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蝸術前攻略之產品選擇

2022-01-04 媽咪向前衝

   對於選擇困難症的我來說,直到孩子手術前一天,我都在猶豫,要做哪一家的產品。實在是太困難了,總怕選錯了耽誤孩子。更加重這樣恐慌的是,國內「慘烈」的同業競爭關係。各家公司的客戶經理讓家長們心裡非常煎熬,家長收到的訊息,不是某某家產品讓召回,就是某某家產品有電極壞了需要二次植入,要麼就是某某家產品虛假宣傳。於是家長們總是像沒頭蒼蠅一樣,東一句西一句的打聽。或者是憑著對客戶經理的喜惡來決定選誰家產品。

    其實關於產品的選擇,我想說就一個宗旨,適合自己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

    作為耳蝸寶寶的家長,我希望所有孩子,不管做什麼牌子,都能康復的好,都能回歸主流社會。

    下面分享一下我選擇耳蝸的心路歷程。

    從產品技術上講,各家耳蝸公司各有所長,既然能在市面上銷售這麼長時間,就不用太擔心技術不過關的問題。香港的餘協祖醫生(關於餘醫生是誰可以參考「人工耳蝸術前攻略之香港篇」)說,這就像是有的人開寶馬,有的人開奔馳。個人喜好不同而已,每個人的看重點不一樣,都是過關的產品。具體產品的各種參數可以參考下表。

(圖片屬於轉載,不具備任何傾向性)

   

     眾所周知,國內市場奧地利的份額要大一些,國際市場澳大利亞的要大一些,香港的醫生雖然不會明確推薦哪一家的產品,但是感覺語言上傾向於澳大利亞。而且國際上很多國家的國項就是澳大利亞的產品。這與澳大利亞產品上市早技術成熟不無關係。

 

    人工耳蝸屬於電子產品,電子產品的售後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在選擇產品時,售後也是很關鍵的。因為在知乎上看到某位爸爸抱怨自己孩子做的耳蝸售後不好,做完手術後就沒有人管了,像是騙子公司一樣,所以果斷的把這家公司排除了。後來,我也加過這家公司的群,看到過類似用戶維權的信息,也就沒有再關注過這家耳蝸公司了。因為自己沒有做這家耳蝸,也不想管這樣的閒事,而且各家耳蝸公司公關做的是特別好,所以 我不打算回復關於這家公司的任何問題。

   其他家的售後都是目前為止,沒有親眼見過有什麼大的問題的。而且,笑笑到目前為止已經換了五根導線了,保修期內免費換新的承諾也一直在兌現,很滿意。基本在北京本市,導線快遞僅需要兩天時間,可以先聯繫客戶寄出新的,舊的稍後寄回即可。

    笑笑屬於耳蝸不全分割一型,沒有辦法植入彎電極,所以我在剩下的兩個品牌裡選擇直電極。選擇直電極還是彎電極,這是困擾家長的一個問題, 一般來說,耳蝸完好或者耳蝸有1.5圈以上的都會選擇彎電極。耳蝸畸形的,尤其是蝸軸不全的最好選擇直電極。

   

     關於彎電極是否能保護殘餘聽力,我問過康復學校的很多孩子,術後植入了彎電極是否還有殘餘聽力,得到否定的答案否定大於肯定。

   其實定製電極對於笑笑的這種畸形類型可能更加適合。但是笑笑的另一側耳朵沒有辦法植入電極,並且沒有殘餘聽力,所以另一個廠家的智聯對傳系統可能更加適應笑笑的情況。於是在極度糾結中,我最終選擇了有智聯對傳系統的廠家。關於什麼是智聯對傳大家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領先仿生人工耳蝸」找答案。

