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反思原生家庭

2022-01-10 團結奮進班

   

    有人說,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無論你喜歡或排斥,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父母的影子,甚至可能會活成父母的樣子。父母像土壤的質地,會影響孩子的生長。但影響並不是決定,巖石縫隙裡能長出參天大樹,苦難生活中也能開出希望之花。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書的作者塔拉從幼年的遵從父親,到成年後與家庭產生矛盾,但屈從父親,到最終與原生家庭決裂絕大部分是教育的功勞。當然泰勒對塔拉的指引、陪伴也不可或缺。她用自己的成長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應當像鳥一樣飛向屬於自己的那座山,那是教育給我們的新世界,那是我們生命的無限可能。

     可以說正是由於她家庭的「變態」,引發了她想改變的想法,所有傷害到她的事情堅定了她的意志。而身處外邊的世界,塔拉又一直都是一個旁觀者,父親從小對她不理性的思想灌輸,導致了她很難融入正常的現實世界。哪怕逃離出去了卻還在兩種思維當中困苦抉擇,乃至懷疑自己、放棄自己,最終在回歸非理性家庭與繼續理性前行的選擇中,塔拉做了正確的抉擇,或者說她早已做出了選擇,在她接受正式教育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定論。這本書用平淡的筆觸,真實地回顧了塔拉那由垃圾場的廢銅爛鐵鑄成的童年,那裡沒有讀書聲,只有起重機的轟鳴、父親頑固的意志控制,以及施虐成狂的哥哥。直到她逃離大山,用教育打開另一個新世界,更打碎了自己的愚昧、固執、狹隘,最終走向理性、寬厚、包容,迎接重新照進生命中的光。

    當我看到《都挺好》裡,有一個對母親之死看似冷漠實則心情複雜的女兒,一個關懷父親但也不忘啃老的兒子,一個懦弱溫和但自私自利的父親,這些都不「絕對」的角色,都是在回應社會對原生家庭的討論,對親子關係的反思。再想到《風雨哈佛路》中,莉絲出生於貧民窟,而且苦得讓人心疼。在莉絲的家中,父親酗酒吸毒,母親精神分裂,我們可想而知她的生活到底有多悲慘。或許,這些放在一般人身上,早就放棄努力,但莉絲沒有放棄。後來,她發現一直能夠溫暖自己的男朋友也吸毒,而且母親悽慘去世,她決定改變,她要靠自己來改寫人生。於是,她走進學校,決定用知識拯救自己。最終,她成為一名優秀的哈佛畢業生。

    現代社會,很多人一提到自己現在的生活,就開始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一個人把自己人生的不幸,全推給原生家庭,是不可能成功的。這世上,每個人都要生存,每個人都會痛苦,自己不願爬出來,別人永遠都拯救不了你。畢竟,我們都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原生家庭對我們而言,只是人生的起點。每個人的人生落點取決於自己的成長。

    邁開腳步,不斷尋求成長,我們總能到達理想的彼岸。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也要學會放下該放下的。人們常說:「人生是一場修行,有的時候,放下過去,何嘗不是放過你自己呢?」就像電影《霸王別姬》裡說的那般:「人吶,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我們需要的是向前,不斷向前,像塔拉一樣,逃離禁錮、磋磨自己的大山,像飛鳥一樣去尋求自己真正信仰的山林,然後與過去的自己和解,做一個全新的自己。這或許,就是《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教給我們最好的道理。

 

