勢結合起來,做到對每家銀行進行個性化服務?

針對這個觀點,凌輝闡述了他的看法:銀行系更懂銀行以及網際網路系更具有網際網路屬性都不是絕對的競爭優勢。

當前,各家雲服務商都在互相借鑑,而雲計算的產品同質化也非常普遍,所以最根本還要看誰的方案更能切合客戶的需求、解決客戶的痛點。這需要積累,更需要服務商能夠放下自己所謂「懂銀行」抑或「懂網際網路」的身段,扎紮實實的深入客戶的場景提供有針對性的定製化服務。只有能夠在客戶的需求場景裡落地的優勢才是真正的優勢。

為了落實國家戰略,服務社會民生,以及贏得未來市場,各大國有商業銀行目前都正在積極推進「普惠金融」,積極面向中小企業展開金融服務。但是,中小企業的自身特點使得銀行對其展開金融服務非常困難。銀行上雲後,將如何打通普惠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今年 2 月份,習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提出「要抓住完善金融服務、防範金融風險這個重點,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凌輝認為,總書記提出的要求將對雲廠商服務金融有很大啟發。

普惠金融首先要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體系,這就要求金融產品能夠充分個性化、差異化和定製化,正需要雲計算在推動創新、加速迭代方面的優勢。雲計算產品要與金融業務場景做更深層次的整合,提升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與供需匹配程度。

而防範金融風險,要運用科技手段和支付結算機制,通過雲計算及大數據、AI 等技術手段,適時動態監管線上線下的資金流向流量,提升風控體系體系建設。

我們也在探討與一些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合作,通過在自主可控的雲技術體系之上搭建面向小微企業和「三農」的網際網路貸款平臺,真正將普惠金融落到實處。

(作者:萬木 來源:中國電子銀行網)