    然而一波三折的是,在調機的時候,我們被告知有兩個電極不工作,沒有完全植入的可能性很高。這也讓我的心情像是做過山車一樣急轉直下。調機時洪夢迪醫生說,這樣的情況應該對於孩子學習語言影響不大,而且這樣的情況最好將不工作的電極關閉,才能更好的保證孩子的聆聽效果。關於其中的原理,人工耳蝸每次接受聲音通過處理轉化為電刺激,只會有固定數目的電極工作,而不是全部工作,所以,當其中兩個電極刺激無效時,關閉這樣無效的刺激通道,才能保證別的通道更好的工作。

     另一個家長關心的問題是,是否應該給孩子買一體機。很多家長出於方便或者美觀的考慮,會選擇給孩子購買一體機。其實一體機從聽力學的角度來講,對於孩子特別是小寶寶,是有利的。

   

    家長們給小孩子佩戴耳背式外機時,喜歡把處理器放在孩子的肩上,或者做一個漂亮的髮飾,將外機都集中於頭頂。這樣的情況等於無形中將,孩子的耳朵安在了肩膀上,以及腦袋頂,這樣是不利於孩子,聽聲音的,因為耳朵長在頭的兩側是有道理的。家長們這樣的做法相當於將孩子的耳朵按在了頭頂上。這樣不利於孩子認識的發展的。而且家長將左右兩個耳蝸都用髮飾固定到頭頂,這樣孩子即使做了雙側耳蝸也會沒有方向感,無法聽聲定位。所以,有頭件麥克風的耳蝸或者一體機的耳蝸更適合小孩子。但是,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一定要用耳背式的,因為這是符合耳蝸原始設計理念的。不一定方便就是最好,做耳蝸的目的就是為了聆聽的好,千萬不能本末倒置了。

    麥克風多是有好處的,它能實現不同環境下自由切換麥克風,讓孩子在各種情況下都能有舒適的聆聽體驗。麥克風當然不是同時開放的。

    最近有媽媽問是否有必要給孩子做雙側,我只能說我很羨慕能有選擇做雙側的人。根據專家的論文以及康復學校老師的實際經驗,雙側的聆聽效果要遠好於單側。至於家長們如何選擇,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其實笑笑媽媽屬於極其感性的人,寫一些抒情類的文章比較在行,第一次寫這麼專業的東西,自己也是覺得怎麼看都很彆扭,很多知識沒有寫出來,很多該點出的問題沒有寫到位,修改幾遍也不成樣子。所以大家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留言給我,我會儘量解答。

