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型機器人的「立春」來臨了嗎?

2021-02-15 腦極體

AI和機器人,早就被應用在工業流水線等場景中。而消費型智能機器,卻一直在市場爆發的邊緣反覆試探。

一方面人工智慧的加持讓機器人在社會服務領域的應用範圍進一步被擴大,語音技術也令人機互動更加自然,開始逐漸脫離「人工智障」。但另一方面,政策限令、市場習慣、產品創新,並沒有發生質的革新,機器人始終停留在小眾極客、營銷噱頭的範疇,矽谷爆火的披薩機器人項目去年也宣告關門。

而這次防疫工作對人際交流的嚴苛限制,也讓利用智能機器參與相關工作的「硬核」操作,獲得了不少出鏡率和關注度。

它們或許是在農村道路上空衝村民喊話的無人機,或是社區裡協助警務巡邏的機器人,也出現在在醫院和公共場所裡,替代人類完成消毒任務……既不需要戴口罩,更不必擔心被病毒傳染,

儘管與既往的消費型「智能機器」相比,它們只進行了有限的技術改造,但在防疫場景中,卻展現了不小的潛力。臨危受命的智能服務機器人,究竟有沒有未來?作為5G時代的「殺手級應用」之一,它能否在此刻迎來自己的「春天」呢?

當我們討論服務型機器人時,它們究竟是如何在防疫工作中發揮作用的?

目前看來,主要有三個作用:

1.輔助醫療。

在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協助機器人進行檢查、施藥,無需進入隔離病房,能夠更好地減少被傳染的風險。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美國在治療本國首例新型肺炎患者時,就採用了配備了攝像頭、麥克風和聽診器等設備的智慧機器人,醫生在隔離窗外操作機器人,就能完成絕大多數診療措施。

而在武漢同濟醫院、上海第六人民醫院中,也有醫護機器人、送藥服務機器人等,協助承擔起了看護消毒、測量體溫、清潔送藥等工作。

2.公共消毒。

在公共區域,一些智能洗地、消毒的機器人也加入了防疫大軍,在機場、火車站等地區,通過自動駕駛完成消毒清潔作業,避免人群密集場所的聚集和接觸。

前不久上海移動就推出了一款5G-Cloud Cleaning消毒清掃機器人,通過自動設定區域,代替人工在區域內進行消毒和清潔。

3.日常服務。

另外,在一些定點隔離區域,智慧機器人也取代服務人員,擔當起了為隔離人群送餐、送物的重任。

當然,我們也看到添加了語音模塊和紅外線成像熱鏡頭的無人機,在阻止人員聚集、避免一線人員實地監督、預防二次傳染等,起到了前所未見、立竿見影的效果。但眾所周知,中國的低空飛行器有著十分嚴格的管制政策,疫情結束後伴隨著城市人流量的回升,使用無人機執勤的頻率恐怕會不可避免地回落。

但人形服務機器人不同,防疫事件不僅給了機器人產業一個絕佳的練兵機會,同時也讓大眾得以真情實感地近距離習慣與機器人交互。更關鍵的是,此次疫情之後,機器人將作為關鍵時刻維護人身健康安全的「常規軍」登堂入室。

我們知道,自從2014年以來,服務型機器人就浪潮洶湧,一大批創業公司都投身其中,帶有屏幕、能夠移動的機器人陸續出現,並被引入到商場迎賓、銀行接待、家庭互動、餐廳營業等消費場景中。

根據《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9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94.1億美元。這其中,既有能包含處理複雜數據、提升整個運算效率的高精尖機器人;也有能夠幫助勞動密集型企業降本增效、平均節省20%勞動力成本的機器人。

但迄今為止,服務型機器人仍未大規模應用,連高精尖如波士頓動力、久經沙場的日本pepper,都未能打開市場窗口。

在疫情的推動下,我們見到了服務機器人的集體上崗,這裡面有三個基本前提:

1.AI技術矩陣的整體升級。

服務型機器人需要語音識別、語義理解、計算機視覺、傳感技術、定位導航、機器人作業系統等綜合解決方案,近兩年算法模型的成熟開始讓AI機器人能夠以更自然的方式與人和環境進行溝通。

2.感覺與思考能力的成本下降。

想要廣泛商用的前提是合理的價位,越來越豐富靈活的公有雲服務、成熟開源的各類算法模型、日趨完善的5G超大網絡,都在降低機器人運行成本的同時,效能也進一步提升。

3.可以貫穿的長效價值。

在性價比的基礎上,服務機器人在一個沒有直接競品、市場空白巨大的市場,首要考慮的就是產品性能,能否交付給市場穩定長效的價值。此前的消費機器人,大多以表演娛樂性質出現,並沒有提升效率,而在此次防疫中則擔綱了重要的戰力。

當然,這是否意味著市場大規模增長的來臨呢?