相關閱讀

賦能B端、服務C端:金融科技賦能銀行業數位化升級

案例解讀|北京農商銀行構建雲端 DevOps 加速金融業務創新

從銀行信息化到信息化銀行,商業銀行領跑雲端創新之路

相關焦點

  • 800萬商戶「上雲」,銀聯商務攜手百度智能雲讓零售「變身」
    隨著銀聯商務的服務體量成倍增長,積累了800多萬商家、900萬多臺終端POS機,一年支付量突破85.9億筆後,對計算能力的需求迅速提高,系統壓力陡然升高——金融企業,對於延遲、宕機都是零容忍,上雲,成了必選項。2017年,銀聯商務啟動了新三年的IT戰略規劃,上雲是明確要求。但這樣一家規模浩大的金融機構,要上雲,自然是非常謹慎的。
  • 網商銀行MyBank,M和Y是「螞蟻」首字母,也是「馬雲」首字母
    這家新型銀行更像拿著銀行牌照的技術公司—它跑在阿里巴巴(以下簡稱「阿里」 )自主研發的「去IOE」的核心系統上,公司2/3的員工是數據建模人員。它希望通過技術優勢,專注於為傳統意義上很難進行風險識別的小微客戶及農村客戶提供基於場景的綜合金融服務。   不過,至少目前,網商銀行在首要的帳戶體系問題上難以突破,未來也暫不將存款作為主要業務。
  • 【行業資訊】阿里網上銀行MYbank6月將上線
    阿里巴巴一名集團高管周四對路透社表示,旗下螞蟻金服將在6月推出網上銀行業務。螞蟻金服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袁雷鳴周四透露,浙江網商銀行將於6月份上線,並將取名為「MYbank」。 浙江網商銀行4月7日向《新京報》記者確認,該行目前已完成系統開發,並已於3月26日之前向監管機構提交了開業驗收申請報告,進入開業的準備階段。
  • 亞馬遜選品:又一片大藍海
    Bath AccessoriesDog HousesWet Cat FoodDog ID Tags & Collar AccessoriesDog ID TagsDog Fountains在這些小類目之下我們也可以去尋找一些利基類目,或者尋找一些別的寵物的產品,會不會是另一個大藍海呢
  • 一步上雲,聯想Cloud Ready給出混合雲時代的新IT運維範式
    藉由Cloud Ready這一新IT運維範式,聯想有望支持企業利用新IT運維模式顛覆傳統商業模式,爭取「高維競爭」優勢。而聯想,也有望由此進一步夯實在混合雲市場的優勢,從而打造面向未來的新IT基礎設施。
  • 安卓模擬器 手遊最後一片未知藍海
    在這樣的態勢下,將目光向外延伸,儘可能地為手遊增添競爭新力量,顯得至關重要。 從這個角度看,安卓模擬器是被忽略的一個重要的戰略級武器。安卓模擬器能夠在電腦上模擬安卓手機系統,並能安裝、使用、卸載安卓應用軟體。其研發的最初目的,是讓用戶在電腦上也能體驗安卓系統帶來的樂趣。不過隨著用戶的「異想天開」,安卓模擬器的使用方式和場景有了更多可能性。
  • 2017H1美國暢銷榜:《戰爭遊戲》連莊制霸 ARPG市場一片藍海
    2017年上半場全球手遊混戰已鳴鑼收金,在2017年上半年結束之後,全球主要手遊市場格局如何呈現?
  • 百信銀行:小數據驅動的場景金融 | 新物種巡禮2019
    基於此,我們看到了一個運用小數據的場景金融的代表案例——由中信銀行與百度聯合發起成立的百信銀行。它是一家原生數字銀行:展業純線上,無線下網點;模式上,將金融服務融入商業生態和生活場景,是真正意義上的無感知銀行。而它能成為我們所理解的場景金融的代表,核心是它以金融解決方案賦能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場景接口能力和場景晶片價值。
  • 2017上半年美國暢銷榜:《戰爭遊戲》連莊制霸 ARPG市場一片藍海
    2017年上半場全球手遊混戰已鳴鑼收金,在2017年上半年結束之後,全球主要手遊市場格局如何呈現?
  • 「網際網路銀行的未來不在產品,用戶不需要記住網商銀行」
    在BAT對網際網路銀行的理解上,騰訊和百度仍然會突出自己的品牌和渠道緊緊黏住用戶,網商銀行則選擇徹底隱藏在場景背後,甚至不在乎用戶有沒有感知到網商銀行這個品牌的存在。在這樣的發展思路下,網商銀行不會像微眾銀行、百信銀行一樣推出以金融產品為核心的APP和網銀,現在自己的『旺農貸』也只是為了跑通系統和流程。
  • 網商銀行架構解析:數據驅動+平臺運營
    有一家民營銀行,以網際網路為平臺、面向小微企業和網絡消費者開展金融服務,雖然還未正式開業(註:有媒體稱6月25日上線),但早已引發多方關注。它就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浙江網商銀行(以下簡稱網商銀行)。作為國家首批5家試點民營銀行之一,網商銀行由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上海復星工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萬向三農集團有限公司、寧波市金潤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
  • 藍海戰略的可持續性及更新 | 礪石讀書
    當一家企業開創了一片藍海,並對其業績產生的強大影響力也廣為人知以後,模仿者遲早會浮出水面。我們所要研究的問題是,模仿者會在多長時間內出現?換句話說,模仿藍海戰略的難易程度如何?隨著一家企業和其最初的模仿者取得成功並擴張了藍海,更多的企業終究會加入進來。這就引出一個相關問題:企業何時應該再接再厲,開創另一片藍海?在這一章中,我們將談到藍海戰略的可持續性及其更新的問題。
  • 小兵小說 問答:會是另外一片藍海嗎?
    今日文章問答:會是另外一片藍海嗎?歡迎關注我們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256707327知乎live:http://www.zhihu.com/people/ibxb我們的新三板精彩知識培訓即將舉辦,將於2月28日截止報名。報名請點閱讀原文,精彩不容錯過!
  • 網際網路還有藍海市場嗎?
    當大多數人都在不斷跟風做服務於草根的O2O、P2P、眾籌,意圖搶佔一片市場份額時,卻忽略了網際網路高端群體這一片藍海市場。1994年,通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全功能接入國際網際網路,中國網際網路時代從此開啟,至今已有21個年頭。
  • 雙十一快遞憑藉力,菜鳥不菜能「上雲」
    今日,菜鳥物流網絡平臺將核心系統全面遷至阿里雲。這「搬家」意味著,菜鳥物流網絡平臺將具備日均處理10億包裹的穩定技術能力,突破物流行業的技術極限。 無疑,雙十一這樣的流量峰值,對更穩定高效的網絡網絡、計算存儲和數據智能服務的需求迫在眉睫。而「上雲」,則是物流平臺能夠彈性應對、保持穩定的重要實現手段。
  • TVBS專訪1MORE總裁謝冠宏: 如何翻轉耳機市場的藍海
    他自信自己的團隊有高效率的設計和生產,知道如何把好的東西用合理的價格做出來。在1MORE萬魔成立之前,耳機品牌跟山一樣多。謝冠宏覺得,1MORE的使命和願景不是要爬過那座山,而是「將山倒過來」,打破業界的規則,讓更多人可以簡單的享受好聲音。▍精工耳機,贏在天使細節從99塊的小米活塞耳機開始,到打造自己的品牌,不到3年時間,1MORE銷售了大概2300萬條耳機,翻轉了耳機市場的藍海。如何在眾多的耳機品牌中突出重圍?
  • WhatsApp支付又下一城:WhatsApp支付正式在巴西上線,社交電商出海又多了一片藍海
    需要使用WhatsApp支付的用戶首先需要在WhatsApp上綁定巴西三家本地的銀行的信用卡或者借記卡,三家銀行分別是:Banco do Brasil、 Nubank和 Sicredi。綁定成功後,用戶通過六位數的手機PIN碼或者指紋就能輕鬆完成轉帳服務。設置於使用流程跟國內的微信如出一轍,簡單直接。
  • 院士說|梅宏:作業系統變遷有20年周期律,泛在計算是一片新藍海
    來源:觀察者網作者:梅宏院士作業系統變遷有20年周期律,泛在計算是一片新藍海本文2021年1月3日發表於觀察者網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IEEE FELLOW,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智能軟體技術與應用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
  • 中信銀行聯合支付寶微信齊發虛擬信用卡
    昨日,商報記者從阿里巴巴小微金融處獲悉,支付寶錢包將於下周推出100萬張網絡信用卡。同日,騰訊也宣布將與中信銀行聯合推出首張微信信用卡,首批將發放100萬張。網絡信用卡將亮相支付寶錢包與銀行傳統發行信用卡的審核、發放模式不同,消費者在支付寶錢包內通過中信銀行公眾號在線即時申請、即時獲準,並支持消費者擺脫實體卡的束縛。
  • [財經新聞]「MYbank」今日開業 是"我們的銀行"還是"螞蟻銀行"?還是"馬雲銀行"?
    根據浙江銀監局批覆文件,螞蟻金服總裁井賢棟任網商銀行董事長、俞勝法任行長、趙衛星任副行長、唐家才任首席信息官、馮亮任產品總監、童正任合規總監、車宣呈任財務部門負責人、廖旭軍任內審部門負責人。具體業務有望在7月開展。  曾經叫板「如果銀行不改變,阿里將改變銀行」的馬雲如今正式擁有了銀行牌照,那麼,網商銀行將會憋出哪些顛覆性的大招改變傳統銀行?與傳統銀行相比,網商銀行又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