如果你覺得我能幫到你,就請你將這個公眾號分享給更多的人,讓愛心傳遞。


相關焦點

  • 引領未來的微創免加壓包紮人工耳蝸手術
    海之聲聽力學院特邀臺灣長庚紀念醫院高雄院區黃仲鋒主任於4月16日在聽力大講堂網上直播,分享「引領未來的微創免加壓包紮人工耳蝸手術」。海之聲聽力特邀臺灣長庚紀念醫院高雄院區黃仲鋒主任與您相邀武漢,分享引領未來的微創免加壓包紮人工耳蝸手術。
  • 人工耳蝸聽起來怎麼樣?
    ,再傳送信號到大腦聽覺皮層,我們如何知道戴人工耳蝸聽起來是怎樣? 請注意:不同的聽障史,術前助聽器佩戴時間,語前聾還是語後聾等因素,都會讓使用者有不一樣的反饋,所以我這裡的分享只能作參考。 美國使用者對人工耳蝸的描述我實習的時候,有請一些美國的人工耳蝸成人使用者描述人工耳蝸的聲音,不論是戴什麼牌子的人工耳蝸
  • 植入人工耳蝸後聽到的到底是什麼聲音?
    可是,將聲音轉化成電子信號的人工耳蝸,通過直接刺激耳蝸的聽覺神經,再把電信號傳到大腦聽覺皮層,那麼我們如何知道人工耳蝸植入者所聽到的聲音呢?要麼就是有機器能複製大腦的聲音(誰會發明?有這種科研能力還要人工耳蝸做什麼)所以科學家只能通過分析語言處理器的運作方式去模擬植入者可能聽到的聲音,或者,親自接受人工耳蝸手術,戴上語言處理器後才知道自己會聽到什麼聲音!
  • 國際人工耳蝸植入技術新進展--雙鏡聯合人工耳蝸手術
    特邀臺灣人工耳蝸專家做客聽力大講堂海之聲聽力學院特邀國際微創精細耳手術專家陳錦國主任於6月25日星期二在聽力大講堂網上直播,分享「國際人工耳蝸植入技術新進展——雙鏡聯合人工耳蝸手術」。為滿足廣大聽力患者的需要,普及國際人工耳蝸相關訊息,海之聲聽力學院聯合臺灣長庚紀念醫院國際診療中心於6月29日在合肥合作舉辦專家現場諮詢交流活動。同時海之聲聽力學院還特邀臺灣長庚紀念醫院陳錦國博士於6月25日20:00在聽力大講堂網上直播,分享「國際人工耳蝸植入技術新進展——雙鏡聯合人工耳蝸手術」。
  • 說說人工耳蝸電池的那些事兒
    特別聲明:本文目的在於給大家科普,具體電池使用還是應該諮詢耳蝸公司售後服務人員為準。目前市場上所能見到的人工耳蝸體外機電池有如下幾種:1、鋅空氣電池2、氧化銀電池3、鹼性電池(鎳氫或鎳鉻電池)4、可充電電池那麼這幾種電池有什麼不同嗎?當然有,否則我就不費那勁寫這篇文章了。
  • 人工耳蝸還是助聽器?其實並沒有那麼難選!
    當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雙耳重度或者極重度,很多聽友們開始焦慮「我應該繼續佩戴助聽器,還是考慮人工耳蝸?」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那麼難!看了今天的科普小視頻,相信你很快就能做出合適的選擇!助聽器是由麥克風、放大器、受話器、電池等組成的。
  • 2017APSCI:向世界介紹我們的人工耳蝸經驗
    人工耳蝸技術能夠幫助重度、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聽力障礙人群聆聽、理解、交流和全面感知豐富多彩的世界。作為人工耳蝸領域的國際性學術大會,APSCI是一個世界耳科學、聽力學等專業同行探討、互動的國際性平臺,是東西方人工耳蝸植入和相關聽力學知識相互碰撞的舞臺,將人工耳蝸領域技術和學術不斷向前推進。
  • 人工耳蝸丟失者家屬停止搜尋:遭遇網絡暴力心非常累
    12月21日中午,「丟失人工耳蝸」搜索事件的發起者李女士發文稱,已停止了對人工耳蝸的人工搜索,李明將借用廠商的備用機,直至購買新的人工耳蝸外置機
  • 「急尋人工耳蝸」是營銷套路?這是往傷口上撒鹽…
    19日下午,一則「小夥丟失20萬元人工耳蝸,找不到需做開顱手術」的消息被送上熱搜。這個耳蝸「是定製的,通過腦部植入的,接收器跟腦子裡植入的是相配套的。如果沒找到,有可能需要再開一次頭顱,把腦袋裡面的耳蝸拿出來。」小夥現在處於全聾狀態,再加上又是「天價」耳蝸,不由地讓人焦心。
  • APSCI2015新聞聯播----關於人工耳蝸的10個事實、觀點與資訊