我們還是要看到這次服務機器人的普遍特徵,首先就是創新有限。

除了醫療場景中所需的高精尖助理機器人,大部分清潔、送餐機器人都是在機器人OS基礎上進行改裝的,基本上就和裝個藍牙WiFi就敢自稱智能家居的電器差不多,只是實現了一定服務的自動化,距離「智能」還有一定差距。比如此次無論是消毒機器人還是醫療物資運輸機器人,其移動場景是需要預先設定。這就意味著適用環境相對有限。

其次,機器人產業的核心技術與零部件還依賴進口,中國在高精尖產品上與德日企業整體差距仍然明顯,這就導致其成本居高不下,此次參與防疫主要靠企業捐贈為主,並未出現清晰的盈利模式。並且機器人相比人工,工作效果無法相提並論,無法解決太多且複雜的問題,比如走廊等地方就是機器人的工作死角。目前機器人只能犧牲一部分效率,以保障人類安全優先,整體無法達到非常高的運行效率。

另外,整體機器人產業還不夠完整,不僅技術成果從實驗室到B端落地的轉化率相對較低,在用戶體驗、軟體、內容、服務等上下遊產業鏈也良莠不齊,不同品牌的機器人協同性如何,讓投資人與消費者都充滿迷茫。

1.給機器加上「智慧五感」。在讓機器具備多模態綜合感知的基礎上,終端智能也需要進階,通過主動理解人類,進行智能計算,來提供更好的主動服務。比如通過智能識別和自動駕駛,迅速學習並適應不同環境、不同人群密度的服務方案,降低人工幹涉的頻次。

2.核心技術的國產化。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主要是控制器、伺服電機和減速器,佔到多關節機器人總成本60-70%,目前絕大程度依賴進口,不僅成本居高不下,並且有可能在國際局勢中面臨「卡脖子」危機,加速國產化高精尖開發是當務之急。

3.關聯學科的協同進展。除了AI算法、零部件的進步,智能性能的提升也意味著需要使用更複雜、更重的元器件,要突破這一瓶頸就需要材料學的進步,醫學類服務機器人的性能提高也需要醫學、神經科學等的協同開發。

4.全面關注的市場效應。服務機器人的普及也需要給市場一個接受的契機,比如這次疫情對醫院環境、業務流程、人員配置等帶來的挑戰和變化,就成為細分產品備受關注的前提。而目前大多數人對新科技的接受程度不高,為2C創造落地條件。

5.無短板、有長板的中國式土壤。中國的產業土壤也賦予了機器人產業一些特殊的優勢,比如創新意識更加大膽,對於部分細分場景的定製化服務有極大的市場機遇。此外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工程師紅利與AI軟體上的國際化競爭優勢,也讓中國產業在軟體層並未落於人後。AI+軟體+場景,成為廠商的破題關鍵。

