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物理學獎於當地時間7日揭曉,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和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獲獎。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開發藍色發光二極體(LED)的日本名城大學終身教授赤崎勇(85歲)、日裔美國科學家、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村修二(60歲)及名古屋大學教授天野浩(54歲)。藍色LED應用於節能且壽命長的照明器材。
這是繼2012年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52歲)獲得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之後再次有日本學者榮獲諾獎。至此,日本諾貝爾獎得主人數上升至22人,其中10人獲得物理學獎,顯示了日本在物理學領域的實力。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8日早晨在首相官邸向媒體表示:「對日本而言這是久違了的好消息,令人振奮。作為日本人感到很驕傲。」他同時強調成果稱:「(三人)因為發明了為人們所熟悉的LED而獲獎,這一發明還促進了節能,讓世界變得更明亮了。」
藍色LED的出現使節電的高亮度照明器材成為可能,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並因此受到高度評價。
20世紀60年代,人們發明了紅色及綠色LED,但三原色之一的藍色LED卻因在材料結晶環節遇阻而被斷言「難以在20世紀實現」。
時任名古屋大學教授的赤崎與天野一起向難倒了全球研究者的氮化鎵結晶製作發起了挑戰。經過反覆實驗,他們成功製成了氮化鎵結晶,並於1989年在全球首次實現了藍色LED。
隨後,當時在德島縣日亞化學工業公司當技術員的中村獨立研發出了大量生產氮化鎵晶體的技術,並成功製成了高亮度藍色LED。中村還發明了藍色半導體雷射器,並在全球首次將這兩項發明投入實際生產。
藍色LED的發明打開了自由表現色彩的大門,室外的大屏幕及信號器相繼問世。藍色雷射器則使容量大於DVD的藍光光碟的誕生成為可能。
將藍色LED與黃色螢光物質結合製成的白色LED在迅速普及的過程中替代了白熾燈泡及螢光燈,取得了很高的節電效果。
中村1999年從日亞化工辭職並赴美擔任大學教授。之後,他曾就專利權問題向日亞化工提起訴訟。2004年,東京地方法院認定有關發明價值約6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4億元),並要求日亞化工支付200億日元。雙方最終在高等法院上達成和解,但該案引發了關於企業研發人員這一群體的反思。
頒獎儀式將於12月10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3人將獲得共計8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683萬元)的獎金。
(來源:中國新聞網)
更多精彩文章推薦:
日本最有名的8大聲優 你知道幾個→回復「日漫04」
這貨絕壁不是過山車,日本島根県「江島大橋」→回復「文16」
在日本搬家時必須知道的常識→回復「霓虹17」
夏日關東地區賞花火總會→回復「霓虹16」
忍不住想買!那些日本和美歐的創意小物→回復「霓虹11」
網評最精彩的9部日本電影→回復「劇01」
日本發明吃不胖的果凍!!含有氫元素果凍怎麼吃都不胖!→回復「吃貨06」
更多精彩日本生活信息、日本留學信息,盡在行知學園--在日留學生最權威的留學升學輔導機構
上一篇↓:
那些日本新秀最受注目的零食 第二彈—吃貨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