    看看會上有哪些新的事實、觀點與資訊吧~ 1、自1977年第一例多通道人工耳蝸成功植入到現在已接近40年,1987年第一例兒童植入者Holly於四歲時植入人工耳蝸,現已大學畢業成為一名律師,婚姻生活美滿。近四十年的數據跟蹤和實際案例表明,人工耳蝸已經成為目前為止最成功的人工感官重建裝置,耳聾不會成為人們通往夢想道路上的障礙。
  • 從接收聲音到控制聽力環境,人工耳蝸如何讓「聽力損失者」擁有「超能力」?
    他使用的系統由蘋果公司和人工耳蝸公司合作研發而成,後者是一家從移植技術發展的初期,就一直在研究這種治療方式。此前,該公司發布聲明稱,其基於此類植入方法的初代產品,新一代聲音處理器於六月獲得了 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批准,這是 FDA 首次批准耳蝸植入與手機或者平板進行連接。
  • 十年磨一劍,從電子耳蝸到光學耳蝸
    由於電流難以集中在諸如耳蝸等導電環境中,電聲編碼的低精度特徵導致了人工耳蝸的頻率解析度差以及聽力恢復的質量和精度受到限制。通過未來的大量研究,它有可能取得超越電子人工耳蝸的成就。」 同年,scientific American著名雜誌撰稿人Simon Makin 發表評論文章Light Beam Lets the Deaf (Gerbil) Hear稱: 「讓聽力受損的人也能享受音樂並在噪音環境下自由暢談的下一代人工耳蝸。」
  • 品牌 | 蘋果與人工耳蝸巨頭合作推出產品 | TFBOYS代言肯德基廣告出爐 | 網易雲音樂推出新品牌廣告
    蘋果與澳大利亞的人工耳蝸巨頭科利耳(Cochlear)合作,為用戶帶來科利耳旗下首款適用於 iPhone 的人工耳蝸植入物。
  • 人工器官知多少?世界首個3D人工眼球
    由於人工器官的研究和應用,不僅顯著地提高了臨床醫療水平,還產生了一門新興的研製、生產、銷售與人工器官有關的儀器、裝置、材料的工業.獲得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人工器官的研究和應用得到迅速發展。人工器官不受來源的限制,無組織配型問題,隨時可備利用。隨著植入醫學與替代醫學的發展,現在已有超過50個品種的人工器官產品用於臨床。
  • 鹹陽市首例電子耳蝸植入術的背後,是這些人在保駕護航
    人工耳蝸人工耳蝸(Cochlear Implant)是一種電子裝置,是近年來針對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的有效聽覺輔助植入技術。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一般來說,耳聾病程越長者手術後效果較差。
  • 人工耳蝸知識| 聆聽世界的黃金搭檔(最新一代Ultra植入體 ,SlimJ電極+Q90聲音處理器)
    點擊上面「領先仿生人工耳蝸
  • 人工耳蝸知識| 聆聽世界的黃金搭檔(新一代Ultra植入體 ,SlimJ電極+Q90聲音處理器)
    新一代Ultra植入體秉承了美國耳蝸業內優秀的基礎技術參數:每秒 83000 次脈衝刺激速率,還原聲音更精確,讓用戶聽到真實自然的聲音外界聲音採集窗口可達80dB,接近自然聽覺,讓用戶能夠清晰聽見所有的聲音。擁有16個獨立電流源的植入體,以同時電流定向技術實現120通道策略,提高聲音的頻率解析度,為用戶帶來欣賞音樂的樂趣。
  • 南方燜爐北方看海,給你一份人工耳蝸惡劣天氣生存指南
    前些日子的南方暴雨,讓愛耳君揪心了一把朋友們的助聽器和耳蝸,沒想到剛過兩周不到,北京也遭暴雨襲擊,昨天愛耳君遊回家後打開天氣預報,嘖嘖,東北蝸友們,暴風雨急轉北上呼啦啦上你們那嘎達蹦躂去了。昨天的北京是這樣滴是這樣滴
  • 報導︱江蘇青年關節聚樂部月月聚之第五期「人工關節置換快速康復之我見」圓滿落幕
    錢文偉副教授在本次討論活動中與省內各級醫院骨科的青年才俊們就「人工關節置換快速康復之我見」進行了溝通交流,甚至就個別問題也與各位群友進行了一定程度互動交流。隨著討論的不斷深入,大家也都各自分享了在臨床工作中的一些經驗和心得體會,以此來一起探討,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