當五個棋子連成一線,我們將得到能夠更好服務人類的機器人,這也是技術、商業、人文的多重進階。

相關焦點

  • 服務型機器人能走進千萬家庭嗎?
    今年創業熱潮中,與人工智慧或機器人沾邊,資本市場更加關注此領域創新和創業,機器人產業為何能獲得資本追逐呢?而創業者為何又扎堆進入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呢?機器人產業很大,含工業機器人、服務性機器人等,由於工業機器人相對成熟,同樣,服務型機器人備受資本關注。
  • 機器人服務型機器人厲害著呢!
    科技的發展,讓更多服務型機器人照進現實,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想不到的服務機器人都會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期待不可預知的未來!全世界矚目的2016高交會剛過,可是討論的餘熱似乎還沒有消退。話說此次高交會最具話題性的無疑是「機器人傷人事件」,源於工作人員的操作失誤所致。然而,卻招來一些別有用心的媒體斷章取義,博眼球。
  • 【Top Design】服務型機器人
    上品設計案例服務型機器人
  • 服務型機器人苗頭初現,機器人公司想為你創造一個「大白」
    與一般創業公司和實驗室不同,這家據稱有20億元年銷售額的機器人公司,已經有了5000多名員工。雖然體量不算小,但在機器人領域,科沃斯的產品離真正成熟似乎還很遠——可以自己掃地、擦窗、淨化空氣,但基本沒有人形,也不能與人語言交流,跟文學作品、影視劇中認知的機器人相比,還不是一回事。這些相對簡單的服務型機器人,經過數年發展,如今產業已初見規模。
  • 小笨智能:不笨的服務型機器人
    以AI引擎為核心,小笨智能面向實體服務機器人的應用需求,研發了服務機器人交互平臺、服務機器人硬體平臺,並具備獨立的硬體研發及生產能力。而為了滿足在線智能信息化服務需求,小笨智能研發了線上智能客服以及智能語音質檢機器人。專業的工業設計團隊、結構設計團隊以及智能製造中心組成的快速反應部隊,能夠為企業提供軟、硬體定製一體化解決方案。
  • 瀏覽器25年變遷後,服務型瀏覽器來臨了嗎?
    「服務型」瀏覽器可以超車? 2010年以後,移動手機時代來了,大家覺得在移動上的瀏覽器不太重要了,它不再是入口,只是應用,APP、作業系統反而更重要。所以你可以看到,後來的360、騰訊、搜狗在移動端更多的是做移動APP,或者ROM、應用市場,瀏覽器已經不是它們的重點。
  • CES2018 | 和前臺妹子搶飯碗 LG發布三款服務型機器人
    LG對服務型機器人一直有著濃厚興趣,在CES2018到來之前,他們發布了三款CLOi系列機器人。三款機器人都有著卡通風格的前臉,通過隱藏在底部的輪子移動。它們內置了LG的ThinQ AI,能服務於酒店、機場和商場,有著不同的功能。
  • 2017年有兩個立春你知道嗎?
    今日(2月3日)23時34分,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立春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氣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 ,「立春」即為孟春時節的開始。今年的雞年可不尋常,將會出現中國傳統曆法中的「一年兩頭春」現象,即在農曆的一年中有兩個立春日。為什麼會這樣呢?
  • 神奇的雞年:兩個立春兩個六月,超長待雞384天~
    2月3日報導,關於今年立春的時間,社會上流傳著三個版本:2月3日、2月4日、2月5日,到底哪天才是立春?天文專家表示,按照紫金山天文臺權威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曆》顯示,今年立春的準確時間為2月3日23時34分。
  • 立春的春餅
    馬上就到北京時間2月3日22時59分,我們迎來立春節氣。「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是物候上一年四時之始。
  • 2021年啥時候立春幾點
    2021年立春是幾月幾號幾點幾分?2021年立春是農曆哪一天幾點幾分?是不是沒有什麼時間觀念?下面就跟隨百思特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2021年啥時候立春幾點 立春是每年的第1個節氣,幹支紀年以這一天為起點。立春一般在每年公曆的2月3日~5日之間。
  • 除夕那天立春,下一個立春在鼠年!
    在2019年2月檯曆上竟然沒有找到「立春」在哪一天,有網友稱農曆豬年沒有「立春日」,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專家解釋:2019年的立春在2月4日,這一天正趕上除夕,所以有的檯曆上沒有標註「立春」這個節氣;2019年2月4日立春仍然是農曆狗年,2020年2月4日立春已是農曆鼠年,所以即將到來的農曆豬年沒有「立春日」。
  • 今日立春,一年之計在於春,道家立春開運養生全攻略!
    打春牛(打土牛、打春、鞭春)是漢族和白族立春主要習俗。歷代封建統治者立春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事物記原》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燕京歲時記》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裡春場迎春。
  • 立春說「蠢」
    今天立春了。立春是一個很好的季節,她代表了生機,代表了未來,代表了一切的美好正在走來。
  • 『立春』
    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期間白晝越來越長太陽也不再是冰箱裡的燈開始變回真正的暖光源民俗立春這天,用蘿蔔、芹菜裝盤,互相贈送,還有以菜制春餅裝盆互饋,叫做送春盤。有些人家,立春這天,用紅紙大字書「宜春」二字,貼在門楣上,叫宜春帖。唐王維詩句云:「寶字貼宜春」。
  • 立春:屬相分界、養生之道及疫情終結
    又到立春。
  • 2017年立春你不得不知道的事!
    2017年有兩個立春嗎2017年是雙春年,一年之內會出現兩個立春節氣。
  • 立春時間2021年幾點幾分 今年立春什麼時候具體時間
    立春時間2021年幾點幾分 今年立春什麼時候具體時間   「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
  • 2019年的立春與除夕重合,而雨水與元宵節相重合
    翻開萬年曆你就會發現2019年立春就在除夕這天,這個時間還真的是巧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巧合吧!2019立春是幾月幾日 2019年立春就在除夕這天2019立春是幾月幾日 2019年立春就在除夕這天2019立春是2月4日,農曆臘月二十九。
  • 生肖屬相為什麼從立春算起?
    生肖屬相為什麼從立春算起?2015年 2月3日星期二農曆臘月十五 甲午年 【馬年】 丁丑月庚戌日 五九第八天2015年 2月4日星期三農曆臘月十六 乙未年 【羊年】 戊寅月辛亥日 立春下面是百度百科中關於生肖從哪天開始計算的論述中國黃曆以立春確定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