相關焦點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初讀感受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初讀感受文|孫曉琴          我用8
  • 人生的視角——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這是一本2019年出版的現象級暢銷書,名字叫《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2018年,它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霸榜80周,在其他各大暢銷書榜都曾經排名第一。作者塔拉·韋斯特弗因為這本書被評為《時代周刊》2019年的「年度影響力人物」。愛讀書的比爾·蓋茨說,它是自己2019年最推薦的一本書。
  • 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看人生逆襲
    今天為您推薦美國作家塔拉·韋斯特弗《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塔拉是一位從大山裡走出的美國女孩,1986年,塔拉生於愛達荷州的「巴克峰」,父親的家族在山腳下生活了半個世紀,17歲前,她從未上過學。    塔拉通過自學考取楊百翰大學,2008年獲文學學士學位。隨後獲得蓋茨劍橋獎學金,2009年獲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得獎學金赴哈佛大學訪學。
  • ——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感
    以前我會認為是一個人因為「沒有什麼」而成就了他,但今天當我讀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之後,我迷茫了! 作者是【美】塔拉.韋斯特弗,這是她的處女作。作者是美國作家、歷史學家。1986年生於美國愛達荷州的山區。17歲前從未上過學。通過自學考取楊百翰大學。2008年獲文學學士學位,隨後獲得蓋茨劍橋獎學金。2009年獲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得獎學金赴哈佛大學訪學。
  • 努力抓住機會接受教育,讓自己擁有選擇的自由 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英文原版 Educated)有感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書是美國80後女作家塔拉-韋斯特弗的自傳。這本書在2018年出版後,第一周就成為暢銷書,並獲得比爾蓋茨的大力推薦。
  • 《你當象鳥飛往你的山》簡介
    2018年出版處女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2019年因此書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她並不是個例,即便在中國在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脫貧攻堅戰略目標,依然有很多人上不起學,更不要說依然有很多人還存有之前的思想糟粕,性別歧視,甚至等級觀念,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從本書中得到精神力量,去努力打破固有思維,開拓屬於自己的人生。
  • 在精神控制和家庭暴力中重建個人生活——薦書《你當像鳥 飛往你的山》
    這部2018年由Random House出版的回憶錄是塔拉·韋斯特弗(Tara Westover)的第一本書,英文原名叫"Educated",中文譯為《你當像鳥
  • ▷成年之後,你要活成自己的原生家庭
    但是,它似乎又包含了說不盡的內容:這些「齒輪」是由數不清的各種「彈簧」驅動的,按照許多奇特的原則相互發生作用。這樣一來,雖然家庭這臺「機器」構造非常簡單,但它可以跟那些極為複雜的機器相媲美。其內部還包含著各種奇特的運動,就像荷蘭絲廠的內部結構一樣複雜。」
  • 豆瓣評分8.8,比爾·蓋茨年度薦書第一名,你絕對不容錯過的書!
    今天我們要推薦的書是《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本書作者塔拉•韋斯特弗 Tara Westover,美國歷史學家、作家。1986年生於愛達荷州的山區。十七歲前從未上過學。通過自學考取楊百翰大學,2008年獲文學學士學位。
  • 2019亞馬遜Kindle年度閱讀榜單,你讀了幾本?
    但似乎越來越少聽到有人主動總結說,今年讀了多少本書。就在今天,亞馬遜Kindle發布了年度閱讀榜單,全面盤點、解析2019年中國讀者數字閱讀的趨勢與特徵。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通過榜單,去管窺2019年我們讀到的喜怒哀樂。等不及想要先看榜單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文末,一睹為快!在中國,文學從魏晉南北朝開始,才從鴻蒙初闢時的文史哲不分家,蛻變成一個獨立的門類。
  • 家庭中的系統動力 |《原生家庭:影響你一生的心理動力》
    《原生家庭:影響人一生的心理動力》一書,是基於嘗試把系統動力學用於對家庭系統的探討與研究。心理學意義上的家庭是由代際串聯起來的傳承系統,通常包含三代以上家庭成員所構成的系統;家庭也是一個傳承的、文化的、生命的、周期性的、動力的和耗散的系統。本書從系統動力學的視角出發,整合心理治療不同流派的重要理論,帶領讀者對家庭系統以及家庭系統動力有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 藍色鳥蛋,你見過嗎?陽江一市民在屋背山偶遇了……
    近日,市民譚女士回鄉掃墓期間,在屋背山附近發現了一窩藍色的鳥蛋。
  • 下一次更新,你就能擺脫原生家庭了
    徐婭去衛生間的間隙,剛剛還滿是笑容的徐媽媽臉冷下來,「不管你現在多優秀,你腦子裡的晶片都不是屬於你的東西。」 李晉羽有點蒙。 「人的層次也是註定的,就像這最好的牛肉還是日本和牛,而和牛,從一生下來就是和牛,因為它的媽媽是和牛,它的爸爸也是和牛······」徐媽媽切下一塊牛排放進嘴裡,慢慢咀嚼,仿佛要把李晉羽的尊嚴一起嚼碎吞下去。
  • 《無聲告白》解讀:又一個被原生家庭坑害的孩子
    我就是帶著這樣的好奇買了這本書,原以為這是本講愛情的書,讀了之後才發現,這是原生家庭悲劇的故事。 女主莉迪亞是個高中生,大好的年華裡,她選擇了跳河自殺,不是因為感情受傷,而是因為想逃離家,她到底生活在一個怎樣的家庭呢?是什麼讓她選擇了死亡?她的父母到底怎麼虐待她?
  • 你有強大的「家庭動力」嗎?
    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阿德勒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用一生在治癒童年。」著名的家庭治療專家薩提亞也曾說過:「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一生。」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在其著作《原生家庭》中有言:「不健康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原生家庭真的對一個人真有如此強大的動力嘛?